赵顼对前往巩县督办丧事的群牧使王陶说:“朕深知先帝陵寝耗资巨大,现在国家府库空竭,百姓凋敝,国家正处在急需扶危拯弱的时候。(
末世魔神游戏)国家四年之内,连遇两次大丧,朕内心极希望一切从简办理,又担心中央各级和地方州县不能遵奉朕的旨意。现在派你到河南府督办,凡事必须节省,有必须办理的,无法省免的,即时向朕奏报。”王陶领命而去。
赵顼又在资善堂亲笔给中书省的宰相们写了手诏:“国家多难,四年之中,连遭两次国丧,朝廷和社会都非常疲惫了,朕已命令群牧使王陶节减山陵一切冗费。命令内侍省的太监都知取旨,裁减一切不必要的费用。“
然后又当面对韩琦、欧阳修等人说:“仁宗之丧,先帝是过继子,有各种顾虑,怕担不孝之名,不敢裁减,现在朕与先帝之间血脉相连,没有这种顾虑,裁减不必要的冗费,没有什么可担心的,卿等只管放心大胆去做。”
太皇太后闻讯对赵顼说:“孙儿啊,‘视死如生’是皇家的重要信条。办理丧事是检验孙儿对大行皇帝是否孝顺的头等大事,老身主张丧事不能从简。可怜你父亲英年早逝,你一定要对得起他。对国丧的重视,就是对大行皇帝的虔诚。让张茂则义子张巽帮着采办一下吧,珠宝金银,绫罗绸缎,陪葬的物品还是要尽其所有。”
高太后也说:“你父皇的陵寝,一定要按照礼仪规格,不能有半点马虎。(
女总裁的王牌高手)”赵顼答道:“皇祖母,母后,我倾其所有吧。你们太累了,不要一直守在皇堂里,张茂则、陈衍,快扶太皇太后、皇太后去后宫休息吧。”
勾当内东门张巽是张茂则的义子,他得了采办的美差,便带着小黄门到诸行去采办物品,以供治丧。这些行铺卖给宫内物品之后,往往当时拿不到买货的钱,甚至于一家就能拖欠至十万贯。
布匹行老板来找张巽:“公公,我是小本生意,您把上个月的布钱先给小的吧。”张巽板着脸说:“治丧用布会少你们钱吗?不急,等着吧。”布匹行老板等了好久仍然不见动静。他看到香火店老板拿到了钱,便上前询问:“汤老板,你们是怎么拿到货款的。”
汤老板说:“勾当内东门的大小头目故意拖着不给,还不是想让商家孝敬他们一点好处费。舍不得花钱只有干等着。”布匹行老板哭丧着脸:“在京城的商家真是苦不堪言啦,我找他的头头告他。”汤老板说:“你算了吧,头头是张茂则,太后跟前的红人,就是张巽的干老子!”
赵顼在皇堂对韩琦等人下令:“国丧还是要简办,只能量力而行,相国要并派出得力干员赶赴各地督促检查。”曾公亮说:“陛下这一举措非常及时。冗兵、冗官、边患使国家财政已无力承担,加之四年之内仁宗、英宗连续驾崩,连丧葬费用也只能寅吃卯粮,陛下实在是难啊……”
君臣正说着话,张茂则前来禀报:“陛下,太皇太后请您去慈寿宫一趟。(
黑煞帝尊)”赵顼到慈寿宫拜见太皇太后时,高皇后已先到了。赵顼说:“孙儿这两天为赏赐和山陵费用忙得团团转,皇祖母、母后这边来得少了,还请皇祖母和母后恕罪。”
太皇太后体谅地说:“皇帝言重了,快坐下吧。你刚登大位,忙是肯定的,皇祖母怎么会怪你呢?只是这钱粮事务你责成两府三司小心办理就行了,不要事事躬亲,累坏了身子。”高皇后说:“是啊,我儿可要注意身体,皇祖母今天找你来,是有件大事要和你谈。”
赵顼说:“皇祖母请讲。”太皇太后说:“太庙寝殿之夹室.立有一块太祖皇帝誓碑,代代相传,新君都要去拜谒,其他任何人都不许看的。孙儿选个吉日,香汤沐浴后去参拜吧。”赵顼说:“孙儿遵命,孙儿也有件事要禀报皇祖母和母后,我准备在福宁殿东西两边,各为皇祖母和母后建一座新宫,让你们颐养天年,尽一尽孩儿的孝道。”太皇太后说:“你有这份心意,皇祖母已经很高兴了,但皇祖母老了,不想再挪窝了,慈寿宫住着就很好,坤泰宫很破旧了,你就为你母后建一座新宫吧。”
高太后忙说:“你皇祖母都不肯建新宫,我怎么能建新宫殿呢?干脆,先都这样住着吧,等以后国库丰足了……”正说话间,云鬓松散,一身缟素的范观音从外面进来,“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未曾开口,眼泪已经流下来:“奴婢给太皇太后、皇太后、和皇帝请安!”
太皇太后说:“范观音你怎么啦,都是自家人,起来,有话好好说。(
最后一个道士)”范观音依旧跪着说:“大行皇帝已经收殓,请太皇太后、皇太后和皇帝陛下放奴婢出宫到瑶华宫去削发为尼吧……”没等她说完,高太后上前扶起她说:“这叫什么话?大行皇帝刚离开我,你现在就要离我而去,是因为我骂了你几句吗?枉你跟了我这么多年,还不知道我的为人吗?不要走,搬到我这里来,以后就早早晚晚跟我做个伴吧,我会待你好的。”说着自己也流下泪来。
太皇太后用手帕揩揩眼睛说:“是啊,往后,大家都很寂寞,在一起做个伴吧……”范观音这才站起来说:“太后既然还把奴婢当做当年的小姐妹,那打死奴婢,奴婢也不走了,让我一辈子伺候太皇太后和皇太后吧。”赵顼说:“这就对了嘛,我们家从来也没把你当外人,往后啊,你就多照顾皇祖母和母后吧。”
正月十二日辰时,赵顼素服衣冠,率两府大臣来拜太庙,谒庙礼毕.韩琦奏请:“请陛下入内恭太祖手书誓词!”赵顼按规定只带一名不识字的小黄门跟随进入寝殿。两府大臣远远地立在太庙庭院中等候。
赵顼来到夹殿前,只见紧闭的铁门内用销金黄幔挡着,小黄门掀起黄幔,用钥匙打开门锁.一座高八尺宽四尺余的大理石石碑矗立在眼前。赵顼双膝跪拜两次,然后起立默诵碑文。
誓词共三行字,果然是按太祖御笔镌刻的:第一行写着:“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中赐自尽不得在市曹刑戮.亦不得连坐亲属。(
齐鲁书网)”赵顼想:太祖爷爷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坐的就是后周柴家的皇位,知恩图报理所当然。
他又见第二行写着:“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第三行写着:“子孙有不遵守此誓者.天必诛之。”赵顼看罢再拜而出.心里在不停地打鼓:怪不得父皇在世时,被一些臣子气得咬牙切齿,也无可奈何,原来真不准杀士大夫和言官,这条要是被他们知道了,他们岂不更加有恃无恐吗?赵顼默默走出,群臣及近侍盯着赵顼面无表情的脸,皆不知所誓是什么内容。
赵顼来到坤泰宫给母亲请安,赵颢也在座。高滔滔对赵顼说:“你如今是皇帝了,就用你的弟弟做天下兵马大元帅吧,这样江山都在我们手中,为娘就放心了。”赵顼说:“赵颢对军事一窍不通,做什么兵马大元帅?再说,祖宗也有家训:皇亲国戚不能任实职。”赵颢心里恨死了哥哥,但嘴里还要说:“皇上所言甚是,臣弟断不能兼此职。”
十四日,赵顼派遣韩维之弟韩缜:“你任辽使,去告知朕已即位。”又委派在西部边关的高遵裕:“携遗留物出使西夏,将大行皇帝殡天,朕即位之事告知西夏国谅诈及西蕃唃厮啰国首领董毡。”
石全育拿出宋英宗赵曙遗留物分赐给宗室和近臣。赵顼不好意思地对宗室和大臣们说:“仁宗御天下四十余年,宫中富饶,故遗留物特别丰厚。(
挑个王爷做夫君)而先帝御天下仅四年,所以肯定不能和仁宗相比,但也不可没有啊,现在所赐都比仁宗仙逝时减去三分之二,望各位爱卿体谅。”台谏官以上大臣全都磕头称谢。
十七日,韩琦带群臣三次上表:“请皇帝陛下以国事为重,临朝听政。”赵顼说:“那就先在迎阳门幄殿听政,见百官吧。”第一天朝会所议还是治丧所需人、财、物。三司使韩绛奏道:“三司至今日已无钱可用,请求从内乞藏库拨钱三十万缗助山陵支费。”赵顼说:“虽然要减省,但必须用还得用,这笔钱由内藏库出。”
内藏库押班张若水说:“启奏陛下,内藏库已无钱……”,赵顼叹口气说:“那——朕另想办法,诸位,因石全育另有公干,即日起,石得一为带御器械、管干龙图天章宝文阁、作朕的贴身内侍吧。”迎着大家诧异的目光,石得一不无得意地说:“奴才给各位王爷、相公行礼了。”
山陵使韩琦说:“嘉佑八年仁宗山陵所用士卒四万六千四百余人,这次遵从皇上意思,只请调遣三万五千人就行了,各路转运司夫役和要雇用的石匠四千人也就够了。”赵顼说:“相国如此精打细算,既节省了人力,也节省了财力朕心甚慰,就这么办。”
曾公亮请示:“为先帝诊脉的太医尚在待罪,请皇上发落。”赵顼知道父亲是病入膏肓而死,太医根本回天乏术。想了想说:“宋安道等侍奉仁宗皇帝与大行皇帝疾多年,医术不精,用药不谨,贬两级留用,以观后效吧。”
停了一会,赵顼和颜悦色地说:“朕知道我朝惯例,新君听政,宰臣等加恩,并宣制于崇政殿门。朕也不能亏待朝廷重臣。东平郡王赵允弼年纪大了,又是朕的近亲,即日起并加授太保,只需朔、望日上朝面君,其余时日你均可含饴弄孙,颐养天年。”赵允弼明知自己被剥夺了听政的权利也只好跪下磕头:“臣赵允弼谢主隆恩。”
赵顼又说:“即日起,以魏国公韩琦守司空兼侍中,曾公亮行门下侍郎兼吏部尚书、进封英国公,文彦博行尚书左仆射、检校司徒兼中书令,在外任的富弼改武宁军节度使、进封郑国公,赵宗谔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改集庆军节度使、检校尚书左仆射,欧阳修、曾公亮并加尚书左丞,仍为参知政事,陈升之为户部侍郎,吕公弼为刑部侍郎。”
赵顼又说:“太皇太后弟曹佾善自保,真乃纯臣,改授昭庆军节度使、检校太傅。朕御弟北海郡王赵颢进封昌王,鄠国公赵頵进封乐安郡王。除有宣召,仍在资善堂书。朕未及受册礼而即位,就将册宝直接送天章阁存档吧。”
最后,赵顼对司马光说:“司马大人,先帝在时已钦定你和韩维、邵亢主持丁未科科考,请你们晓谕天下举子,虽然先帝殡天,但科考如期举行,具体规制可视情形而变,让考生好生准备。”
散朝后,曾公亮、欧阳修对韩琦赞不绝口:“陛下以及笄之年日理万机而有条不紊,将来必是一代明君!”韩琦口里应着:“那是当然。”心里却在想:新君特有主见,看来将来君臣相处,颇为不易呢。
这时石得一追欧阳修一直追到迎阳门幄殿外:“欧阳参政请留步。”他到欧阳修面前说:“请参政借一步说话。”然后把欧阳修拉到没人的地方:“监察御史刘琦弹劾您大不敬之罪,他说在大行皇帝丧事期间,见你孝服里穿着紫衣。皇上已经把这弹劾的奏章压下了,派咱家通知参政赶紧换衣服。”欧阳修满脸通红,说:“请石公公回禀皇上,下官知错了,谢皇上提醒。”
离开迎阳门幄殿,赵顼又急令李宪:“你乘快马,日夜兼程追回已赴河南巩县的王陶。”王陶回京后急忙随石得一直入后宫见驾。赵顼笑吟吟地对王陶说:“朕前两天派卿赶往河南府审核节省山陵的浮费,是怕别人去办不好这件事。后来反复思考,山陵所用都应该由三司、少府监直接负责,应让他们与卿共同筹划节省之事,朕已通知辅臣降敕了。另外朕又想到卿在东宫时,先生就全力辅佐朕,现在值朕即位之初,正要依靠卿为干城,与朕戮力同心,出谋划策,所以不宜马上派遣卿赴外任。”
王陶听皇帝这样说,立即匍匐在地,感激涕地说:“蒙皇上垂青,臣赴汤蹈火在所不辞。”正月二十九日,赵顼就提升王陶为群牧使。
这时高家派人来报:“国舅高士林病故了。”赵顼禀告高太后,高太后痛哭道:“怎地这般没福?顼儿,一定要对你舅舅多加封赠,对你表哥公纪、公绘他们多加提携。”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