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变法的遗恨 第七十二章 蔡挺御强敌 谅祚中...

本章节来自于 变法的遗恨 http://www.lishu123.com/79/79736/
    其时,赵顼、高皇后他们的官船已经回程到徐州了。(武唐第一风流纨绔)因为徐州是古之名郡,兵家必争之地,所以赵顼又领大家登岸观光。谁知刚到城门口,却看到一排三只站笼立在那里,里面分别站着一男二女三名囚犯,个个形容枯槁,面如死灰。女的年纪已是六十岁上下,已经站立不住,年轻的女人也快四十了,在笼里向官差苦苦哀求:“军爷,你们放了我儿子吧,哪怕现在就杀了我都行!”

    赵顼对陈姝说:“站笼是最为残酷的刑具。很多人往往站死在笼中,令其家人哀痛欲绝,看来以后要取消这站笼。”

    赵顼向官差打听:“这位军爷,他们犯了什么罪,受如此重刑?”官差说:“他们啊是一家三口,儿子叫刘群定,是徐州的一等户,太守让他去管理粮库,他怕赔钱,谎报是家里早已分家,财产分薄了,没有资格在衙前当差了。太守派人一查,原来他是假意让其祖母改嫁,带走一部分家产,自己又和母亲搞假分家欺骗太守逃避衙前差役。所以他祖孙三人都得来站笼。”

    赵顼说:“上等民户不堪承受沉重的负担。弄虚作假固然不对,但是罪不致站笼吧?”官差警觉起来“你是哪里人,怎么这么多嘴,这是杀一儆百,不然以后谁还肯当差呀!”

    陈姝站在赵顼后面问:“大大王,他们就为这点事还来站笼啊?”赵顼说:“官府向民户征调职役,又称差役。(毒宠前妻)衙前职役均由第一等户承担。他们负责运输和保管官府物资。一旦物资在运输和保管中被抢、被盗或因沉船等意外损失,应役者需承担全部财产责任,如数赔偿,风险很大。这些一等户需要付出许多人力财力才能办好的派给他们差事。所以他们往往想方设法逃避,这就触犯了差役法。”

    说到这里,赵顼叹了一口气说:“衙前之害,破败良家,比兵火还厉害,天下苦差役法太久了……李宪,你持皇上金牌去一趟州衙,要他们放掉这三人,先让刘群定当差免罪吧。”

    徐州知州战战兢兢赶来:“臣参见颖王殿下来迟,臣死罪!”赵顼说:“不知者不罪,你放了刘群定一家吧。”刘群定扶着祖母、母亲来跪谢颖王救命之恩。赵顼对走出笼子的刘群定说:“先去好好管理你的粮库,法令以后会变的,不会让你们倾家荡产的。”刘群定感激地问:“少爷,您是什么人?年纪轻轻,能有这么大神通解救小民?”赵顼说:“我们是奉旨巡按,差役法让老百姓苦不堪言,非改不可!”

    话未说完,一匹快马已来到他们面前,那骑马的小黄门滚鞍下马,将嘴巴附到赵顼耳边小声说了几句。赵顼大惊失色,立即吩咐:“不进徐州城了,立即回京!”

    等赵顼他们回到京城,赵曙的病已日益沉重,人也瘦得脱了形。已经多日不能上朝了。他只能躺在福宁殿,等两府大臣前来议事。(家奴的饲养)高皇后直奔福宁殿焦急地问:“官家,我们离开只两个月,你怎么病成这样?看来都是范观音这小蹄子给害的”赵曙撅撅嘴:“你不要乱骂人,我们已经多日不同房了。”高皇后含泪说:“早知道这样,我就哪儿也不去了。”

    这日韩琦、文彦博二人一同来到福宁殿,说了几件公事之后,文彦博征询赵曙意见:“陛下已经好长时间没听朝了,不少官员都说,若是陛下龙体一时不能康复,不如还请曹太后出来垂帘听政,以安众人之心。”韩琦警觉地看了文彦博一眼,反问道:“本相怎么从来没听到过这样的议论?”“韩大人终日忙忙碌碌,不如文某在朝堂待的时问长,所以这些话,文某自然听得多些。”文彦博回答得无懈可击,话里还有抱怨韩琦武断专横,没人敢跟他说心里话的意思。

    “这些家伙,怎么就知道陛下的病情不会好转?就不懂得太后听政是衰世之象吗?”韩琦的话说得很冲。“韩相国!文枢密”赵曙气息微弱地叫了一声。二人连忙走到龙榻前“朕的身体一时好不起来的话,也不可再提垂帘听政之说,从明日起,顼儿不去资善堂了,同你们一道处理政事吧!”

    韩琦对文彦博说:“文大人,陛下已经发了话,我等就奉旨行事吧,陛下的病确实很重,我等还忍心事事烦扰陛下吗?”“如此甚好。”文彦博赶紧收回了自己的意见。

    就在赵曙病重的九月份,西夏谅祚升格距古渭仅一百二十里的西使城为保泰军,在这里建造行衙,置仓积谷,让驸马禹藏花麻做都统军领兵留守。(武唐第一风流纨绔)然后自己亲自率兵数万,大举入侵庆州。

    已升任环庆路经略安抚使蔡挺此时正镇守庆州,他召集部下,商量对策。会上,他对幕僚江西德安人王韶说:“足下客游陕西,访采边事多年,请先说说你的意见。”

    时年三十七岁的王韶字子纯,祖、父辈皆无功名,是“璞玉韬光,良才避用”的江西乡绅,但王韶本人生而颖异,气宇不凡,从小就景仰古代英烈,崇敬他们的高风亮节。年轻时的王韶苦儒家经典之余,十分注重经世治邦的学问,而且练就了一身好武艺。他针对宋王朝边患频仍、对外屡战屡败的情势,潜心钻研了不少古代的兵家军事理论著作。

    十年前,他和三苏及吕惠卿一榜进士及第,但仕途却没有他们顺利。他先授将仕郎,后调任新安主簿、建昌军司理参军。那时蔡挺正在江西做提点刑狱,就是王韶的顶头上司。

    文武兼修的蔡挺发现王韶是个军事天才,对他很赏识。平常不断提携他。也曾推荐王韶入京参加皇帝亲自主持的制科考试,可是王韶却时运不济,总是名落孙山。于是,他干脆不再候任,而去云游边关,考察敌情。这一去就是五年。五年里,他化装深入西夏兴庆府、灵州,摸透了西夏、吐蕃的军政情况和风土人情,踏遍了边关的山山水水。(女总裁的王牌高手)他坚信,英雄终有用武之地。终有一日会实施自己多年来的忠勇为国的远大抱负。

    蔡挺去年奉调守庆州后,立即聘请正在边关的王韶担任自己的幕僚。谅诈亲自带兵来犯后,庆州守军很紧张,以为谅诈倾巢而出,很难抵挡。王韶对蔡挺说:“谅诈之前不断挑衅,我方屡屡退让,所以谅诈骄纵不可一世,兵法云‘骄兵必败’,因此,在下认为他并不可怕。我方可以以逸待劳,坚守城垣,挫其锐气,然后再出奇兵,攻其不备,定能获胜。”

    蔡挺采纳了王韶的建议,手持令牌说:“左先锋赵明听令,命你将首当其冲的大顺城沿边人户全部避入城堡,无令不得擅自出战!王韶听令!你让士兵在城堡周围的护城壕中布满铁蒺藜,城楼上备足滚木雷石,等待敌人。”

    谅诈犯庆州的消息传回汴梁,赵曙召曾在边关御敌的西上合门使李达问:“依将军看,大顺城可守得住?”李达说:“皇上放心,大顺天险,非敌人可近,加之有儒将蔡挺、神箭手赵明在,臣看谅诈这次要遭殃了!”

    谅祚围攻大顺城三天,叫骂不止,要宋军出城迎战。蔡挺都充耳不闻。蔡挺见西夏兵人人手执硕大盾牌,,便吩咐:“守城士兵不得放箭,以免浪费。”蔡挺、王韶亲自带人据城死守。

    西夏士兵淌过护城濠时多被铁蒺藜所伤,刚架好云梯,又被滚木雷石一顿猛砸。(绝宠腹黑妃)西夏军队死伤无数,毫无进展。

    第四天,蔡挺命令蕃官赵明:“你悄悄带领八百名弓弩手埋伏到城外,在敌人身后,等他攻城时伺机伏击。”谅祚果然按捺不住了,身裹银甲、头戴毡帽,亲自披挂乘骆马、张黄罗伞盖上前督促攻城。赵明指挥埋伏在城壕之外山坡上、草丛中的弓弩手,待敌兵临近,出其不意,万箭齐发。

    好个谅诈,遇埋伏并不慌张,指挥士兵以盾牌御敌。赵明见敌人不退,率先跨上座下快马,提一柄青龙偃月刀冲向谅诈的黄罗伞盖:“等敌人乱了阵脚,我们就继续射箭!”党项官兵涌到黄罗伞盖前面,纷纷护主。赵明在这柄大刀上曾苦练多年,深得祖传技艺只见他攒、砍、挑、拦、劈、架、,刀光闪闪,刀头上下翻飞,斩党项兵首级如切西瓜一般。他身随刀动,趋避进退,如入无人之境。

    谅诈见势不妙,拍马回身便逃,赵明弯弓搭箭,瞄准黄罗伞盖前的谅诈,一箭射出。谅祚猝不及防,身上双重甲胄被膂力过人的赵明洞穿。背后肩头中了一枝狼牙利箭,深入肉里,谅诈大叫一声,身背箭杆仓皇而去。夏军见国主受伤无心恋战,纷纷败退,赵明趁势率兵追杀,西夏军被迫撤离了大顺城。

    负伤的谅祚逃进大营,并未死心,一咬牙拔出箭来,顿时血流如注。部下为他包扎之后,他又发疯一般命令:“大顺城不好攻就向柔远寨发起进攻,给我杀!给我烧!”

    西夏军焚毁了沿途三个村落,却攻不下柔远寨。柔远寨本来并不算坚固,但因位置重要,蔡挺早巳在此布下猛将吴逵驻守。西夏大军到达后,尚未稳住阵脚,吴逵即带领三干名精锐士兵向西夏军队发起突然袭击,西夏军队大败而逃,柔远寨毫发无损。此后,西夏军队又多次向大顺城发动进攻,仍然是无功而返。宋军士气大振,赵曙派遣宋用臣赐蔡挺手诏予以慰劳。蔡挺对王韶说:“这都是贤契你的功劳啊。”

    侵略成性的谅诈初战失利后,并不气馁,他在靠近宋境的金汤驻屯下来,对景询说:“我们暂时休兵,等得到宋朝今年的“岁赐”,然后再攻打宋朝的城池吧。一箭之仇不报,我誓不为人!”

    环庆路经略安抚使蔡挺侦知西夏的意图后向朝廷提出建议:“朝廷应先停止每年赐予西夏的银帛,再派人前去责问谅诈为何背盟。朝廷以前一贯姑息退让,所以谅诈敢于如此狂悖嚣张,若不严加诘责,则国威不立。”赵曙看了蔡挺的奏章大喜,说:“朕现在知道此人确是朝廷可以倚仗的栋梁之材。”

    于是赵曙召两府商量蔡挺的建议。宰相韩琦的意见是:“应该留止岁赐,遣使携诏责问”。枢密使文彦博不同意:“不能停岁赐,停了谅诈会恼羞成怒,那样边祸就大了。”两人在皇帝面前争了起来。为了说服皇上,文彦博说:“早年宝元、康定丧师之辱,殷鉴不远,韩相国当年在陕西不也有好水川之败吗。”韩琦见文彦博揭自己的伤疤,非常恼怒,打断他的话说:“兵家岂可论一时成败,重在知己知彼,今日御边的实力,早就超过了往年。且谅祚只是个狂童,怎么能和他老子元昊相比?严厉责问他,他肯定会有所顾忌的。”

    二十年前,韩琦曾和范仲淹一道在陕西抵御西夏的进犯,不说战功,光凭这资格,就比文彦博老了许多。赵曙采用了韩琦的主张:“你们不争了,朕决定暂停‘岁赐’,再派王无忌出使西夏问罪。”

    因西陲战和之争,中书与枢密院的矛盾加剧了。中书刚宣布:“赵明与西夏交战,射伤谅诈,忠勇可嘉,赏银五百两。”而枢密院随后却发文:“赵明射伤西夏国主引起两国关系紧张,以后不得恣意妄为!”郭逵修了堡寨,枢密院责问他:“因何又筑堡寨,引起边衅?”而中书则传令褒奖:“郭逵早加防范,应予嘉奖。”

    初二日,西京左藏库副使王无忌斋诏前往夏国主谅诈的住地,责问西夏为什么违约入寇。王无忌出发后,文彦博对他的下属说:“韩琦自言能以诏书使敌人屈服,姑且看他这次料敌准不准。”

    初三日,病重的赵曙任命:“户部判官、直集贤院王广渊直龙图阁兼侍,集贤殿修撰周孟阳兼侍讲。”刚宣布完,他一阵咳嗽,又吐了不少血。作为长子的赵顼,就站在父亲的身,看到这种情形,拖着哭腔说:“父皇,您不能再操劳了,儿臣建议您效法仁宗以前的做法。把每天必有的迩英殿讲改为三天一次,赵曙表示同意。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君姝筱的小说变法的遗恨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变法的遗恨最新章节变法的遗恨全文阅读变法的遗恨5200变法的遗恨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君姝筱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