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变法的遗恨 第四十二章 高皇后逞威 任守忠...

本章节来自于 变法的遗恨 http://www.lishu123.com/79/79736/
    赵曙反复问富弼:“朕推恩元舅,封他为使相,他名声不好,物议不会说朕在私外戚吧?”“一个虚衔,授之无妨,不过多费点公帑,实在算不得什么。(龙王令:妃卿莫属)m一个空头宰相只是他一人多了点俸禄,却彰显了皇上孝母之心,大家不会有非议的。”富弼的回答和韩琦一样。加封曹佾,两府大臣竟是一致同意,

    于是赵曙即刻下诏:“太后之弟宣徽北院使、保平节度使、判郓州曹佾即日起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领宰相职衔。”没想到,对于曹佾升官,太后却坚决做姿态不同意,她从通进银台司给事中手里要过诏书锁了起来,不盖印也不让下发。

    高皇后问赵曙:“这个姨妈,曹佾封使相不是他让顼儿向你要的吗,怎么又不让封了?”赵曙笑笑:“你真笨,这是太后在作姿态,做给天下人看呢。”于是赵曙带着高皇后到慈寿宫再三向太后请求:“元舅曹佾从来都是安富尊荣,奉公守法,官声极好。儿臣刚刚即位,百官还进爵一等,元舅更应升迁,下面儿臣的兄弟都还要按例封赏呢,这都是常理,无论如何,望母后恩准。”太后这才叹了口气:“皇帝既然这么说,哀家也没有办法了,我替曹家谢过皇帝了。”“这是儿臣应做的事,请母后速将诏书发还通进银台司,好让他们发敕告。”

    赵曙又宣布:“曹佾之子曹评,从引进使,知审官西院,提升为温州防御使。朕之妻弟高士林以马步军司都都虞侯兼领内殿崇班。”高士林到内殿谢恩时,赵曙对他说:“内殿崇班的职责是早晚率亲军护卫朕,时刻不离朕左右。(遵命女鬼大人)”他还为高士林亲书了“谨守法律”四字条幅,告诫他说:“能做到这样你就是良吏了。”

    再说高滔滔,看到赵曙和自己的姨妈有逐步和好的迹象,那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她对陈衍说:“皇上的江山逐渐坐稳了,本宫只在太后和皇帝之下,也该安富尊荣,享受享受皇后的排场了,你跟着我也会有出头之日的。现在,你给我去把大内总管任守忠叫来。”

    任守忠进了清居殿躬身行礼:“奴才见过皇后娘娘。”高皇后板着脸说:“任公公,本宫正位中宫这么多天了,你怎么从来不到我清居殿走走?”

    任守忠不慌不忙跪拜在地:“皇后恕罪,奴才一直在皇后宫外伺候着,皇后不传诏,奴才不敢擅入。”高皇后说:“知道规矩就好。本宫自小就是在宫里长大的,什么不懂?现在又执掌六宫,你这个大内总管不围着我转,怕是干不长吧。”

    任守忠说:“小的就是有十个脑袋,也不敢怠慢皇后您啦,有什么事,您尽管吩咐,奴才赴汤蹈火在所不辞!”高皇后笑笑:“本宫没有要你去死,听说老祖宗的宝库里珍藏着很多珠宝首饰,能让我见见吗?”

    任守忠眼睛一亮讨好地说:“钥匙都在奴才这儿,那还不是皇后一句话的事。”高皇后轻声说:“不过这事儿我暂时不想让官家和太后知道。(仙武同修)”任守忠站起来:“奴才懂的,奴才这就悄悄带您去奉宸库转转。”

    任守忠打开奉宸库,领着高皇后把一排八间库房挨个儿看了看,来到最里面的国宝库房,满屋琳琅满目的国宝把高皇后眼都看直了,摸摸这摸摸那,赞不绝口,件件舍不得放下。任守忠立即说:“只要娘娘喜欢的,奴才马上挑出来给娘娘送去。”高皇后眉开眼笑:“那就有劳公公了。”说着,对那些奇珍异宝指指点点起来。

    高皇后要了“书圣”王羲之著名的《快雪时晴帖》,此帖长七寸,宽四寸半。是王羲之传世作品中笔划最为圆钝的,富有内敛气质的拓本。她又要了唐人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图》、《阆苑女仙图》等极为珍贵的画作。

    高皇后指着另一幅画轴对任守忠说:“这是本宫出世前就名闻遐迩的本朝画师范宽的传世真迹《溪山行旅图》,你看画中那气势雄浑的主峰,高不可攀,一队商旅在奋力赶路,在群峰的衬托下显得那么渺小。画右下角树叶中还有范宽的签名呢。”最后她又要了刻着5个铭文的毛公鼎,还有战国时代几块以青绿玉雕成的龙形佩,还有一包五彩斑斓的首饰,都是高皇后以前根本没有见过的。

    高皇后说:“你把这些东西包好,悄悄送到我宫里。”任守忠眼珠一转:“皇后娘娘放心,这事由奴才去办,万无一失。”当天夜半时分,任守忠瞒着赵曙和曹太后,带着陈衍,擅取奉宸库价值数万两银子的宝物私下献给了高皇后,自己又趁机捞走不少金银珠宝,任守忠自以为自己做的神不知鬼不觉,却不知张茂则早就奉太后之命,在树荫里监视着他到清居殿的一举一动,待任守忠走后,他随即将此事报知了太后,太后吩咐:“随他,暂时先隐忍不发。(冷心公主的复仇)”

    高皇后身份、地位提高后,难免得意忘形,有时居然戴上库里取来的首饰炫耀自己。赵顼说:“母后,珠宝是国家的,您戴着它太过招摇了。”高皇后说:“怕什么!你父亲现在是真正的一国之主,国和家,对我们原本没有多大区别,为娘用些珠宝,合情合理。”

    作为奴才的任守忠,面对刚刚上任,将来定会炙手可热的皇后的要求,自然是照办不误,认为这是自己表忠心,保地位的绝佳时机。然而他忽略了一点:这事不合礼制。没有报告太后,有违宫廷礼数。

    赵顼又来上课了,韩维将资善堂关起门来,单独告诫赵顼说:“现在陛下已经亲自总揽国家大事,内外上下事体已经理顺了,殿下只要尽心孝道,以同样的态度对待皇上、皇后和太后就行了,像给国舅爷请封这样的事殿下以后你不要再参与了,千万不能没大没小,招来物议,给自己将来继承大位横生枝节。”

    赵顼莞尔一笑,说:“我记住老师的教诲了。”实际上,他年轻的心里正为太后和父皇的平稳交接而偷着乐呢。他对弟弟说:“给舅爷爷一个空头宰相的名义,而让两宫紧张的关系得以缓和,实在是太划算了,韩维把这都当做大事,也真迂得可以。(杨州书团)”

    太后撤帘以后,皇室宗亲,文武百官又不断加了封赏,就剩下皇帝的亲生父母未加名号了,五月二十五日,宰臣韩琦等奏道:“濮安懿王德盛位隆,皇上应该行追封尊礼了,陛下受命先朝,躬承圣统,顾全国家大义,将私亲放在后面,是对先人的钦敬推重,但追封的事不能再耽搁了。臣等居于宰辅之位,理应考定古来这方面的礼仪,用合适的做法来与您的孝道相称,让朝廷显扬孝治,让百姓敦厚民风。臣请求陛下下诏给有司衙门讨论濮安懿王及谯国太夫人王氏、襄国太夫人韩氏、仙游县君任氏的合行典礼,详细允当之后,及时施行。”

    赵曙听了韩琦的话,看看下面的朝臣都不吭声,知道此事难办:封号低了自己心有不甘,封号高了又怕引起物议。赵曙眼珠一转,不露声色再次打起了太极拳:“这事不急,还是等先皇二次大祥后再议,先晋封朕的公主吧。”

    于是赵曙将自己的三个女儿分别封为德宁公主,宝安公主,寿康公主。将仁宗的女儿,长公主、岐国公主改称越国公主,福安公主改称康国公主,庆寿公主改称惠国公主,永寿公主改称荣国公主、宝寿公主改称顺国公主。

    高皇后在清居殿里对皇帝说:“女儿们都加封了,怎么还能三个人挤在柔仪殿西大院的来凤轩里?”赵曙说:“禁中宫殿少,将就着住吧。”高皇后对赵曙抱怨道:“你看你,贵为一国之君,我和你只合住了清居殿和坤泰宫,前朝皇后都有专门的寝宫,那慈宁殿不是空着吗?就给我吧。(九重韶华)我们几个女儿还挤在来凤轩也有**份,先帝的几个大公主快要出嫁了让她们搬到来凤轩去,把越国公主的南韵斋给我们德宁,把康国公主的燕云斋给我们宝安,把惠国公主的鲁云斋给我们寿康,这样孩儿们都能住得舒服一点。”

    赵曙在太后还政后,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也在得意之时,不假思索的讨好皇后说:“那就照皇后的意思办。任守忠——”

    “奴才在,”任守忠应声而来,“陛下有何旨意?”

    “让皇后跟你说吧,那也是朕的意思。”高皇后如此这般作了吩咐。“这……”任守忠迟疑着,被赵曙瞪了一眼:“还愣着干什么?没听见皇后说的话吗?”任守忠浑身一颤:“听到了,奴才这就去办。”出门后任守忠摇摇头:“慈宁殿连太后都不肯住,她倒敢住,还让小姑子腾房子,这也太残忍了吧,比我们当奴才的还狠呢。”

    一时间,任守忠指挥小黄门在后宫里将仁宗的几个女儿请到了来凤轩:“各位公主就要出嫁了,奴才奉当今皇上之命,请各位暂时一起住到这来凤轩,便于商量妆奁的事……”几位公主齐声说:“那怎么行啊!我们各自住惯了,怎么让我们挤在一起啊?”

    任守忠提高嗓门:“奴才奉皇后之命办差,不劳公主们动手的。”然后对几个小黄门把眼一瞪,“还愣着干什么,还不快去帮各位公主搬东西!”于是,太监们搬的搬,抬的抬,忙个不停。仁宗的女儿们眼泪汪汪,愤愤不平;赵曙的女儿们欢呼雀跃,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傍晚,皇帝与皇后像往常一样来慈寿宫请安,高皇后又怀孕了,腆着个大肚子,笑吟吟地端着茶呈给太后,赵曙朗声说道:“儿臣与皇后特来问候,母后凤体康安。”可是曹太后虎着脸,倚着黄缎靠背引枕坐着,并不应声,也不接茶,过了半天,才指指罩着墨绿色椅袱的椅子:“都坐吧。”,然后还是冷冷地,不说话,面露愤愤的颜色。

    高皇后放下茶碗斜着眼问:“母后这是怎么啦?谁惹您不高兴啦?”

    “滔滔,凡事不能过分!”“怎么啦?”赵曙和皇后都有点不解。“刚才,周太妃带着女儿越国公主、康国公主,周修仪带着女儿惠国公主到这儿来过了,先帝过世,孝期还没满,你们怎么能……怎么能就把他的女儿们赶出住所呢?那几个孩子虽不是我生的,可我看她们哭哭啼啼的,我心里也难过!”说着抹起眼泪来。

    “哦,母后为这点事啊,这有什么可难过的,她们都有了婆家,在宫里住不了几天就都要出嫁了,我可又是你的媳妇,又是你的外甥女啊,你就忍心看着我的三个女儿全挤在来凤轩吗?”高皇后平常跟姨妈随便惯了,说话间还有点撒娇的意思。

    “这点小事!你说得轻巧,你现在是母仪天下的皇后,一举一动大家都看着,德宁她们还小,办什么事总得有个先来后到的顺序吧,逼着小姑子搬家,这在寻常百姓家也是很难听的!再说,这么大的事,你们跟我说过吗?你们眼里还有没有我这个母后?”

    “我正准备告诉您呢……”“告诉我!在后宫里,你高皇后像这样先斩后奏的事情何止这一件,你让任守忠取宝物的事情,你以为我不知道吗?”

    高皇后脸一下子红了,嘴里嗫嚅着:“您已经让孩儿做了皇后,连这么点事您还数落我,我……”见赵曙猛然用手指戳了自己一下,高皇后忍住没有再往下说。

    “小事,后宫的规矩有小事吗?”高皇后没敢再接太后的茬。冷了一会儿场,曹太后愤懑地说:“搬家和取宝的事,你们看着办吧,我困了,你们请回吧。”高皇后嘴一噘,拉着皇帝悻悻地退了出来。出了慈寿宫,高皇后就问皇帝:“你刚才干嘛不准我说话?”

    “你就知道逞口舌之利,”赵曙提醒她,“你瞒着她拿宝物的事,连大臣们都知道了,都在议论你的不是呢,害得朕也跟着担名声。”滔滔说:“她已经撤帘了,你现在是真正的皇帝了,我们不能处处都看她的脸色行事。”“真正的皇帝?”赵曙说:“直到现在,我的玉玺还在她手里攥着呢,千万不能惹她生气,你得注意呢!”

    “知道了,”皇后猛然醒悟,转怒为喜说“看来官家头脑一点没毛病了嘛,这下滔滔更放心了。”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君姝筱的小说变法的遗恨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变法的遗恨最新章节变法的遗恨全文阅读变法的遗恨5200变法的遗恨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君姝筱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