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变法的遗恨 第四十章 深宫忆命案 太后谋封...

本章节来自于 变法的遗恨 http://www.lishu123.com/79/79736/
    车驾还宫时,赵曙吩咐:“内藏库拨银一万两,敕大相国寺造三朝御制佛牙赞碑,并由右仆射兼译经润文使魏国公韩琦立石,王珪撰文,参知政事欧阳修手书。(泡妞低手)m”韩琦等人随即朗声应道:“臣等谨遵圣命。”

    第二天,赵曙又用同样的排场去相国寺东面的醴泉观祈雨,这醴泉观原名祥源观,已在城东门外了,传说观内醴泉之水很是神奇,病人饮了醴泉之水,疾病便能霍然而愈。赵曙来到醴泉观时,观中道长特地向赵曙跪献醴泉之水,赵曙当着百官把水一饮而尽,并吩咐任守忠仿相国寺例给醴泉观以赏赐。太后看着赵曙颐指气使神气活现的样子,心中又生出莫名的妒意。

    赵曙巡幸祈雨让东京臣民着实激动了两天。巡幸过后,太后立即叫张茂则,从奉宝郎石全育手中把玉玺要回了慈康宫。

    太后对张茂则说:“民心不可违,你看黎民百姓对皇帝的神态,垂帘听政看来是难以为继了,曹佾很早就对我说,他想得个宰相名头过过瘾。哀家必须趁自己还有权时给亲弟弟讨一个相爷头衔,也算为娘家再出点力。”张茂则说:“太祖皇帝当年为了防止外戚干政,规定外戚‘不令预政,不令管军,不许通宫禁’,就是不能在朝掌握实权。即使这个空头相爷也不容易争取呀,仁宗皇帝生前那么疼爱张贵妃,都未能满足张贵妃封赏娘家的心愿,何况现在的皇帝跟太后您貌合神离呢?”

    曹太后犯愁说:“是啊,怎么想都觉得这件事,自已不方便开口……”正为难间,淮阳郡王赵顼进宫来问安了,曹太后眼睛一亮,双眉一扬:“有主意了。(超时空犯罪集团)可以在顼儿身上动动脑筋。”虽然赵曙跟曹太后关系别扭,但是赵顼跟曹太后关系好得很,皇孙平时总想方设法让太后高兴。

    赵顼跪拜后问:“皇祖母今天眉头紧锁,有什么不高兴的事吗?说出来,孙儿帮您排解。”曹太后说:“没什么,孙儿陪我到后苑去走走吧。”说着自己先走出慈康宫。赵顼时时搀扶着,让太后觉得他很孝顺。曹太后在北花苑杏林边站定,又叹了口气。赵顼问:“怎么啦,皇祖母,这样烦心?”

    太后说:“你大舅爷爷自从你二舅爷爷伏法,云游四方好几年了,前日终于回来了……”“哦——”赵顼说:“孙儿小时候听妈妈说过两位舅爷爷的案子……”他心里很鄙视这两位舅爷爷,嘴里却说:“孙儿还是很小的时候见过舅爷爷,大舅爷爷他现在身体可好?”曹太后叹了口气:“就那样吧……”说着,他俩眼前浮现出八年前的闹心事。

    八年前曹皇后炙手可热时,恰逢大弟弟曹佾四十岁生日要到了。一天皇城晨晖门小吏捕获了一名穿宽衣的皇城司老兵。这个老兵手里提着一只竹篮,上面盖着荷叶想出皇城,门吏觉得可疑,上前搜查,发现竹器中藏着一金龟,还缀有巨蚌。按规定,禁门不归内朝管辖,门吏当即将这名犯了盗窃罪的老兵押送到开封府。(末世之黑暗召唤师

    因为牵扯到宫禁失窃,开封府不敢迟延,立即开堂审讯。正在审着,忽有小太监高居简驰马奔来:“太后有旨,要知府魏瑾立刻释放老军,并将物件送还大内。”原来这东西是曹皇后让老军送给她弟弟的,知府魏瑾为了讨好皇后,也没复奏皇帝,就把老军放掉了。

    此事本不大,可是唐介此时已被调回朝廷做谏官了,他便上了一本:“陛下临御以来,往往自己带头不遵守典章制度。臣风闻禁门最近抓到一个盗窃宫中财物的老军,皇后却传旨让开封府放了他,主审官员也不顾及执奏之法。臣请求再收押犯罪老军审问,使正其典。”他的奏章送进通进银台司后却没有回音。

    唐介向来不依不饶,他愤然又上一疏:“开封府是所有地方衙署中最重要的首府,魏瑾身为知府,且距皇城咫尺之遥,竟不把皇权当回事,更何况远在九州岛的各个府衙了。应重贬魏瑾,以追究不尊君上之恶。臣身居言职,不能早些述清利害,也请罢黜。”谏官言辞如此激烈,赵祯不能不作出姿态:“传旨,将魏瑾贬知越州。让铁面包拯去做开封知府,唐介忠直可佳,予迁一资。”

    也就在这时候,家住金陵清凉山的巡检徐佩恩,奉时任江宁府尹的刘沆之命押送生辰纲乘船来东京给大国舅曹佾送四十岁寿礼,武艺高强的徐佩恩从未到过汴梁,这次便带着美貌而贤慧的妻子茆秋娘同行,打算押运生辰纲结束,顺便领略一下东京的繁华。(极品大少在都市

    到了京城,曹府二国舅亲到相国寺码头接货,徐佩恩和茆秋娘从船中迎出来,见领头的乃是一位脑满肠肥的贵公子,此人正是曹皇后的二弟国舅曹偕。曹偕看见茆秋娘美貌非常,便动了淫心。他知道徐佩恩武艺了得,便心生一计,对徐佩恩说:“本国舅爷见你们一路押送辛苦,请徐巡检同妻子到府中小酌以表谢意。”

    二人不知是计,便同曹偕一起来到曹府。曹偕先令使女引茆秋娘入后堂客房休息。然后骗孔武有力的徐佩恩说:“本国舅最喜欢结交像你这样的青年豪杰。”他将徐佩恩灌得酩酊大醉,然后密令左右一拥而上,将麻绳套在了徐佩恩的脖子上,徐佩恩猝不及防,苦苦挣扎,怎奈寡不敌众,被曹府家丁活活勒死,

    醉醺醺的曹偕来到后客房对茆秋娘说:“你丈夫饮酒过量,醉死了,国舅爷考虑你今后无依无靠,决定收留你,日后就娶你为妾吧。”说着就来拉茆秋娘的手。茆秋娘号啕大哭,拼命躲闪,曹偕一把将茆秋娘按到床上,扯掉了茆秋娘的衣衫,茆秋娘情急之下,摸到桌上的剪刀,刺伤了曹偕的手臂。

    曹偕松开手恨恨地说:“这小娘子性子还真烈!”话未说完,茆秋娘又猛然一头撞向廊柱,要寻短见。曹偕连忙将她拉住。曹偕见茆秋娘不从,便命手下:“把她锁到房内,让婢女早晚劝说。(一吻成灾:拒嫁天王老公)”茆秋娘死活不从,并开始绝食。曹偕怕把她留在汴梁出事,就将她绑进轿中,带往陈留县曹家别墅暂避。茆秋娘在轿子里哭哭啼啼,曹偕绑她出京的动静被左邻右舍听得清清楚楚。

    国舅府旁边的邻居出于义愤,将曹偕勒死徐佩恩霸占其妻的罪行写成匿名状词投到开封府。包拯闻讯便亲自来到曹府探听虚实。可是没有找到曹偕,只得与他哥哥曹佾客套一番,便离开了曹府。

    包拯走后,曹佾连忙写一便条给在陈留的曹偕:“包拯已开始查徐佩恩命案,速将茆秋娘杀死,以绝后患。”曹偕看罢便条,只得吩咐家院孙老头:“你赶快将茆秋娘推入园中井内淹毙,然后将井封死。”那孙老头于心不忍,悄悄开了后门,拿十两碎银给茆秋娘说:“这是一点路费,你赶紧逃命去吧。”茆秋娘走后,孙老头便谎报:“已按国舅爷的吩咐办妥了。”

    茆秋娘一心要为丈夫报仇,她暗中潜回汴梁,在州桥夜市请人写好状子,直奔开封府衙,她在府衙大门口,见一顶官轿前呼后拥迎面而来,以为就是包拯,便拦住官轿上前哭诉,哪知这一位却是路过的大国舅曹佾,他见了状子不动声色说:“将此女带到国舅府对质。”

    远离开封府后,曹佾悄悄吩咐手下说:“这恶妇竟敢冒犯国舅,给我带到远处没有人烟的地方打死。”曹佾手下将茆秋娘拖到城西的茆山下院,用铁鞭将茆秋娘打得昏死过去,他们用手试试茆秋娘的鼻息,认为没气了才离开。(家奴的饲养

    一阵大雨,将茆秋娘浇醒。她悲愤欲绝,连呼:“老天无眼,这是什么世道啊,我只要有一口气,就不能让相公这么白白死了!”她跌跌撞撞,冒雨行了一夜,终于摸到开封府,不顾一切地击鼓鸣冤,包拯接状后想,直接去曹府抓人行不通,便差人去曹府对曹佾说:“开封府碑亭边牡丹盛开,包大人请宰相们赏花,邀国舅同往碑亭作陪。”

    开封府是大宋首府,领京畿十八县,二十四镇,府尹是正三品朝官,可以随时面君的,加之现在的府尹包拯又是名臣,曹佾不敢怠慢,立即前往开封府。开封府座落在浚仪桥西侧,汴河北岸,东墙便是浚仪大街。衙役引曹佾经过开封府的正厅继照堂向前走了十多丈,便来到了碑亭。

    亭内的碑名“戒碑”,是宋太宗立的郡国戒碑,碑文是“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可虐,上天难欺”十六个隶字。包拯将曹佾迎入碑亭坐定,便摆酒来饮,饮至半酣,茆秋娘从假山后走出,哭指道:“想打死小民的正是此人。“包拯冷笑一声:“国舅你草菅人命,下官只能执行国法了,来人!将曹佾去了衣冠。用长枷锁入大牢。”

    在牢里,包拯要曹佾写下家书一封,差人星夜到陈留,交给曹偕。说“事已摆平,等二弟回来商量善后。”曹偕认得兄长笔迹,深信不疑,急忙赶回东京,未进家门就被伏兵一拥而上,枷入了开封府大牢。

    张茂报告曹皇后:“不好啦,两位国舅都被包拯抓起来了!”曹皇后立即来找赵祯:“皇上,快救救曹佾兄弟俩。”曹佾自幼出入禁中,皇帝、皇后都很喜爱他。仁宗还破例准他穿过皇家才能穿的苏绣黄袍。现在听说曹佾兄弟犯了死罪,赵祯觉得很麻烦,说:“朕也没有办法,包拯认死理你是知道的,朕只能说说看。”

    赵祯先派宰相陈执中到开封府劝包拯放人。包拯说:“你身为当朝首辅,今后只要再入府为曹氏求情,便是徇情枉法,依律当治罪。”陈执中听了,再也不敢进府了。

    曹皇后只好缠着赵祯亲自来开封府劝包拯释放皇后的两个弟弟。赵祯摆驾开封府,对包拯说:“朕此来特为两位国舅,卿万事看朕分上饶恕了他们吧。“包拯道:“曹家两兄弟恶贯满盈,若不依臣所判,臣情愿纳还官诰归农。陛下要救两位国舅,除非下大赦令。”“哼!你也太不近人情了!”赵祯怏怏回宫。

    包拯从牢中押出曹佾、曹偕赴法场斩首时,皇上的大赦令果真赶到了,高居简手中扬着圣旨:“刀下留人!皇上特赦东京罪人及二皇亲。”包拯说:“都是当朝百姓犯罪,为什么不大赦天下,仅仅只赦东京囚犯呢!“喝令:“先将曹偕立即斩首,大国舅曹佾再等午时开刀。”

    不一会,高居简持特赦诏书又赶来:“今年大旱,天下罪囚不论犯罪轻重,各赦一等。”包拯只好当场开了大国舅曹佾的长枷,将他释放。曹皇后恨恨地说:“茆秋娘刺伤了本宫二弟,也不能轻饶!”赵祯吩咐刑部:“犯妇茆秋娘刺杀皇亲,罪无可逭,快快将她流放沙门岛!”

    曹佾出狱后,觉得没脸见人,便来向赵祯和曹皇后辞行。赵祯问他:“你准备到哪里去?”他回答:“我现在一心向道,准备去云游四海。”赵祯与曹皇后阻挡几次拦不住。怕他在外面吃亏,皇帝就赐给他一道金牌,上面刻着:“国舅到处,如朕亲行。”可曹国舅耻于见人,径自隐居到嵩山深处,葛巾野服,矢志修道几年。直到前些日子实在熬不住道观的清苦,才又回了国舅府。

    太后还沉浸在这段往事中,赵顼提醒她说,“大舅爷爷云游归来是喜事啊,皇祖母怎么反而愁眉不展呢?”“哀家对不起你舅爷爷家……”曹皇后用手帕揩了一下眼睛:“想当初,我的爷爷曹彬人称开国第一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何等威风……我做了几十年皇后,你仁宗爷爷几次要加封你舅爷爷,我都没同意。所以几十年过去了,你舅爷爷现在还只是个宣徽北院使,领着从二品的俸禄……现在我帮着你父皇听政,封相这事儿我就更不好提了……所以我挺对不起他们的!”

    赵顼聪慧得很,一点即透,说:“皇祖母不用烦恼,这事儿由孙儿去张罗吧,孙儿一定讨到舅爷爷的封赠,让皇祖母开心。”太后有点诧异:“你?,孙儿真能替我分忧?你不要说是我的主意,可别给我惹出什么麻烦来。”

    “不会的。孙儿告辞。”赵顼一路小跑,离开了御花园,曹太后望着他的背影喃喃地说:“这孩子,对我到底是不是真心的呢?……”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君姝筱的小说变法的遗恨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变法的遗恨最新章节变法的遗恨全文阅读变法的遗恨5200变法的遗恨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君姝筱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