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变法的遗恨 第四章 早春汴梁城 冰火两重天

本章节来自于 变法的遗恨 http://www.lishu123.com/79/79736/
    沉睡了一夜的汴梁城醒来了。(庶女妖娆:媚骨生春)m二月十二日卯时,勤勉的铺子已经早早开门。早点、稀饭,供应灌肺炒肺的熟菜店、煎茶汤、香药应有尽有。起身迟来不及生火烧水的市民想要盥洗的,可以花钱直接到卖洗面汤的摊档上去洗漱。杀猪巷里不断传来猪、羊“嗷嗷”叫的声音,早起的屠户们在将牲口当街现杀后既批发又售。

    红日初升,皇宫前的樊楼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此时登上樊楼远眺,圆药铺茶坊、青鱼市内行、鹿家包子、王好手馒头店、李庆槽姜铺、贾家瓠羹汤、李家香铺、都已热气腾腾。那些绫罗绸缎、珠宝香料、香火纸马让人目不暇接。让你惊叹汴梁的繁华。

    朝廷虽然规定百姓不得穿绫缣jian五色华衣。可京师庶民对于这些规定置若罔闻。男女老幼,士农工商,绫缣锦绣任意服用。贵族小姐们,还别出心裁地设计出许多时髦的款式。不但穿得抢眼,而且梳妆也很特别,有的高髻云鬓,有的扎发垂肩,都是珠光宝气。(花豹突击队

    清晨,德化坊十一岁的小姑娘朱蕴玉已满街到处叫卖楸qiu叶花,这花的花萼呈圆球形,两边花唇开裂,花冠淡红色,内面还有两条黄色纹及暗紫色斑,煞是好看。花美,小姑娘人更俊,贫穷人家的妇女及儿童争着买她的花回家,将楸叶花插在鬓边,点缀额前留海,虽然简陋,一样清纯可人。她们谁也没有想到这位卖花姑娘几年后竟被选入宫,还是哲宗皇帝的生母。

    日上三竿,汴梁城最热闹的时候到了,街市上的行人越来越多,摩肩接踵。有踱进茶馆聊天的,有找看相的算命的,有进饭铺用餐的。那些手拿竹梆的行脚僧人此时在州桥的边上坐下来开始默默地化缘。做生意的商贾、看街景的士绅、骑马的将校、背竹篓的山民、问路的外乡游客、行乞的残疾老翁……到处熙熙攘攘。

    瓦市,既是商品贸易的市集,也是杂剧艺人的演出场所。东京汴梁的瓦市遍布各大街口。(军权撩色)早市、夜市、庙市不一而足。著名的街南桑家瓦子,近北的中瓦、里瓦这些大的瓦市能够容纳十多个勾栏。而中瓦的莲花棚、牡丹棚勾栏,里瓦的夜叉棚、象棚勾栏,都可容纳数千人。这都是表演戏剧的艺人临时的戏台。

    莲花棚里已开始玩杂耍,那位赤膊的后生一下子把火球全吸进嘴去了,一会儿又吐出来。让台下的观众目瞪口呆。接着高跷表演队出场,那个扮丑角的老太婆挥舞着长烟袋,动作诙谐,又令观众捧腹。

    叫好声中,三位衣着暴露的娇嫩‘引客’出现在台上,她们一齐跳着敦煌飞天舞,意态撩人,露出莲藕般洁白的肚皮和大腿,尽力活跃着现场气氛。

    忽然,其中一位“引客”双眉紧锁,杏口含颦,坐到台前。旁边立即有小丑上来打趣:“姑娘,你何故脸色这么难看?”引客说:“因奴家长得太漂亮了,老板娘因妒忌而拧了奴家的大腿。您瞧,大腿丫留下了一块淤青,再完美的身材,在妒忌她的人的眼里,也只是一堆肉,诸位请看。(总裁专属·宝贝,嫁我吧)”说着当众露出雪白的大腿给大家看,果然有一块淤青。

    小丑则再次凑趣,问下边:“看官中可有怜香惜玉者,为我们姑娘揉除淤青?”台下数人争先恐后嚷着:“我来,我来!”挤着就要上台,“引客”微微一笑,掏出一方粉红罗帕:“不劳各位费心了,奴家自己来。”说完迅速擦掉腿上的“淤青”,众看客欢呼雀跃。于是,引客们全部出动,手持簸箕下台收钱,男女老幼不断喊“好!”纷纷把铜钱朝收钱‘引客’的簸箕里扔。

    牡丹棚里的马球场占地约一亩,那些入了乐籍打马球的伎女,个个都是神骑手。比赛时的惊险动作让你惊叹不已。马球场两边都有球门,风情万种的女骑手拿着长长的球杆,在场上展开激烈争抢,那凶猛劲头不让须眉,双方推来挡去,好半天才能打进一球。

    夜叉棚的斗鸡则是汴京的一大特色。(实习神医)只只斗鸡体型高大魁梧,颈长而粗壮,羽毛稀薄,且生性好斗。斗鸡以腿为主。取胜的关键在于打腿的准、重、快。斗鸡场里,既有一对一的打斗,也有三只鸡的争霸。游客在场外投注下押,猜哪只鸡能成为擂主。那押中了的欣喜若狂的去案板上搂钱,押偏了的垂头丧气,丢下银钱高声骂娘走人。

    到处是密密麻麻的人头,到处弥漫着祥而热烈的声浪,似乎是一片升平。可此刻的皇宫大内却死气沉沉,静得可怕。原来身体早衰,五十三岁的皇帝赵祯从昨晚起又生病了,而且来势汹汹。整个皇城立时紧张起来,各色人等紧张得大气儿都不敢出,走路的步子都放轻了。

    皇城位于内城中央,它的前身是唐代汴州宣武军节度使的官衙。宋太祖登基后,仿照洛阳宫殿的模式,在此基础上建造成了皇宫,因而规模不大,周围总长不过五里。到赵祯时曾想过要扩建皇宫,可是和皇宫北面的居民协商时。两边的居民却都不愿意搬走,最后只能不了了之,因此北宋的皇宫就成了历朝以来最小的皇宫。www.heihei168.com

    二月十二日上午,在皇城后宫的福宁殿之西阁。面色灰暗的赵祯正不停地呻吟。这位风流皇帝,颀长而瘦弱的身躯斜躺在龙榻上,身体早被成群的嫔妃淘空了,已是油尽灯干。他吃力地嘟囔着:“哪来的光和风,快挡起来,朕看到艳丽的色彩就头晕。把那幄幔、帘幕都换成素色的、陈旧的……”

    赵祯因为头痛得厉害,在脑门上扎了一圈白丝带,上朝戴的那顶缀着二十四道卷梁,加金博山的通天冠除下来了,和颈上的佩绶“方心曲领”一道,放在了龙榻边的案几上。不过他身上还是罩着原先准备上朝的云龙纹银黄色纱袍,里面衬着白纱中单,衣领和袖口均沿着金边。下系深红色纱裙及斧形蔽膝。束腰的金玉大带解开了,黑靴子脱在了龙榻搭板上,脚上套着厚厚的白袜子。此时他已推开盖着的被,周身全露在被外面。只见他脸色黄中发黑,颧骨高耸,两眼深陷,鼻尖沁出豆大的汗珠。不停地辗转反侧,时不时地皱着眉头,用青筋暴突的左手捻一捻稀疏而淡黄的胡须。

    御医宋安道跪在搭板上,凝神闭目在给赵祯的右手诊脉,四十七岁的曹皇后云鬓来不及梳洗,就赶到了福宁殿。蓬乱的头发仍遮不住她皮肤的白嫩,瓜子脸的秀丽,身形的苗条。她只穿了一身常服,一款银灰色的披帛搭在肩上,外罩对襟青花半袖上衣,袖长齐肘,身长及腰,以小带子当胸结住。领口宽大,袒露着洁白的胸脯。可以看到里面的米黄色长裙。因为保养得好,看上去只有三十几岁的样子。她斜坐在龙榻边上,用晶莹细腻的双手拉着赵祯枯黄的左手,顾盼有神的一对眸子此时频现忧愁的涟漪,正密切地观察太医宋安道面部表情的变化。

    由女官尚寝升上来的苗贤妃以及周贵妃、、周婉容在宋太医的后面整整围站了一圈,苗贵妃的女儿,赵祯最疼爱的曾经和太监闹出绯闻的福康公主,脸上还挂着泪痕。周贵妃的女儿许国公主、楚国公主,周婉容的女儿邠国公主则跪在曹皇后的脚下,也都是一脸惶恐。号称“十阁”的几位美人因为品级低,则被曹皇后挡在了福宁殿门外,不时探头探脑向里张望。

    入内内侍省副都知任守忠碎步小跑近前,轻声向赵祯报告:“皇子赵曙携皇孙仲鍼前来问安——”接着,西阁外匆匆进来两个人,随即紧挨着福康公主跪下来。年长的今年三十一岁,他是皇帝几个月前正式领养的皇子赵曙,也就是原来濮王府十三爷宗实。赵曙头戴十八梁的“远游冠”,身上穿着明黄色的盘蟒纱袍,里面衬着紫色的长衫,衣领和袖口也沿着黑边。下着纱裙及蔽膝用的是绛色。颈项下挂着白罗方心曲领,腰束着金玉大带,脚蹬一双黑靴,完全是朝服的装束。由于来得急,他有点虚胖的脸上已渗出细细的汗珠。紧挨着他地便是十六岁的儿子仲鍼。

    只见赵曙双膝跪地,挺直腰板,肉鼓鼓的腮帮动了两下,滴溜溜的圆眼盯着赵祯,张开了厚厚的嘴唇轻声问道:“父皇,您今早什么时候感觉头痛的,现在可好点吗?”赵祯微微睁开眼,瞅了赵曙一下说:“朕昨夜梦行荆棘中,周围到处是刺手的枝蔓,找不到路,忽然有神人披金甲从天而降,对朕说:‘陛下有仁心,我送您上路。’朕问他‘我怎么出去呢?’神人说:‘请用臣的车驾相送。’朕登车后,问神仙姓名,他告诉朕:‘臣就是主管南天门出入的葛将军啊。’朕一下就惊醒了,后来胸口就疼痛难忍,眼下心里还在发慌……”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君姝筱的小说变法的遗恨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变法的遗恨最新章节变法的遗恨全文阅读变法的遗恨5200变法的遗恨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君姝筱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