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社里有些嘈杂,晚上不断有人进进出出,但凡旅社都是这样,有的晚进有的早出,进出都必有一番洗漱。所以,总有这样那样的声音传来,大家都睡不安稳。我们一家三口起了个大早,旅社对面就是小面馆,洗漱完毕过街还没吃完面条,就看见李医生和余医生进了旅社大门。父亲知道两个医生是去找我们,放下碗筷走过街去,在旅社大门内叫住了李医生他们。李医生说来接我们过去看病,检出结果出来了,都拿给几个要好的医生看过。其他几项没有问题,抽手指头的血样化验报告显示是煤烟中毒,可能要服用几个月的中西药,医生建议服用中药为主,这样效果比较好。
李医生和余医生陪着我们分别去看了中西医,还有李医生的另外几个同学也跑过来陪着母亲看病,个个都很热情,嘘寒问暖,所到之处替母亲看病的医生也很热情很亲热。看得出来是李医生和余医生提前去说好了,我们去没有经过挂号排队,直接就看病。最让我们感动的是,医生的处方一出,没有落我们的手,直接就被李医生的其他同学接过去跑前跑后,划账取药。因为有其他病人等着看病。我们谢过医生退到门外等候,李医生和余医生一直陪着我们。
过了一会儿,李医生的几个同学拿来了中药西药两大口袋,西药有口服的有针剂,中药用纸一小包一小包的分包好。父亲想问一下一共需要多少药费,李医生和余医生都说,你们别管药费,我们这么多同学都安排好了的。送药给我们的那几个李医生的同学,送完药没等我们反应过来,回头就忙去了。连个当面道谢的机会都没有,都不知道他们的名和姓,也不知道究竟帮助我们的有几个人,只看见都是几个年轻人,在划价处取药处,这里那里像小飞机一样跑过去跑过来。
面对李医生和余医生,我们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说什么都显得苍白,这么大的恩情,说什么都无法表达我们的谢意和感动。李医生和余医生看出我们的尴尬,一直说这些都是举手之劳的小事,叫我们不必放在心上。又说他会想办法联系我们,因为母亲要长期的服药,中间也要换处方,最起码要知道母亲的病情进展才能对症下药。李医生和余医生将我们送到医学院的大门口转身上班去了。母亲回头看着他们的背影,一直到他们转入了转角处,我们才提着两大包药准备出城回家。
母亲的药快要吃完的时候,李医生打电话到邮电所,母亲去接电话的时候,仔细询问了母亲服药后的病情变化。就在我替母亲熬完最后一副中药的时候,李医生托给伞厂去医学院住院的职工家属,给母亲带回了一大包分包好的中药,这些中药足可以装满一个不小的背篓。可能是李医生觉得怕以后没有这么方便的机会,一次性带了这么多药给母亲,以免母亲又得请假去城里。
一般的人家户一点小病没人往城里跑,因为医学院的医疗费用高,很多人家里也跟我家的情况差不多。去医学院住院的几乎都是可以公费报销的单位职工,当时的伞厂和竹筷厂生产效益好,职工住院可以报账。母亲所在的综合商店,就不能报账,不然母亲的病就不会拖成那样。俗话说吃药不投方,哪怕用船装,这话一点不假。母亲之前吃了那么多的药,偏方也试过不少,不但没见一点效果,反而听力受了影响。
后来又从医学院带了一次药过来,母亲的病痊愈了,母亲找去医学住院的熟人给李医生和余医生带了口信,说自己的病完全好了,捎话过去感谢他们。母亲的病好了,家里的很多危机也随之解除了,虽然母亲还是小病不断,却也没有能危及生命的大病。一段时间后,父亲要去城里添置理发的推剪和条剪,理发店的师傅师弟们也有一些需要添置的工具。父亲想利用这次进城的机会,当面去感谢一下李医生和余医生,最好是能知道有李医生的哪些同学帮助了我们,去亲口对他们说一声谢谢。
父亲将需要买的东西买好后,已经是中午了。去了医学院才知道,那一批实习生全都实习期满,回到了各自的地方或是各自岗位上,据说李医生和余医生已经回了重庆。除了李医生和余医生,他们的同学父亲一个都不认识,不知道怎么去打听,问了好几个医生护士,都摇摇头说不知道。父亲心里很难过,他们救了母亲的命,连一声像样的谢谢都没机会对他们说。相隔那么远,也许这一生都没有再相见的机会,自始至终,我们连李医生和余医生是学的什么科,在什么科室实习都不知道。那一刻的遗憾和感动让父亲眼含热泪,向着医学院,向着李医生和余医生曾经走出来的地方,深深地鞠了一躬。千言万语难以描述父亲当时的心情,父亲回到家里,说起去找李医生他们的情况,母亲大哭一场。
母亲说:以后要好好的活,带着感恩的心情去过好每一天,要永远记住这些曾经帮助过我家的人。也许救与被救都是上天安排好的缘分,这些在我家贫困交加,母亲性命攸关的时候,出现在我们面前的人,就是上天派来拯救我家的好心人。这么多年过去,李医生和余医生当年的外貌,一直在我的记忆里。时间会改变许多的人和事,特别是人的外貌,也许现在的李医生和余医生早已退休,正享受着天伦之乐。
也许有一天,我和李医生或余医生在哪里察肩而过,或是他们与我面对面,就站在离我很近的地方,我不一定认得出他们。但我们一家对他们的祝福没有变,对他们的恩德没有一刻忘记过。也许他们早已忘记救过我母亲的事,因为他们是医生,一生会救人无数。但我们不能忘记,要将这些恩德说给我家子孙们听,好让我们对这些好心人的祝福一代一代延续下去,也将他们的这种大爱和精神一代一代传承下去。真心祝愿当年帮助过我家的这些好心人,好人一生平安!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