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正文 母亲的重生 一百六十六 一百六十七

本章节来自于 母亲的重生 http://www.lishu123.com/71/71038/
    听着脚步声走到了水井附近高出水井很多的小路上,透过火把的光亮看见一个高大的人影,迈着大步,还在向着水井的地方往下走。我们全都不敢出声,一个挤着一个埋着头,蹲在水井坎上。其实我们都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藏起来,我们又没做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也不知道来人是干什么的。当时来不及思考,本能的反应就是熄掉电筒,隐蔽起来。直到火把的光亮照在我们头顶上,我们不得已才站起身,全都尴尬地笑着面对来人。

    六妈一眼认出来人是住在水井不远处,一个叫龚弯的地方的一个庄稼人,好像是个生产队长。来人打着哈哈说:“黑灯瞎火的,你们蹲在水井坎上干什么.”。说着将拿火把的手伸向我们,照着整口水井和我们的木桶瓷盆,有点了然地哈哈大笑。六妈说:“这么晚了,你到处走来走去干什么?吓我们一跳,以为是冲着我们来的”。

    来人说:“去堰塘那边看看那边的稻田,每晚都有街上乡下不少娃娃在田里面打火把黄鳝,将田边上的庄稼弄得东倒西歪的。看见这边有光亮,就过来看看,到了近前,突然一片漆黑。我还以为遇邪,看见鬼火了。“我们一听来人这样说,全都乐了,嘻哈大笑地继续忙我们的,不再理会来人。

    想起我出门的时候,弟弟不在家,不知是不是又去邀约街对面的几个与弟弟一般大小的男孩子,悄悄跑去哪里打火把黄鳝去了。夏天一到,弟弟整天都在忙,白天忙着到我家后房外的竹林里,找粗细适中的断掉的竹子。用小钢锯将竹子锯成两尺来长的竹筒,一般就是刚好是两节竹子,或两节多竹子的长度。竹筒一头刚好是结巴处,竹筒中间的结巴用火钳烧红了将结巴烙通,然后往竹筒里倒进照明用的煤油。再用如厕用的一种叫草纸的手纸扭成比竹筒长一点的灯芯状,将扭好的纸塞进竹筒敞口上端,露出一寸来长的纸在竹筒外面,待纸将竹筒口塞紧后,将装满煤油的竹筒倒置数秒钟。等露出竹筒那一部分草纸渗透了煤油,就可将露在竹筒外面的纸点燃,举在手上用于照明。

    做完照明用的火把,还要检查夹黄鳝用的夹子和钓黄鳝用的竹片和吊钩钓线。将做火把的竹筒剩余下的竹子头子那一截,划成比火钳的宽窄宽一点的竹块,长度比一般家用的火钳长一些。先将竹块边沿的锋利的棱角用刀子削平,像火钳一样,将削平的两跟竹快的前端五六寸长的地方交叉着,在交叉处的中心用长的铁钉烧红,将交叉处的中心点烙穿。

    从烙穿的小眼中用细铁丝将交叉处固定好,细铁丝在固定的时候要松紧适宜。拿着竹块的长的一边像握火钳一样,要将交叉处的短的一面可以自由张合,然后将前端竹块张合处内侧两边用小刀刻成许多均匀的可以咬合的尖齿形。竹块前端张开的时候很像鳄鱼的嘴巴,合拢的时候后端的手稍微用力,夹着的黄鳝泥鳅都会被前端的牙齿型咬住。那些一到了晚上就从田里的稀泥里面钻出来,躺在水里乘凉透气的黄鳝泥鳅们,就这样乖乖地束手就擒。

    每次弟弟他们外出打火把黄鳝的背篓里面,都会装着很多像钓鱼的钩鱼杆样子的细而薄的细竹条。竹条比平时家里吃饭用的筷子细一点,有近两尺长。竹条的一端系有白线,白线有一米来长,垂直的白线尽头上绑着吊鱼用的小钓钩。没有可用的细竹条的时候,弟弟就会去下场菜市场里面的油纸伞厂,去捡回一些废弃的伞骨子,这伞骨子也是削得极光滑的细竹片,长度与弟弟他们需要的长度差不多,将线系上去,再绑上小吊钩就可用了。

    弟弟是个很细心的人,就像小时候做手工玩具一样,精雕细琢。有时做个火把,都要反复几次,直到自己觉得满意为止。每次出去打了一个晚上的火把黄鳝,就要进行一次从火把到夹子,再从竹块到钓线钓钩的检查和改进。常常在天井的花台上捣鼓一些照黄鳝用的工具,一捣鼓就是半天一天,干得有心有肠的。

    竹块和钓线钓钩从来没有乱七八糟的的胡乱搅在一起过,每次用完回家,第二天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用过的钓线一根根理好。将每一根线缠绕在各自的竹块上,再将吊钩锋利的钩尖别进缠绕好的线上,然后将整理好的工具放进背篓。

    母亲和父亲一直反对弟弟去乡下打黄鳝,一个是弟弟正是顽皮的年龄,三个四个地约在一起怕在外面惹事生非,二是怕他们出去在田埂上弄坏别人的庄稼,三是觉得几个孩子深更半夜在外面不安全。弟弟才不理会这些,属于那种永远不会消停的性格,要他安安分分在家里呆着,完全不可能。

    遇上大晴天,天一擦黑就从我家后院的小路出去,与街上约好的几个朋友会合,在那些水稻田的田埂上照火把黄鳝。我问过弟弟,说那些钓鱼钩对黄鳝有用吗,弟弟说怎么没有用,常常钓着黄鳝泥鳅。

    我和六妈还有张六姑她们从我家后花园进门的时候,刚好碰见弟弟和弟弟的三四个朋友,背着背篓,拿着快燃尽油的火把,照着一支很长的装着四节电池的旧电筒,也从我家后花园惊惊慌慌挤进了门。

    火把不断冒着缺油的黑烟,电筒可能没什么电了,光晕黄而散,看上去有些惨淡,感觉那些光圈照不远,还有一丝懒洋洋的味道。这支电筒我认识,是我家街对面大李三的弟弟,从他家带出来的。那电筒有些年生了,旧得连电筒表层四周凹凸的细小花纹都有些磨平了。大李三的弟弟与我家弟弟差不多大,平时街上的人都叫他大李四,因为他隔壁的叔叔家也有一个李四,是个女孩。比大李四小一点,叫他们的时候,自然就成了大小李四。

    大李四小时候的名字我们不知道,因为没听见有人叫他的名字,连他的父母都是叫他的排行。后来大李四长到了十来岁,街上的电影队到我们街上放映了一场电影,叫《李天保招亲》。那一年快过年的时候,供销社买文具的柜台除了在出售毛主席和周总理的单人半身画像外。也在出售很大张的彩色画像,里面有三个笑颜如花的小孩子的头像,分别是美国非洲和一个中国娃娃的人头画像。还在出售《李天保招亲》的彩色京剧剧照,是那种像报子一样的版面,很大的两开的纸张。是全部剧情的花絮似的剧照,每一张上印有八个横向的小长方形照片。

    大李四家买了《李天保招亲》的剧照画像,贴在他们家一进门的墙壁上,后来弟弟回家说,大李四的名字叫李天保。大李四的父母也开始叫大李四的名字,街上的人才知道,大李四叫李天保,慢慢地有人开始叫他的名字。就不知道大李四是之前就叫那个名字,还是因为有了《李天保招亲》的电影,才将名字改成了李天保。

    看见弟弟他们比平时早很多时间回家,有些奇怪,联想到刚才我们在水井坎上听见那个生产队长说的话。心想可能是被那个人赶回家的。想着父母都不赞成弟弟这样三五成群的出去,深更半夜才回家,总怕他们在外闯祸。母亲总说男孩子生性好斗,到了到大不小的年龄,人多约在一起容易出事。一直说一个孩子胆小,二个孩子胆大,三个四个天都不怕。

    弟弟他们晚上照火把黄鳝回家晚不说,遇上他的照明或钓具在外出了问题那晚上,回家还要去厨房开着电灯哗哗哗地捣鼓一阵,在水缸里哗哗啦啦舀些水在桶里,维系木桶里少得可怜的黄鳝们泥鳅们的生命。才肯上床睡觉。我说今天怎么回家这么早,不是每晚都深更半夜才回家吗?弟弟说:今天晚上看见鬼了,吓坏了,吓得我们差点尿都流出来了。我心想,哪来的鬼呢?是被人吓着了吧,心里十分肯定,就是刚才从水井坎上面回家的那人,将他们一行人骂着赶回了家。

    想着父母不想弟弟晚上到处跑,就没出声,弟弟说是鬼就是鬼吧,最好是吓着了以后不趁黑出去才好,以免父母在家担心。弟弟他们有点惊魂未定,站在我见后花园的门内,傻傻地站着。可能真是被什么吓着了,平时弟弟的几个伙伴都是各自从公社的后门出街去,而此刻却全都跑进了我家后花园的后门内傻站着,有点不知该何处何从。可能是想着我家前面的茶旅馆的门已经关了,又没有胆量倒回去从公社的后门进去,然后穿过公社的食堂和很长的过道,经过公社大礼堂抽出的通道出街去,然后各自回家。

    我说我送你们出旅馆的大门,动作轻一点,惊醒了值班的人就不好了。弟弟的样子是有一些被吓着了,看见我去送他的朋友们,他也跟在我身后,离我的后背很近。上石梯的时候,我停了一下脚步,他的脑袋就直接撞了上来,想也没想就从我的身侧一下跨到我的前面去。

    等我摸黑开了旅馆大门,大李四的家在旅馆正对面,一出旅馆的门翻着脚板噼噼啪啪跑过了街,他家的门虚掩着,很快推开门进去,随手关上了大门。

    其他的孩子住在旅馆斜对面经营站背后的鸡市坝那里,晚上经营站街这面的通道没门,一直敞着。但后门是关好上了锁的,弟弟的这几个朋友要从奶奶上班的粑粑铺旁边的通道进去才能回家。一出旅馆大门全都往粑粑铺傍边的通道噼噼啪啪地跑,像后面有什么跟着追他们一样,没命的跑。也有可能是觉得我和弟弟关旅馆的大门有个过程,这样会感觉有人离他们近一点,想在我和弟弟离开旅馆大门之前跑过粑粑铺的通道,通道过去就能看见他们各自的家,这样没有那么害怕。

    旅馆的大门有好几道门栓,还有一根横插的很长的,像小碗的碗口粗的圆木棒,要很费力才能插上去。回家的时候,弟弟一直跟在我身后,绘声绘色地说着在堰塘不远处遇到的奇怪事。我一边听一边收拾完洗干净的衣物,准备上床睡觉,弟弟又跟到我床边上压低嗓音继续说。

    被弟弟他们这一闹,用南瓜叶包着的青蛙肉也不敢去烤了,被张四姑张六姑不动声色地带回家去了,我们几个人都很小心的保守着在水井坎上的秘密,不想让我们除外的任何人知道。

    听着弟弟的讲述,我心里觉得很好笑,真有那个人的,居然装神弄鬼吓唬小孩。想起那个人说我们在水井坎上发出的光亮,后来又熄掉了,还以为是看见鬼火了。原来是他自己刚刚扮完了一次鬼,将自己弄得神神经兮兮的,真以为他这个假鬼将真鬼引出来了。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孙戈的小说母亲的重生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母亲的重生最新章节母亲的重生全文阅读母亲的重生5200母亲的重生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孙戈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