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正文 母亲的重生 一百二十八

本章节来自于 母亲的重生 http://www.lishu123.com/71/71038/
    每年到了春天和秋天,弥陀街上的旅馆生意异常兴隆,常有外地人三三两两或七八人一行,背包带伞地入住,都是些学者模样的外地人,背着很大的旅行包,男的穿着四个兜的上衣,衣服上口袋插着钢笔,戴着近视眼镜,脖子上挂一罩着皮套子的相机。手里拄着拐杖,肩上斜背着军用水壶,脚穿大头皮鞋,背包上横架一把长伞。是那种像个弯钩一样的伞把子,不能折叠,伞骨子是细铁条,伞面是黑色的布。这种黑布伞大部分的人都叫它洋布伞,很少见,当时不论是弥陀还是我们分水街上或是其他场镇,几乎都是用的油纸伞,就是油纸伞都没法让家庭的成员人手一把,一家人也就一两把,大都破破旧旧。遇上下雨天,必须是出门办事的人才能撑着伞出门。赶集的时候,几乎是撑着新新旧旧的大红色油纸伞,似乎整条街的人都笼罩在红彤彤的伞下,街上人头攒动,光线透过油纸伞,映照在撑伞人的脸庞上,淡淡的,浅浅的红光。很多油纸伞一用几年,破得缺了一条两条长口子,撑伞人将破的口子挪到一边,让好的一大半边伞为自己遮风挡雨,在夏天的时候为自己遮挡火辣辣的太阳。也有很多人买不起油纸伞,遮雨遮太阳都用草帽,是用麦杆编织而成的草帽。也有乡下人下雨的时候披蓑衣戴斗笠,或干脆身披一大张破旧肮脏的塑料纸,既遮自己也遮背篓,戴个破斗笠上街赶集。像黑色的洋布伞,一个场镇也就一两把,有的场镇一把都没有,一般场镇上有这种洋布伞的家庭,都是家里有人在外地工作,国家单位,捧着响当当的铁饭碗的人带回家的。这伞几乎不用,只是拿出来做做样子,在街坊邻居面前展示一下,大雨大太阳不会撑着走在大街上,怕伞布变色,伞骨子锈坏。

    所以当看见一批又一批的外地学者模样的人,背着胀鼓鼓的大包,戴着黑布洋伞,走在弥陀街上,很多人都站在街边上,用很羡慕,又大开眼界的眼神和表情看着这些人。很多像这种打扮的人都是冲着弥陀河对面的老泸州而去,一到旅馆住下,第二天一大早就结伴去码头搭过河船去了老泸州。

    老泸州最吸引人的就数位于焦滩乡老泸村的泸州旧城遗址,和老泸州神臂山上的玄武石刻,蛇盘乌龟,再有就是山壁上的“孙孙打婆”造型生动,栩栩如生的体现孝文化的浮雕。这幅“孙孙打婆”浮雕与大足石刻24孝是同一时期,同一文化内涵。我们当地管奶奶叫婆,家家户户都这样称呼奶奶,我从小到大一直这样管奶奶叫婆。

    弥陀街上唯一的旅馆就在四管会往民业组方向的斜对面。给我家前面的旅馆一样,是很进深的老房子,中间有大天井,与我家前面旅馆的床铺位数量差不多,不同的是弥陀街上的旅馆与茶馆是分开的,各在一处。茶馆在四管会隔壁,顺着民业组的方向。旅馆有专门的烧水房,供旅客的引用水,厕所是那种男女共用的茅坑,用一墙壁将茅坑从中间隔断,在隔开的茅坑上各搭上几块大石条,成了背靠背的男女厕所。我有个在弥陀街上,住在通往河边码头的支街转角处,长长的转角石梯旁边一公房里的大我两岁的萍姑姑,就是从这个旅馆女厕所的茅坑里捡起来的。

    弥陀街上每年都有不少外地人,和当地附近场镇的人专程去老泸州游玩,踏青。去过弥陀没到老泸州,没去看过那些石刻的人,说起老泸州的一切就会遗憾不已。就像去了北京没到天安门看升国旗,去了乐山却没有去看大佛,去了丰都却不曾看过鬼城一样遗憾。

    在大中坝看过浮尸的那年秋天,一批批去老泸州的外地人,来来往往,络绎不绝地住进弥陀旅馆,民业组的职工一日三餐都要经过旅馆,看着那些乘兴而来,尽兴而归的游客。羡慕之余也在闲聊时嘀咕开了,说在弥陀工作,每天除了赶工还是赶工,别说去哪里旅游,就连仅仅一河之隔的老泸州都没去过。有人提议在当月月底抽出半天时间去一趟老泸州,亲眼目睹一番闻名遐迩的蛇盘乌龟,和一代一代人从老人那里从小听到大的“孙孙打婆”故事的浮雕。

    一日上午十点钟的样子,水池里泡着的竹子没到起池的时间,划竹子的工序停了,以下的工序都赶完了手上的活儿,相继停了下来。大家一致认为这空闲的几个小时时间十分难得,商量着去一趟老泸州。于是都去公社对面的大餐馆买了馒头,带着水壶,去河边的码头乘过河船去老泸州。

    自从在大中坝看过浮尸,我一直怕水,看到河水就十分恐惧,尤其是河水暴涨的时候,隔着很远望着河床混浊的河水,就会胆战心惊。在去老泸州之前,没有乘过任何船只,到是常在河边看见来往穿梭于沿河两岸的过河木船。一种比常见的打鱼船大两号的木船。木船两边用木板钉成的长板凳,船舱上有用薄竹块儿编织成的像席子一样密不透风的顶棚,像一个半圆的拱门一样将船头船尾的地方敞亮着,牢实地罩住船舱上方,船头和船尾敞亮着,各有一个负责划船的人拿着浆昂首弓背地卖力划船。一般高度的成人在船舱里站着,完全可以将身子直立着,特别高的个子在船舱坐满了人的时候,则要低着头站在船舱里。过河船没有分多少时间间隔一班,船舱坐满了人,中间站满了人,船家挨着一个个收了坐船的钱就开船。很多时候,船舱里根本站不下人了,还有急着赶时间的人不断往船舱里挤,船在开里岸边时,水和船舷只有一寸左右高的落差,站在船舱里的人稍微往哪边挪动一下,船立刻失去重心,往一边倾斜,倾斜的同时,河水随时随地都有漫进船舱的危险。我常常将河水和这过河的船只视为洪水猛兽一般,看见就怕,这种恐惧一直伴随着我的成长,都没有丝毫改变,因为怕水,从小到大,不管是河里,还是池塘,没有趟过能淹没到膝盖深的水,水一到膝盖,就感觉头晕目眩,上重下轻,站立不稳。因为怕水,我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旱鸭子,因为怕水,我在泸县八中上初中的时候,差点魂断河沟。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孙戈的小说母亲的重生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母亲的重生最新章节母亲的重生全文阅读母亲的重生5200母亲的重生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孙戈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