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问天 第五章 皇帝的赌注
“司马无波是谁?”当天,一回宫,皇帝就立马像左右近侍询问着。(别那么骄傲)侍从摇了摇头,他作为皇帝身边亲近的人,平日里所了解的自然都是那些尊贵者。至于,司马无波,他实在想不起他是那个朝廷重臣的公子,亦或者他是是那个公爵或者侯爷家的千里驹。他只得摇了摇头说:“皇上恕罪,这司马无波,微臣一时之间可真想不起来他是何方高人。”
皇帝没有说什么,他看着这个平时向他侃侃而谈,向他推荐社会各个名流雅士的近侍,目光第一次有些冷了,有些让这近侍看不懂了。
大将军府。(最强战兵)
“宁大人,今儿打探的怎样,万岁爷那边的情况如何?”大将军何仪慢慢向周围一个身穿侍卫衣服的人儿问。
“皇上去了太卜别古崖那儿两人。”这侍卫也是非常客气的回话道。
“又是这死老头,每次万岁爷去他那儿我都没有好结果,今儿又是如何的呢?”何仪用嘴啜了口茶,慢慢把一个东西塞到那个侍卫手中。
这侍卫把嘴巴凑到何仪耳根子便说了几句,何仪的脸色愈是向茄子一般阴沉紫红的了。(宫蝶奇传)他看了看慢慢离府的侍卫,对着身边的几位管家说:“把礼部尚书孙静、大学士李贺等人请到府中,就说本将军有事要和它们商议。”
次日早朝,龙椅之上的皇帝问:“不知诸位爱卿可知这欧阳紫是何人?”
群臣有点儿不知所以然地看着皇帝,又看了一下彼此,可是良久没有人给出一个话语。大将军何仪看了看四周他的心腹。在皇帝眼皮子底下,故作宁静和一无所知,轻轻咳嗽着。
“哦,这么说来,本朝没有这司马无波其人的呢!”皇帝看了看群臣,面色阴沉地笑了笑。(花间高手)俄而大怒,把手上的奏折扔到地下说:“礼部尚书孙静,你好大的胆子,不是说野无遗贤吗?怎么却是连一个司马无波都不知道。”
礼部尚书孙静的好友,太史令公孙贺看了看大将军。又看了看一边很无辜的孙静。缓缓站了出来说:“微臣虽从未见过此人,但是好像偶尔听别人谈论过几次此人。”
皇帝这才慢慢从怒色之中缓了过来说:“还是有人知道的嘛!公孙爱卿,那你就给仔细地谈谈这位高人。(网游审判)”
太史令公孙贺当即回答说:“司马无波祖籍金陵,先旅居于洛阳枫松岗鸿影庐。自幼才智卓绝,喜欢玩一种‘将兵’的军事游戏,他总是选择弱的一方,然而每每都是以弱胜强。他的祖父是司马穰且,曾任常州节度指挥使,与他谈论军事。以沙土作为战场,木头作战马和士卒,三战皆输,不得不服气地说:‘此吾家千里驹也,他日兴吾族者,必此人也。’遂常带其结交各路名流。”
皇帝听完后,对公孙贺说:“朕加封你为尚书令,命令你为使臣去鸿影庐请司马无波先生做此次出征的大元帅,各路军马一律归他调遣。(神赌狂后)”
“皇上……”大将军的目光闪烁着狐狸般的狡黠,带着万分地不甘和不情愿,欲说还休的缓缓禀道。心里暗自咒骂着别古崖这个死老头,只是一句简单的话,就让他执掌十多年的兵权旁落他人。“死老头,推荐一个乳臭未干的毛头小伙子,难道本大将军为帅十年,还不如一个小屁孩。”强烈的愤怒使他遗忘他执掌大权的这十多年是帝国最和平的时期,实际上他自己也未是经历过哪怕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战役。
“大将军有话不妨直说。”皇帝并不知道他的心思,只是用习惯性的敬爱和礼貌对他说。
大将军此时才娓娓道来:“据微臣所知,司马无波虽出生兵法世家,并且自幼便怀有奇才,然而此人根本就没有带兵经验。陛下可曾听说过鸷这种鹰,在幼鹰出生时母鹰会折断他们的翅膀,让他们在阵痛中飞翔,只有忍受得住这般经历的幼鹰,才能够翱翔在广阔的苍穹。司马无波有才不假,但微臣以为他只不过是纸上谈兵的赵括。”大将军顿了顿,又用提醒的语气说,“更为重要的是他的祖先不是紫桑人,更不是华人,而是智人,陛下怎么能把江山的安危交给一个智人来决定呢?”
皇帝听了这句话,一时之间也沉默了,看了看四周的群臣,拿不定主义。
丞相秦汾看着龙椅上正在沉思的皇帝,小心翼翼地看着皇帝眼睛之中闪烁着不轻易为人察觉的光芒。又冷笑地看着一直压他一头的大将军何仪。然后,才上前,慢慢奏到:“臣听说鱼儿刚出生的时候便会游泳,马儿一落地便会奔跑。可见一个人的才能是上天给定的,人们后世的所作所为只不过是像倒水一样把他们倒出来。本朝开国时,丞相白木春替太祖皇帝出谋划策、南征北战,太祖才得以创建紫桑,可白木春不也是一个智人吗?陛下选衣服时只要觉得它华丽、舒适便可,可曾一定要紫桑华人所着的呢?”
皇帝欣然的点了点头,他并非被丞相的话所打动了。他只是坚信太卜别古崖的意见不能违背。他打从一开始就没有听从大将军的意思,丞相的话只不过是让他在大将军面前有了一个台阶可下。而更为重要的是,让他在群臣的面前有了一个说法,一个给自己下的台阶。虽然他很信任大将军,但他的赌注一直下在了太卜别古崖身上,没有为什么,只因为那个人是别古崖。
紫竹国元年八月,司马无风被紫竹国皇帝任命为征北大元帅,率紫桑、北齐联军与蛮军战于安阳城,九月司马无风在月黑风高之夜利用木油生火之计大败蛮人于渭水。蛮人前线溃败,撤离东陆,逃回北陆。紫桑国之危始解。
自此,紫桑、北齐两家和好。
回国之时,司马无波受到皇帝的出城亲自迎接。自此,他的声誉越来越高,竟是影影约约要超过了大将军何仪。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