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章节目录 第三十五章 东湖

本章节来自于 文经武略 http://www.lishu123.com/131/131361/
    求点击,求收藏,求推荐!给位书友,砸倒求支持!新人真心不易,希望给位书友大力支持,砸倒鞠躬感谢了!

    蓝湖县,县府内,关渡飞与双河镇的童生一同步入军政大殿内,这里,正是文会议事之地。

    一进入军政大殿,关渡飞就有点傻眼了,外部看起来不显眼的大殿,进去之后,关渡飞才发现,军政大殿宽阔无比,足以容纳数千人而不显得拥挤,更令关渡飞惊异的是,长约千米,宽度达到八百米的军政大殿,硬是没见到一根立柱,关渡飞简直想不出这军政大殿是如何修建起来而不坍塌的。

    站在门边思索片刻,最后只能将这归结于武道的不凡,是武道改变了规律,是武道赋予这些材料超凡的特性,也令关渡飞对九星大陆的武道加深了印象。

    “站在门口干什么,要旁听就在后面坐下”,由于关渡飞的思索,他与其他童生都站在门边,很是显眼,引起了正在议事之人的注意,最前面上座的武将,沉声开口喝问。

    武将的问话将关渡飞吵醒,他急忙走进屋内,选择后面的位置坐了下来,邓良华他们被关渡飞堵住,不能进屋,现在见关渡飞走入屋内,其他的童生也赶紧步入军政大殿,在关渡飞身旁坐下。

    武将的一问,将其他人的注意力都吸引过来,见到这么多童生一起前来,都疑惑起来,多少年了,几乎都很少见到童生参与旁听,这次到是一下子来了这么数位,看样子还是一个地方来的。

    但来的毕竟都是些童生,前方议事的秀才武将们,也仅仅是惊讶了一下,就将目光转移回去,继续听着其他人的发言。

    坐在后面的关渡飞仔细的听着每个人的观点,不时的在兽皮上记录着什么,特别是武将与学政的意见和建议,他几乎是将每个重要的字句都记录下来。

    见关渡飞不停的在兽皮上写写划划,坐在他身旁的邓良华好奇的伸过头来,看着关渡飞书写,但兽皮上字迹相当潦草,邓良华也是看了很久才明白,原来关渡飞是在记录着一些人的发言。

    见关渡飞这样做,邓良华稍一思索,也取出随身携带的炭笔与兽皮,开始记录起自己认为最重要的话来。

    大约几个时辰之后,议事完毕,秀才陆续起身,等武将出门之后,秀才也开始离去,而关渡飞他们这些童生,当然是走在了最后。

    回到飞燕客栈,吃完饭之后,关渡飞便将整整记录了满张字迹的兽皮取出,另外在从包裹着取出一张兽皮,开始整理起自己的记录,同时回想各位发言时武将与学政的表情变化,猜测他们赞同或者反对对方的观点。

    第二日,双河镇的童生继续去军政大殿旁听,这次不同的是,大家都带好了炭笔与兽皮,都在记录着自己认为重要的意见或建议。

    不知不觉间,文会十日时间过去,议事时辰已完,到了文比武斗的日子。

    “走,同学们,到了我们上台表演的时间了,大伙儿都打起精神,让其他镇上的童生看看我们双河镇童生的文采“,李华秋经历连续十日的旁听,早已忍耐不住的想表现一番了。

    “别急,现在还不是我们表现的时候。我们这次参与旁听,明白了大人们的想法,但还不是逞强的时候,不能让别人知道我们的观点。只要在场上不发表与大人们相反的意见,就算是圆满的完成了文比”,关渡飞赶紧制止李华秋,他现在就怕他们忍耐不住,早早发表自己的观点,如果在文比上得到某位大人的赞赏,就会透露出一些风声,让精明的人看到,最后就会成为他们的对手。

    “那该怎么做才既不招惹大人的反感,又不透露我们的观点?”听到关渡飞制止自己,李华秋愣住了,他思索了少许时间,虽然没有想通是为何,但他知道关渡飞的想法总是与众不同,鉴于对关渡飞的信任,李华秋还是忍住没问为什么。

    “在文比之时,不要太直白的说自己认为该如何如何;就是非常赞同一个观点,也要委婉的阐述,还不能否认其他的观点,就是尽量说的模糊一些。”关渡飞稍加解释后就朝外走去,准备前去参加文比。

    城东,东湖,四周岸上游人如织,将东湖围得水泄不通,小商小贩各种吆喝声声入耳。

    东湖中央,高台之上,坐满了蓝湖县的高层人士,武将学政军中文案三人坐于正中,县府秀才及各地的学官围坐四周,

    在高台四周,各种大小不一的游船停搁在湖面上,各镇童生分别占据一条游船,环绕着高台。

    “看,正面面对着高台的游船,上面就是我们县府的童生,这次的文比肯定又是第一。”一人指着东湖中最大的游船说道。

    “废话,几十年来,哪次不是我们县府的童生夺得魁首,这还用你说?”旁边之人白了此人一眼,眼中流露出明显的鄙夷之色。

    “那是,对于文比来说,最大的看点无非是谁能夺得第二名第三名罢了,至于第一名,没有什么疑问,非我们县府的童生不可”,另外一人也高声赞同。

    “那是,那是,第一名花落谁家是显而易见的,没什么疑问。”四周之人纷纷应承。

    一时间,岸上之人纷纷议论,各种声音彼此起伏,但无论什么议论,都有一个重点,就是猜测谁能夺取第二。至于第一,在他们心中早就认定了。

    “我认为飞龙镇可能夺取第二,他们近几届院试可都是名列前茅,从这其中就可以看出他们的实力确实不凡。”

    “我认为大丰镇会取得第二名,听说他们之中出了一个叫武文的童生,诗赋方面非常厉害,是本次院试夺魁的热门人选。”

    “我认为红枫镇会拿下第二,听说他们的实力已隐隐可以与县府比肩了。”

    ……

    东湖岸边,各种分析猜测不断,都在谈论谁取得第二。

    “我看好双河镇,认为他们会取得第二”,就在众人纷纷议论之时,湖岸西侧,一声话语响起。说话之人正是那天观看了双河镇与双溪镇文斗的其中一人。

    他非常看好关渡飞,但县府童生历年积累的声望,早已烙印在了他的心中,他明知关渡飞很强,但也只敢预测他们能获得第二,至于第一,他也与其他县府之人一般,认为那是县府童生的囊中之物。

    “双河镇,什么地方?”乍一听见有人嘴里冒出双河镇这个地名,周围的人面面相觑,都是露出诧异之色,双河镇?从来没听说过。

    这也不怪,双河镇距离县府相隔近万里之遥,除了那些极少数商行之人,其余绝大多数都不知道,在他们心中没有一丝印象。

    “我想起来了,双河镇,确实有这么一个地方,大家还记得八十年前的首次蒙生大比吗?”一位年老之人苦思冥想之后,突然想起了什么。

    “张大爷,八十年前的事,你问我们?你看看,我们才多大的年龄,哪里知道八十年前的事?”老人身旁的一位壮年汉子指着周围之人,这些都是一些中年人,最大的也就五十来岁。

    “就是,我们怎么能知道八十年前的事,张大爷,八十年前出了什么事情,让你想起了双河镇?”

    “是啊,是啊!张大爷,你给我们讲讲?”反正文比还得等一会儿,无聊的众人开始打听以前的老事。

    见周围之人都望着自己,张大爷捋捋花白的胡须,“八十年前,王朝首次举行蒙生大考,一位姓关的童生夺得王朝第一,王朝公告天下,人尽皆知。而这个姓关的童生就是来自双河镇”。

    听到张大爷这么一说,大家都知道双河镇一位姓关的童生在八十年前夺得王朝第一蒙生,都知晓了蓝湖县还有一个叫双河镇的地方,但也仅限于此,对于双河镇,他们还是没有多大的印象。

    更别说双河镇三十年来,也就是十次院试时间,都没有一人考取秀才,每次放榜之时,读榜之人口中从没说出双河镇的名字。这样的情况对于这些大都在三四十岁的中年人来说,对于双河镇真的是一无所知。

    所以,他们根本就不认同双河镇的童生能取得第二这样的说法,于是,一人张嘴反驳,“即使八十年前双河镇出过一位王朝第一的蒙生,但那也只是蒙生而已,与童生根本就是两码事,否则,这位姓关的蒙生也不会就此埋名,大家这些年来听到过那位姓关的蒙生的消息吗?”

    见大家都摇头不语,这位更显得得意,“更何况,这几十年来,在每次院试放榜之日,大家听到过双河镇的名字吗?没有吧!所以,说双河镇能取得第二,简直就是无稽之谈”。

    “是哦,双河镇我们以前都没听说过,他们会取得第二?开什么玩笑!”另外一人也是开口附和。

    “你们不知道情况,在十几天前,就在飞燕客栈,也就是双河镇童生这次住宿的客栈门外,发生了一件事,双河镇与双溪镇发生了文斗之事,听说最开始打算文战,最后不知什么原因改成了文斗,就双河镇的一位姓关的童生,以一人之力横扫双溪镇,当时……”

    就在此人准备大说特说之时,东湖中央的高台上,响起了“咚!咚!咚!”的鼓鸣声,瞬间将大家的注意力吸引过去。

    ;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出来砸倒的小说文经武略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文经武略最新章节文经武略全文阅读文经武略5200文经武略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出来砸倒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