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渡飞从床铺上爬起来,揉揉略微有些昏沉的额头,下地洗漱起来。
昨夜的庆贺,关渡飞是被大家重点照顾的对象,虽说九星大陆的酒水平淡甘醇,没有前世白酒那么大的烈性,但架不住举杯相邀之人太多,最后,关渡飞也是被大家灌得昏昏沉沉。
洗漱完毕,在客栈中随意要了些小吃,填饱肚子后,关渡飞就朝邓良华他们住宿的房间走去,昨夜他在饭桌上可是听邓寇静提到什么文会之类的事,由于喝得太多,听的不太明白,但他记住了其中的一句:就是必须参加。现在自己清醒,想起昨夜学官的吩咐,就赶紧找邓良华他们打探起来。
“良华兄,昨晚学官说准备参加什么文会的事,由于我喝的太多了,所以没听明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走到邓良华他们住宿的房间内,见几人正坐在桌前商议着什么,关渡飞便开口询问。
“来来来,渡飞,坐下说话”,听到关渡飞的声音,正聚精会神的商议的几个童生转过身来,邓良华站起一指身边的座椅。
“我就知道,你昨夜肯定没听明白,这不,正在与他们说你呢”,见关渡飞坐到自己身边,邓良华笑眯眯的说道。
“嘿嘿,昨夜不胜酒力,所以头脑有点迷糊,没听明白,这不,一大早起来,我就来你这里了,还请良华兄告知”,关渡飞有点不好意思的一笑。
“嗯,稍等一下,李华秋,你去将胡波他们都叫来,我们一起商讨商讨”,邓良华给关渡飞说了一句,就朝坐在对面的李华秋说道,“叫到一起说,大家都详细的了解一下情况,也商议一下”。
不一会儿,住宿在另外一间房屋中的胡波等人,尾随而来,进入了邓良华他们房中。
“大家都来齐了,我给大伙儿说说文会的事”,见到胡波他们都分别找到地方落座之后,邓良华开口说道,“关于文会一事,这里面除了我与胡波以外,估计你们都是一知半解,有的估计纯碎就不知道”,说道这里,邓良华笑嘻嘻的看了关渡飞一眼。
“所谓文会,就是每次院试之时,由县府学政大人发起的一次秀才聚会。他们相互探讨文修的发展方式,分别提出自己的看法,最后汇聚成一县之建议,上报州府。”
“最开始的时候,只有取得秀才功名之人方能参加,但后来经过发展,文会的参与人员逐渐放开,文修童生以上,武修武师以上都可以加入进去,发表自己的看法与观点,为文修之路建言献策。”
“那时候,文会就是一个采集大家意见及建议的聚会,但经历了多年的发展之后,现在的文会包含的内容更加广泛,除了继续建言献策文修的发展外,还囊括了民生的发展,驻军的建设以及学问的比试,武道的交流等诸多方面,到现在,文会可以说就是一个综合性的集会。”
“而我们童生,虽然可以参加,但却没有多少发言的机会,大多都是旁听,聆听先辈们的献策,开阔眼界,为以后的建言充实基础。”
“所以,前面的一些事,都几乎与我们童生没有多大的关系,与我们有密切关系的是最后的文比与武斗,因为那时候才是我们登台之时。”
“鉴于文会上到来的县府上层人士比较多,除了特别原因之外,几乎每一位上层人士都会到来,比如各镇的学官县府的秀才驻军的文案学政大人以及掌管一县的武将大人们都会参加;所以,文比武斗的紧要性就显露出来,对于童生来说,现在文会的重要性不亚于院试,因为每次文会夺魁的童生,最后都毫无意外的成了秀才。”
听到这里,关渡飞也大致明白了文会的性质,就是将前世的人大与政协结合起来的一次集会,只不过是多了一个选拔人才的过程。
“我们现在要商讨的是:文会七月十五开始,月底结束,其中文比武斗要到七月二十五才开始,我们是文会开始就参加呢,还是等到文比之时再参加?”
邓良华大体讲述完文会的性质后,就提出了什么时候参与的问题,也就是他刚才说要商讨的问题。
“当然是文比开始后再参加,现在,哪里还有童生去旁听的,都是在县府到处游历,增加自己的名声,大家也知道,我们一开始进入,只能旁听,那些上层人士甚至看都懒得看我们童生一眼,进去没有任何作用,反而不如在县府多游历一些,增加自己的声望”。
胡波参加过一次院试,知道其中的一些门道,听到邓良华询问,首先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是啊!我也听说过,现在根本就没有童生一开始就加入,都是在外游历,等到文会文比之时再借助游历博取的名声,强势进入文斗,从而一举取得好的名次。所以,我也认为,没必要一开始就参加”,胡波身旁,何启成也同意胡波的观点。
“我也认为没必要一开始就进去,那纯属浪费时间”
“嗯,同意,一开始就参加反而不如等文比开始再参加的好。”
听到屋里的童生都纷纷表态,都是要等到文比开始之后再进去,关渡飞却没急于发言,只是坐在椅子上沉思,要了解一个地方,想知道一个王朝的发展趋势,就必须要提前知道上层的意见,而文会却是收集各地意见和建议的一次集会,而上层人士最终的决策,就是以这些意见和建议为基础的,所以,关渡飞觉得,文会是很有必要参加的,不可错过。
“渡飞,渡飞兄弟!你的意见是?”正在沉思的关渡飞,听到邓良华叫自己的名字,才从沉思中醒悟过来。
见屋内的童生都望着自己,关渡飞略微沉吟了一下,“我觉得还是文会开始就参加的好”。
听到关渡飞的回答,屋内众人都有点惊讶,刚才大家都说出了自己的意思,将文会的性质也是说的明明白白,一开始就参加对院试根本无益,反而是浪费了时间,大家都几乎统一了思想,都认为最好是文比开始后再参加,但现在听到关渡飞这么一说,大家一时间还反应不过来。
“渡飞兄弟,你没说错吧?”等你一会儿之后,邓良华才惊疑的出声问道。
“我没说错,这就是我的看法,我觉得还是文会一开始就参加的好”,关渡飞明确了自己没有说错,再次强调了参加的时间。
“为什么?关哥,你没有听到我们刚才的议论吗?开始就去,根本没有任何意义,反而是浪费了增加名声的机会”,李华秋听到关渡飞再次强调,顿时急了,赶忙劝阻。
“是啊!渡飞兄弟,以你目前的人望,你在县府再游历几次,保证达到人尽皆知的地步,到那时,再进入文会,以全城皆知的名声参加文比,你想不得头名都困难,要知道,文比是面对全城百姓的,谁最终夺魁,他们的意见也很重要,你在文会开始就进入,你的名望最后可能比不上别人,到时文比对你没任何好处的!”
邓良华也开始苦苦劝慰,要知道,自昨日与双溪镇文斗之后,关渡飞可是大家都看好的人,双河镇三十年没出过秀才了,大家都将希望寄托在他的身上,都认为关渡飞本次考取秀才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如果因为名望不够而最终落榜,到时候不但关渡飞会后悔,双河镇都将会后悔。
大家都开始劝告,都认为关渡飞应该听从大家的意见,不应该在文会开始就进入。
但无论大家怎么劝说,关渡飞都没改口,一心要坚持自己的意见。
“渡飞兄弟你能不能告诉我们,你一定要在文会开始之际就参加,是什么原因?”见大家的劝诫没起到任何作用,邓良华换了一个方式,想知道关渡飞为何要开始之际就参加,而不是听从大家的劝告,邓良华想从根子上扭转关渡飞的思维。
“没有其他原因,就是想知道县府上层人士的意见”,关渡飞想了想,他不敢回答说要从这些意见和建议中去分析将来王朝会出现的一些决策,如果他那样说了,要是传扬出去,他关渡飞有几个脑袋都不够砍,要知道,不论在任何时期,妄测上意都是犯忌讳的事,特别是在这个与前世古代封建王朝极其相似的大陆上。
“你想了解上层人士的意见?那也犯不着一定要在文会上去了解啊,等到第二年,每次院试的策论就会以王朝的名义告知天下,你犯得着浪费现在宝贵的时间去了解吗。
听到邓良华这么一说,关渡飞差点要气晕了,“你们都仔细想想,为什么每次院试前都要举行文会,为什么不在院试之后举行呢?”
关渡飞这么一问,屋内众人顿时哑口无言,对啊,为什么呢?大家都紧皱眉头,冥思苦想,他们知道,关渡飞绝对不是在说废话。
但思索良久,仍然不知道为什么,“渡飞兄弟,你给我们讲讲,这到底是为什么?”最后,还是邓良华开口,询问关渡飞这句话的意思。
对于邓良华的反应,关渡飞这的是无语了,他已经说的这么明白,邓良华居然都还没想到其中的道理,难怪他连续参加了几次院试,都没能成为秀才。
“对于每次院试前举行的文会,我的想法是这样:这是一县之主在向我们这些童生们变相的传达他们的理念,就是在阐述他们自己认为最好的思路,你们想想,如果明白了他们的想法,我们在院试时,策论就按照他们的思路走,这样做出的文章就符合他们的口味,你们再想想,如果在近千篇文章中,学政大人和武将大人突然看到一篇适合自己口味的文章,他们是录取适合自己口味的文章呢,还是录取那些不适合自己口味的文章?”
说完这句话,关渡飞便停了下来,等候着大家回味其中的意思,片刻之后,在坐的童生都反应过来,同时望向关渡飞,内心都是暗自惊讶关渡飞的灵敏意识,这么多年了,硬是没人发现其中的问题。
“你们再想想,特别是你,良华兄,难道你的才华真的不如别人?我看不是,即使有所差距,也绝不会这么大,那为什么你连续数次都没有考取秀才呢?这其中恐怕不是才华的问题,你在想想,每次的策论,你所写下的意思与第二年的告文有多大的差别?”
邓良华瞬间陷入回忆之中,良久,才长吁一口气,“渡飞兄弟,你不说,我永远都不会知道,原来我是错得多么离谱,听你这么一问,我想了想,以前的几次院试,我还真没有一次把文章中的意思表露得与告文相似的地方,谢谢了,渡飞兄弟!”
邓良华站起身体,恭恭敬敬的给关渡飞作了一个九十度的大揖。
;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