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是一个过程,有其开始和终结。(
穿越之七天女)一般可以将疾病发展的过程分成四期。
1.潜伏期 潜伏期是指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到机体病症出现前的一段时期。传染病大多都有一定的潜伏期,由数日至数年不等,潜伏期中患者没有症状。在这个时期,如果机体的防御能力能够战胜病因,疾病即可终止,否则将继续发展,而呈现疾病征象。
2.前驱期 前驱期是在潜伏期之后到开始出现明显症状之前的一段时期。(
儿女成双福满堂)这个时期通常表现为不适感、倦怠、食欲缺乏、微热等一些非特异性症状,前驱期的发现有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3.临床症状明显期 临床症状明显期是出现疾病特征性临床表现的时期。这个时期的特殊症状和体征往往是疾病诊断的重要依据。
4.转归期 转归期即疾病最后走向终结的时期。(
儿女成双福满堂)疾病的转归如何,主要取决于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后发生的损伤和抗损伤反应力量的对比,正确而及时的治疗可影响疾病的转归。一般将其分为完全康复、不完全康复和死亡三种形式。
(1)完全康复(plete recovery)又称痊愈。是指疾病时所发生的损伤性变化完全消失,机体完全恢复内环境的稳态和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即功能代谢恢复正常,受损结构得到修复。(
烈火军婚)
(2)不完全康复(inplete recovery)又称不完全痊愈。是指疾病时的损伤性变化得到了基本控制,主要症状已经消失,但体内的某些重要病理变化并未消失,甚至持续终身。例如,烧伤后留下的瘢痕,器官切除后或残疾(如截肢后)的状态也属不完全康复。
(3)死亡(death)指生命活动的终止。(
昏嫁总裁)传统观念人们习惯于把呼吸、心脏功能的永久性停止作为死亡标志。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心肺复苏术的普及与提高,器官移植的开展,当全脑功能停止,自发呼吸停止后,仍能靠人工呼吸等措施在一定的时间内维持全身的血液循环和除脑以外各器官的功能活动。这就出现了“活的躯体,死的脑”这种现象。一旦脑的功能永久性停止,个体的一生也就终结。目前,一般认为死亡是指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性停止,但并不意味着各器官组织同时均死亡。(
大神驾到一贱倾心)近年来“脑死亡”的概念逐渐被人们所接受。
脑死亡是包括脑干在内的全脑功能丧失的不可逆转的状态,目前一般均以枕骨大孔以上全脑死亡作为脑死亡的标准。一旦出现脑死亡,就意味着人的实质性死亡。用脑死亡作为死亡的标准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有关脑死亡的法律标准在我国尚未确立。
判定脑死亡的主要依据:1不可逆性深昏迷,对外界刺激完全没有反应;2无自主呼吸,施行人工呼吸15分钟后仍未恢复;3脑干神经反射消失(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射、咳嗽反射、吞咽反射等);4脑电波消失,呈平直线;5脑血管造影证明脑血液循环完全停止。
脑死亡的概念可协助医务人员精确地判断死亡时间和确定终止复苏抢救的界线。脑死亡后在一定时间内通过人工呼吸等措施仍然可以维持机体血液循环,除脑以外的各种器官仍然存活,可以提供最新鲜的器官移植材料。活的器官组织或细胞还可用于器官灌流、组织和细胞培养等实验研究工作。如果以脑死亡作为判断死亡的标准,可以停止不必要的无效抢救,从而减少经济及人力消耗。由于脑死亡患者作为整体的生命已经不可逆转地永远停止,而用脑死亡患者的躯体材料可挽救其他患者的生命,也符合伦理的要求。
知识拓展
脑死亡与“植物人”
脑死亡有别于“植物人”,“植物人”脑干的功能正常,只是由于大脑皮质受到严重损害或处于突然抑制状态,患者可以有自主呼吸、心跳和脑干反应;而脑死亡则无自主呼吸,是永久的、不可逆性的。
思考题
1.名词解释:健康、疾病、亚健康、脑死亡。
2.什么是基本病理过程?请举例。
3.简述疾病发生的原因。
4.举例说明因果交替规律在发病学中的作用。
5.试述传统死亡与脑死亡的各自判断标准,并分析二者的主要区别。
6.试述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
(金玉)
m.pi.co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