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正文 第二十五章消灭赫连勃勃的子孙

本章节来自于 五胡的最后晚餐:乱炖南北朝 http://www.lishu123.com/89/89681/
    基本解决了柔然问题,北方的危险解除了。(魔兽永恒之树)拓跋焘寻找新的敌人,不久,机会就来了。八月时,夏国老板赫连勃勃死,儿子赫连昌继位,他的几个兄弟不服,夏国出现了动乱。

    消息很快呈报到了案头,拓跋焘得知赫连勃勃诸子相攻,互相不让步,关中大乱,想起了祖先的仇怨,于是决定西伐赫连氏。

    南朝宋元嘉三年(公元426年)六月,拓跋焘举行军事会议,诏令手下大臣商讨军情,问道:“今当用兵,赫连、蠕蠕,应该先干掉哪一个?”

    长孙嵩、长孙翰、奚斤都认为:“赫连夏国是土老板,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无法对我国造成威胁。不如先伐蠕蠕,若追而及之,可以发一笔横财。追不上也没关系,让军队在阴山打猎,取其禽兽皮角以充军实。”

    大臣崔浩认为这是本末倒置,力排众议的说:“蠕蠕鸟集兽逃,举大众追之则不能及,轻兵追之又不足以制敌。赫连氏土地不过千里,政刑残虐,人神所弃,应该是第一个打击目标。”

    尚书令刘絜、武京候安原不同意这么做,请求先伐北燕。

    一百个人有二百个想法,拓跋焘不想问了,挥手让兄弟们散去,但他的内心已经做出了决断。

    当年九月,拓跋焘下令讨伐夏国。长孙嵩等人吃了一惊,赶来劝说老板改变主意:“如果他们坚守城池,以逸待劳,蠕蠕一旦听说,乘虚入寇,这是把国家陷入危机之中。”

    对于老板的一意孤行,群臣没有不反对的,唯有崔浩赞成这么做。(欢喜记)因为反对的人太多。他搬出了老天爷,反正在这方面没人敢跟他较劲儿,以天道比喻人事,说道:“过去,荧惑星再守羽林那个地方,越过了钩陈的位置,占卜认为预示秦国灭亡。今年五星并出东方,预示着西伐成功。上天指路人来做,时运和机会一起出现,绝对不能如此轻易放过。”

    长孙嵩根本不相信所谓的天命,那个扯淡的东西也就是瞎子糊弄傻子的。瞎子糊弄几个小钱儿就算了,今天一本正经的拿来讨论,岂不是有病!依然坚持己见。

    拓跋焘大怒,你小子贪污腐化,出门一趟公干,单骑去的,回来时带了一百辆大车,当地的地皮都让你小子刮平了,举报信堆成了山,看在你砍人够狠的份儿上,老子装作看不见。不老老实实的面壁思过,还出来搅局,这是自己找不自在,怪不得老子下杀手。命人将长孙嵩撂倒,让身体倍儿棒的武士结结实实揍了他一顿。

    长孙嵩是王爷,三朝老臣,资格很老,政治局常委,地位无比高贵。他都挨了一顿胖揍,我们要是乱插嘴,还不给剁了!这一顿板子起了作用,所有的小弟都闭了嘴。

    当月,拓跋焘发布了朝廷诏令,命令司空奚斤率兵四万五千偷偷的出发,偷袭夏国的军事重镇蒲阪(今山西永济西南);以河东太守薛谨为向导,魏军宋兵将军周几率一万人袭陕城(今河南陕县),以分散宋国的注意力。

    十月,拓跋焘自平城出发。于十一月进至君子津,大草原繁华落尽,黄河波涛翻滚,魏军望洋兴叹。正在拓跋焘准备命令将士们伐木制作浮桥的时候,老天爷来帮忙了,大风骤至,温度急剧下降,参合陂的那一个故事重演,黄河冰封,犹如混凝土路面。(行长,请放手)拓跋焘大喜过望,将辎重留下,率二万轻骑渡过黄河,袭击夏都统万城。

    统万城建于东晋义熙九年(公元413年),十万农民工耗时七年建成,城垣以黄土、糯米汁和石灰夯筑,高约八丈,基厚三十步,上宽十步,异常坚固,至今屹立不倒,嘲笑着过几年就要维修的混凝土建筑。

    天寒地冻,寒冷异常。因为有黄河的天然屏障,山河为固,夏国老板赫连昌很大意,此刻,正围着火炉和群臣喝酒泡妞,听说魏军来攻,吓得酒也不喝了,仓皇率兵出战。

    拓跋焘兵至距离统万城仅三十余里的黑水(今陕西无定河支流淖泥河),遭到了夏军的阻击。拓跋焘挥军掩杀,魏军铁骑纵横拼杀,夏军士气低落,被打得大败,败退入城。退到了老巢,赫连昌还不放心,退入宫内,紧闭大门。

    魏军是骑兵,野战内行,攻城无能,于是发挥特长,于城北大肆抢掠,俘杀夏**民数万人,抢劫牛马十余万。

    拓跋焘因统万城坚难下,死太多的人犯不上,于是对小弟们说:“统万城不能轻易获得,还是以后再说吧。”于是,迁徙夏国百姓万余家返回。

    一个国家能否长期坚持,和他有多少人民息息相关,人民减少,国家的实力必然变弱。因此,在战争中,如果不能尽快夺取这个国家,那么就要将夺取的人民迁徙或者干脆杀了。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中国古代战争是十分残酷的,屠城的惨剧经常发生。(花非花雾非雾)不仅暴君这么干,所谓的仁君也没少干。

    拓跋焘撤军了,但魏国的小弟依然在前方奋战。夏国弘农太守曹达得知周几率大军将至,害怕被包了饺子,不战而走。魏军长驱直入,蒲阪、长安的守将皆弃城出逃。在西北最为寒冷的十二月,草木凋零,寒风刺骨,奚斤率大军进入长安,秦、雍一带的氐、羌皆降于北魏。

    北凉老板沮渠蒙逊及氐王杨玄害怕魏国兵势,担心魏军顺便拜访,于是先后派遣使节来到平城,请求做魏国的小弟。

    南朝宋元嘉四年(公元427年)正月,拓跋焘自统万城返回平城。赫连昌看到魏军主力退走,于是派遣自己的兄弟,平原公赫连定率军队二万进攻长安,企图夺回这一关中重镇。

    拓跋焘闻报后,即下令伐木于阴山(今属内蒙古),大造攻城的用具,准备再次讨伐夏国。

    三月,大草原上万木复苏,草长莺飞。拓跋焘按捺不住打架斗殴的兴致,做出了亲征的决定,命令高凉王拓跋礼镇守长安,又派遣大将于君子津造桥,为大军进入战场创造条件。四月,司空奚斤率魏军在长安和赫连定大军作战,互有攻守,谁也没占到便宜。

    拓跋焘掌握了前方战况,打算乘虚袭击统万城,命令司徒长孙翰等率三万骑兵为前驱,常山王拓跋素等率步兵三万作后继,南阳王伏真等人率步兵三万运送攻城用具,另外,命令将军贺多罗率领三千精锐骑兵担任侦察兵,掌握前方军情,扫清夏国的游骑。

    当年五月,留下龙骧将军陆俟总督诸军以防备柔然偷袭。(总裁别太霸道了)拓跋焘亲自率军从平城出发,经君子津过黄河,至拔邻山(今内蒙古准格尔旗境)筑城,作为前进基地。正在这时,拓跋焘突发奇想,打算留下辎重,率领三万轻骑昼夜兼程行军,直捣统万城。

    手下的群臣认为这是冒险,便劝阻说:“统万城坚固,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攻克的。现在轻装前进,进攻不足以攻克,后退又没有物资。应该与步兵、攻具同时到达。”

    拓跋焘不这么认为,指出:“兵法云:‘用兵之术,攻城最下。必不得已,然后用之。’今以步兵、攻具皆进,敌人一定因为害怕而坚守。如果进攻不能按计划夺取城池,食尽兵疲,敌人坚壁清野,我军外无所掠,进退无地。不如以轻骑直抵其城,敌人见步兵未至,一定会放心大意;我军故意示弱,敌人有可能出战,那么一定会成为我们的俘虏。为什么如此自信,我军将士远离国土二千里作战,又隔着大河,这就是所谓的‘置之死地而后生’。因此,这些军队足够了,攻城则不足,决战则有余。”

    拓跋焘真是一个天才的军事家,实行了大规模的机动作战,完全媲美楚霸王项羽和霍去病,甚至有过之无不及,至今让后世推崇。以后的战斗发展,也证明了拓跋焘的先见之明。

    经过隐蔽突击,在六月,拓跋焘率轻骑到达统万城外围,分兵埋伏于深谷,派出少数部队进抵城下诱战。

    正在这时,夏国大将狄子玉投降魏军,受到了拓跋焘的接见。一见面他就透露了一个小秘密:“夏主听说魏**队到来,派遣使节召平原公赫连定回军。(贴身医王)赫连定不干,让使者传话:‘统万城坚峻,不是轻易能够攻克的。等到我擒获了奚斤,然后徐徐前往统万城,内外夹击,没有不成功的。’因此,夏主坚守城池等候援军。”

    拓跋焘吓了一跳,担心什么来什么。既然敌人不上钩,那就把钩子上的肉多放一些。拓跋珪派遣一些老弱残兵到统万城下招摇,让夏军看到魏军不再惧怕。另外,拓跋焘以军中粮尽为借口,减少军粮供应,派遣五千骑兵向西搜索,掠夺居民的财物。

    拓跋焘下足了功夫,还是担心赫连昌不上当,一不留神就有人帮忙了。有一天,魏军有一个士兵犯了罪,害怕受到惩罚,趁人不注意就跑到了统万城。赫连昌亲自审讯了魏国逃兵,得知魏军粮尽,士卒被迫吃野菜。于是就想到,魏国辎重在后,步兵未至,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应该迅速进攻。

    赫连昌打定了主意,于是亲自率领三万步骑出击。

    夏军出城挑战,抵近魏军大营,列阵叫板。

    夏军气焰嚣张,长孙翰等人害怕了:“夏兵步兵大阵队列严整,兵威正盛,难以攻陷,宜避其锋。”

    拓跋焘决绝的说:“我远来求贼,惟恐不出。现在好不容易把敌人盼出来,却躲避敌人的锋芒,致使敌人士气高涨而我军士气不振,这不是好办法。”

    拓跋焘决定迎战,但他绝不愿意和强敌对着砍。拓跋焘下令将军队集合一起,突然向后方撤退。夏军以为魏军胆怯,士气大振,分成两路追击。

    魏军一口气跑出五六里,夏军的队形被拖散了,拓跋焘打算反击了。这时,大风雨突如其来,飞沙蔽天,天地混沌一片。魏军处在下风头,火拼无疑很被动,在地利上先吃了亏。宦官赵倪说:“现在,风雨从贼后来,我军风沙吹面,天不助人。将士饥渴,希望陛下率领骑兵躲避,更待后日。”

    关键时刻掉链子,崔浩勃然大怒,喝叱道:“说的是什么混蛋话!千里制胜,一日之中,岂得变易?敌人前行不止,和后方大部队脱离,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时机。现在应该将军队分开,隐蔽在山后,突然打击他们。风道在人,岂有常也?”

    拓跋焘依计而行,分骑兵为左右两队,一队在前方阻击,另一队在黑暗的掩护下绕到夏军之后,“顺风击之。”

    正在双方混战在一起的关键时刻,拓跋焘的战马摔倒在地,将他摔落马下,夏军一拥而上,眼看就要把他抓获。河间公拓跋齐在一旁护卫,拼死向前,决死力战,血溅征衣,终于击退了夏兵。

    拓跋焘上了马,一股怒气无处发泄,拍马向前冲,挥刀剁了夏国尚书斛黎文,又斩杀了夏国骑兵十余人,身中流矢,血流满身,仍然大呼奋击,气势锐不可当。

    在魏军野兽般的攻击之下,夏军终于丧胆,被打得大败,丢盔弃甲而逃。

    魏军士气大振,奋勇追击,一鼓作气追至城北,沿路血战,杀掉夏国老板之弟河南公赫连满、侄子赫连蒙逊以下万余人。魏军咬住不放,夏国老板赫连昌来不及入城,逃奔上邽(今甘肃天水)躲藏。

    拓跋焘追赶夏兵,远离了大队人马,随着败兵的脚步要冲进统万城。拓跋齐苦苦相劝不可入城,但拓跋焘已经杀红了眼,人话根本听不进去,放马闯进了城门,拓跋齐无奈,也只得跟随着闯进去。

    夏国人察觉后,将城门全部关闭,满城搜索魏国的大人物。拓跋焘和拓跋齐走投无路,翻墙进入了赫连昌的宫殿,找到些女人的裙子,趁乱溜到城墙,将女人的裙子系在大槊上,拓跋齐撑着大槊,拓跋焘以此吊出城外,才得以幸免。至于拓跋齐是怎么逃的,没有人知道,只知道他也逃了,估计是跳下去的。

    在拓跋焘满宫翻拣着女人裙子的时候,魏军长孙翰率领八千骑兵追击夏国老板至高平(今宁夏固原),“不及而还。”

    趁着茫茫夜色,夏国尚书仆射问至,集合了一支有战斗力的军队,保护着夏国老板之母逃离了统万城。老板的老妈都跑了,咱们还混得什么劲儿!夏国的士气一落千丈,守军弃城而逃。

    第二天,拓跋焘整军进入统万城,俘获了没有来得及逃跑的夏国的王公、将校及后妃宫人等人以万数,缴获战马三十余万匹、牛羊数千万头,府库珍宝、器物不计其数。

    赫连勃勃修建统万城时,还不是现在的白草黄沙,当地水草丰美,风吹草低见牛羊,堪称塞外江南。建筑极尽奢侈,台榭宏伟,宫殿壮丽,天下珍宝尽藏于皇宫。

    拓跋焘为人节俭,生活朴素,衣食车马,取给而已,不好珍丽,吃饭都是一个菜而已。不仅自己如此,对后宫嫔妃也要求如此,严禁浪费奢侈。当群臣建议大修平城宫室时,拓跋焘明确表示:财者,军国之本,不应轻费,国家兴衰在德不在城,拒绝了大臣们的建议。今天进入了华丽的皇宫,大为吃惊,对左右感叹的说:“蕞尔小国而用民如此,不灭亡都没有天理!”

    赫连勃勃数十年抢劫而来的家产,一日之间尽归他人。

    失败的消息瘟疫般的扩散,正在长安城下耀武扬威的赫连定得到了统万城陷落的消息,牙都恨的咬出血,不敢继续恋战,急忙命令军队撤围,逃奔上邽。次年二月,魏国平北将军尉眷领兵攻占上邽,赫连昌退保平凉(今甘肃平凉西北),不久,被魏兵所擒。赫连定收拾夏国残余军队,保据平凉,即皇帝位。

    在赫连勃勃的皇宫享受了四天以后,拓跋焘率军东还。临行前,任命拓跋素为征南大将军,与桓贷、莫云二人带兵留守统万城。

    m.pi.co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尉迟青云的小说五胡的最后晚餐:乱炖南北朝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五胡的最后晚餐:乱炖南北朝最新章节五胡的最后晚餐:乱炖南北朝全文阅读五胡的最后晚餐:乱炖南北朝5200五胡的最后晚餐:乱炖南北朝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尉迟青云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