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正文 第17章 冰与火

本章节来自于 南风汉月 http://www.lishu123.com/87/87795/
    须臾,谢皖径直而入,其后仅随两名青衫侍婢。(官场之财色诱人)谢皓认得,那两名侍婢正是祖母阮太夫人身边的贴身婢女,算得上是祖母的亲信,她们到来,显然是给小妹助威的。稍后,又有一名女子闯入。只见那名女子正值碧玉年华,容貌清秀,头挽发髻,一身玄袍,并非谢府侍婢打扮,倒像是道姑模样,而且那玄袍的右半边,颜色较左半边深了不少,明显是沾染上了水渍。

    那道姑双目紧盯谢皖,从其左边绕过,碎步小跑,直至符应右前侧,方才停住,随即跪坐于木案前,对符应道:“娘子,她……”话未说完,即戛然而止。只这一句,也让谢皓颇为怪异。

    谢皓心下嘀咕一声:“娘子?”只因这年代,“娘子”是他人对已婚夫人、未婚姑娘的通用称呼,他自小听惯,只道符应虽然是道姑,但毕竟还是女子,外人称呼她的号,或尊称一声“道姑”、“仙姑”,身旁亲信仍是遵从习惯,喊她“娘子”,故而不多怀疑。

    符应举起右掌,对那道姑做了个打住手势,随即看向谢皖,道:“原来是谢家娘子大驾光临,符应这厢有礼。(仙君好温柔)”说着微一颌首,算是行礼了。

    谢皖走上两步,傲然道:“哼!我祖母已将咏絮斋送于我,我出阁之前,这里便是我的居所。”

    符应含笑道:“既然太夫人有令,符应理当成人之美。不过,符应得以暂居此地,也是有令母谢夫人的首肯,而非擅自占据。令母可知此事?”

    谢皖神色一黯,双唇微颤,轻声道:“我……阿母她……”只说了这几个字,便支支吾吾,难以言语。

    符应左手拾起拂尘,轻轻煽着香炉冒出的青烟,莞尔微笑,道:“符应听说,谢府早由令母谢夫人主事。如今太夫人开口,符应本当遵从,只是若如此,便是驳逆了令母的面子。娘子若真想要这间咏絮斋,不如去请谢夫人来。到时候,既保全了谢夫人的颜面,符应也好有个台阶下。”

    谢皖心怀忐忑,心想:“我就是躲着阿母跑出来的,怎好自己撞上去?”一看兄长谢皓便在旁边,当即心念一转,对他连连送去眼色,求他说项,好以二敌一,借着主人的威风,赶走那道姑符应。(至尊邪仙

    谢皓见状,自然明白妹妹心里打得什么算盘,换做从前,真会如其所求,只是经历临贺王世子这一场风波,他忽然醒悟,即使是陈郡谢氏这一张金字招牌,也绝非等同免死金牌,族人若是不加约束,只凭喜好而为,不但会给自身招来祸患,还会延祸家族。于是,他对妹妹的目光请求视若不见,更瞥开眼去,看向门外的小桥流水。

    谢皖心下愤懑,只道一声:“你!”便哼了一声,跺了跺脚,对身旁二侍婢道:“给我把不该在这儿的人,请出去。”

    二侍婢齐声道:“诺!”便向符应走去。

    谢皓心知若真动起手来,事情必然不妙,倏然起身一跨,张开双臂,拦在二侍婢身前,喝道:“谢家历来极重待客之道,她是谢家宾客,尔等休得无礼,否则,我告诉主母,连太夫人都护不得你们。(怨咒之笔仙)”

    二侍婢面露慌色,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地低下头,后退一步。

    谢皖各看那二侍婢一眼,撅着嘴,跺一跺脚,当即抢上前去,与谢皓贴身对立,仰头说道:“阿兄!”只这一声,尽是不甘之心。

    谢皓心中一颤,渐有些心软。

    却听身后响起符应的声音:“二位不必为符应这个外人争执,符应干脆离开。”

    他当即明白,这是符应笃定自己不敢让她走,而采取的以退为进策略,只得将心一横,向小妹谢皖道:“暇妹,不要胡闹了。今日,若非这位符应女道相助,还不知那临贺王世子会如何对付我们。就当是道谢,把这咏絮斋让给她。”

    谢皖凝视谢皓,良久,竟流下两行清泪,随即掩面涕泣奔出。那二侍婢见状,向谢皓行了礼,亦跟随而去。

    一场女人的斗争,便在谢皓的乱入下,消弭无形。(网游之傲视群雄

    谢皓松了口气,却不由心忧起妹妹,便转过身,想先行告辞,然后追去。不想,刚一转身,便听符应道:“谢郎又忘了,不是符应,更不是符应女道,是去殃。”

    谢皓不想与她做口舌之争,便抱拳作揖,道:“去……殃,在下心忧阿妹,先行告辞了。”

    符应悠然道:“不急。方才说到一半,谢郎难道不想知道岳阳王的下一步?”不待谢皓回答,即向侍候在右的小道姑道:“栖霞,看茶。”

    那小道姑点头应诺,起身出去,半饷后,重又入内。

    其间,谢皓三次意欲告辞,皆被符应挡下,尤其是第三次,那符应竟一声不吭,以沉默应对。他无奈之下,只能挪动坐垫至木案南边,与符应相对而坐。待那小道姑回来,便下意识地看了过去。

    只见那小道姑双手端着一张长方形食案。食案右侧竖着一只三节竹筒,左侧摆着两只竹杯。(豪门游戏,前夫莫贪欢

    她走到木案右端,屈膝蹲下,将手中食案平摆上案台,接着,挽袖伸手,以食指、中指和拇指捏起其中一只竹杯,将其放在谢皓面前,又依法将另一只竹杯放在符应面前。随后,她以同样手法,右手捏住竹筒的第一道竹节,左手捏住竹筒底面,先为谢皓斟茶,再为符应斟茶。

    青绿色透明的茶水倒出,卷起一缕白烟。一时间,那茶香竟盖过了熏香。

    茶道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之一,起于魏晋南北朝,兴盛于唐宋,其后传出海外,闻名四海。此时,茶道虽不像唐朝之后那般复杂,但一些程序仍是要讲究的。尤其因为士族最好茶道品茗,故而已逐渐形成一套礼仪系统。

    谢皓双手托起茶杯,将之凑到鼻前,轻轻一嗅,接着以唇触杯,轻抿两口,至第三口,一饮而尽,随即将杯放下,赞道:“清香扑鼻,苦中有甜,好茶。”

    符应亦刚放下空杯,闻之一笑,道:“闻香品茗,只能陶冶情操,却不能治国、平天下。如今乱世将至,谢郎即使无治国、平天下之志,也该为这乌衣巷中的片瓦振作。切不可再闻香品茗。”言罢长袖一挥,向栖霞小道姑道:“拿下去。”

    栖霞应诺,即将桌上的竹杯和香炉一并放入餐案,随后端案起身,走了出去。

    谢皓心下起疑,问道:“去殃,这是为何?”

    符应道:“已无需这些用具。”又道:“岳阳王欲成大事,必要拉拢王谢,他今次遇挫,绝不会甘心。符应料他明拉不成,定会暗施恩惠,比如对外界颂扬你的声名,创造舆情。藉此令外人以为,谢氏与他岳阳王站在一起。”

    谢皓道:“操控舆情,是历代枭雄的惯用手段。只是不管他如何宣扬,我都闭门不出。待他调离江左,舆情也自会散去。届时,我谢氏也能安然无恙。”

    符应抿嘴一笑,道:“与其与他保持距离,不如借机出仕,投入他的幕府,先从一介小吏做起。如此一来,日后好借他这颗大树平步青云。”

    谢皓一怔,问道:“去殃为何劝我投入他的幕下?”

    符应道:“若不投入他的幕下,他便会让你名扬四海。那时候,举世皆知你与他的关系。若是投入他的幕下,却又与他只有公事来往,绝不多几分私交,日后他若出事,你无论是否在他幕下,都能安枕无忧。有时自惹尘埃,才是保身之道。”

    谢皓道:“你是要我学先祖安石公?”

    安石即是谢安。谢安字安石,族人便尊称其为安石公。

    谢安身为晋室重臣,几次挽狂澜于即倒,尤其是在职小位卑之时,敢与当时如日中天的权臣桓温对抗。然而,他最初仕官,正是做了桓温帐下的司马,后世也未就此而对他有所非议,反倒因他之后为晋室的贡献,而赞他为忠臣。

    符应点一下头,朗声道:“正是。”

    谢皓当即摇头,道:“今时不同往日,不可效仿。”

    符应道:“当时,安石公力保晋室,是因晋室尚有余力,不至灭亡。谢郎严词拒绝,莫非认为梁室已时日无多?”

    谢皓吃了一惊,一时语塞,难以言语。

    确实,他凭着些许历史常识,也知道萧梁王朝其实就是梁武帝萧衍一人的人生历史,所谓“自我得之、自我失之”。其时,萧衍已至晚年,侯景之乱即将爆发,再后萧梁王朝虽然短暂复兴,但很快便被陈霸先取代。他若为个人利益,自然应远离风雨之都建康,可为了家族能挺过即将来到的乱局,必须留下,哪怕只能尽绵薄之力,也值得一拼。

    然而,这些即将发生之事,可不能说出来。说了不但不会有人信,还可能招来祸患。

    符应呵呵一笑,道:“谢郎心意,符应已然明白。既然如此,请附耳过来。”

    谢皓不知其意,附耳过去。随即,只觉茅塞顿开,当即明白该如何行事。却又不禁唏嘘,以后再不能像之前那般逍遥了。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Zeroth的小说南风汉月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南风汉月最新章节南风汉月全文阅读南风汉月5200南风汉月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Zeroth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