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正文 第11章 帷幕论对

本章节来自于 南风汉月 http://www.lishu123.com/87/87795/
    这是,帷幕之内响起一阵清朗坚决的女声,说道:“回大王,吾儿谢皓已与琅琊王氏之女有了婚约,虽未纳彩、问名,但他俩人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早已情投意合,定下三生之约。(大神驾到一贱倾心)”正是王莯华。

    谢皓顿时一怔,旋而生乐,暗叹母亲真是厉害,婚姻大事都能信口捏来。自己连那琅琊王氏之女是王家哪一房的千金都不知,更何况那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了。想到此处,心下不禁调侃道:“母亲啊!母亲啊!只怕不只是我这个当事人不知我那未来的妻子是谁,连你这决定者都不知你那未来的儿媳是谁吧!”

    琅琊王氏与陈郡谢氏齐名,论辉煌程度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现如今也是枝叶繁茂,人物荟萃。然而,与谢氏一般,王氏各支因际遇不同,也有了贵贱主从之分。与位高权重者联姻,自是有利家门。与旁支冷门联姻,则是有失身份。于是,入得了王莯华法眼的娘家人,只剩下了两支。(教育123文学网)其一为她的从叔,齐朝太尉、南昌公王俭一房,其二为王俭叔父,她的亲祖父,齐朝尚书令王僧虔一房,即其本家叔伯兄弟们。

    王俭是萧齐王朝的开国功臣,又是当时的文坛领袖,后代因此一直作为王氏主干,并身居显位。不过,更重要的是他的孙女王灵宾,嫁给当今太子萧纲,作了太子妃,且生下二子一女,地位可说稳固,日后若无变故,定能入主中宫。若与这家联姻,便等于间接与皇室联姻。

    至于王僧虔一房,除了是本家,更是因王俭幼年丧父,由他这位叔父养大,是故两家人虽属同祖两支,但情分超然。以这家女子为替补人选,既可增近与娘家兄弟的情分,又能略弥补不能与皇亲联姻的遗憾,堪称两全其美。

    谢皓心知母亲王莯华行事周密,凡事谋定后动,但凡做下决断,便不会轻易更改,如今只谋划着让王家哪位女子过门,又怎会任凭变故发生呢?再回忆之前岳阳王萧詧的那凭空一问,显然是有与谢氏联姻之意。www.jiaoyu123.com虽口中说膝下无女,但是其兄弟膝下未必无女。

    心想他已有一个琅琊王氏出身的王妃,若亲族再与谢氏联姻,等同一人兼有王谢两大士族作为盟友,那时其势便不可设想。而自古以来,皇室成员为了皇位自相残杀,进而牵连姻亲,简直是举不胜举,虽然王谢因是士族身份,绝少有性命之危,但自此遭受猜疑,也再难安枕无忧。因此,直接与皇族联姻,绝非上上之策。

    想及此处,谢皓佩服起母亲王莯华的睿智。自己尚且需细想一番,而她不但早早看出,更是以含蓄口吻回绝。即使她没有想的那般仔细,但仅凭那不着痕迹的回绝之法,便足可显出自身机智,莫说这时代,即使二十一世纪,也少有女子能如此,她怎么能不令人佩服?

    只听岳阳王萧詧呵呵一笑,道:“原来是琅琊王氏的乘龙快婿,果然是门当户对,天作之合。”

    这时的婚姻观,双方只需门第相符,至于是否郎有才、女有貌,并不重要。

    他又道:“令女方才闯入,活泼伶俐,应当还未许人家吧!”

    谢洽犹豫一声:“这……”

    话未出口,那萧詧即已面色铁青。(家奴的饲养

    谢皓看得真切,心道:“这姓萧的两次问及婚事,又两次露出失望不愉之色,似乎来意不纯,别有目的。不知这次,母亲会如何回复。”随即看向帷幕,只待其中之人说话。

    须臾片刻,那帷幕中便响起王莯华的丽音:“回大王,吾女无暇尚未许婚。”

    这一声答复,喜了萧詧,惊了谢洽、谢皓父子。

    谢皓一时错愕,稍一细想,即知其故,心想母亲已经拒绝一次,再拒绝一次,那姓萧的面子就挂不住了,到时极可能全家都被他记恨上,换做自己,也会暂作应允。只见帘幕后有一人影坐立不得、摇头晃脑,想是小妹谢皖亦惊讶得不知所措了,不由暗叹口气。

    萧詧哈哈一笑,喜形于色,撇下谢洽,看向帷幕,似对王莯华道:“孤大兄早逝,留下三子。(盛宠:本少好低调)如今三子业已长大,将要婚配。其长子豫章王栋,年纪与令女相仿,不如寻个机缘,让他二人相识交往。谢夫人所看如何?”

    豫章王萧栋是昭明太子萧统的嫡长孙,萧詧的亲侄子,因其父萧欢早死,得以袭王爵,是萧梁皇室中辈分最小的王。萧詧自己也有儿子,只是最大的那一个都还在牙牙学语,虽说“女大三、抱金砖”,但堂堂宗室子弟,娶妻纳妃又不是买童养媳,年龄太大总归不合适。于是,他便祭出血缘中距离最近的那位侄子这件法宝。

    只听王莯华道:“大王,吾女若能嫁入宗室,自然是天大福分,但是,听大王只顾为宗室子侄娶妻纳妃,似是其中别有它意。不如坦陈来意,吾等方好寻思。”言辞缓沉,隐有一股逼迫之意。

    萧詧半张其口,一时噤声。

    王莯华又道:“朝廷有制度,外放刺史三年一换。大王担任东扬州刺史将满三年,不知此行是否为此?”

    萧詧沉吟半响,忽然哈哈大笑,说道:“谢夫人真是睿明,孤本也知瞒不住夫人。(爱上天使般的女孩)”

    谢洽和王莯华多在会稽管理家族产业,与这东扬州刺史萧詧自是早有交往。然而,他二人并非萧詧心腹,也非其深交,往常只与他做些士人清谈,纯粹是交际应酬,惟独这次言及子女姻亲,这才令王莯华心生怀疑。

    萧詧本是天生豪爽之人,最喜痛痛快快、光明磊落行事,也独对这号人能以心相待。原先虽然是为了自身利益才来走动,如今见王莯华也是如此光明磊落、痛快直爽,心下一喜,也便忘却隐藏本性。

    他接着说道:“孤此次回京,乃是为了两件事。其一,正如夫人所言,是为日后调离东扬州,能有一个好去处。其二,便是为侄辈婚姻一事。”其实就是趁还在江东,先在建康建立起自己的政治势力。

    他以往身在东扬州,靠近建康,自是无此忧虑,可即将远离,不免忧虑朝内政敌的构陷。何况祖父萧衍年事已高,他日若有变故,以自己兄弟是昭明太子之后的身份,难免会遭新皇帝灭口除患。若无事先准备,到时只怕连还手余地都没有。

    王莯华道:“大王借故来建康,想必已听见了风声。不知天子欲调大王去何处?”

    萧詧不假思索,道:“只是有所耳闻。”

    王莯华道:“想必不是个好去处。”

    萧詧道:“正如夫人所言,是广州。”

    王莯华惊异道:“广州?为何是那等南陲之地?”

    萧詧道:“夫人有所不知,这几年,交州李贲谋反,诸路军马讨伐不力,使其占有南面不少州郡,如今更践祚称越帝。朝中有人谓帝说,南方战事不利,全是镇守的宗族子弟缺乏威望,无法统一调度诸路大军,若派一位有威望的藩王前去镇守,定能马到功成。结果,就有风声传出,说那位宗室不是孤,便是孤之兄长河东王。”

    王莯华道:“广州地处偏隅,且正有战乱,不利大王接纳人才、树立声望。向天子献策之人,虽是为了国家,但也是为了断绝大王向前之路,用心真是歹毒。”

    萧詧叹道:“是啊!孤真深恨此人。”

    谢洽忽然插嘴,道:“我看不然。其一,广州虽地处偏僻,但是海上商路中心,便于敛财。其二,那里正有战事,大王欲成大事,不可无兵马,正好借此战事,拉拢将领,树立军威。”

    话音方落,即听王莯华叱道:“家国大事,岂可戏言。”轻咳一声,又道:“大王,国家大事,非是我这一妇人知晓。方才所言,还望大王忘在脑后。至于外子,他不懂朝中大事,只知经商买卖,所言也是谬语,也请大王一并忘却。”好话说尽,核心不过一个忘字。

    其实,谢洽所言不谬。

    萧梁王朝对外贸易频繁,只是海路不及陆路发达,南洋诸国商旅来到,势必先停船于广州,而后经陆路水道至建康,因此,广州便成了南方的商业中心,不少商旅,皆能借此地的舶来品成就巨富。

    谢洽多年掌管族内商路,对此自是了若指掌。然而,他之后所言,明言要萧詧借交州的叛乱掌握兵权,并在军中树立威望,实在甚为不妥。

    虽然天子姓萧,萧詧又是天子的孙子,也有继承权,但是,这毕竟是他萧家人自己的事,与外人无碍,贸然说出,疏不间亲不说,还可能招来祸事。

    王莯华突然变色,也正因此。

    萧詧久经磨砺,看惯人情冷暖,虽然是为拉拢谢氏而来,但早已做了准备,见谢夫人王莯华不愿谢氏介入其中,也不为怪,只作爽朗状,哈哈一笑,道:“其实,我早有安排,不会去那广州的。只是今日既说到此,那不妨请诸位试说一下,这大梁江山,究竟哪一州适合我居?”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Zeroth的小说南风汉月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南风汉月最新章节南风汉月全文阅读南风汉月5200南风汉月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Zeroth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