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正文 第10章 岳阳王萧詧

本章节来自于 南风汉月 http://www.lishu123.com/87/87795/
    阮太夫人闻之大喜,含笑道:“既是岳阳王有请,家法自当延缓。(一吻成灾:拒嫁天王老公)“说罢起身,挽着谢皖,便往房门走去,经过谢皓时,还不忘将他带上。最后是左右各带着一个孙儿,祖孙三人同往前堂而去。

    王莯华心下懊恼,只怪岳阳王萧詧多事,否则,凭自己的威势,这家中谁敢不从。却也颇为无奈,因着岳阳王的宗室亲王身份,只能硬生生吞下这口气,心想谢皓、谢皖毕竟是自己的儿女,插翅也飞不出谢府,等这茬过后再好好收拾,倒也心宽,暂消了怒意。随即起身,欲跟随阮太夫人这对祖孙,前往前堂。

    这时,妹妹兼妯娌王莜华走了过来,挽住她的右手腕,告饶道:“阿姐,妹妹未站在你这一边,也是形势所迫。毕竟,你是当家主母,又不常在建康,自然无需怕任何人。妹妹身在建康,时刻陪伴阿家,是人微言轻,谁也得罪不得。”

    王莯华瞧了妹妹一眼,唉的叹了口气,道:“阿妹,阿姐真是羡慕你。www.hbyxedu.com既没有那么多俗物,又有贞儿这样孝顺的孩儿。不像阿姐,不但一身俗事,不得片刻休息,还有那两个不让人省心的孩儿。他俩个不知是否是来讨债的,叫我不得安宁。”

    王莜华心下一动,不由回头看了谢贞一眼,心想这世上哪有天生一说,若非自己在谢贞牙牙学语之时,即潜心教导其读书、写字,他今日哪能为世人所推重。转念,又想:“也怪姐姐自己好强,一心要抢来谢氏家主之位,如今如了当初心愿,自是要失去点东西的,这又怨得了谁?”

    王莯华不过一时感慨,说完也就不再放在心上,哪里料得一向不与人争的妹妹会有那么多的想法,自顾自往前堂走去了。

    王莜华一路送姐姐至前后两堂交界处的院门,方才与之别离,却不急回房,手指王莯华的背影,对儿子谢贞叮嘱道:“贞儿,你伯母一生好强,即使对同族之人,亦不知忍让,最终却失去多多。我谢氏一门,以孝立世,最重族内相亲,兄弟友爱,你可要牢记,切不可学你伯母。(绝品邪少)”

    谢贞应了一声:“是。”将母亲之言牢记于心。

    日后,他以一个“孝”字名垂后世,却也因这个“孝”字抱憾终身,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是今日的他,所未料到的。

    乌衣巷谢府是永嘉之乱后,谢氏自北方南迁至江左的第一处居所,当时,因家族尚未发达,只是普通士族,及方到南方,立足未稳,故虽圈地较广,但也未造出琼楼玉宇、亭台楼阁来。而后谢安为相,家族始跃入一流士族行列,方大兴土木,改建宅邸,却也极重节俭与风尚,造就了与众不同的园林水榭。再后,谢氏族人纵然有位列三公者,也随当时风潮,搬出祖宅,另在台城南面建立宅邸。因此,现在的谢府,仍与东晋谢安时代一样。

    谢皓随祖母前往前堂,沿路经过三个独立院落、两个互通水路的池塘,只觉未来的江南园林提前现世,是大饱眼福,更佩服起昔日设计建造这座宅邸的人。(位面商人之强国梦)然而,他一路走来,除觉景物别致外,更觉这些院落、池塘分布有序、布局合理,似乎按照了某种规律排列,可一时之间又想不通其中奥妙,凭生了一个疑问。

    前堂位于谢府最南边,是诸多院落中面积最大、最为富丽,也最为开放、明亮的。它是全木结构,底面高地面三尺,东、南、西、北,各有一道三阶台阶,供人出入。台阶之上,又分为外廊、内屋。外廊处于屋檐遮掩之下、房柱圈围之外,宽五尺许,四面皆有。内屋由十二根木柱圈围,四面开阔,只柱与柱之间,悬着草帘。此时,草帘落下,遮住了整个内屋,但闻其中话语声不绝,可知内中有人。

    阮太夫人走在最前,王莯华其次,谢皖第三,自前堂北侧开口走入。谢皓由仆役领着,绕道南面走入。

    东晋以来,世人风气渐敛,男女相处不似两汉时随意。(我叫布里茨)女子若与外人同堂相对,定需以帷幕遮挡容颜,方不失礼仪。

    谢皓步入堂内,只见屋内北面卷下青帘,帘后隐约现出三个身影,分别跪坐。又见一中年男子,年逾四旬,坐于东侧,正是旬月不见的父亲谢洽。而其正对面,还坐有一名男子,年约二十六七,头戴金冠,身穿红色锦衣,正襟危坐下,难掩周身贵气,想来必是岳阳王萧詧。

    谢皓虽未曾见其面,但久已闻其名。

    岳阳王萧詧字理孙,是已故昭明太子萧统的第三子,天子萧衍的孙子。萧统英年早逝,萧衍伤心之余,唯恐立孙辈为皇太孙,日后继位难免主少国疑,内乱频生,于是舍弃萧统的儿子们,改立第三子萧纲为太子,又为补偿孙儿们,封萧詧兄弟几人一并为王,而太子萧纲的儿子们,尚且只是县公。

    刘宋时,刘裕有鉴东晋一朝,权臣出镇一方,必成祸乱,于是定下京口、荆州、扬州等几个重镇,务必要宗室子弟镇守的制度。(展搜中文网)虽然收效不大,地方仍不时反叛,只是发动者由权臣大将变成了宗室,但后世竟保留了这一制度,还成了宗室子弟成年后在政治上的特权。

    萧衍对比前朝,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他即位之后,认为同宗的齐朝及更之前的刘宋,乃至再前面的司马晋朝,都是因宗族内斗而灭亡,于是便善待宗室,即使宗室犯下造反、叛变一类的重罪,也不加处罚。数十年下来,虽然赢得了表面上的和谐,但也造成宗室子弟数量膨胀。于是,不仅是那些战略要地,就是连稍富裕些的一方中心,也有宗室子弟镇守。

    陈郡谢氏南迁之初,尚不是一等士族。无法像琅琊王氏那样,依靠政治优势来收敛钱财。又因靠近建康且农业发达的吴郡、吴兴郡、丹阳郡多为吴姓士族的地盘,故而,只能深入浙东,开垦荒地,来补助不足。自此之后,浙东的会稽郡便成了谢氏的势力范围。而谢氏与岳阳王的关联,也因会稽而起。

    会稽经百年发展,已成人物荟萃、物产丰富的一方都会,如此要地,萧衍岂能授予旁人。于是,先分扬州、江州的部分郡县,以会稽郡为治所,设立东扬州。而后依照惯例,以宗室子弟担任刺史,每三年一换,换上的自然也是宗室。现在这一任东扬州刺史,正是岳阳王萧詧。

    宗室子弟出任一方,与寻常地方官不同,无需亲自理事,自有一群僚属代为处置事务。因此,大部分宗室到了地方,便如鱼入大海、鸟上青霄,没了管束,随后骄奢淫逸,尽情享乐,不免盘剥乡里,为祸一方。至于地方豪强,自是不屑去理。而这萧詧,却大为不同,一到会稽,便走访郡上各大士族、豪强,且绝非做作,真是走往平凡。

    谢氏虽是会稽郡的第一豪强,但与地方官总是需要交往,且那萧詧还是宗室,交结之后,这一人脉不仅在会稽一郡、东扬州一州,连建康朝廷都能有用,难得他又能礼贤下士,自然乐于交往。一来二去,也就相熟了。

    谢皓深知这萧詧于家族、于自己,都是一个重要人物,便不敢慢怠,恭恭敬敬的拜礼。一番繁文缛节后,即走到父亲谢洽的左后方,距其一步之地坐下。

    只听谢洽道:“犬儿甚少见人,若有失礼之处,还望大王海涵。”

    萧詧道:“谢公客套了。汝子双目炯炯有神,器宇不凡,日后定有一番作为,孤见之,甚是欣喜,只可惜孤膝下尚无一女,否则,定招之为婿。”言罢呵呵一笑,颇为豪爽。

    谢洽默然不语,只是赔笑。

    萧詧笑止,又道:“如此佳儿,不知是否定下婚配?若有,是哪家?”

    谢洽笑容一僵,硬生生定住了。

    谢皓叹了口气,只为父亲着急,不为此举失礼于岳阳王人前,只为母亲王莯华正在一旁。母亲王莯华早已选定本家侄女为儿媳,虽未正式纳彩下聘,但举家皆知,这亲事自出于她口,定是要结的。然父亲谢洽,对此却不置可否,而依母亲在家中的强势,他如此即是无声的反对。也因此,婚嫁之礼才连第一位的纳彩都未展开。

    谢皓心如明镜,知道父亲谢洽并不反对与琅琊王氏亲上加亲,只是觉得一家几位男丁,皆与之结亲,颇有些浪费。过去,他们是旁支,与琅琊王氏结亲,是能加强自身在家族与外界的地位。现在,他们是主干,又有诸位琅琊王氏女子,再娶一位琅琊王氏女子,也无锦上添花之效。为了家族利益和家人仕途,尽力去争取一位宗室女子,与萧氏皇族结亲,才是上上之选,至于琅琊王氏之女,也只能做替补。

    这虽是上策,但在此时此刻绝不能说。既不可让帐幕内的琅琊王氏女王莯华知道,又不可令岳阳王萧詧心疑。于是,父亲谢洽是只能沉默,无言以对。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Zeroth的小说南风汉月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南风汉月最新章节南风汉月全文阅读南风汉月5200南风汉月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Zeroth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