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正文 第4章 穿行巴蜀,走不出的故乡藩篱02

本章节来自于 越过那道山梁 http://www.lishu123.com/87/87745/
    03

    次日吃过早饭,李良开坐上李善渔的q7,任由司机拉着他在新县城乱逛。(天价赌神魔手妖女

    这是李良开第二次认认真真地逛新县城。

    2007年11月中旬,李良开到县城的亲戚家串门。那时,易址而建的新县城已初具规模,而老县城早已拆得七零八落,只剩下旧城中心十来栋政府办公楼及附属设施。

    当月15日下午3点整,号称“三峡库区最后一爆”的清库爆破开始了。李良开跟着亲戚跑到盛山公园的高处,亲眼目睹了13栋建筑物在3。5秒钟内夷为平地的壮观景象。

    转眼六年过去了,老县城旧址已被汉丰湖完全淹没,新县城高楼林立,马路宽敞,车流如织,人来人往,已然有了中型城市的模样。

    在司机的建议下,李良开去了一趟位天盛山脚下的刘伯承同志纪念馆,近距离感受了这位共和国元帅的丰功伟绩。

    十一点半,李良开准时赶到御金州大酒店,快步进入大厅。看到那个四星级酒店的标志时,他倒吸一口冷气:我的乖乖,这也太高档了吧?我一个老农民,哪能福气享受这个?

    这么一想,李良开浑身变得不自在起来。他对等候多时的李善渔讲:“要不咱们换个地方?你三叔没这么讲究,找个小馆子就行。”

    没等李善渔开口,张淑娴抢过话茬:“哪能行?不能换,不能换,订金都付了,菜也点了,退不掉了。再说,您是我们家的大恩人,怎么安排您都不过分。三叔,您就别客气了,就让我们两口子表达一下心意吧。”

    李良开不再说什么,跟着李善渔两口子,迷迷糊糊进了电梯,迷迷糊糊进了包房。

    过了一会儿,人到齐了,总共8个,刚好一桌。除了李善渔夫妇,还有在电信公司上班的李善陆、在物业公司当保安的李善玉、在建筑工地当钢筋工的李小勇、在学校食堂当厨师的李善富,他们都是李良开的堂侄。另外,在超市做保洁工作的李小芳也来了,这让李良开非常意外:“小芒,你怎么也来了?”

    李小芳站起来,很虔诚地向李良开鞠了一躬:“三叔,我怎么不能来?我也是李家的后人嘛。(美女的超级保镖)前几年咱们塝上李修族谱,按说我们这些嫁出去的姑娘是进不去的,是您坚持把所有李家后人都写进了族谱,连我们的丈夫和孩子也写进去了。您不把我们这些嫁出去的姑娘当外人,我们自然也要知恩图,保护祖坟和老院子,算我一份,您说怎么办就怎么办,我都听您的。”

    这番话,李小芳说得动情,其他人也听得动容。尤其是李良开,甚至有些感动了:“小芳,你别这么说,这都是我这个三叔应该做的。什么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我就反对这个说法,无论男女,都连着我们李家的血脉啊。包括你们的孩子,虽然不再姓李,但身上也流着我们李家的血不是?你能来,我真没想到,也真是高兴。这说明我们老李家的人心还没散,还没忘记自己的根脉。”

    “咳,三叔说得对,我们不能忘了自己的根脉。”李善渔清了清嗓子,开始转入正题,“今天来的都是我的兄弟姐妹,是我李善渔的亲人。咱们一家人不说两家话,那我就先讲一讲?刚才小芳妹妹也说了,政府要在我们唐家岩架高压线、建变电站,老院子、祖坟要拆迁,柏树也要砍掉,这可涉及到我们整个家族的风水和运势,真不是什么小事。三叔的意思,是我们大家团结起来,拧成一股绳,齐心协力向政府施加压力,促使他们改变高压线走向。今天把大家聚到一起,就是为了这个事情。”

    说罢,李善渔从身边的提包里拿出一条红底白字横幅让众人生用手抻开,足有半米宽、五米多长,上书十二个字醒目的大字:“天佑中华,爱我家园,保我祖坟”。

    “这是三叔定制的横幅,将来要拿到政府请愿,需要大家在上面签下自己的名字,表明李氏后人保住祖坟、老屋和古柏的决心。”李善渔喝了一口酒店服务员准备的茶水,“另外,三叔还准备了一个摄像机,希望大家都说几句。一个巴掌拍不响,众人拾柴火焰高,我们要理解三叔的苦心,好不好?”

    “我同意!我是李家的儿媳妇,我不但第一个签名,还把我儿子的名字写上。”张淑娴第一站出来,从随身携带的坤包里拿出一支签名专用笔,在横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写下了“张淑娴“和儿子“李富聪”的名字。(风骚重生传)尔后对李善渔说:“你赶紧打开摄像机,我要代表我和儿子说几句。”

    李善渔很配合地打开摄像机,开启了录像功能。张淑娴一点也不含糊,正对着摄像机,开始了自己的激情演说:“刚才小芳妹妹说了,我虽然不姓李,但我是李家媳妇,保护李家的祖坟,我当然要冲在前面。我代表我老公、我儿子和我自己在此郑重声明:唐家岩李氏祖坟神圣不可侵犯!唐家岩李氏老院子神圣不可侵犯!唐家岩柏树神圣不可侵犯!”

    李善陆觉得有什么不对劲:“淑娴嫂嫂,这话是不是该我善渔哥说啊?你说得也没错,但善渔哥说出来是不是更有份量?还有,善渔哥怎么不在横幅上签字?”

    “这个…”正忙着摄像的李善渔变得不自然起来。

    “老公,你不好意思讲,我来说。”张淑娴抬高了嗓门,“三叔,各位兄弟姐妹,我家善渔好歹也是县里的明星企业家,还是人大代表,他哪能明着出来跟政府唱反调?那样的话,他还想不想在县里混了?昨天晚上三叔休息后,善渔都哭了,骂自己没办法站出来为先人做点事。可他真是没办法啊。请你们想一想,一个县人大代表参与上访,这事儿要是传出去,那还了得?”

    李善陆还想再说什么,被李良开打断了:“都别说了。我们要理解善渔,他有他的难处。”

    听李良开这么说,李善渔如释重负:“还是三叔理解我。菜都上齐了,咱们先吃饭。服务员,来两瓶1573!三叔要出远门,今天喝点好酒,咱们兄妹几个要好好陪三叔喝两杯。”

    04

    酒杯一端,气氛顿时热烈起来,大家自觉按照岁数大小,依次向李良开敬酒。一圈下来,李良开感觉有些头晕,胃也开始隐隐作痛。他让服务员把跟前的小酒盅倒满,站了起来:“你们别站,都坐下,听我说两句。我是个老头子,半截身子都入土了,老院子在不在,祖坟能不能保住,那些柏树还有没有,实际上跟我都没有多大关系了。我这么做,是想把先人的根脉留住,让你们这些在外打拼的后人有一个念想,想回老家的时候有地方可回,想祭奠祖先的时候有地方可去。(九星修魂诀)我也知道,你们年轻人有年轻人的想法,很多人都不支持我这么做,有的还想拿着拆迁款到城里买房子。这没有错,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嘛。可是…”

    “三叔就是三叔,后面这几句,您说得太对了!”李善陆抢过话头,“这年头,村里头的往镇上搬,镇上的往县城搬,县城的往省城搬,省城的往京城搬,京城的往国外搬,只要能过上好日子,谁还在乎农村老家?谁还在乎老院子老房子?三叔您别生气,我说的都是大实话。你问问在座的,谁不想在城里买房子?善玉哥,你不想?小勇,你是不是也说过?善富哥不也正准备在月溪场买房子嘛。”

    李良开越听越不对劲,“啪”的一声,拍了一下桌子,“善陆,你小子给我住嘴,不说话,没人把你当哑巴。我又没反对你们在城里买房子,我只是希望你们不要忘了自己的根。如果连老房子和祖坟都没了,你上哪儿寻根问祖?”李良开越说越觉得底气不足,自顾自地猛喝了一口白酒,呛得剧烈咳嗽起来。

    李善渔狠狠瞪了李善陆一眼,上前拍了拍李良开的后背:“三叔,您别生气,善陆就是那么一说,他其实也支持你的做法。包括善玉、小勇他们,都愿意支持您。来来来,您先喝口水。这样吧,趁还没喝醉,大伙赶紧把自己的名字写在横幅上,回头每人再对头摄像机说两句,这事儿就算大功告成。”

    李善陆极不情愿地说:“好吧,我先签。”

    看着侄辈们逐一在横幅上签字和对着摄像机表态,李良开的脸色由阴转晴。虽然心里还是有些不痛快,但他还是强打精神与后生们逐个碰杯,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感谢。

    吃饭期间,李良开去上厕所,李小勇跟了进去,一边解手一边说:“三叔,求您个事,您给我善渔哥说一声,他们公司每年都开发新楼盘,把扎钢筋的活儿包给我一些。都说肥水不流外人田,善渔哥怎么对自家人一点也不照顾?”

    “这事儿我真帮不了你。”李良开无奈地说到,“这是善渔一贯坚持的原则,就是不让本家兄弟参与他公司的任何业务。我也劝过他,都是自家兄弟,那些活儿让谁干不是干呢?可他有他的想法,说既然是踏踏实实做企业,就不能搞裙带关系,否则早晚要出麻烦。(行长,请放手)”

    李小勇不屑一顾:“连自家兄弟都不帮,我善渔哥真是小气。”

    “你别这么说。你善渔哥真不是个小气的人,只要是唐家岩姓李的,谁家有个困难求到他,他啥时候没管过?要钱给钱,要物给物,人家从来就是有求必应。做人要讲良心,说话要也积口德,咱们可不能乱说啊。”李良开语重心长地劝着李小勇。

    李小勇不好意思了:“三叔,我说着玩呢,您别跟善渔哥说这事哈。要不然,我们兄弟还怎么相处啊?”

    李良开哈哈一笑:“你娃儿真是啰嗦。我都这么大岁数了,这点道理还不明白?”

    从酒店出来,李善渔搂着李良开的肩膀:“三叔,这才两点多钟,下午我陪你到汉丰湖去钓鱼?小时候你领着我到老家的堰塘钓鱼,教了我不少技巧,今天咱们两个比试比试,看看谁厉害。”

    “拉倒吧,以后还有机会。”李良开婉言谢绝了,“我一会儿去你家取完行李,我就坐车去万县去找你月幺叔。你们都忙,我就不耽搁你们了。”

    “这样啊?也行。刚好,我正准备让司机去万州办事点,让他顺便把您捎过去。我一会儿给李良月幺叔打个电话,让他好好招待您。”李善渔有条不紊地安排着。

    李良开摆摆手:“不用坐你的车,这样太麻烦你了。”

    “麻烦啥?现在开县到万州都是高速公路,半个小时就到了。司机一去一来,也就个把小时,啥也不耽误,您老就放心吧。”

    半个小时后,李良开坐着q7轿车,离开新县城,进入万开高速公路。

    经过双向贯通、单程超过6000米、号称西南地区最长高速公路隧道的铁峰山隧道时,李良开真切感受到了改革开放给开县这个国家级贫困县带来的巨变。

    以前,从开县到万县极不方便,汽车需要沿着铁峰山弯弯曲曲的盘山公路艰难爬行,一上一下,需要两三个小时。而不通车的年代,开县人去川东门户万县,包括刘伯承当年去重庆报考军校,也是徒步翻越高高耸立的铁峰山大垭口,从这里进入万县,再取道赶往重庆。(拒嫁前夫:娇美毒妻不好惹

    大垭口,曾经是开县人外出闯荡世界必须越过一道山梁。早些年,万开高速公路还没开通,李良开不止一次从月溪场坐中巴车到万县,每次都要经过大垭口,每次都能体会到“站得高、望得远”这句老话的真实含义。

    如今的大垭口不再是交通要道,而是成了远近闻名的国家森林公园,建起了别墅群,成为城里人争相前往的风景旅游区和休闲度假胜地。

    在大垭口,可以清晰地看到唐家岩及左右高低等、错落有致的一道道山梁,还能看到那一排挺拔的古柏。而这,无疑是李良开心目中最美的风景。

    05

    2013年7月24日,农历6月17日,中伏第二天。下午三时许,重庆市万州区周家坝一出租房内。

    李良月一边用尼龙绳捆绑废纸壳,一边催促在一旁忙乎的刘红玉:“个老子的给我麻利点,一会儿三哥就到了。屋里这么乱,还不快点收拾,你让三哥怎么住啊?”

    “就这破房子,收拾又能怎么样?自己的房子不去住,非要花钱在这里遭罪,我看你这真是自讨苦吃。再说了,三哥好不容易来一趟,住一下咱们的新房子不行吗?”刘红玉嘴里唠叨着,手上却上没闲着,抓紧归拢屋里的废旧纸皮和瓶瓶罐罐。

    听刘红玉又拿新房子说事,李良月双手叉腰,张嘴训人:“你个死婆娘,有完没完?就知道住新房子,那新房子是我们这些老家伙住的吗?不是说好留给儿子结婚用么?住过了,还叫新房?三哥又不是外人,他能计较这个?一会儿三哥来,就说房子还没装修好,不能住人。你要给我说漏了,小心老子收拾你。”

    “就知道在屋里对我凶,有本人对外人凶啊。”刘红玉嘟嚷完这一句,不再吱声。

    一年前,李良月夫妇的独生子李善涛从上海打来电话,说他处了个对象,女孩很漂亮,自己很喜欢。听到这个消息,两口子委实高兴了好一阵子。儿子眼看三十出头了,跟他同龄的伙伴早就当爹了,可他一直不着调,总说没找到中意的,让父母不要着急。这下终于找到了,李良月夫妇自然喜出望外。

    没高兴几天,儿子打来电话:人家女方说了,如果想结婚,男方必须在城里买一套小于120平方米的住房,并且房子不能在月溪场和开县县城,最好在重庆,至少也要在万州,否则结婚免谈。

    在重庆买房子?这可是李良月和刘红玉从没敢想过的事情。在万州买房子倒是想过,但一直没敢张罗。尽管两口子在万州打拼了近二十年,可干的都是挑蜂窝煤、送纯净水、当破烂王等苦活累活脏活,所有积蓄加起来也就二十万出头,在每平方米均价将近五千元的万州,上哪里去买120平方米的房子?

    李善涛没管这么多,往李良月的银行卡里汇入十万元,说了一句“我们准备2014年春节回老家结婚”,再无其它表示。

    娶儿媳妇可是头等大事,李良月、刘红玉哪敢掉以轻心?一咬牙,一跺脚,东扯西拉,左拼右凑,还托人办了银行按揭,总算在主城区买了一套130多平方米的房子。

    经过漫长的等待,三个月前,李良月夫妇终于拿到了房子钥匙。随即,李善涛打来电话,确认春节带女朋友回老家结婚。

    一个月前,房子装修完毕。刘红玉想搬进去住,李良月死活不同意,坚持要等儿子儿媳结婚后再搬,说是怕冲了喜气。

    刘红玉犟不过李良月,只好作罢。

    李良开到达时,李良月夫妇已经把出租房收拾得干干净净,手脚麻利的刘红玉甚至提前准备好了饭菜。

    刚进屋,还没来得及喝李良月递过来的茶水,李良开就给弟弟安排起了活儿:“老幺,你把万县的侄子们都找过来,我有事情和他们商量。”

    “三哥,啥事了啊?还要找别人商量?你们哥俩好久不见,一起唠唠得了。”刘红玉在一边插话。

    李良月赶紧制止妻子:“男人说话,婆娘插什么嘴?你晓得个锤子!”

    李良开笑了笑:“也没啥大事,就是商量一下怎么保住唐家岩的老院子、祖坟和柏树。你们一直在万县,跟他们熟悉,找起来也方便。我到这里,两眼一抹黑,出门都不知道怎么走,跟睁眼瞎差不多。”

    “三哥,你怎么张口万县闭口万县啊?现在都不兴这么叫了。”刘红玉忍不住又一次插嘴。

    李良月哭笑不得:“你个死婆娘,哪个不晓得现在的万州就是以前的万县?还用你在这里教我们?”

    李良开朝弟弟摆摆手,让他别管这个。

    “三哥,你真要淌这套浑水?”李良月上前一步,抓住李良开的双手,“政府决定的事情,你改变得了吗?别怪你弟娃说话不好听,你当村主任的时候没这个能力,现在退下来了,更不可能了。再说,你身体又不好,听三嫂说还得了胃病,你折腾个啥劲?听老幺一句,赶紧回家好好养病。”

    “就是就是。老家那破房子,保下来又有什么用?”像是商量好似的,刘红玉又开始插话,“老家的田地都荒得差不多了,好多老房子都空闲着,有的干脆垮了,保留它有锤子用?昨天我还跟良月讲,等忙过这阵子,我们还想回去把老家的旧房子买给政府,我们拿那几万块钱办两份养老保险,以后老了也有个依靠。”

    这一次,李良月没有怪妻子多嘴,自个儿也没吱声,一直拉着李良开的双手,静静等着三哥的反应。

    李良月显明感觉到,三哥的手颤抖了一下。他怕三哥发火,从小就怕,也说不清是因为什么,反正他觉得三哥有种不怒自威的特殊气质。

    让李良月倍感意外的是,李良开并没有生气,而是很平静地拿开弟弟的双手,心平气和地对刘红玉说到:“原来你们早就计划好了?政府出钱征收村里的房子,是为将来搞生态旅游做准备,这是好事,我当然没意见。我只是想保住先人留下来的老院子和祖坟。这好像跟你们的打算也没有冲突吧?”

    “不冲突,不冲突。”李良月赶紧打圆场,“旧房子卖不卖,我们还没想好呢。三哥决定要么做,自然要三哥的道理,我肯定支持你,你需要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

    “其实也没什么,就是麻烦你把侄子们都叫过来,我让他们在横幅上签个名字,再就是每个人录几句话。”接着,李良开把自己的想法大致讲了讲。

    李良月为难起来:“三哥,老幺不中用,真没本事把他们召集到一起。这事儿还得法律援助中心的富军,他交往多,有号召力,大家都听他的。再说他还懂法律,说不准还能帮你出出主意。”

    “富军?你是说二房的富军?”李良开很意外,“找他干啥?我要找的是善字辈的,不是他们富字辈的。一辈管一辈,这事儿还轮不到他说话。再说了,我们大房和二房的恩怨还没有完全了结,你能确定他李富军能和我们一条心?”

    “三哥,你想多了。”李良月十分真诚地说到,“富军跟他爷爷、爸爸和叔叔们不一样,他不记仇,说那是上两辈人的事情,现在早就该翻过去了。你忘了,前年富军还免费帮我打赢过官司,他真把我们当一家人。三哥,你不是一直说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嘛,爸爸和二叔那一代人的恩怨,真应该让它过去了。”

    李良开不再说话,陷入深思。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渝夫的小说越过那道山梁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越过那道山梁最新章节越过那道山梁全文阅读越过那道山梁5200越过那道山梁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渝夫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