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正文 第5章 穿行巴蜀,走不出的故乡藩篱03

本章节来自于 越过那道山梁 http://www.lishu123.com/87/87745/
    06

    对于富军这个近房孙辈在那场官司中的无私帮助,李良月一直充满感激。(第一宠妃

    原本,李良月并不想打官司。即便当时被人打成了脑震荡,他也只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这倒不是因为李良月胆小怕事,相反,他是个充满血性的汉子,五年的军旅生涯,赋予了他雷厉风行、敢说敢做、天不怕地不怕的个性。

    1980年初,李良月从部队退伍回来,主动要追与唐家岩一梁之隔、小他五岁的刘红玉。别人都不看好,刘红玉的家人全都反对,嫌李良月太穷,说他除了几身旧军装,别的什么都没有。刘红玉的三个哥哥甚至扬言要揍李良月,声称如果他再骚扰刘红玉,保证见一次打一次,直到打服为止。

    李良月毫不惧怕,逐步实施着自己的计划。

    他先是偷摸与刘红玉约会,凭借真诚的表白、浑身的肌肉块和一个子弹壳做的戒指,彻底捕获了刘红玉的芳心。

    紧接着,他穿上部队带回来的旧军装,拧着一包糖、两瓶酒,一个人大摇大摆地去了刘家大院,当着刘红玉的父母和刘氏三兄弟的面,不管不顾地把刘红玉搂在胸前:“我娶定她了!你们要揍我,随便,我保证不还手。”

    刘红玉羞得满脸通红,嘴里叫着“谁答应嫁给你了?”身子却软作一团,乖乖地依偎在李良月的怀抱里,丝毫没有挣扎或反抗的意味。

    见此情景,刘红玉的家人全都歇了菜。包括怒火中烧的刘氏三兄弟,只能把攥紧的拳头松了又松,强作欢颜地上前与李良月这个准妹夫套近乎,无奈地接受了这门亲事。

    结婚后,李良月没有在家伺弄刚刚包产到户的土地,而是领着刘红玉月跑到四川省万县地区首府所在地,干起了当时并不被人看好的力气活——给城里人往家里送蜂窝煤。(官路红颜

    当年,在万县这个四川省第三大城市,煤气还没有普及,不少人家还依靠蜂窝煤做饭烧水。如此这般,挑蜂窝煤便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职业。绝大多数城里人历来不屑干这种苦力活,宁愿花点钱让农村人干,也不肯自己动手。

    李良月的同期战友中,正好有个万县城的。退伍时,他再三跟李良月建议:“回家种地有啥出息?你听我的,到城里来,哪怕是挑蜂窝煤,也肯定比你在农村种地挣得多。”

    李良月接受了这个建议,也因此成为唐家岩第一个到城里打工的男人。而刘红玉,自然也成为唐家岩第一个到城里打工的妇女。

    事实证明,李良月的选择是对的。那时生产大队刚刚解散,包产到户的土地显得格外金贵,家家户户都想尽可能地多拥有田地,李良月很顺利地就把自家的田地包给别人。这样不管年景好坏、收成多少,不仅公粮有人交,每年他还能得到几百斤稻谷作为一家人的口粮;另外一个显而易见的优势,就是他们夫妻能在城里挣到现钱,手头总是比左邻右舍宽裕。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正是在李良月夫妇的带领下,后来,唐家岩李氏家族的成年人陆续外出打工,要么到万县城下苦力,要么到沿海地区工厂上班,使得曾经人满为患、热闹非凡的唐家岩李氏老院子逐渐变成一个空院子,那些曾经金贵的土地也变得一文不值,落魄成无人耕种、长满荆棘的的荒芜之地。

    经过多年的打拼,李良月摸熟了这座位于长江边上山城的每一条街道。尤其是发现拾荒是个不错的挣钱门道之后,李良月简直成了万州的活地图,对每个小区、每个垃圾回收站的位置都一清二楚。

    而刘红玉却没这么细心,也习惯了跟着丈夫一起行动,每天去哪里,干什么,都由李良月说了算,她从不操那个闲心。

    2011年中秋节这天早上,天还没亮,刘红玉就起了床,准备出去翻捡破烂。(贴身医王)感冒多日的李良月强撑着爬了起来,但觉得头重脚轻,根本迈不开步,只好无奈地躺回床上休息。

    李良月跟刘红玉商量:“要不今天你也别出去了?”

    刘红玉不干:“你睡你的,不用管我。我一个人没事,保准丢不了,说不准还能捡到宝贝呢。”之后轻轻关上门,就着昏暗的路灯,一路小跑,直奔三里地之外那片正拆迁的居民小区而去。

    刘红玉明白,动作不快点真不行。捡破烂这活儿,拼的就是个时间,去晚了,什么都捡不着。

    其实,刘红玉一点也不想去那片已经拆得只剩破砖头的居民小区。

    一路小跑着,脑海里不断浮现的却是三年前那不堪回首的一幕。

    那天一大早,李良月按以往的经验,领着刘红玉到一个正在拆迁的小区捡破铜烂铁,却发现人家连夜在四周竖起了高高的钉着白铁皮的挡板,遮得严严实实,还有人巡逻,外人根本进不去。

    透过两块挡板之间的缝隙,李良月发现一截铁丝,正用一根树枝使劲扒弄哩,被两个巡逻的年轻保安从后面抓了个正着,啥也没说就是一顿拳打脚踢。

    刘红玉上前护着丈夫,却被李良月制止了。因为李良觉得理亏,人家都围起来了,表明不允许外人进入了,自己还去捡铁丝,挨打了就是活该……

    胡乱想着,刘红玉一路小跑地赶到那片已经拆得只剩破砖头的居民小区。

    到了跟前,她傻了眼:一夜之间,昨天还敞开的拆迁区域的四周竖起了高高的钉着白铁皮的挡板,遮得严严实实,还有巡逻的,外人根本进不去。

    这一次,刘红玉不想冒险,甚至不敢顺着那些挡板之间的缝隙往里看,她不想让老公的悲剧在自己身上重演。(极品装备制造师)她决定放弃这个阵地,去附近的居民小区撞撞运气。

    忽然,刘红玉发现一个几个熟识的同行在挡板和马路之间的空地上忙碌着。

    那是一片被推土机推平的边缘地带,以前是临街的门市房,现在是按要求留出的绿化带所在地。

    那些同行弯着腰,手持金属探测,像工兵一样寻找着,发现目标立即用随身携带的小铁锹猛挖。看样子,他们的收获还不错。

    刘红玉不仅有些羡慕,决定一会儿回家和李良月商量商量,看自个儿能不能买一个这样的装备。

    正寻思着哩,忽然听见一个同行大声叫嚷:“快跑,保安来了!”

    刘红玉一惊,拔腿就要开跑。当看到手中空空如也的尼龙袋子,刘红玉乐了:“我跑啥子?我啥都没捡,有啥可怕的?”这么一想,人就停了下来。

    等两个年轻的保安来到跟前,刘红玉觉得有些眼熟,但她不能确认这就是三年前打李良月那两个人,但从服装和岁数上看,确有几份神似。

    “我啥也没捡。”刘红玉扬扬手中的尼龙袋子,“我刚来,跟我没关系哈。”

    “少啰嗦!”一个保安上前推了一下刘红玉,“你没捡?谁信啊?就算你没捡,那你也是通风报信的,要不他们能跑那么快?”

    “对,你们就是一伙儿的。”另一个保安一把夺过刘红的袋子,“少蒙我们!你们这些捡破烂的,顺手牵羊,见啥拿啥,跟小偷没啥两样。”

    刘红玉大声抗议着:“你嘴巴干净点!谁是小偷?你说谁是小偷?”

    “就说你!你本来就是小偷嘛,装什么装?”抢袋子那个保安也推了一把刘红玉。

    刘红玉感觉受到了莫大的侮辱,挥舞的双手,上前开始胡乱抓挠。(出魂记

    “你个臭娘们儿,别逼我们出手!”说话间,也不知是哪个保安,刘红玉的右胸重重地挨了一拳,双脚不由得后腿了两步,之后一屁股坐在地上,脑袋嗡嗡直响,胸腔内火辣辣地作痛。

    刘红玉屈辱交加,把头埋在两腿之间,呜呜地哭了起来。

    见此情形,两个保安先是骂骂咧咧,之后嘻嘻哈哈地扬长而去。

    刘红玉觉得委屈,一路哭着,两手空空地回到家里,向丈夫哭诉了自己的遭遇。

    李良月肺都气炸了,从床上爬起来,拿起一根扁担就往外冲,刘红玉想拦,却根本拦不住。

    正在生病的李良月自然不是那两个年轻保安的对手,不仅扁担被对方抢过去故意折断,脑袋也被打开一个口子,鲜血直流。

    情急之下,刘红玉瞒着李良月,挨着给在万州打工的唐家岩李氏族人打电话,寻求他们的帮助,想为丈夫和自己讨回一个公道。

    问来问去,大家的意见都差不多:找李富军。他是唐家岩李氏后人,是个律师,还在法律援助中心工作,只有他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这让刘红玉很为难:自己的娘家人曾经非常过分地欺负李富军的家人,现在却要去求人家帮忙,这该怎么开口?再说,源自上一辈人的恩怨,几十年的隔阂,哪是她这个外姓人和女流之辈轻易就能化解的?

    07

    时光倒流,定格在公历1900年11月24日,农历乙巳年10月28日。

    这一天,是李永杰的40岁生日。做午饭时,怀孕9个多月、挺着一个大肚子的庞氏专门为丈夫下了一碗麻辣面条,还窝了两个荷包蛋,吃得李永杰红光满面,心满意足。

    这一天午饭后,庞氏突然感觉肚子一阵接一阵地绞痛。(嫡宠四小姐)李永杰不敢怠慢,赶紧请来接生婆王氏。下午4时许,随着一阵响亮的婴儿啼哭声,唐家岩李永杰的第二个儿子出生了。加上四年前出生的大女儿李有梅、两年前出生的大儿子李有文,35岁才结婚的李永杰已经有了三个子女。

    这一年,李永杰名下的田地从无到有,房前屋后的5亩水田、8亩坡地让这个曾经在刀光剑影中拼杀的中年人看到了家道中兴的希望。

    这一年,李永杰和庞氏最初落脚的的那间茅草房变成了两间泥坯房;房前的地坝用条石扎起了坎脚,面积比以后大了许多;屋后栽种的几笼竹子快速分蘖,俨然有了竹林的模样。

    这一年,李永杰亲手在山梁刨坑、栽种、培土并反复浇水的一百多株柏树幼苗也终于扎下根系,显示出顽强而茁壮的生命迹象,唐家岩这个肆虐多年的风口开始有了一道柔弱却又不断成长的屏障。

    二儿子出生这天,李永杰格外兴奋,得知母子平安的消息后,他甚至破天荒地当着接生婆王氏的面,狠狠地亲了妻子脸蛋一口,羞得庞氏满脸通红,娇嗔着朝丈夫的脑袋打了一拳:“你这个砍脑壳的,大白天的,你想做啥子?别闹了,赶紧给咱二儿子取个名字。”

    “你这个婆娘,下手能不能轻点?把老子的辫子都扯下来了。”李永杰把垂到胸前长辫子往后使劲一甩,哈哈大笑:“这还有什么商量的?老大叫李有文,老二叫李有武,将来再生儿子,老三叫李有双,老四叫李有全,老五……”

    “谁给你生那么多?要生你自己生!”庞氏被丈夫逗笑了,有些不好意思,赶紧插话打断。

    王氏赶紧出来圆场:“李有武这个名字好,孔武有力,文武双全,多吉利啊。”

    李永杰大手一挥:“这就么定了。”

    生了李有武,李永杰和庞氏更加忙碌了,两口子一人主外,一人主内,把日子过得波澜不惊却又充满希望。

    接下来的八年间,按平均两年孕育一个新生儿的频率,庞氏相继生下了三儿子、二女儿、四儿子和三女儿,分别取为名李有双、李有兰、李有全、李有竹。之后,庞氏再无生育。

    因为自己有过从军经历,七个儿女当中,李永杰格外疼爱名字中带有一个“武”字并且与自己同月同日生的李有武,大有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的架势,舍不得打,舍不得骂,点点滴滴宠爱着,时时处处维护着,不容庞氏和其他孩子说半个不字。

    仗着父亲的偏爱,李有武从小养成了飞扬跋扈、目空一切的性格,并且饭来张口,衣来伸手。长到十六岁,成了一个游手好闲、好吃懒做,到处偷鸡摸狗、惹事生非的二流子。

    此时已是民国五年。经过婚后20年的打拼,李永杰名下已经拥有近千亩田地。这些田地以唐家岩为界,往西二十里,上至大鹰嘴,下至窝坪洶,基本涵盖了整个梓第山。

    此时的李永杰可谓风光无限,不仅拥有大片的土地和众多的佃户,原先的两间泥坯房也已拓展一个偌大的以板壁结构为主的四合院。十里八乡的人都说,用家大业大来形容李永杰,一点也不过分。

    可家家都有难念的经,家大业大的李永杰也不例外,经常为桀骜不训、四处惹事的二儿子李有武生气,还四处替他赔礼道歉,真可谓操碎了心。

    但让李永杰寒心的是,二儿子并不领自己的情,往往头一天刚在父亲面前保证好好做人,不出三天,又出去胡作非为,屡教不改。

    可不是,李永杰56岁生日那天,同一天满16岁的李有武又捅了个大漏子。

    1916年农历10月28日这天,出嫁已经三年的李有梅带着丈夫贺大山和两岁的女儿贺云芳回到唐家岩,为父亲庆贺生日。

    按照当地风俗,56岁属于无需大张旗鼓庆贺的普通生日,一般只有出嫁的女儿会带着夫婿和孩子前来祝贺。

    也有例外。比如这天,李永杰家就意外迎来两位不请之客:李有文的岳母王氏及其十五岁的小女儿梁小丽。

    实际上,王氏并不是专门前来为亲家庆贺生日,而是想念出嫁不久的大女儿,便带了两把挂面,和小女儿一起到亲家串门,不料却误打误撞赶上了李永杰的56岁生日。

    这一年夏天,18岁的李有文遵照媒妁之言和父母之命,与母亲庞氏的远房表侄女、21岁的梁小凤结婚。尽管李有文并不十分中意大姐姐一样的梁小凤,但架不住母亲“女大三,抱金砖”的唠叨,最终乖乖地拜堂成亲。

    结了婚,李有武发现梁小凤实在是个好女人,虽然说不上漂亮,但勤快贤惠,孝顺父母,对自己也非常体贴,并且少言少语,不像别人家那些爱嚼舌根的儿媳妇。更为重要的是,身为梁家长女、下有三个弟弟、一个妹妹的小凤懂得如何与人和平交往,与婆家的大大小小都相处得十分融洽,使得每个人都很喜欢她。包括连父母说话也习惯顶嘴的李有武,在大嫂面前也是唯唯诺诺,大嫂让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像一个听话的好孩子。

    在庞氏看来,二儿子在大嫂面前的表现,多少有些不对劲。她跟丈夫说起这事,李永杰问她有什么理由,庞氏说不上来,李永杰便笑妻子瞎操心。

    当然,事情并没有庞氏想像那么麻烦,李有武喜欢大嫂不假,但仅仅就是喜欢而已。再往深点说,也就是把大嫂想像成了自己未来老婆的模样。就凭这一点,李有武就能心甘情愿地听从大嫂的调遣。

    梁小凤嫁到唐家岩不久后的某天,一个年长的亲戚来李家串门,见李有武长得人高马大,像貌英俊,便当众拿小伙子开玩笑:“我说兄弟伙,多大了?不到十六?不能吧?都长成大小伙了,该说婆娘了。跟老辈子讲,你要什么样的婆娘,我去给你介绍。”

    “像我大嫂那样的。”李有武脱口面出,言毕,才发现自个儿说漏了嘴,闹了个大红脸。

    众人哈哈一乐,这事儿就算过去了。但庞氏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隐约觉得二儿子会惹出什么事来。

    庞氏想到了各种可能,却怎么也没想到李有武会在大儿媳的小妹梁小丽身上打歪主意。

    李永杰56岁生日这天上午,大人们都在忙碌着,男人聚在一起打牌吹牛,女人们在厨房准备饭菜,谁也没注意到李有武是怎么把梁小丽骗到屋后尚未成林的竹从中的。

    临近中午,快要开饭时,大人们才想起去找李有武和梁小丽。庞氏站在地坝边上正大声喊着“有武”,却看见梁小丽慌慌张张地从屋后跑过来,衣服凌乱,边跑边哭。

    庞氏心里一咯噔:坏了,出事了……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渝夫的小说越过那道山梁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越过那道山梁最新章节越过那道山梁全文阅读越过那道山梁5200越过那道山梁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渝夫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