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正文 第3章 穿行巴蜀,走不出的故乡藩篱01

本章节来自于 越过那道山梁 http://www.lishu123.com/87/87745/
    01

    2013年7月23日,农历6月16日,中伏第一天。(超级机器人分身)重庆开县新城,汉丰湖畔,湖景观邸高档住宅小区。

    晚饭后,李善渔来到书房,坐在可以360度旋转的真皮老板椅上,打开电脑,准备联网玩一会儿红警。

    这是李善渔唯一会玩并且一直在玩的电脑游戏,一玩就是15年。

    事情还得从1998年5月31日说起。

    那天晚上五点半左右,33岁的李善渔办完停薪留职手续,忐忑不安地走出县邮局大门,就此告别工作整整10年的单位,扔掉让人羡慕的铁饭碗,开始投身方兴未艾的房地产开发。

    彼时,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已进入第4个年头,重庆作为共和国第四个直辖市仅一年零两个月时间,库区移民开发工作进入攻坚阶段,开县新县城建设举步维艰。一时间,街头巷尾议论纷纷,干部群众人心惶惶,对当下的焦虑,对未来的茫然,使得汉丰镇这个具有1800年历史的古城躁动起来。

    老县城居民最关心的问题其实只有一个,就是老城的旧房子能在新城换来多大面积的新房子。

    当时,寄居在岳父家的李善渔不怎么关心这些问题。因为头上的虱子明摆着,无论岳父家换来多大的新房子,从法律意义上跟他都没有多大关系。除非在农业银行上班的妻子张淑娴单独分到一套房子,否则一切都是白搭。

    李善渔的岳父张中文却不这么想,他不仅要想方设法让自己唯一的女儿分到一套属于自己的住房,还要借新县城建设的东风,让女婿干一件惊天动地的事情:辞掉公职,下海搞房地产开发。(重生之毒妃

    改革开放刚刚开始的时候,还是县土地管理局普通科员的张中文就动过下海经商的念头,不料妻子死活不同意,只好作罢。后来,妻子因病去世,张中文没有再娶,把全部心思用在抚养女儿和干好工作上,一直干到了副局长的位置。尽管如此,他始终觉得自己的人生不够完满。所以,当意识到新县城建设蕴含巨大的商机时,临近退休的张中文不再犹豫,开始有意无意地做女婿的思想工作,动员他停薪留职去搞房地产开发。

    最初,李善渔坚决不同意。包括张淑娴,也不赞成父亲的提议。

    张中文理解女婿的心情。作为来自古月乡梓第村唐家岩的农家子弟,李善渔好不容易考上邮电学校,拼尽全力跳出农门,还在县城成了家,在邮局储蓄柜台的工作也很稳定,让他扔掉铁饭碗,确实有些不合常理。

    面对李善渔的抵制,张中文不急不躁,一有空闲就和女婿唠改革开放的好处,唠房地产开发的美好前景,还再三表明可以动用自己的人脉给予幕后支持。

    一来二去,李善渔动了心,回过头开始做妻子的工作,一家人最终达成一致:李善渔下海经商,张淑娴继续上班,而张中文退休后则全力辅佐女婿。

    无巧不成书,李善渔办完停薪留职手续那天,张中文也正式从县土地管理局副局长位置上退下来。

    在这两个月前,***正式成立国土资源部,加大了对土地的监管力度。与之相对应,各级土地管理部门改名换姓,职能进一步加强,地位明显上升。尤其是随着房地产开发的兴起,主管土地划拨和转让的国土局逐渐变成炙手可热的实权部门。

    虽然从领导岗位上退了下来,但张中文的影响力还在。退休不到三个月,便协助李善渔完成了注册公司、拿地、融资、立项、资质挂靠等一系列事情。(魔天记

    那段时间,李善渔东跑西颠,忙得脚打后脑勺,压力非常大,经常现焦虑不安,头发一把一把地往下掉,出现了秃顶的趋势。张淑娴心疼老公,想着法子让他放松。听说玩电脑游戏可以调节紧张情绪,她第一时间买回一台当时最好配置的电脑,利用家里的固定电话办理了互联网业务,动员李善渔利用空闲时间玩玩游戏。

    就这样,李善渔开始接触电脑游戏,并疯狂地喜欢上了红警,一有时间就上去“拼杀”一阵。

    真别说,张淑娴这招还真管用。一段时间以后,李善渔的焦虑症状明显缓解,秃顶趋势也得到遏制。最重要的是公司也逐步走入正规,李善渔逐渐体味到了下海经商的妙处。

    15年后的今天,李善渔的房地产公司已经成为全县的明星企业,他本人也成为县人大代表。

    15年来,李善渔身上发生了太多变化,但玩红警这个爱好始终保持下来。对此,他多次拿这事和妻子打趣:“我一直玩红警,这说明你老公感情专一。游戏只玩一款,老婆只要一个,像我这样的绝世好男人,你上哪儿找啊?”

    对此,张淑娴并不卖账,一再警告李善渔要注意身体,尤其要注意眼睛,还说他都快五十的人了,还戴着老花镜玩电脑游戏,也不闲丢人。

    就这事而言,李善渔真不觉得丢人。比如这会儿,他又戴上了老花镜,准备上痛痛快快地厮杀一番。

    刚联上网,还没开玩,老婆张淑娴在客厅叫嚷开了:“死到哪儿去了?赶紧出来,跟我到湖边散步去!刚吃饭就打游戏,你那血糖啷个降得下来?”

    李善渔苦笑着,摇了摇头,起身往外走,可又有些甘心,便冲着客厅和老婆商量:“我脚趾拇痛,今天能不能请个假?”

    “少跟我来这一套!你那点小心思,我还不知道?你一翘屁股,我就知道你要拉什么屎。(校园全能高手)”说话间,张淑娴进了书房,伸手掐住李善渔的右耳,不由分说地往外拽,嘴里还不停地唠叨:“你这儿痛,那儿不舒服,还不是平时应酬太多锻炼太少?今天好不容易在家吃顿饭,还不跟我散步去?”

    “我去我去。快松手啊,要不然我耳巴就要被你揪掉了。”面对有些强势的张淑娴,李善渔只能服软,乖乖地换上运动鞋,紧随妻子出了家门,来到号称“中国西部最大人工湖”的汉丰湖畔,沿着地砖铺成的通道,迈开双腿开始散步。

    汉丰湖东西跨度12。51公里,南北跨度5。86公里,是三峡工程建设而形成的独具特色的人工湖。开县移民新城坐落在此湖畔,构成“城在湖中,湖在山中,意在心中”的美丽画境和“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滨湖城市风貌。湖周有南山森林公园、大觉寺、刘伯承同志纪念馆等诸多人文和自然景观。

    走了不到100米,李善渔的手机响了,凤凰传奇的的歌声激越昂扬,把专注于湖光山色的张淑娴吓了一大跳:“哪个砍脑壳的?晚上也不让人消停?”

    李善渔伸出右手食指,贴着嘴唇做了个“嘘”的姿势:“开三叔打来的。”

    李善渔的爷爷李有全排行老四,人称四房。而李良开的父亲李有文排行老大,是当仁不让的大房。因李良开在大房排行老三,侄辈们都喊他开三叔。之所以在三叔前面加个开字,主要是防止与其他几房相同排行的堂叔相混淆,比如“兵三叔”、“顺三叔”,等等。

    听说是李良开打来的,张淑娴不再吱声,而是放慢脚步,让老公安心接听电话。(网游之傲视群雄

    “三叔你好,我是善渔。什么?你来县城了?你在哪?吃饭了没有?要不来我家?我们叔侄俩好久没见面了,一会儿喝两杯?那好,你在那儿等我,我让司机去接你。就这样,我在家里等你。一会儿见。”

    回过头来,李善渔对张淑娴讲:“赶紧回家整几个下酒菜菜,开三叔要来我们家喝酒。晚上还找我,肯定是有事情。”

    回过头来,李善渔对张淑娴讲:“赶紧回家整几个下酒菜菜,开三叔要来我们家喝酒。晚上还找我,肯定是有事情。”

    02

    对于李良开的来访,李善渔两口子高度重视。尤其是张淑娴,听说是李良开要来,二话没说就忙乎开了,又是准备酒菜又是安排床铺,生怕招待不周。

    而平时,一旦听说丈夫老家来人,张淑娴要么私下唠叨不停,要么公开表示不满,经常弄得李善渔下不了台,不敢轻易把老家的亲友往家里领。

    李良开是个例外,因为他是李善渔的大恩人。由于这个缘故,张淑娴对李良开自然另眼相待,每次李良开来家里作客,都会受到这个侄媳妇的热情款待。不仅如此,张淑娴还经常叮嘱老公不要忘本,一定要多多报答这个堂叔。

    在李善渔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学生岁月里,李良开曾经三次帮他度过难关,第一次都至关重要。

    李善渔读小学五年级那年,父亲李良书突然病故,母亲交不起每学期八毛钱的学费,成天以泪洗面。正当李善渔为即将辍学而暗自神伤时,李良开伸出援手,因为他不想看到这个学习成绩很好的堂侄就此中断学业。

    带着对开三叔的感激之情,李善渔更加发愤读书。(福泽有余)谁知考初中时又遇到了麻烦,明明分数超过了县重点初中月溪中学的录取线,却被莫名其妙地录到古月中心小学初中部。关键时刻,李良开又站了出来,不仅从村里找到乡里,还亲自去了一趟县教育局,最终让李善渔如愿进入月溪中学就读。

    等到李善渔面临中考时,他又遇到困惑,在报考中专和高中之间犹豫不决。老师们都极力劝他报考县一中,说凭他的学习成绩和劲头,将来一定能考上重点大学。这一点,李善渔很有信心,但他必须为一直寡居的母亲考虑,高中三年的学费和生活费,对捉襟见肘的家里来说,简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苦闷之余,李善渔想到了一直很关心自己的堂叔李良开,利用周末回家背粮食和咸菜的机会,上门向开三叔请教。李良开也不绕弯子,直接亮出自己的想法:“报考中专吧,不要学费不说,两年后还能直接上班挣钱,这也符合你们家的实际情况。”

    时年18岁的李善渔采纳了开三叔的建议,毅然决然地报考中专,被顺利被四川省邮电学校录取。毕业后,先是分到月溪邮电所工作,三年后因表现突出被调入县邮电局。

    某种意义上,李善渔把李良开当成了自己的父亲,每每遇到困惑,总会习惯性地征求这位堂叔的意见。包括从1998年在县邮局办停薪留职,包括后来一次性买断,他都问过李良开。每一次,李良开都会耐心地帮他分析利弊,但从不给出倾向性建议,而是决定权交给李善渔。这让李善渔有一种被尊重、被认可的满足感,他也由此认定李良开不是一个普通的农民,而是一个有胸襟、有想法的长辈和智者,好像什么事情都难不倒他。

    因此,当李良开十分诚恳地向堂侄征求保住唐家岩李氏家族老院子、祖坟和古柏的办法时,李善渔多少有些意外:“三叔,您这不是折杀晚辈吗?这么多年,都是我向您讨主意,怎么今天您还问起我来了?”

    李良开端起酒杯抿了一口:“这次我是真没招了,才跑来找你商量。我们唐家岩的李家人,在开县地界内,数你名气最大。不找你,我找谁?”

    “这事儿我听说了。兄弟伙们积极性都不高,还真不好办啊。再说,上次我给您打电话,没听您提起过这事啊。”

    “哎,别提了。我电话打了好几圈,你的那帮堂兄堂弟没一个明确表态的。我知道,他们都眼红那几十万的拆迁补偿款。可那是祖宗留下来的院子,是祖宗栽活的古树,坟里埋的是先人的遗骨,我们哪能见钱眼开啊?”

    说到动情处,李良开泪花闪闪,用右手擦了擦双眼,接着说到:“至于你,相信你是支持我的。去年,你不是还商量我圈祖坟吗?咱们祖坟风水好,你们这些后人都沾了光,真得想办法保住啊。”

    对于风水,李善渔原本并不怎么在意,认为那纯属自我安慰,算是精神层面不太科学的东西。后来进入房地产行业,看见大多数老板都信这一套,动不动就请风水先生选地段,工地开工请大师选黄道吉日,楼盘开盘日子也是一算再算,耳濡目染,他便有了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和图个吉利、求个心安等心态,自然而然地跟着学、跟着做,还按照高人指点,每年春节都回月溪场三个碾盘和唐家岩团田拜祭先祖,祈求先人保佑自己的房地产生意越做越顺、越做越大。

    去年春节回老家拜祭先祖期间,李善渔向李良开提议,由他出钱把团田的祖坟修整一下,用条石把曾祖父、曾祖母的坟茔圈一下,再立个碑,修一个拜祭台,以方便后人前来祭奠。李良开当时回答:“这是好事,但我作不了主。修祖坟是大事,必须征得大家同意。”他还叫李善渔莫着急,等时机成熟再说。

    旧事重提,叔侄俩都很感慨。圈坟的事还没来得及启动,祖坟却面临被迁的危险,真是世事难料啊。

    李善渔想到一个主意:“三叔,你看这样行不行?我出钱,你马上回去找石匠,以最快的速度把祖坟圈起来,这样与政府交涉时也多了一个理由。”

    “不行啊。”李良开叹了一口气,“安名山你知道吧?他十年前就跟我说,咱们团田的祖坟不能乱动,十五年内不能圈坟、不能立碑,否则后人们会走背时运。当时我也不信,但现在看来,他算得很准,不信不行啊。”

    “这个您可没告诉过我。”李善渔有点不悦。

    李良开笑了笑:“不高兴了?我是怕你灰心噻。你也是一番好意,我怎么好打击你的积极性?我是想等它个三五年,再和你商量圈祖坟的事。不说这个了,咱们叔侄俩还是商量一下今后怎么办吧。你有什么好主意尽管说,我听着就是。”

    “我哪有什么好主意,您是老辈子,您说了算。”李善渔端起酒杯,和李良开碰了一下,“您看这样行不行?您不是要出去征求我那帮兄弟们的意见嘛,我明天去搞个横幅,你让李家男女老少都在上面签上自己的名字。回头我再给您搞一个摄像机,您让每个人都在机器面前说上几句,就是要求改变高压电线的走向,保住老院子、祖坟和古柏。等您从外地回来,拿着签满字的横幅和录像到县政府上访,他们不解决您就到重庆上访,保证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李良开眼前一亮:“这个主意不错,我咋没想到呢?你小子真行!老实告诉我,你是怎么想到的?”

    “三叔您就别取笑我了。我不是搞房地产开发嘛,搞拆迁时经常遇到钉子户,有的死扛,硬碰硬,结果都没得到什么好处。有的很聪明,拉横幅造影响,录音像找证据,遇到这样难缠的主,政府和我们开发商一般都会网开一面,多给点钱,嘴巴也就堵上了。”

    “那就这么办。”李良开的心情一下开朗起来,端起酒杯,用劲和李善渔碰了碰杯,“今天我们俩爷子就喝到这里。明天你把在县城的堂兄堂弟召集到一起,省得我一个个去找。”

    “要得。也没几个人,大概不到十个。这样,一会儿您休息,我打电话约一下,明天中午我在御金洲大酒店安排一桌饭,大家聚一聚,把该办的事都办了,也顺便为您送送行、壮壮威。明天中午,我让司机拉着您到县城四处转转,您也顺便到开一中看看您的宝贝大孙子。”

    说到大孙子,李良开的心情更加舒畅了,和堂侄开起了玩笑:“你办事,我放心。你指哪,我打哪。咱们叔侄团结如一下,试看天下谁能敌!哈哈哈!”

    ?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渝夫的小说越过那道山梁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越过那道山梁最新章节越过那道山梁全文阅读越过那道山梁5200越过那道山梁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渝夫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