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正文 第7章 钟山仙子

本章节来自于 爱过三千年 http://www.lishu123.com/84/84186/
    离开扬州梅花书院以后,我在家里呆的时间并不长,又到安庆敬敷书院任教,之后又到歙县紫阳书院、南京钟山书院。(龙组特工)经过近四十年的努力,华夏文风从死气沉沉的咬文嚼字终于改变得经事务实了。

    其实,文章也是有生命的,也是活的。义理,就是文章的灵魂;考据,就是文章的经脉;辞章,就是文章的外表。所以,我把那些古往今来文人们写的有灵魂的文章都编入《古文辞类纂》。世人还是有慧根的,争相研读这本书。

    我一直怀念小柔,担心小柔,念着挂着,可是一直没有她的音讯。眼看着我也垂垂暮矣,没什么感觉都已经八十多岁啦,也快去啦!可是,空灵子大师说的“相会有期”不会出错呀,纵然是快见棺材的年龄了,我始终没有怀疑空灵子大师的话。

    不是年轻了啊,走路都得扶着拐杖,还总是有下人陪侍身边,我最讨厌有人一直跟着我了,我真有那么不济么?不过呢,想想也就释然了,跟在我身边,是某个下人的工作和饭碗,你不让他跟着,他就没了工作和饭碗。或者我命令他一边呆着,我独自走走,我的走走,往往就会走得很远,会害的下人不好做啊!

    这天一早,也是下人陪着,来到闹市中,也就是菜市场附近,这里人气旺。我喜欢盛世买卖兴隆人气旺的样子,大清的康乾盛世也是来之不易啊。

    前面有一群担柴来卖的樵夫。这钟山附近,一草一木都是景致,当然不容樵采,也苦了这些樵夫,只能砍些枯死的树木,或则搂些落叶来卖。

    一个皮肤黧黑、精瘦却显得有力的汉子挑着一大担松毛刚来到市场,和四五个先到的樵夫打招呼,然后闲聊起来。我不买柴,却有兴趣听他们闲聊。一个年岁大的樵夫就说:“唉,我说哥几个啊,山下的王老爷子你们都认识吧?”

    另一个年轻些的樵夫接口说:“你不是说那个一直喜欢到钟山上种树的王老爷子吧?”

    “没错,说的就是他。”

    年轻樵夫说:“他我知道啊,一个老实人,几十年如一日,到钟山上植树,这树就像他的孩子一样啊,我们砍柴,不敢砍了他的树,哪怕是不小心踩到一棵树苗,也要被他骂,还要怕赔偿的。冬天他怕野鼠兔子什么的咬坏他的树苗,就搬一个木桌,站在木桌上面敲锣,把鼠兔吓跑。痴是有些痴,不过王老爷子是个好人。怎么啦?王老爷子不会出什么事吧?”

    年岁大的樵夫哈哈一笑:“能出什么事啊?王老爷子他好着呢!他可和我有亲戚关系,你们不得背后咒骂他啊,让我听见,我可不愿意!不过,昨天傍晚我从他门前过,进屋讨碗茶水喝。www.justsou.com和他聊了一会,听他说了件奇事呢!”

    “哦?什么奇事呀,说来听听。”

    年岁大的樵夫神秘地说:“你们可听好了啊!咳,咳,我先抽袋烟。”

    年轻樵夫急了:“哎呀!不要卖关子好不好?你要不说我们还懒得听。”

    老樵夫说:“哈哈,不是我要卖关子,只怕说出来你们不信。”

    “嗨,谁不知道你老哥,一辈子从来不说谎的。你说的话谁不相信啊?”

    “好,既然你们相信我,我就说给你们听。哎,你们都在这钟山打了许多年的柴了,沟沟岭岭几乎都跑遍了,那山后的断崖你们大概也都去过吧?”

    “去过,不过最近王老爷子在那新种植了一些树苗,不让我们到那里去了。”

    “哎,这就对了。我再问大家伙一句,你们行走钟山也许多年了,可见过什么灵异的事情没有?”

    “哎,我说老爷子,你怎么突然问起这个来啦?这钟山非比一日,这里面的山神灵异之事也不是三天两日能说完的呀。你就直说吧,是不是王老爷子遇到什么大美妞,或者发了一笔财了什么的?老哥们又不打劫,改日去道个喜讨杯水酒喝喝。”

    “美的你,还讨杯酒喝,喝了你能认得路回家么?不过呢,倒是叫你懵对了一半。”

    “什么一半?难道……?”

    “别瞎猜了,我告诉你们吧。王老爷子啊,在那断崖遇到仙子啦!”

    “哦?!”大家都张大了嘴巴。我也感到稀奇。

    “告诉你们,昨天早上啊,王老爷子去到断崖给树苗浇水,担着两桶水正往山上走呢,抬头看那断崖。你们猜看到了什么?”

    “啊?什么啊?仙子啊。”

    “是不是仙子,王老爷子怎么知道?”

    老樵夫来了劲:“问得好。王老爷子看到在断崖上有个美人,在断崖上行走如同平地,在那采药呢。”

    “什么?!王老爷子不是眼花了吧?”

    “看,看,我怎么说来着?就怕你们不相信。王老爷子也是以为自己眼花或者做梦什么的,掐了掐自己的胳膊,那疼啊,就不是做梦。他心知蹊跷,就放下水桶,悄悄绕到近处去看。我跟你讲,王老爷子说了,就连仙子左耳朵下面有个比铜钱还小的胎疤,王老爷子都看得一清二楚。(卿本黑萌之妖妃来袭)”

    听到这里,我心里有如一个霹雳闪过。“左耳朵下面有个比铜钱还小的胎记?是这么说的么?”我不禁失声问道。

    老樵夫倒是被我吓了一跳。我怎么也是个老爷打扮,突然插话,老樵夫自然被吓到。不过他马上认出我来,可能也是到过钟山书院送过柴火,认得我:“哦哦,这位老爷,是前面书院里的吧!小人在这里随便聊天,也是听王老爷子自己说的啊哈。他是这么说的。”

    我定了定心神说:“那么,这样可好?烦劳你带个信,给那王先生,就说钟山书院姚先生请他来书院一趟。怎么样?”

    “行,行,老爷。我卖完柴回去一定把信带到。”

    “哦哦,事不宜迟,柴你就不要卖了。挑到书院的柴房去吧。”

    “哈哈,好啊好啊。”老樵夫挺开心。

    到了书院柴房,我吩咐收下老樵夫的柴,也就值几文钱的柴,我叫人多赏了他一些碎银子。老樵夫也是太过忠厚老实,赏钱说什么也不要,我又叫人取了一些糕饼、旧衣服什么的,好劝他才收下。

    本来是要老樵夫带信让王老爷子来一趟的,可是现在我已经等不及了,索性跟老樵夫一道去。书院里的管家又不放心了,喊了四个轿夫,让我坐轿去。我此刻只想早见到王老爷子,也顾不得管怎么去了,就依从书院管家的安排,带上一些布匹礼物什么的,坐上轿子随老樵夫进钟山。

    我们一行人在老樵夫的带领下进了钟山,起初还是比较大的路,逐渐下到乡村小路上,七拐八弯的,我也无心看风景,只恨怎么还不到。

    其实也不算太远的,也就上十里山路,我们到了一处竹篱茅舍。真是清幽隐居之地啊,左有溪水,右有青山,院里养着鸡鸭,墙上还挂着许多晾晒的草药,院后栽种果树蔬菜。一条花狗叫着扑出来。老樵夫一边呵斥花狗,一边冲院子里面喊了一声:“王表叔在家吗?有贵客啊!”

    我从轿子里下来,这时从屋里出来一个长辫花白的老者,应该就是王老爷子了。倒是也吓了他一跳,因为这山野里可不怎么有乘轿来的客人。

    王老爷子看着我,楞了一下:“请问这位老爷是?”

    我拱了拱手:“在下是山下钟山书院的山长,姚鼐。”

    “哦,真是啊,今早喜鹊在院子里特别地闹啊!原来真的有贵客!快,快,屋里请!”

    他把我让到屋里,对着后院的菜圃喊了一声:“四姑啊,来客人了,快煎茶来!”

    有个姑娘在菜圃里答应了一声。(独宠旧爱陆少的秘密恋人)王老爷子又对一边站着的老樵夫说:“大侄子啊,你在这帮忙张罗张罗招呼四位差哥(轿夫)。你婶子和几个大妈下山买东西去了,还没回来。”

    我连忙说:“不要忙,我坐坐就走。”

    王老爷子连忙说:“山长是南京城的贵客,今天到了我这茅舍,不是蓬荜生辉是什么呀!说什么也得吃个中饭才走,要不然就是瞧不上咱田舍翁。来来,姚山长请上座。”

    “岂敢岂敢?还是王先生上座。”

    “哦,不知道姚先生贵庚?”

    “哦,在下虚度八十有五。”

    “哈哈,那你是大哥,你当然上座。小弟比大哥小一岁啊哈。”

    看不出这位王老爷子是八十四岁的人,只比我小一岁,还能挑水上山浇树。我总感到风烛残年的样子。

    我只好坐下。这时,竹帘一卷,一个三十多岁的村姑拎着茶壶,拿着茶盅进来。她把茶壶茶盅放到桌子上。王老爷子忙说:“来来,见过姚老爷。”

    村姑微微万福:“姚老爷万福。”

    我忙起身:“免礼免礼。”

    王老爷子说:“这是我媳妇四姑。我儿子是个郎中,上山采药还没回来。老婆子到城里买东西也没回来。两个孙子在到村塾读书去了。我也是刚从山上浇水下来。姚先生到这山野是来看钟山风景的吧?”

    我拱手道:“我是想向王先生打听个事情。”接着把听老樵夫说的遇仙的事说出来,请王先生说个详细。

    王先生说:“哦,原来是为此事而来。领姚先生来的樵夫是我家一个远房侄子,姓袁,乡下人也没个名字,在族中行十三,就一直叫袁十三啊哈。他是昨天傍晚打柴下山,在我这讨茶喝。我也是一时高兴劲,就和他说了这个事儿。没想到把姚先生惊动到这山野之地。”

    “哦,如若此事属实,我想要知道那断崖在什么地方?可否带我去一看。”

    “这个,是小弟亲眼所见,仙子在断崖上采药如履平地。断崖离此远倒是不算太远,只是这山路崎岖难走,有的地方轿子过不去。甚至有的地方连正经的路都没有,只有樵夫走的羊肠小道。(百炼成仙)”

    “王先生是否亲眼见到仙子左边耳朵下面颊上,有个比铜钱还小的胎记啊?”

    “是啊!我怕惊动了仙子,就悄悄绕近了观瞧,确实看得很仔细,左耳下面颊有个褐色胎记。我还以为是梦境,狠狠在胳膊上拧了一把,你看,到现在还有块淤青呢,是我当时激动,拧得太下劲了吧。”

    “这样,无论如何我想去断崖看一看。烦请王先生带个路。”

    “没问题。只是大哥你不习惯走这山路。”

    “没事儿,我也经常上山的,何况还有四个跟班呢。”

    我们来到院子里,我让一个轿夫取出带来的布匹礼物。王先生说什么也不肯收下,还好,王先生的老婆从外面买东西回来,劝说她收下了礼物。

    我和四个轿夫在王先生、袁十三的带领下,循着羊肠小道开始上山。幽静的山林里,不时传来鸟儿的鸣叫。一路上王先生说着道旁的每一棵树木,这棵为什么底部会长瘤啦,那棵抗旱这棵耐涝,还有哪棵树有一年被大风连根拔起,差点死掉,这些树木真的就像他的儿孙一样啊。我只顾跟着走,心里有事,一点没觉得累,四个轿夫已经呼哧气喘了。记起空灵子大师的一句话来:“人越多越累赘。”我一个老迈文人还没觉得累。好不容易来到了王先生所说的断崖。

    断崖在一处深山里,崖上有一片树木稀疏的空地,空地间隙里有王先生整整齐齐种下的树苗,看得出早上刚浇过水。探头向崖下看去,雾气缭绕,深不可测,崖壁上长着一些奇花异草。

    王先生向我描述着:“当时我最近的地方就躲在那棵树后面,清清楚楚看到了仙子的脸,真是人间所无的美人呀!”

    我向四周瞭望,山苍苍,树茫茫。即使有仙子出没,她又该到何处藏身呢?

    我问:“不知道这附近有什么可以藏身的地方?比如寺庙或者山洞之类?”

    袁十三答道:“这里比较僻静,寺庙没有。山洞附近倒是有一个,我们经常去避雨的,也没见过什么。”

    山里的天气倒是说变就变,刚才还晴得好好的,来了一阵云雾,就下起急雨。我们在袁十三的带领下,深一脚浅一脚到了那个山洞。王先生寻了一根枯藤给我做拐杖,还能扶着我,那四个轿夫已经自顾不暇了。

    我在山洞里里外外、仔仔细细寻觅了一番,寻常的山洞,寻常的山石、泥土,有些是樵夫在这里生火的痕迹,别的一无所获。(继承者:纨绔二小姐

    山中云雨很快又过去了,天又晴朗起来,山地和树叶上略有些雨水,也不影响行路。我们一行下山回到王先生家。

    王先生的老婆和媳妇已经杀鸡煮饭的,等着我们回来了。王先生的孙子也都下学回来,只有他儿子据说是带着干粮进山,到晚间才回来。

    王先生和我在屋里坐下。轿夫由袁十三陪着在院子里,王先生的老婆和媳妇先服侍大家,还有学童吃饭,自己等众人吃过了才吃。

    王先生为我斟了村酿米酒,对饮起来,一边聊着山里的传奇故事,都是些狐狸野兔花妖什么之类的。

    我喝了些酒,头脑里还在想着仙子的事情,又问了王先生仙子长得啥模样。王先生开始只是说漂亮,太漂亮了之类的话,其它也说不出什么来。我就把小柔的一些面部特征说给他听。没想到王先生听后连连点头:“是啊,是啊。就是你说的那个样子的。难道姚先生也在哪儿见过这仙子不成?”

    我或许是酒喝多了些,渐渐地迷糊,“难道,真的是小柔?几十年过去了,她也该白发苍苍了啊,怎么会还是少女模样?”

    我对王先生说:“我准备在王先生家中多叨扰几日,不知道王先生方便否?”

    王先生酒也喝得面红耳赤,一口应承:“贵客住在我家里,没问题!”

    下午,我打发四个轿夫抬着空轿回书院。我住在了王先生家里。

    傍晚,王先生的儿子从山里采药回来,我们见过了,一起坐在院子里闲聊。两个小学童在一旁背新学的《三字经》,溪水叮咚,清风徐来,真是人间仙境呀!

    夤夜,我和王先生住在一起,王先生的老婆和孙子住。山里清冷,我也就和衣而睡。忙碌一天的山里人家,沉入了寂静。开始,我还辗转不眠,不过或许白天登山累了,很快就进入了梦乡。

    这时门吱呀地响了,好像有人推门而入。我一下子就被惊醒了。乡村里晚间也不掌灯的。王先生呼呼大睡,还好有月光照了进来。这花狗怎么也睡了么?居然不叫的。

    我微闭双目看着,一缕香风拂过,我深深吸了一口香气,月光下,一个美女款款而入。那身影,不是小柔又是谁?我的心砰砰地跳。我要喊,却喊不出来,想要动,却动不了。只有睁眼看着。小柔缓缓来到床前,站下看着我,又缓缓叹了口气:“唉!老爷老啦!”

    小柔的衣服轻得像纱,美得像雾,怪不得郭翰先生说“天衣无缝”。小柔似乎知道我在假寐,施礼说:“老爷万福。小柔特地来请老爷。”

    说着拿出一个红线拴着的玉人在我眼前一晃,然后伸手拉起我来。我起身和小柔往外走去。

    这下,走得很快,像是在飞。很快来到一处气派的大门前。小柔一挥手,不知怎么大门就开了。门内的大厅里灯火辉煌。一个白发老太太坐在大厅的太师椅上,四个侍婢侍立在两侧。见我和小柔进来。四个侍婢连忙施礼:“姚老爷万福。”我忙微笑答礼。

    上面坐着的正是空灵子大师,我连忙向大师行礼见过。

    大师请我在一旁落座,小柔也站在一边侍立。有侍婢奉上香茶。

    大师还是洗得很干净的八卦道袍,肩头有一块补丁的,难道这件道袍大师又穿了几十年?空灵子大师手执拂麈,微微颌首,对我说:“姚先生,一别数十年,今日相见,已经鹤发苍苍了啊。”

    我略算了算:“嗯,扬州一别,三十五年过去了。大师也该百三十六岁啦。我一直记得大师说的相见有期的话。”

    “嗯,没想到啊,不过也是人之常情,当年风华正茂,雄心勃勃的姚先生,现在已经也和贫道一样,白发苍苍啦。不过,贫道也说过,施主完成百年天命以后,会入道家法门,小柔是替你预先探路而已。”

    “是,大师的话,鼐言犹在耳。”

    “既然大家都记得。今天时间也很紧迫的。你和如夫人数十年没见面了,也有许多话要讲,顺便我会让小柔带你看样东西。我们就暂时不打扰你们别后相逢的时间了。”

    说完,空灵子大师在侍婢的簇拥下退了出去,大厅里只剩下我和小柔两个人。

    见人已散去,小柔来到我身前,深情地望着我。我感到很惭愧,小柔还是那么年轻,可是我须发皆白,行将就木的样子。小柔丝毫没有嫌弃我的意思,坐到我的怀里,抚着我的鬓发说:“老爷啊,你我一别三十五年,今后就要永远在一起了。”

    她的话让我摸不着头脑,这状况到底是死是活,是仙是鬼?其实身临其境,我一点也不觉得奇怪,就像在梦里遇到亲人,从来也不奇怪他们的生死一样。

    小柔又说:“老爷,我带你去看一样东西。”

    刚才空灵子大师也说要我看一样东西的。小柔拉起我往后堂一个房间走去。

    这个房间里悬着一颗硕大的夜明珠,照亮了整个房间。一架寒玉做成的床上罩着如莎的帐子。小柔手轻轻一挥,纱帐轻轻启开,寒玉床一片白茫茫的雾气升腾。床上躺着的,居然是年轻的我。此刻,我不知道是站在这里的老先生,还是躺着床上的少先生了。

    小柔说:“明天你就回书院吧,这里的一切你自己知道就行了。不过,今年的九月十三,是你驾鹤的日子,可以提前准备好,到时候我会接你过来。”

    我此时心里非常清楚的,就是说,今年,嘉庆十五年(1815)九月十三,将是我诀别人世的日子,我死后会在这里和小柔做神仙夫妻。我还是有些疑问,就问:“我来到这里,就是寒玉床上这个样子吗?这是不是传说中的借尸还魂呀?”

    小柔笑了,笑得很开心的样子:“也难怪,我们虽然分别了三十五年,可是你生活在嘉庆年间。对有些东西只能理解到这步了。”

    “那你帮我解释解释么。”

    “哈哈,天机不可泄露。”

    “哎呀,大师都说过,你是来帮我探路的,反正我不久就会来和你相聚,早知道些时日又有何妨,上天不会惩罚我们的。”

    “好吧!那我就对老爷略言一二,以老爷的通天智慧,一点就破。”

    说着,小柔娓娓道来:“说是神仙呢,其实也就是懂得了五行阴阳。凡人很容易得到这些知识,只是不相信的去掉了一大半,就像三国时的曹丞相,仙人要度他,他又不肯。然后呢,这个修炼很无聊的,是需要坚持的,所以一般是在名山大川的空寂之处修炼,不会受干扰,即使在闹市,也可以修行,不是说大隐于市么?千人万人里,都由于这不能坚持剔除了。即使能坚持下来,颐养天年,也不过活到天年的120岁到140岁,多活些时日而已。”

    我听得很明白,这些道理我以往读书时,在道家经典里也读到过。

    “可是,要修得一些凡人所说的法术,就需要有高人指点了。”

    “比如说穿越,就像树木上虫子咬出的小洞,仙人从虫洞里既可以穿越到过去,也可以穿越到未来。到了未来的岁月里,有些法术可以用尝试和重复的办法证明,这叫做科学。科学可以利用人体的精血毛发刻龙出另外的一个身体,在这寒玉床上不断滋养长大,可是这身体是没有经历和感受的,就是只有外表、经脉,却没有灵魂。早在5300年前,在现在的和州,就是楚霸王自刎的乌江和州,就有了让灵魂出入身体的法器和法术。”

    说着,她伸出手,在她手里是那个用红线拴着的玉人。见到这玉人,我不禁神情一凛。小柔又接着说:“这可不是普通的玉人,你看,它上面这个极为微小的孔洞,以科学度量是0。15毫米,即使用科学的激光也很难做到。用这个法器,可以把人体内的元气吸引出来,然后放到刻龙人的新身体里面,不断这样,就做到了长生不老。所以呢,这个刻龙人不是什么借尸还魂。你想啊,死人不是有病就是老死,怎么好再注入灵魂啊?即使是意外死亡,身体无碍的,可是想着那不是自己的身体也别扭啊。”

    我听得似懂非懂,却又感到十分新鲜。

    小柔看着我:“有了空灵子大师为你准备好的这个刻龙人,加上和州的玉人法宝,到那时,我们就可以做神仙夫妻,生生世世在一起了。除非自己要入生死循环。或者是天意另有安排。”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仁者不忧的小说爱过三千年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爱过三千年最新章节爱过三千年全文阅读爱过三千年5200爱过三千年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仁者不忧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