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直人误入居延海,只得随遇而安。(
超级机器人分身)为了生计,他走进了一个蒙古包。这家老夫妇俩,一个儿子,放一群羊,还有几峰骆驼,几匹马。潘直人知道到了蒙区,只好用蒙语和主人道尔吉老人对话。他客气地说:
“老人家,这面前的一片水,叫什么名字?哪来的这么多水啊?”
道尔吉老人说:
“我们面前的水,叫嘎顺淖尔,东边那个湖叫苏古淖尔。我们这个地方,古时叫居延海,后来水渐渐少了,分成了两个湖,才叫现在这两个名字。”
道尔吉老人问:
“小伙子,你是从哪儿来,到那儿去?”
“我是祁连山下苏里沟的藏民,本想到嘉峪关买些东西,遇到沙尘暴,误走这里,路上马也累死了。”
“那你今后打算怎办?”
“我现在身无分文,又失掉了老马,只好在这里暂住一时,赚一点钱,买峰骆驼,或者买匹马,再回去。”
“在这里混生活,难呐!你有什么手艺,如果没有特殊技能,在这里很难赚到你要买骆驼,或者买马的钱。”
“老伯,不瞒你说,我有皮匠手艺,可以熟皮子,缝皮袄和缝皮靴,什么都会干。
道尔吉老人听说他是皮匠,眼前一亮说:
“你会干皮匠活,那可是好手艺,在这里可大有可为。(
护花保镖)”
“是啊,不敢说手艺高明,但自认为手艺还算可以,不信就试试看吧!”
“那你准备开皮匠铺吗?”
“不行,我无本钱,怎么开皮匠铺啊?我想给你老人家作工,赚了钱全归您,我白干活。”
道尔吉说:
“不妥,我哪能叫你白干活呢?这样吧,我出资金,买些做皮匠活的用具,赚了钱,我们五五分成。”
潘直人说:
“不妥,不妥,我别无所求,只求干上一段时间,挣一峰骆驼,载着我回归祁连山老家足矣。”
道尔吉老汉说:
“好吧,不要争了,我在嘎顺诺尔湖边有一处土房子,你就住到那里,做皮匠活的用具,随后我让人给你送去,十天以后开张。”
就这样,潘直人在嘎顺诺尔湖边干起了皮货生意。一干就是半年多。生意相当火暴。也赚了不少钱。到了春天,潘直人向道尔吉老人提出要回归家乡,道尔吉老人虽然不舍得,但人各有志,不能强留。道尔吉老人也很通情达理,赏给他十块大洋,给他一峰骆驼,并让他儿子立特尔,送他回归祁连山。
道尔吉老汉要他们沿着弱水河逆水而上。潘直人说:
“我不想走这条路,原因是我有一表亲在民勤县落户多年,我既出了祁连山,就想顺便去看看他,然后从那里再回祁连山。(
嫡女当嫁)”
道尔吉老汉说:
“那条路十分难走,要通过浩瀚的巴丹吉林大沙漠,中间很少有淡水,如果遇到沙尘暴,更是凶险。”
由于潘直人的坚持,道尔吉老汉同意了他要走的路线,并打算派儿子立特尔送他一程。因为这条路唯有他走过,他儿子立特尔没走过,老汉还在一片羊皮上绘了草图,指明什么地方好走,什么地方不好走,什么地方有水等等。潘直人千恩万谢。在立特尔的带领下出发了。
由于有立特尔的引路,他们经过一个月的努力,很顺利,终于走过了大沙漠,到了民勤县地界,立特尔告辞。潘直人说:
“立特尔,你把我的骆驼也带回去吧!到了这里,我就用不上骆驼了。”
立特尔不允说:
“这峰骆驼是父亲送给你的,也是你半年多用汗水挣来的。”
潘直人说:
“立特尔,快把骆驼带上,你回去的路上十分艰难,有两峰骆驼陪着你,我也好放心。”
立特尔终于同意骑着一峰,拉着一峰骆驼走了。
在民勤县北关,潘直人找到了一个小店住下。(
陕西文学网)他进了店铺,要了两碟小菜,一壶烧酒,边酌边吃……对面走了来两位军人,对他进行盘问。他用一口流利的藏话回答。可把两位军人唬蒙了。两位军人不懂他说些什么,老板群培力忙来给他们作翻译,他说:
“二位军爷,他是祁连山上的藏民,到民勤县是来找亲戚的,我敢做保,他绝不是你们要找的人。”
二位军人翻了翻眼睛,还不想离去,群老板马上明白了,立即给他们摆了一桌酒菜,让他们吃好、喝好,然后打着“饱咯”走了。
老板为潘直人解了围,潘直人表示感谢,就在这个小店住下了。到了晚上,老板关了店门,悄悄的进了他的房间,想说点什么。
潘直人先客气地说:
“多亏老板帮我周旋,险些落入敌手。您真是位好人,我该怎样谢您?”
老板一笑说:
“你该谢的不是我!”
“那我该谢谁?”
“你还没认出我是谁吗?”
“潘直人这才仔细观察老板的模样,好像在哪里见过 ,可是,就是想不起他是谁。”
老板自我介绍说:
“我叫群培力,你听了一定很陌生,如果我说出另一个人的名字,你一定很熟悉。”
“谁呀?”
“那木加,她是我的小表妹。(
极品装备制造师)”
潘直人这才想起来了,说:
“你看我,太眼拙,你早认出我,我却没认出你来。”
“这不奇怪,你我只有一面之识,而且上次见面时,我是藏民装束,现在我改成汉民装束,你自然很难认出我。而你上次是藏民装束,这次还是那身藏袍,特别是脸上这块疤,我自然容易认出你。”
“敢问老板,你既是那木加的表兄,为什么到这里来当起老板了?那次听了你的谎言,使我做了几个月大牢,差一点丢了性命,你当时为什么骗我说‘马家军来了’。”
群培力说:
“说来话长,就长话短说吧,那次在祁连山,不是我要骗你,是小那木加喜欢你,不想让你离开她。正赶上我回祁连山探望姑母,是她出的鬼主意,想让你留在祁连山。”
“我不是跟祁老伯走了吗?你们的骗局也没留住我呀!”
“在那木加看来,你跟祁老伯回祁连县,明年夏天还会来苏里沟。如果你回了陕甘,就再也回不来了,所以,她想留你在苏里,必须先让你跟祁老伯走。”
“啊,这个鬼灵精,她想的还挺多呢?”
“关于我为什么到这里来开店,说来话就更长了。(
随身副本闯仙界)”
接着他叙述自己来这里的过程。那一年,他到西宁去卖皮子和药材,被马步芳部队抓了,在连长韩三刺的连队当兵。红军长征到青海南部地界,马步芳派韩三刺连去剿“匪”。他在和红军作战中被俘,遂参加了红军。在红军三个方面军汇师时,因为腿部有伤,被分配到黄贞贞团作炊事兵。当时他是女红军团唯一男兵,表现积极,苦活累活都是他一个人干。
后来,到河西走廊与马家军作战。古浪战役中,女红军团全军覆没,他和黄贞贞等人被俘。按照马家军的政策,男兵全部杀掉。女兵分配给各级军官做小老婆。因为他在韩三刺部下当过兵,关系尚好,没有杀他。但是韩三刺再也不接受他当兵了。后来,转业到这民勤县做起了餐馆生意。
“你转业为什么不回祁连山,跟姑妈,表妹团聚?”
“汉民地区呆贯了,感到还是这里生活好,在祁连山太艰苦,还准备把姑母和小表妹都接来,在这里生活。”
“为什么没接来?”
“都是姑姑,她老人家祁连山里呆贯了,不愿意出来,只好……”
“原来如此,你既是马步芳部军人,又得到韩三刺的恩赦,我是红军,为什么不抓我,换上五百块大洋,过富余生活,还帮我打掩护?”
“我参加红军后遇到了一个奇人,他教育我,使我认识到红军才是中国人的脊梁,所以我才帮你。”
“你遇到的奇人在哪里?他是谁?我能不能见他?”
“你可以见她,但要从长计议,你就先在我这小店给我帮忙吧!改日再谈,休息吧!”
群培力匆匆离去。
潘直人明白了,事情不能太急,他决定在群培力的小店当店员。他改变了装束,打扮成一个店员,开始在这里打工生活。
群培力每天要给城北关一个大院送三次饭。潘直人看在眼里,他想,群培力说他遇到了一个奇人,可能这位奇人就住在这个大院里。什么时候老板才能让我见见这位奇人呢?可是老板却不急,每次送饭都是他亲自去,绝不让潘直人染指。直到他在这里做了三个月工以后,潘直人这个店员已被西半城的顾客所了解,群培力才把他叫到后院自己的小屋商谈:
“潘先生,我知道你很急,但是,此事我一直压到今天,目前民勤还很不平静,街上到处都是马家军的眼睛。如果你新来乍到,就让你去送饭,必然引起敌人的注意。你在这里做了几个月工,西半城的人都知道你是我的店员后,再让你去送饭,就不会引起别人的怀疑了。”
“你说的奇人,是不是就在那个大院里?”
他压低声音说:
“此人正是大院的女主人。她男主人就是韩三刺,是马家军的一个营长,击溃西路军,他立了战功,现在是民勤最高军事长官。因为他立有战功,马步芳把一位被俘的女红军赏给他作“压寨夫人”。他对这位夫人残酷虐待,囚禁在这个大院里。每次光顾大院,在他蹂躏女红军之前,必然先将女红军痛打一顿,打的鼻青眼肿以后,再蹂躏她。这个韩三刺是典型的**狂。”
“那,这位女红军受苦了,她没有进行反抗吗?”
“反抗也没用,后来就不反抗了。”
“那你说的奇人就是她吗?”
“我说的奇人就是这位女红军。”
“啊,我理解,现在我可以去见她了吗?”
“是,你今天就替我去送饭,不过,要处处小心,不要多说话,静静观察,送去后赶快回来。”
潘直人接过他准备好的饭菜,向北关外一个大院走去。在大院门口,被卫兵拦:
“你是什么人?”
“西关外群培力餐馆的伙计,前来送饭。”
两个警察上上下下把他搜查一遍说:
“你师傅为什么不来送饭?”
“师傅生病了,不得已,命我来送。”
这才放行。他走进大院,进入房门,把食盒从小窗户递进去。一个女人迎面走来,通过小窗户,他俩四目相对,都大吃一惊,那女人说:
“你是——”
下面的话,尚未出口,马上自己用手捂住了嘴,把喊声咽了回去。潘直人见那女人,一惊,心里说,这不是黄贞贞吗?但是,他没有敢说出来。放下食盒,看她把食物拿进屋去,把上次送来的空碗和筷子递给他,他迅速离开了大院。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