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第3节:托付
黑黑的浓烟顺着风头朝墙外吹来,呛得孙红捂着鼻子就逃。
原本十分有情调的院落,现在成了大杂院。上海是孙红她们家祖先闯荡人生的地方,在这里建起了富有的家园。一场革命,让她们回到了人生的发源地。在那里她读懂了人生世界这本书。
入乡随俗,她已经习惯了仙女庙的生活,来上海感到有点不习惯了。特别是那个自来水里的浓浓的漂泊粉味道,实在是呛人。所以,每天在医院病房里喝水时,她都要放上一小勺葡萄糖粉和在里面,改改口味。
到过上海的仙女庙人常常在饭余茶后说上海女人皮肤白,恐怕和天天喝这个自来水有关。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个水自然是至关重要的。后来有诗人形容上海女人有一种病态的美,出典也是从这个自来水上来的。
小洋房孙红是不想住回去的,父母已经双亡,住进去只会更增加愁绪和伤感。她现在只是想找回童年的美好记忆。
回到医院的病房里,孙红把买来的礼物一一收拾进行李袋。除了给王兵买了礼物,她还为永祥娘买了两袋上海奶粉,为同事和学生买了两斤大白兔奶糖。上海货吃香,到了上海总不能够空着手回去。
收拾好行礼,准备明天一早办好出院手续,就动身启程回仙女庙。
前几天,王兵打电话问病情时说,出院时通知一声,他开车来接。孙红不愿意。王兵是你什么人?你孙红又是王兵什么?她不想让别人多个口舌。更不想让王兵对自己死不下那颗心。她准备自己一个人悄悄的回去。
这个时候,沈芳赶来了。她把两块的确凉布料,五斤精制鸡蛋挂面卷,二斤奶油饼干交给了孙红,托她带给永祥娘。
孙红一边收拾着东西一边说“沈芳,感谢你这些天的照顾,有机会回仙女庙玩玩,我请你吃杂色小笼。”
“你快别说了,我口水都要流出来了。我最喜欢吃里面的蒸饺和油糕了。”沈芳一边说,一边帮着整理行礼。
“沈芳,有句话我晓得该不该讲?如果遇到合适的男人,你也该考虑再成个家,今后银杏……”没等孙红说完,沈芳的眼泪夺眶而出。“别哭!沈芳你快别哭!刚才的话,算我没说。”孙红连忙劝慰道。
自打阿哥沈军带着已经有了身孕的女友踏进家门后,这个多年祥和的亭子间里开始了舌战。孝女沈芳不想让娘为此烦心,于是心一横,从一个抽屉里拿出本存折出了门。
她想到了孙红。觉得摆在她面前只有一条路,把银杏托付给孙红带回白果村,自己才能和孙医生谈论婚嫁之事,才有可能让出家里的房子让阿哥尽快结婚。
到了医院,坐在病床上的沈芳,支支吾吾的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无关紧要的话。
孙红是作家,对人际情感比别人敏锐。“沈芳,你找我是不是有什么事?我看你东一榔头,西一棒的,说起话来都心不在焉。”
憋了半晌的沈芳话没出口,眼睛先流了下来。她对马上要出院的孙红说“孙红,你能把帮我把银杏带回仙女庙吗?”
沈芳觉得儿子回白果村,是目前没有办法的办法。想到永祥娘的慈祥,和对银杏的溺爱,儿子在哪里不会受到什么大苦吃。只是心里又无端的增添了思念与牵挂。
听完了沈芳讲述的家庭矛盾。孙红心想:这样也好!永祥走后,永祥娘心里一直空荡荡的。祖孙俩在一起,白天黑夜也好有个说话的人儿。沈芳的父母兄弟之间的家庭矛盾也可以解决了。
沈芳把从存折上取出的一百块钱让孙红带着。说是给银杏的生活费。
孙红说“沈芳,银杏我一定会安全的带回仙女庙,交给永祥娘的。孩子的生活学习我也会关心的。这个你就放宽心吧!乡下吃得不好但饿不死,穿得不好但冻不着。这钱还是你自己留着成家时用。做人家后妈也不容易,到时买点东西给孙家小孩,拢络拢络小孩子的心。我每月四十二块工资,在乡下一个人也用不完,养个银杏没有什么难处。等你度过眼前的难关,将来再还我这个人情也不迟。下次来上海,你一定得在红房子请我吃顿正宗的西餐,在音乐厅请我听场西洋交响乐。”
此时,孙红这样做并不全是为了沈芳,有很大一部分是为了自己那个暗恋过,一直到今天都无法忘怀的男人。银杏是永祥名下的儿子。永祥走了,她觉得自己有责任把凡家的根抚养成人,也算让自己那段感情有个着落。更主要的是让婆婆春儿有个说话的人。
第二天,孙红收拾好随身擕带的物品,领着银杏离开了上海。两个女人相约,过了这段时间,等家庭矛盾缓和了,沈芳就来仙女庙接银杏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