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第二十五章:恋情]
第7节第7节:矛盾
望着失血后脸色苍白的儿子,沈芳感到自己是一切罪过的根源。
自己的过去,给永祥带来了与狗子敌视之火,人格受辱之恨。给春儿婆婆带来的是疼爱之虚伪,善良之蒙骗。给自己父母兄弟带来了人性之扭曲,亲情之淡薄。给小小年纪的儿子带来了不可预测的痛苦,和渺茫的人生之路。
从现在起,还不知有多少风风雨雨将打落在儿子的心灵上,银杏能承受得住吗?为了儿子,也为了哥哥,沈芳决定放弃心中对永祥存有的那份感情,当务之急是把自己嫁出去。让银杏有一个完整的家。让哥哥解决未婚先孕的丑事。只有把自己嫁出去,腾出家里仅有的住房来,哥哥的婚事才能尽快举办。
肚子不饶人,三个月以后谢慧兰的腰身还能够瞒住谁?她不想使哥哥为此影响政治前途。她不想未过门的嫂子丢人现眼没面子。她不想一向心高气傲的父母亲在里弄里抬不起头来。
“孙医生,侬有空吗?阿拉想跟侬讲句话。”这天下班时分,在医院门口,沈芳喊住了推自行车准备回家的孙医生。
孙医生见沈芳面色不太好。“小沈,这几天屋里厢吵相骂?我看侬把伲子也带来上班了,夜里也不回去?这样吧,医院里不方便,侬把伲子放在我家。如不嫌弃,我那里有一个亭子间,收拾收拾,侬母子俩好居住。”
“谢谢侬!孙医生,阿拉晓得侬一直关心我。有些事阿拉也不能相瞒侬。”沈芳把自己的过去一五一十的告诉了孙医生。
她想如果孙医生能理解她,她就应允孙医生的好意,住到他家亭子间去。假如这个男人愿意娶她为妻,她一定会心甘情愿为他做牛做马一辈子。她想通过和孙医生的婚约,在解决住房问题的同时,给银杏找个好的成长环境。
沈芳的一席话,让孙医生犹豫起来。他同情眼前这个女人的身世,怜悯眼前这个女人的遭遇。现在,为了这个温柔大方,美丽成熟的女人,他可以毫不迟疑地把这个女人搂在怀里。可为了这个女人的背后身世,过去的遭遇,自己能无怨无悔地接受她的一切吗?他沉默了。
沈芳涨红了脸庞说“如果侬可以接受阿拉的过去,阿拉会用今后的一切来回报侬的。”
孙医生停顿了好一会儿说“小沈,侬让我考虑考虑。回去,我还得和娟娟合计合计。”
失望。彻底地失望。沈芳头脑里马上反映,这段情缘是没什么企盼的。“孙医生,侬好好考虑,我不会给侬什么压力。”沈芳说着回医院上夜班去了。
这一个多月来,沈芳觉得自己活的很累。屋里厢住房矛盾愈来愈激化,医院里孙医生有意识的回避她。
她渐渐地产生了一个想法,实在想不出什么新办法,就把银杏送回仙女庙去,与永祥娘做个伴。自己和同事调班,常年值夜班,这样也就有了住处。拿定了主意后,沈芳这天当着家人的面说了自己的想法。
没想到这个想法得到全家人的拥护。沈家门的人支持把银杏送回白果村,如果永祥娘没有能力抚育,沈军表示每月在他的工钿里拿出五块钱,作为生活费贴补银杏,一直贴到十八岁为止。
这话后来被谢慧兰晓得了,引起了她的强烈不满。凭什么自家男人要贴铜钿养妹妹家的野种?她觉得自己和沈军结婚后,要添置的东西不老少,狠不得一个铜钿拌着两半花哩,没有义务为阿妹的小人承担责任。她骂沈军“孱头!憨大!十三点!”
沈军回了一句“点嗒嗒的!不这样做,银杏怎么好被打发走?房子是等得起的,可侬肚皮不争气,没辰光等来哉!”
“这贴铜钿的事体由侬爷娘作主,要侬冲到前八尺?不晓得侬脑子里哪根神筋搭错?”谢慧兰心里很不高兴。刚才沈军竟然骂她肚皮不争气,还怪阿拉哩,侬那么子怎么不争点气?有本事不要小河淌水?
沈军与沈芳兄妹俩人感情一向要好。当初爷娘重男轻女,为了自己能留城,硬是让初中毕业的妹子去了农村插队落户。他还记得那年送妹子走的情形。临上车时,姆妈与妹子抱头痛哭,当时他心里曾发下暗誓:今后一定要好生对待妹子。妹子离婚、病退回了城,命运已经够惨的了。如果为了自己的结婚住房,赶走她们母子俩,有点于心不忍。于是,沈军想用经济补偿来换取良心上的安慰,时常塞点钱给妹子。
沈芳不要,让阿哥存起来,将来结婚派用场。现在城市里人结婚已经不在自己家里烧小菜请客了,时兴下馆子办婚宴。这个面子是要撑的,手头上再紧巴,也是要在馆子里办上几桌像像样样的酒席的。
“你不需要,我外甥需要。你给银杏买点好吃的,买点玩具什么的。我们沈家门的孩子也不能够跌弄堂里这些人家一路吧?”沈军说。
听到哥哥这么说,沈芳心里十分温暖。到底是兄妹,一个爷娘肚皮里出来的,感情就是不一样?她把哥哥给的钱收下后,没有舍得用,在银行里开了个户头。准备先替哥哥保管着,等哥哥结婚后有了孩子时,再添上点钱作为贺礼。钱不钱不重要,只图这份兄妹情。
到了谈婚论嫁时,房子和钞票自然显得重要起来。远比追求恋人难得多。上海人有句俗话:娘子好娶房子难求。为了把婚礼办得不寒酸,沈军和谢慧兰俩人把各自己的工资合在一起,平时各自回家啃爷娘的,到了休息日俩人满上海的兜逛,忙着置办嫁妆。就那么三十几块铜钿,短少了五块十块的,马上就觉得手紧。
没有俩月,沈军按月贴外甥银杏五块钱生活费的事被发现。回到屋里厢,谢慧兰把沈军接济妹妹的举动对自己爷娘一说,立即遭到谢家门的反对。亅亅亅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