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饶都城临安,每逢五月初六都会举行盛大的庙会,一方面是祭祀巧手娘子,另一方面,便是让青年男女有个接触的机会,很多男女就在今日芳心暗许,成就一段才子佳人的佳话。(
随身副本闯仙界)相当于西蜀的七月七日乞巧节。
太阳刚落上,城南就热闹开来,小贩们在道路两旁一字排开,叫卖声、吆喝声、小贩间的打趣声,熙熙攘攘的人群,说话声、谈笑声不绝于耳。
人潮中有一男一女随波逐流,女子身着月牙白衣衫,粗糙的布帛上是大大小小的琳琅满目的补丁,女子白净的左脸有一块红色的胎记,几乎覆盖了大半边脸蛋,男子身穿淡青色长衫,从领口翻出的一小截深青色的布料大致可以猜想出衣衫原本的颜色,只不过是经过多次洗涤而成为如今的淡青色而已,男子的脸上有一道刀疤,从左眼角一直延伸到下巴。
二人虽然衣着寒酸,面目也因为胎记和疤痕而显得有些丑陋,但丝毫掩盖不住通身的贵气。正是这诡异的违和感,惹得周围的百姓看了又看。
这二人,正是易容后的宓幽和淳于律。
那热火朝天的氛围,将宓幽原本清冷淡漠的面容都沾染上几分喜气,她颇有兴味的打量着周围的情景,嘴角渐渐蓄起一抹浅淡的笑容。(
实习神医)
身旁的淳于律看起来很是郁闷,他低头回避着周围人的视线,无奈道:“太子妃确定要这样逛庙会吗?”
一句太子妃,惹得周围人频频相望,而在看到二人洗的发白的衣衫加上刻意易容之后的面容之后,一边念叨着“许是听错了”,一边折回头去。
“看来若不换个称呼,这庙会是别想逛了!”淳于律走近宓幽,低声道:“我听明月世子一直唤太子妃为谨儿,不如我也唤太子妃为谨儿,可好?”
“随便!”宓幽心不在焉的应着声,目光随意的张望着,突然被不远处的一个小摊吸引住了,那小摊上挂满了面具,面具上画着各种美景,“喂,那是什么?”
“我唤你谨儿,你却唤我‘喂’?”淳于律表示很不满,“按照礼尚往来,难道谨儿不应该换个称呼?”
宓幽想了想,歪过头问道:“那我应该叫你什么?”
淳于律垂眸想了一会儿,嘴角忽然微微一勾,道:“若谨儿不介意,可以唤我‘律’!”
“好吧!”宓幽点点头,在她看来,名字什么的不过是个称呼,没有什么特别意义,“那,律,那是什么?”
淳于律循着宓幽的视线看过去,了然一笑,解释道:“那是祁缘面具!”
“祁缘面具?”宓幽顿了顿,问道:“干嘛的?普通面具画的都是脸谱什么的,怎么这祁缘面具画的全是风景?”
“谨儿没听说过?”淳于律眼底有一抹柔光一闪即使,他笑了笑,道:“在周饶,每年五月初六都会贩卖这种祁缘面具,不知谨儿注意到了没有,祁缘面具上绘制的风景都是临安城的风景,且都不是完整的,面具师在制作之时,将同一个风景一分为二,分别绘制在两张面具之上,然后将所有面具混杂在一起,由不同的小贩进行贩卖。(
侠客中文网)”
“为什么要这样?”
“在周饶,有这么一个传说,据说在五月初六之日,买到绘制着同一风景的面具且在面具所绘场景相遇的男女,便是真正的有缘人!”
前方似乎新摆开了一个杂耍班,人群一下子兴奋起来,纷纷卯足了劲儿往那边赶,涌动的人潮差点将淳于律和宓幽冲散,淳于律身形灵活的避开横冲直撞的人流,停在了宓幽前面,宓幽身后不知谁又挤了一下,宓幽一个不察,踉跄着往前一栽,撞在了淳于律背上。
“抱歉!”宓幽揉着撞得生疼的额头,道:“后面人太挤!”
“无碍!”说着,淳于律四周看了看,忽然牵起了宓幽的手,背对着宓幽,道:“谨儿好像对祁缘面具很是感兴趣,那我们过去看看吧!”
宓幽盯着那只握紧自己手掌的大手,本能的想抽回,可一看周围这越发拥挤不堪的人潮,只得作罢,乖巧的紧跟淳于律的步伐,一抬头,淳于律微微发红的耳垂在闹市的灯火中清晰可见。(
最后人类)
人们比肩接踵,人声鼎沸,无论是温度还是氛围都上升到了一定的高度,人潮似飓风,而这飓风之中,有这么一只手掌牵引着她,从那掌心传来的炙热的温热,硬生生的盖过了周遭近乎沸腾的气势,周遭的人消失了,人声也殆尽了,天地间,似乎只剩下这一丝丝从指尖传递到心脏深处的温暖,醉人的、令人贪恋的…温暖……
不多时,二人站在了贩卖面具的小摊面前,淳于律转过身,发现宓幽若有所思的盯着自己的手掌,突然触电一般的松开手,两颊升起的一抹红晕掩映在灯火之中。他别过脸,语气带了几分尴尬,“到了,这一条街都是卖祁缘面具的!”
宓幽看过去,果然,整条街都是面具摊,每个摊上都挂满了琳琅满目的面具,煞是好看。(
妖妃有点狂)宓幽立马来了兴致。
“谨儿似乎很感兴趣?”瞥见身边人儿眼中的跃跃欲试,淳于律笑着提议道:“那不如我们来玩个游戏,试试这祁缘面具的传说可好?”
宓幽面上兴致勃勃,“怎么玩?”
“你我分头行动,各买一个面具,至于款式,自然是选自己中意的,买好之后,依旧分开随意逛临安城,试一试,你我能否买到同一风景的面具,或者能否在面具所绘之处相遇,”说完,淳于律顿了顿,笑看着宓幽,道:“谨儿意下如何?”
宓幽噙着笑,颔首道:“果然有趣!”
“若你我无法相遇,那么,一个半时辰之后重回此地!”
“一言为定!”
与淳于律分开之后,宓幽缓步游走在买面具的小摊上,似乎是对临安城的风景比较感兴趣,宓幽看的很仔细,几乎每个摊位的面具,她都会细细赏玩一番,然后在转向下一家,一转眼,半个时辰过去了,宓幽还是没有买到真正中意的面具。
慢慢的,宓幽开始意兴阑珊。忽然,一个小摊吸引了宓幽的注意。摆摊的是个胡子花白的老头儿,在他简陋的板车上,不似其他小贩那样摆满面具,反而只是零星的几个面具,宓幽忍不住走了过去。(
别那么骄傲)
“小姑娘,买个面具吧!”老头儿见来了客人,笑的眉眼开花,“你瞅瞅,我这面具上的风景,可都是别的摊上没有的……”
宓幽细细一看,果然,面具上绘制的风景都是在其他摊位上未曾见过的,宓幽挨个打量完,最后拿起了一张面具,面具底部画着一条涓流的小河,小河上方不知是胡同还是什么的,只看得出是青石板搭建的一个拱形圆洞。
“这画的是什么?”宓幽指着面具上的风景问道:“也是临安城的风景吗?”
老头眯起眼费劲儿一看,禁不住“哟”了一声,道:“小姑娘好眼力,这可是百儿八十年都没人买得到的风景呢,这画的呀,是临安河昔阳巷旁的一条分支细流,这细流上有一座昔阳桥,昔阳桥是周饶最为独特的一座桥,它的桥身不似寻常桥梁一般中空限制,而是在桥身中心建了一个拱洞,人们可以顺着桥上的石阶绕进拱洞,前朝那会儿,集市设在昔阳巷,不少小贩会到昔阳桥的拱洞里摆摊,冬暖夏凉,买卖也方便,可改朝换代之后,那儿就荒废了……”
“这么说,那儿人少?”
“不是人少,是人迹罕至!”老头儿顿了顿,笑道:“所以说小姑娘好眼力啊,若是在那儿都能遇上买到这另一半面具的男子,只能说是那人与小姑娘你缘分不浅啊……”
宓幽笑了笑,“有道理……”
她的笑容之中,带了几分恶作剧的意味,淳于律想试试祁缘面具的传说,她也想,但是,她更想试一试,买下这个面具,去到那个人迹罕至的昔阳桥,遇到淳于律的可能性,有多大……
“所以啊……买下吧,小姑娘,这可是百年难得一遇的呀……”
“这个怎么卖?”
“不贵不贵!”一听宓幽决定买下,老头立马眉开眼笑,“就一两银子!”
“一两银子?”宓幽根本不知道一两银子意味着什么,二话不说便开始掏钱,手刚摸到腰间,宓幽面色突然一僵。
出门前,淳于律确实特意带了许多碎银子,说是在庙会买个东西也方便,但是,银子一分不少的装在荷包里,而荷包,稳稳当当的拴在淳于律腰带上,所以宓幽现在,身无分文!
怎么刚才愣是没想起来银子的事呢!
宓幽无奈的叹口气,将面具递给老头,道:“我不买了!”
老头“啊”了一声,“小姑娘干嘛不买了,是不是嫌贵呀,好说好说,老头我可以算你便宜点,八百文,你看怎么样!”
宓幽摇摇头,“我不买了!”
“五百文?要不要?”
宓幽摇摇头。
“四百文?三百文?三百五十文?”见宓幽一言不发,就一个劲儿的摇头,老头一咬牙,道:“一百文,不能再少了!小姑娘,要不要!”
宓幽还是摇摇头,老头急了,“小姑娘,你到底肯出多少钱,你倒是吱一声呀!”
宓幽皱了皱眉,决定说实话,“我没带钱!”
老头目瞪口呆,半晌,幽幽道:“小姑娘,你不会是骗我吧!”
“真没带钱!我没骗你!”为了避免再被怀疑,宓幽还特意给他展示了一下空空如也的腰身,老头瞬间无言以对,宓幽摆摆手,道:“我不买了,我走了!”
“诶,等等!”老头慌忙叫住她,道:“小姑娘,你喜不喜欢这个面具?”
宓幽一愣,“还行!”
“那要不……老头子我送给你了!”
宓幽蹙眉,那老头眼底的急切莫名的让她感觉奇怪,“为什么,我不买你还可以卖给别人!”
“老头子我老了,这儿太吵,受不了了,打算卖一个图个吉利就回家的,没想到好不容易来了个客人,还是个没带钱的!”老头顿了顿,叹口气道:“罢了罢了,我看咱俩也投缘,这个面具,老头我就送给你吧,图个吉利,沾沾庙会的喜气!”
“不用,我……”
“拿着吧!”老头不由分说便把面具塞进宓幽手中,挥着手催促道:“快走吧,快走吧,昔阳巷前面右转直走再左转,约莫半个时辰,就到了……”
宓幽低头盯着面具看了许久,缓慢的抬起头,非常真诚的说道:“谢谢!”然后转身离开。
老头眯着眼目送她的背影消失在视线之中,突然拈着胡子微微一笑,如空气一般,刹那间消失的无影无踪。周围的小贩依旧叫卖着,似乎丝毫没有觉察到。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