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第一女丞相 第32章 增税

本章节来自于 第一女丞相 http://www.lishu123.com/55/55784/



  


    道谢的人走后,李若惜便着手准备赋税运输的事,王氏坐在一旁,“昨晚……”



    李若惜放下狼毫,忙打断她接下来要说的话,“昨晚什么也没发生,娘不必担心,我已经不是小孩子了知道什么重要。”她就知道王氏多想了。



    “你心里清楚最好,就怕……”王氏说道。



    “怕什么?”李若惜贼贼一笑,上前附在王氏的耳边,说道:“怕我给你拐个女婿回来啊?你想要我还不干呢。”



    “瞧你这孩子说的什么话,也不害臊,你不知道娘昨晚有多担心。”



    李若惜坐回去,“娘,你就把心好好的放在肚子里,孰轻孰重我心里有数,好了,我有些饿了,娘还是去做饭给我吃吧。”



    这话一出来王氏就知道,自家孩子开始赶人了,不再多说,带上门便去做饭了。



    王氏出去后,李若惜望着窗外看了许久,周全虽然被抓可她的心并没有感到轻松,反倒是更加沉重起来,樟树里田契的事成了她的心病。



    不过,眼下最重要的还是收上来的粮食运输问题,用什么方法,能更快的把粮食从一线天运出去,是个很重要的问题,她想了许多方法,最终觉得用轨道与索道的方式最为合适,便提笔在纸上画了起来,可如果用轨道的话必须得赶制一批木斗,而且底下轨道与轮子还是个大问题,索道的话会好许多,只要将大麻袋改成小麻袋,在出入口搭两个木塔,一高一低拉一根绳子做为运输顺滑即可,这样即能节省人力,又能节省时间。



    刚好趁这几天空闲,李若惜带人将木塔搭了起来,反复试了几遍,没有问题后才作罢。



    忙完这件事,周全的判决也下来了,是秋后问斩,村里人又开心了好一阵子,而,樟树里周家也因周全判处的事收敛不少,不在处处给李若惜制造麻烦,但并不表示周家就服了她,不过,对李若惜来说这已经很难得了。



    更让人高兴的是,这几天不知道村民们是不是想通了李若惜的话,流落在外的男人们陆陆续续的赶回来,樟树里的人口顿时增多,恰好赶上今天的丰收大季。



    因为没了周家的阻碍,加上今年年景好,收割、晒谷、脱壳、收税也就花了半个月的样子,比以往提前半个月完成了收税。



    新建的木塔很快便派上了用场,李若惜站在一线天的入口处指挥索道运输。



    粮食一袋一袋的从上往下滑出来,但有些袋子上被刮破,白花花的粮食像漏斗一般洒了一路。



    见此,李若惜拿着个木制的喇叭筒,对上面放粮的人,朗声道:“上面的动作轻点,有很多袋子被刮破,那可是白花花的粮食啊!”



    话落,马上听见,上面回了一句,“知道咯!”



    冉贵秀拿出针钱,边缝边道:“萌萌,你真厉害,是怎么想到这个办法的?”



    闻言,李若惜心中有些飘飘然,冲她讪笑道:“这种办法只要稍微动动脑子就能想的出来了。”



    “也只有你这种脑子能想出这么好的办法。”冉贵秀先是夸奖,左右望了望带着一丝不屑地道:“那一家子干了几十年也没想到。”



    李若惜被夸的心中不免一虚,这可不是因为她有多聪明,而是她有一颗凝聚历朝历代智慧的脑袋,她只是巧妙运用了一下罢了。



    这时,从山下上来一位四十来的人,望着大伙肩上扛着的麻袋比以往小一半有多,拉了个人,好奇地问道:“你们这是在做什么?”



    扛粮的村民停下,回答,“扛粮食。”



    “粮食?难不成樟树里的粮税已经收上来了?”那人松开手。



    村民应了声,继续往山下走。



    那人有些不敢相信,边走边冲搬运粮食的点头招呼,走到入口时,喘了口粗气,问道:“你们谁是张萌?”



    “我是。”李若惜应道,走向那人。



    那人从怀里掏出一张盖有郡守大印的增税文书递了过去,李若惜接过文书,望着上面的那条增加至百分之三十的赋税条款,犹如当头给了一棒。



    她的公告早已写明按以往的百分之十收取,如今国家增税,如果再向村民增收那不是打自己的脸么,而且还会招来村民们的怨恨,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那点信任又会打回原形乃至更严重的后果,可如果不收,她去哪变出百分之二十来,而且,收不齐税会被治失职之罪,一人受罪到无所谓还会连累全家,男的发配充军,女的发配做军妓。



    燕国这条律法是专门给来压制乡官而定的。



    冉贵秀见李若惜望着那张纸呆了许久,挨过去问道:“里长,这上面都写了些什么,看的那么入神?”



    “这张是燕王新下的旨意,以后每年赋税增至百分之三十。”没等李若惜回答,已经有人替她答了。



    “啊!”冉贵秀惊叫一声,周围的人都停下的动作,望了过来,见此,急忙捂嘴,小声地问道:“里长这不是真的吧?”



    “是真的。”李若惜平静地将那张纸好,放进怀里,冲送文书的人道:“还没请教姓名呢?”



    “我姓:秦,名:书,叫我秦书即可。”秦书拱手道。



    这名……起的太有学问了,咋一听还为是情书呢,但李若惜没有调侃的心情,淡淡地道:“上级指令我已经收到,我会尽快把粮收上来的。”



    “那你这些粮?”秦书想问是不是运往乡里。



    “这些粮先运往亭部。”李若惜说道:“要是没要吩咐的我就去忙了。”



    “嗯,你忙吧。”秦书说道。



    李若惜冲他拱了拱手,什么也没发生似的又回到了刚才指挥的地方,冉贵秀望着她一脸无事的神情,心中开始盘算起,想为她做点什么。



    秦书并未马上离开,眼睛一直盯着一线天处一袋一袋的粮滑出来,没一会功夫上百袋粮食便运了出来,比起以往这个方法快了不止十倍,眼中顿时透着几许赞赏,上前问道:“张里长这方法是谁想出来的?”



    “还能有谁,自然是我们里长。”冉贵秀抢先道。



    恰好李若惜也不想说话。秦书望着她的眼神闪过一丝敬佩,夸赞道:“我们付乡长果真没看错人。”



    李若惜笑而不语,冉贵秀却白了他一眼,嘟喃一句,“哎……也不知道这乡长到底认不认得我们家里长。”



    这话把那秦书给呛的尴尬不已经,脸上顿时红霞飞扬,把原本情绪有些低落的李若惜逗乐了,李若惜憋住笑,没好气的白了她一眼,忙打圆场,“你大人有大量别跟她一般见识,这粮食运的也差不多,要不跟我一块去看看下面的情况。”



    “也好,也好。”秦书尴尬地道,巴不得快点离开,再说下去还不知道这女人拿什么话来呛他呢。



    李若惜吩咐大宝指挥与秦书下了山,下山的路上秦书没再多言,到了山脚便告辞。



    赵信望着秦书离去的背影,问道:“他来做什么?”



    李若惜从怀里掏出那张纸递给他,说道:“别告诉你不知道这事。”



    赵信接过那张纸,看了眼,望着她,说道:“我还真不知道此事。”



    “但上面的郡守大印可是真的。”李若惜望着路上一辆接一辆的马车,说道。



    “是真的没错,但亭部还没接到文书。”赵信望着那郡守大印,淡淡地道。



    “那有可能今天刚到的,而且你们都在这忙了一天了也没有回亭部,不知道也正常。”这几日子的相处,李若惜或多或少的了解一些赵信,他是个不会撒谎的人,一就是二就是,什么事情都写在脸上。



    “那一会我回亭部看看。”赵信将那张纸还给她。



    李若惜伸手着接过,望着前方,叹息一声,说道:“现在问题的关键是,我半个月前公告上写的按以往的百分之十收取,现在税已经收上来了,若我再改口怕招来民怨。”



    说着,偷瞟了他一眼,在这个世界里除了他或许在也找不到第二个可以倾诉的人了。其实她下山一是、想问一下他知不知道这事,二是、想跟他倾诉一下缓解一下内心的压力。



    “那你是不是准备自己扛下来?”赵信说着,不知觉的便看向了她,与他相处的时间越长就越发的了解他,他这人宁可自己吃亏也不让他人吃亏,有时他真不明白他到底是聪明还是傻。



    “有这个想法,但没这个能力,不过,我想总会想出办法的。”李若惜依旧看着前方,淡淡地道。



    “其实你这又是何苦呢,这又不是你个人要增收赋税,这是燕国的规定,相信村民会谅解的。”赵信安慰道。



    “可我不敢冒这个险,我不想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一点信任就这样给毁了,后面还太多太多事需要民众的支持,而且如果我把这事一公布怕会给有心人利用的机会。”她话中的有心人指的自然是如氏,如氏没动是没找到合适的时机,一旦有了时机自然就动起来了。



    赵信望着眼前弱小的身子骨却扛着常人难以扛的问题,令他莫名的想帮他一把,随即道:“那我能为你做点什么?”



    “你不用为我做什么,只要当我的听众即可。”李若惜笑着扭头望着他。



    这样的笑却让赵信有几分痴迷。



    ------



    原本古代的乡长叫三老,而且是七老八十的人,为了方便我写成了乡长。      【本书最新章节来自屋|檐|下|文|学|网】请牢记本站域名,[屋 ‖檐‖下的拼音.后缀是 ∩Еㄒ]www..net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玄凌的小说第一女丞相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第一女丞相最新章节第一女丞相全文阅读第一女丞相5200第一女丞相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玄凌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