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天地风云记之双王奇谋 第一百一十六章 狭 遇 1

本章节来自于 天地风云记之双王奇谋 http://www.lishu123.com/28/28325/
    清晨一大早,时间只不过卯时,天尚有些发黑,只在东天透出一抹青白之色。

    于长安此时却正仰坐在正殿前的白石阶上,摊开双腿,如一个人字一般,全身舒展的半躺着,旁边还撂着一把笤帚,一付甚是闲适的样子。再过去一点那叫福明的童子同样也是仰坐着,与于长安的姿势相仿,旁边同样也撂着一把笤帚。唯一不同的是于长安一直沉默不语的,只是默默前视,而那福明却不时的掉转过头来冲于长安说上几句,与初见时的沉默寡言实是大相径庭,只是几日的工夫却和于长安好似极为熟识的样子。

    不过这倒也不奇怪,这福明本正是心思活泼的年纪,因说话结巴的缘故,众童子似乎都不愿意和他多说话,性情刁钻刻薄点的甚至还不时的奚落他几句,弄得他平素也不敢怎么说话了,只一味的沉默寡言、郁郁寡欢的。偏巧这于长安也算是个寡言少语的人,看上去又甚是谦恭,别人跟他说什么一般他也都听着,对福明的口吃之疾似乎并无半点的介意,所以这福明几番交接之下倒好象发现了平生的知己一般,数日之间喋喋不休的,倒象是把由小到大未能说的话都说了个尽。

    当然于长安并不是麻木迂呆之人,见福明说得罗嗦,心中自然也有些烦恼。只是见其说得高兴,自己初来乍到的也没什么熟识的人,所以实不忍相阻,也只有忍了下来。不过话又说回来虽然听这福明说话颇为费心,但是总觉得这叫福明的童子更为真挚些,打起交道来心中更觉得安妥。那黑炭虽说健谈,但一张大嘴似乎有不少大话在里头,不尽不实的,其余人大体也是如此,说话做事颇有些圆滑,让于长安这等心思谨慎之人不敢过于亲近,况且这一段时日福明的“喋喋不休”倒让于长安明白了不少此地的事体,也算“苦”中有得吧。

    于长安望着西极大殿前的广坪,这阔大的广坪上此时竟聚有七八个童子,包括黑炭和初到这里时在乙晟殿撞见的那个叫福临的童子等人。这些童子几乎都是各干各的,散落于各处。有的正耍弄一路颇为迅捷的拳脚,有的盘腿坐在场沿边上正临着山前远阔之景五心向天的吞吐气息……,不时里山风掠过,众人衣袂、发丝飘扬,这月华台上看上去倒是真有一两分超脱俗世的景象。

    不过,一干童子之中更多的是有近半人都在演练一路掌法,虽然众童子姿态不一,但明眼人一眼就能瞧出其掌势同源。这一路掌法变化似乎并不多,而且轻飘飘的好似没有半点气力在里头,众童子又实在是演练得不快,粗眼的人一眼看去可能会觉得这一路掌法极是简单无趣的,但是明眼的人却大体能一眼看出这套掌法形势浑厚,运转圆浑,搅动得这些童子体内的气息生生灭灭的,并非凡俗的技击之术。

    于长安心中寻思道:这几日一直看这些人演练这一路掌法,想来必定是一门有些来路的功法,因为看上去竟然与自己练习的那“抱元三百二十四式”的意境有一两分的近似。不过若是一细细比较起来,这一路掌法就显得甚是简单浅显,似乎远远不如那“抱元三百二十四式”那般的精微深奥。那“抱元三百二十四式”中的每一式其中均包含至少有十数个细微之极的动作,在体内若生成了气息又须得有十数处的周折跳转,可谓繁琐之极,况且运转起来还要一气呵成,练起来实在不易,否则也不至于单单要练得纯熟动不动就要花上数年乃至十数年的苦功了。

    “师弟有眼——眼力,这一路‘小——小还掌’乃是丙和殿的渺度——度师祖亲自传给我——我们的一套功法,听说要是练——练到精深处,不仅可以强——强身健体,还可以聚出的真——真气内力来呢!” 福明在一旁见于长安久久望着众人演练这套掌法,就在一旁凑趣解说道,末了又压低声音道:“我还听——听说这‘小还掌’乃是——是内宗的正宗功法,是渺——渺度师祖从内宗的‘大还经’中变化出来的一套——套简单的掌法,就算是没有道家灵——灵元之体的人也是可以练——练的,练倒深处就可——可以练出内力来。啧啧,要是我们有灵体之——之质,说不定就可以化生出道家的法——法力来,那该多好。可——可惜,我还未练得熟练。”说完面上露出一付大为遗憾的样子来。

    一段长话让福明“跌跌撞撞”的说了好一会儿,于长安听得心里直冒汗。

    于长安这几日也听他们说过内宗之事,不过显然众童子显然都是道听途说的,因为这些人从未进去过,而且从他们的嘴里知道五老以及那些各殿的道士也从未提及,倒象是禁忌一般。只有这些整日闲着无事的童子才在私底下不时说起,把内宗渲染得如同琼楼玉宇一般的好,心中向往之极,倒好似要是进了内宗就如同一步登天了一样。

    那位渺度师祖于长安自然也听说过的,因为这位渺度师祖乃是五老中唯一的女子,众童子都说她长得虽有些丑陋,但性情宽和恬淡,在五老之中待众童子最为亲和,有时喜欢传授众童子一些功法,自己却因时日尚短也从未见过。其实不止这五老,就是那些各殿中的随侍道长平时也是罕能得见的,平日若是有事只差遣各殿的童子办理就是,除非遇到什么大事,否则轻易不出殿阁,只一味的在各殿中静修。

    至于福明口中所说的法力,于长安前日曾听过丁圜殿一位道长的一段经解,那日也是黑炭那厮临时发问,那位道长粗粗的讲了些。于长安虽然一路听得迷迷糊糊,内中一段法要却记得清爽,隐隐约约的只知道法力乃是窥得道机,入得其门后渐渐凝聚变化出的一种神通本领,法力愈是宏大,神通愈是高强,到了精深玄妙处甚至可以幻化出一些形质来,譬如符文、纹路、奇光、异象等,与天地之能暗合,可谓玄妙万方。只是有一样不好,若是锻炼不成灵元之体,无法与天地的灵气通达应和,以灵化法,自然也修炼凝聚不出法力来,最多修炼得一些真气内力。不过这真气内力却是与天地之法无涉,只是激发了本身凡体的一些气元能力,与灵体能汇聚天地自然之力的真气法力神通有天地之别,其雄浑凌厉之处实在是不可同日而语。

    于长安只是一路暗思,并没有回福明的话,只任由他说,心知若是接了他的话茬,说不得他的话就更多了。

    正闲话间,日光已渐渐透出云层,将云层映照出一片红彤之色,月华台上也因此微微抹上了一层极淡的红晕。说来也奇,这月华台都是用清一色的白玉一般的石块铺就而成,但是平时日头无论多么的耀目,映照在上头却并不泛光刺目,只是淡淡温润的一层,甚是特别。于长安曾听黑炭说起,这月华台冬时温和、夏时生凉,大体是因为这些石头的缘故,只是那黑炭支吾半天到底也说不出这些石头究竟是什么名目,只叫其白石。

    这时丁圜殿里走出一个满是哈欠的童子,他转入钟楼后,撞动了里面的那门古青色的铜钟,霎时沉厚的钟声在天地间悠悠传扬开来,只让人觉得神思一阵清平。

    于长安耳畔响着余韵袅袅的钟声,心中又悠悠想到:那黑炭说的倒真是不错,这西极大殿的侍殿童子的差使果然是个好差使,每日只需要清理、清扫一下大殿和殿前的广坪,晚上值守时则照顾一下灯火,就基本没有什么事了,余下的时间任由自己打发,可以读书、习武什么的,也没人约束管着,又不用看人眼色侍侯人,只是偶尔防着别殿的道长查检一回,比其余四殿的童子不知要自在多少?日子不仅过得疏散,而且还衣食无忧的,每月还有不菲的工钱可拿,比在家中好得多,如能这般终老也算是不枉一生了。此外,在这山巅之上还另有一桩意外的好处,这里清宁平和、俗事尽抛,心思也变得异常的通透起来,原本那“抱元三百二十四式”中的下面七十二式一直抓摸不着其中的意韵,可是只在这里静思琢磨了几日竟也揣摩出了两三分,想来要是再给些时日说不准就能揣摩透了,上山的时日虽短但是却已大有进益,或许再过几年参悟透了,那么根治自己的体病也不是遥遥无期的。至于黑炭所说的后殿古怪事自己这几日倒是没有碰上,当然这也有他只是值守了一两夜的缘故,另外听说后殿那古怪的声响并不是夜夜发作,长时有一两月之久,当然黑炭说的未必尽实,反正至少自己值守的那一两夜虽然一直提心吊胆的,但是却幸好安然无事,想来只要自己小心些多半是无事的。

    正神思悠悠间,钟声早止、余音已歇,眼神一转又忽然瞥见远处牌坊处转过几个人来,于长安心中奇道:这么早就有人到上宫来实在是少见得很。

    走过来的是四人,当先是一个身材高大的中年道士,于长安自然见过此人,正是下头那位管事的风迂子道长,不过此人在这西宫里也算是颇有些身份的人,如此一大早的亲自前来倒真是少见得很。在这位风迂子道长身后还有三人,其后并排走的是一高一低两人,右侧是一个和于长安一般年纪的童子,这童子看上去虽年纪尚小,但行走间却颇为沉稳,少见孩童常有的稚嫩之气,其面相方直,眉骨略凸,眉毛浓黑,面庞上透着一股勃发的英气,与寻常的孩童大不一样。在童子的旁边则是一个二十七、八岁年轻的公子,这人面目英俊,额头正中点着一粒小黑痔,身材挺拔,穿着一件合体的半新旧的青衫。

    于长安见了这年轻的公子赫然一惊,立时半直起身子来。这人正是那位在长熙县见过的来头有些神秘的马公子,白坟岗、十方观等地虽然谋面不多,但印象却深刻得很,从他与方拾儿以及老道等人的对话中也知道此人心机甚是深刻,行事毒辣,实在不是好人。一想起自己平生所杀的一人正是其手下一名极是了得的人物,实在是头疼之极,虽说当时稀里糊涂的,但毕竟命案在手,如今虽过去近一年了,可夜里偶然梦到仍是被惊吓出一身冷汗来。

    于长安心道:不知这厮为何千里迢迢的出现此处?是巧合还是有所图谋?若说是为自己而来,于长安断然是不信的,他虽然不甚通世事,与其也有命案牵连,但他也知道此人乃是颇有些权势之人,岂会为自己亲自千里而来?要杀自己这么一个乡野村童,只要随便派出个把跟班就可以,他那些跟班似乎都颇为厉害,自己一个童子可万万不是敌手的。

    在那马公子和童子的后面还跟有一人,这人却是个矮瘦的老年男子,五十来岁模样,面相寻常,衣着亦寻常,双目无神,一付恭顺的仆从模样。不过此人身后背着一个长条儿形状的锦缎大包裹,和自己的身子几乎一般的长大,里头也不知道包裹了什么东西,斜背在身后,样子颇有些奇特。

    那马公子行走时一改以前见过的那一付潇洒从容的意态,跟在风迂子后头显得谦逊恭谨,不过眼珠子却四处乱转,显然对这月华台上的物事颇为好奇。待他眼睛溜溜的看向于长安这边方向时,目光微微一停,神色一滞。于长安一惊,心道声不好,自己一时也忘记避开去了,他忙侧过身避开了去,让其只能看到一个侧影,不过心中已是懊恼不已。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柳耘的小说天地风云记之双王奇谋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天地风云记之双王奇谋最新章节天地风云记之双王奇谋全文阅读天地风云记之双王奇谋5200天地风云记之双王奇谋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柳耘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