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天地风云记之双王奇谋 第一百一十一章 疑 召

本章节来自于 天地风云记之双王奇谋 http://www.lishu123.com/28/28325/
    对于长安来说,一连十日的道选,来时各方英聚,去时却轰然而散;选中的喜气盈腮,未中的颓丧泄气,无非是几家欢喜几家愁罢了,世间的事大抵如此,况且自己又不认识那些人,实在没有什么可说的。更要紧的是,转眼之间西宫道选已是结束有五日了,于长安自己摇身一变也成了西宫文砚阁的一名典文童子。

    话说当日五人到华缘台后,不说于长安惊异于华缘台广宏的场地、四周高轩的殿阙,只说那师良古拉着于长安跑东跑西的忙活了半日,在各处殿阁中找了数人说话,最后那齐家小姐竟果然在近千人之中真的被取中了,成了一名“凡子”,入住华缘台十里外的隐月峰灵武山庄。那齐家小姐一干人等自然欣喜,于长安却一路看着他与一些看上去样貌颇有些不凡的道士甚是相熟的样子,暗暗猜测他到底为何人,说不得就是这西宫里的人。

    师良古将齐家小姐安置妥当后,就带着于长安前往华真台,也就是真正的西宫所在地。

    这华真台所在的山峦比华缘台所在的山峦高出半个头,不过样子与华缘台相仿,也是一个建在半山腰的广坪。地面一律用方正的青石板铺就,空阔的场子足足有上百丈宽大,当然这华真台比起华缘台来至少小了不止一半,论大小全然是不能相比的。同样的在广坪的四周立有许多殿阁,都是些西宫中有职司、名目的地方,有点象州府里的一些职事衙门。当然华真台上的各处殿阁也比华缘台的要小上一些,特别是比起那气势恢弘的毓灵宫来更不值一提,不过却也有它特别之处,更显得精巧、雅致一些。此外华缘台的守御甚是森严,特别是道选那几日场坪上竟聚集有数百武士守把弹压,而这华真台上几乎就看不到什么刀剑之物,往来均是些轻衣宽袍的人,全然是一片清和之气。

    其实说起来这华真台还算不得是真正的西宫所在,内里的人都管华真台这里叫“下宫”,至于东、西两头的华缘台和华相台更是称为“东外宫”和“西外宫”。真正的西宫大殿而是另在其上,在华真台后一左一右有两条蜿蜒石道上走,据说上走一二里地就去到山顶,顶上也有一片平阔的地方,叫月华台。那月华台上才建有真正的上清西宫主殿,这主殿是由一座正殿和四座偏殿组成,只是上去的路径均有武士把守,寻常人连近都近不得。

    却说师良古先将于长安带至华真台前一间洁净的屋舍内等候,然后又东颠西跑的折腾了半日,才喜滋滋的跑来跟他说在西宫的文砚阁给他谋了个侍文童子的差使。

    师良古将他领到一处大殿中,拜见了一个身材高大的中年道士,那中年道士叫风迂子,正端坐在一张太师椅上,身前的书案摆满了文卷,左右还有两个童子垂手侍立,看那架势似乎是有些身份的人,怕是这下宫的主事人。那风迂子只是打量了于长安一下,又胡乱问了几句话,再让其写下自己的履历,又办了些手续写了文契,不过小半个时辰竟就妥当了,有如走过场一般。

    待一切妥当,那风迂子吩咐一个年纪与于长安相仿的童子将其带了出去,先是拜见了文砚阁的主事人,然后就近安置在文砚阁侧的一间小厢房内。那处房间虽不大,倒也一应俱全,又是一人独居,于长安自然满意。师良古等于长安安顿好后,只说有空再来看他,就一溜烟的跑了。待于长安要问他何处寻他时,早已跑得无影无踪了。

    师良古走后,于长安也就在此安置下来,吃食、衣物、用度都是现成的,宫里都有照顾,不用他去操心,因地方还不熟悉,所以也不敢到处乱走乱跑,闲时看看书,晚上偷偷的揣摩练习功法,过得倒也逍遥自在。至于自己的差使他也不太操心,因为这典文童子其实也就帮着文砚阁内的几个司文执笔的文士整理、抄写一些道里的文书,当然闲时端茶倒水、清扫阁舍也要做上一些。于长安虽然平时话语不多,但为人伶俐,也甚是勤勉,一笔字写得也算文秀,再者待人也是谦恭有礼的,所以虽说手头上的事情还未熟捻,几日下来那几个文士似乎颇为满意,平时也不难为他,闲时还指点两句。

    唯一让于长安有些奇怪的是那几个文士似乎并不是宫里的道士,更象是一些读书人,特别是文砚阁的案首,这文砚阁的案首也就是文砚阁的主事人,此人姓孟,活脱脱的象极了程老夫子,哪里有半点仙风道骨的道家气象?分明是个老酸秀才!阁里的人都叫他孟案首,此人性情随和,看上去颇好相处。

    总的来说这里的日子活计不多又轻省,每月还有八钱银子的月俸,令于长安颇为足意。

    谁知道于长安刚做了没几日,还不怎么熟悉这里的路数,就碰到了一桩事情。

    这一日于长安正按着那孟案首的吩咐整理几份文书,忽然门外匆匆忙忙的闯进了一个年轻的道士。那年轻的道士进来后也不客气,径直走到孟案首边上和其耳语数句,那孟案首听了后先是眉头一皱,面露异色,然后就将目光看向于长安,看得于长安心头一跳,心中直道:难道自己出来乍到的就惹上什么事不成?

    那孟案首对于长安说道:“长安,你同这位师兄走一趟。”

    于长安不敢怠慢,忙起身应了声“是”,不过末了还是不由的问了一句“不知是去做什么?我也没什么准备。”

    孟案首说道:“并不是什么大事,你只随这位师兄去就是了,你是新来的,未必就取中你。”

    于长安听了这话,微微一愣,好象是要选什么人似的,也不知选来做什么,听着话里的意思似乎不象是什么好事。不过他也不敢再多问,稍稍整了一下衣服,就走了出去。此时那年轻道士已是等在门边,见于长安走过来,只淡淡的说了句“你且随我来。”说完转身就走了,于长安忙跟了上去。

    不一会儿,于长安被这年轻的道士带至离文砚阁不远的一处的大殿中。看殿中的景象,此殿平时应是闲置着的,不过此时中间已立有二三十个童子,看上去年岁和他相仿,其中有几个他还时常见过。这二三十个童子寂然无声,只默默的垂手站着,不过大部分都面色略有些苍白。在这些童子前面约两丈外还立有一个老道,这老道双目有神,目上两道醒目的浓眉,正负手而立,显得气势甚足。

    那年轻道士让于长安站在群童边上,然后冲浓眉老道躬身禀道:“启禀师叔祖,这名前些日子刚新来的童子已带至,下宫二十六名适龄童子均已集齐,请师叔祖点视。”

    浓眉老道看了于长安一眼,然后点了点头,冲年轻道士手一挥,那年轻道士便退立于一边。

    浓眉老道扫了众童子一眼,说道:“我也不和你们废话,就直说了吧,因上宫大殿的一名侍殿童子前几日身染重病亡故了,大殿的十二名侍殿童子缺了一名,所以掌宫的云羿师叔特命我下来寻一人补足实缺,你们谁想去啊?”

    此话一出,却见众童子立即脸色一变,有的甚至惶恐不安起来,一时之间更是鸦雀无声。于长安本就是个乖觉的人,一经察觉立时疑惑起来:听说这上宫才是西宫的主脑所在,上头的人身份都颇为尊贵,下宫的人轻易是不敢招惹的,应是抢着去才对,为何个个都似乎不愿去,里头莫非有什么古怪?

    于长安正胡乱猜测,浓眉老道却又道:“恩——难道都没有人想去?——嘿嘿!你们是知道的,成了上宫的人不仅月俸加倍,而且若有机缘得我五老传授些道法玄机,那可是一生受用不尽的——”

    听了这话众童子都有点怦然心动,不过也就是有些动心罢了,念头一转立即抛开了去,依旧是没有人应声。

    浓眉老道等了一会儿,见依旧没人答应,面上露出一丝无奈之色,又说道:“我知道你们心里想些什么,你们不要胡思乱想,根本是没有的事,只安心当差就好,保你们无事——当然你们也不能到处胡言乱语,搬弄是非,否则逐出宫门永不叙用。”

    于长安听得一头的雾水,也不知道老道说的是哪般。

    又过了一会儿,显然浓眉老道等得有些不耐烦了,干脆说道:“既然都没有人想去,只有我亲点了。”

    众童子都紧张起来,有的甚至面如土色的。

    浓眉老道扫视了一眼,忽然手指一点,说道:“就是你了。”

    于长安一看其手指所向,正是自己,禁不住“啊”了一声。旁边的童子都暗暗的长出了一口气,有的甚至还满是幸灾乐祸的神情。

    浓眉老道对于长安又说道:“你明日辰时乙晟殿报到,就是这样了。”说完,袖袍一甩,转身飘飘然的就走了。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柳耘的小说天地风云记之双王奇谋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天地风云记之双王奇谋最新章节天地风云记之双王奇谋全文阅读天地风云记之双王奇谋5200天地风云记之双王奇谋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柳耘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