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天地风云记之双王奇谋 第九十一章 遗事相托 2

本章节来自于 天地风云记之双王奇谋 http://www.lishu123.com/28/28325/
    “……这个门派叫十方门,是个年岁极其古久的门派,因门下弟子不多,寻常只在山中静修,且又少在江湖中行走,所以名声不扬,知道的人极少。在这十方门中有三个派别,一曰黄衣派;二曰紫衣派;三曰白衣派,这昌泯子便是白衣派中的长老。一个月前因门中生了内乱,所以他被黄衣派中的数名高手一路追杀,要不是一路上他施巧计连杀了四人,说不得还逃不到这里。其实那昌泯子说得甚是含糊,许多关节细处只是略作一提。江湖客虽说听得好奇,不过见那昌泯子似乎并不愿意细说,自己也就不好多问了。此时二人已在附近的一处村庄赁了间屋子住了下来,其后一段日子里江湖客如弟子一般尽心的侍奉那昌泯子,而那昌泯子每日也对江湖客的身手武艺悉心指点,令其对武功的见识、技艺都大为精进,江湖客心中大是欣喜。可惜好景不长,大半个月后昌泯子将江湖客召至自己房中,江湖客见他面色苍白,一付虚弱无比的样子,立时大惊,忙上前询问一番。那昌泯子却说经过上回一场恶斗自己体内的筋脉损伤极重,虽一时捡回了半条命,却也命不长久,想来已是活不过三日了,这次召他前来就是安排一些后事。江湖客与那昌泯子相处虽说不到一月,但心内早已把他当作师长一般,心中自然难过。那昌泯子又指着桌子上的一本薄薄的书册和一个锦缎包裹说,那本书册是他十数日来专门为江湖客撰写的一本‘习武精要’,自己碍于门规不能教他十方门的本领,只能点拨一番,若江湖客能理会其中的精义,将来还是会大有长进的,或还可在江湖中闯出一番名头来。而那包裹则是他托付之物,务必要送至东北道的风息崖一个叫昌泓子的人的手里,又切切嘱咐其包裹之物乃是白衣派要紧之物,不可打开。江湖客早先已发过重誓,又感念昌泯子的教导之恩,自然领命。两日后那昌泯子果然就没了气息,江湖客恭恭敬敬的将其发送掩埋之后,就打算依着昌泯子的嘱托将包裹送至风息崖。可是当江湖客一拿起昌泯子的包裹就禁不住心中有些好奇,因为他早已发觉这包裹当初救下昌泯子时就在其身上,且一直紧紧的护住,似乎比自己的性命还贵重,临死又数回郑重嘱托,想来里头的东西大不寻常。说起来人一旦起了奇心就是要生事,虽有昌泯子的谆谆叮嘱在前,可江湖客最终还是忍耐不住,只道自己只是看一眼随即放还,应不是什么大事。于是最终还是将包裹打开来看,可是一看之下里头只有三卷发黄的书册以及一个看上去极是寻常的紫色铭牌。江湖客一看之下大为失望,随手翻了翻那几卷书册,谁知道竟一下子看住了……”

    于长安听到这里,又暗暗猜道:这三卷书册莫非就是那甚么‘抱元三百二十四式’,若是这书那江湖客倒有些好笑了,怎么能一下子就看得入迷?反正当初自己看时实在不觉得如何,到如今还是一头雾水的。于长安想到这转又想道:这地道中如今就藏有这三本书,我该不告诉拾儿哥呢?若拾儿哥知道我早已将书卷背得滚瓜烂熟会怎么想?会不会要害我?这般一想立时心头一跳,暗道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别人知道这事,小心些总是好的。

    于长安正分神胡思乱想,忽然听方拾儿讲道“……江湖客忽然听到身后响起一声长长的叹息,他大惊之下还未反应过来,自己就被点住穴道给制住了,只是动弹不得”, 于长安忙收回心神,继续专心听了起来。

    “江湖客大惊,这穷乡僻壤的怎的会有高手出现?待那人转到他面前他更是惊呆了”,方拾儿忽然将脸转向于长安故作神秘的说“长安兄弟,你猜这人是谁?”

    于长安见方拾儿问他,略做思索后说道:“莫不是那些黄衣人?否则总不至于是那位叫昌泯子的老先生吧。”

    方拾儿有些得意的说:“正是那昌泯子!”

    于长安奇道:“咦?你先前不是说已经掩埋了吗?难道是变鬼了不成?”若说那白衣老者是变了鬼怪什么的,他倒真是有几分相信,他在白坟岗下走了一遭,只觉得这世间的事都说不准了。

    方拾儿笑说:“哪里是变成什么鬼怪,只是那昌泯子闭息假死罢了。”

    于长安奇道:“哦!原来如此,可是他为何要假死呢?”

    方拾儿说道:“嘿嘿,为何假死?自然是因为不放心江湖客的缘故。”

    于长安心下一想甚是有理,不由的点了点头,心道:看来这白衣老者心计颇深,也算是够小心的了。

    方拾儿继续道:“话说那江湖客惊得一时说不出话来,毕竟那昌泯子可是他亲手埋好的,只是那昌泯子如今活生生的站在自己面前,哪里象是个死人?江湖客吃惊之余心中也大是羞愧,毕竟自己先前信誓旦旦的答允了昌泯子,如今自己偷看了包裹里的东西,大是有违先前的誓语。那昌泯子当时就质问江湖客为何违背自己的嘱托,江湖客也不敢隐瞒就老老实实的将自己那点出于好奇的小心思说了出来。那昌泯子听了后,脸上一阵阴晴不定的,又沉默良久,最后还是长叹一声,将江湖客的穴道解开了,似乎并无怪罪之意……”

    于长安顿时一奇:这白衣老者费心劳力的一通假死,却又这般的轻易放过,实在是古怪得很。

    “……江湖客正是奇怪时,那昌泯子却说道,不让江湖客打开包裹实是为其着想,这世上的习武之人但凡见了文卷上所载的玄妙功法没有能禁受得住的,看了之后就忍不住练习起来,最后无休无歇。殊不知这门功法虽然玄妙,威力极大,可是内中却有一大弊病,自古十方门的祖师就留下训诫, ‘功法日渐,岁不过五十载必暴薨’,只要修炼了该门功法的,短的不到十年,最长也不过五十载,就必死无疑……”

    于长安听到这,猛然想起老道和被囚禁于地室中的老者的对话,本来他见二人狡诈阴鸷,说的话恐怕也多是不虚不实的,如今听方拾儿说来倒象是真的了,自己可是一得空闲就偷偷练习了的,如今如何是好?心中不免有点坠坠不安起来。

    “……那昌泯子最后说道,你若是一心想要修炼这门功法我也不阻你,其中的妨害之处我也都尽告诉你了,你自己好自为之吧,只是——这包裹你一定要送至风息崖,特别是那枚紫牌一定要送至他师弟昌泓子的手中,否则我做鬼也不会放过你的。说完掉头就走了……”

    于长安忍不住奇问道:“咦?就这样走了?既然他不放心那江湖客,为何不自己亲自送去那甚么风息崖呢?”却心道:这昌泯子来得蹊跷,去得也蹊跷,也算是个奇人了。

    方拾儿却并不回答于长安的问话,而是不急不忙的继续说道:“……那江湖客羞愧之下,急忙追了出去想要领罪,可惜那昌泯子已是不见了踪影。直到第二日他前往风息崖时,才偶然在路边的一处山崖顶上发现了昌泯子,他正面向西北盘膝而坐,江湖客走近时却发现其已死了有大半日了。”

    于长安禁不住“啊”的叫了一声,不过心思一转,以他的聪慧立时恍然说道:“想来这位叫昌泯子的老先生原先说的命不长久的话并不是骗人的话,当时他心中虽然恼怒江湖客不守信誓,可是他更担心包裹送不到风息崖。我猜想他质问江湖客时,若江湖客因贪图包裹中之物巧言令色的用虚言欺瞒于他,他必然以为江湖客不会依约将东西送至甚么风息崖,说不得立时就杀了他,这也是他当初要假死的初衷,他防的未必是江湖客偷看包裹里头的东西,而是江湖客不将包裹送至风息崖,而且依他的话似乎那枚紫牌才是最紧要的。这位叫昌泯子的老先生后来见江湖客老老实实的,对他似乎并未有什么欺瞒,自己的托付还是有几分指望的,况且此时已是无人可托,自然也就放过了江湖客,只是诫斥了几句。他诫斥了几句后只觉得自己已然是尽心尽力了的,后面的事只能听天由命,他抛却了心事后自然归于山林,从容赴死去了。”

    方拾儿听了于长安的一番话,面露异色,于长安小小的年纪,一番猜测居然与苏澹祖师后来的猜测大体相仿,而且似乎还要更透彻一些,实在是难得。

    于长安未注意到方拾儿脸上的异状,问道:“后来如何,那江湖客可否将包裹送至那甚么风息崖。”

    方拾儿继续道:“那江湖客向北走了不到三日,在路经辅宁道边界的白虎山时却撞到了一群山匪……”

    于长安心道:果然后面还有事,我猜这包裹八成是送不到那甚么风息崖的。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柳耘的小说天地风云记之双王奇谋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天地风云记之双王奇谋最新章节天地风云记之双王奇谋全文阅读天地风云记之双王奇谋5200天地风云记之双王奇谋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柳耘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