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章节目录 第三十一章 人头高悬

本章节来自于 嘉禾天下 http://www.lishu123.com/137/137300/
    跟七皇子同名的刘延,时为宗正,专事皇族宗亲外戚勋贵之务,此次也是皇帝返乡的随从之一,皇帝祭祖的主要经办者。刚刚被皇帝一盯之后,刘延立时一激灵,皇帝要做什么以及要求自己做什么,他太明白了。

    刘延在从自己的位置到司礼台这几步路的时间里,已经想好了怎样按照皇帝的意思来办。既要让皇帝满意,又要在这么多宗亲面前过得去,怎么也得把这么隆重的祭祀礼圆满下来吧。刘延站定,面向众人朗声道:

    “诸位宗亲,我章陵刘氏,根系大汉高祖,礼应报本,祭礼宜虔。今日祭祖,彰祖宗之功德,表后世之虔敬,训子孙之孝道?,故不论国体,只论族亲,不论尊卑,只论世支。吉时已到,各世各支按序共祭先祖。?高祖九世三支嗣孙文叔偕元夫人阴氏,远道回乡,追念先祖,报本情殷,请列前祭拜。”

    闻言,皇帝释然又满意地微微一笑。刘延说在祖宗亲人面前就不认他这个皇帝了,只认他是高祖九世孙,更不能认那个阴贵人,只认她是元夫人,这一点宗亲们肯定没异议,谁不知道当初刘文叔娶的是新野阴氏呢?至于当朝皇后,没见过,不知道,管不着。九世孙刘文叔偕元夫人阴氏祭拜,这该没问题吧?要不然,皇上和贵人您二位要以什么身份站一起祭拜呢?话说回来了,说不是皇帝哪能真就不是皇帝,宗亲们心里明白着呢。明白那个微贱元配是实际上的皇后,明白新野阴家越来越显赫的原因,更开始有点明白皇上心中所想。后宫没理顺,朝堂早晚会闹动静吧。

    文叔如愿以偿,在祭祀礼上,在宗亲面前还了楚楚名份,可惜不是以皇帝的身份;楚楚忐忑不安,感激文叔始终将她看重,可惜这个“元夫人”出了章陵还是不能正名。不过这么多年过来了,这些已经不算什么了,早就看淡了。

    在章陵的日子里,皇帝一家住在了早在建武二年就修葺过的老宅里。当年刘文叔耕种过的地,早就交给一位族亲管了。文叔像来时在马车上跟楚楚说笑地那样,命那族亲把他原来那块地上现在的耕人放三天假,他要重温当初侍弄田地的辛苦。周围人有劝的,有拦的,皇帝都一笑了之,自顾自换上了粗布短衣,扛起了锄头,牵起了牛犁。

    只有楚楚望着他这个样子在笑,笑里又掺着一丝丝伤感,当年舂陵种地的文叔,还是跟她情谊两相悦的少年郞呢,转眼就是人到中年了,那时对文叔一往情深的自己,哪会想到种地的文叔正是真龙天子呢?

    文叔问楚楚,怎么样,还像那回事吧?——怎么能是“像”呢,这不就是本来的你么?——那倒是,当年他们都没收成的时候我还收了粮食,比他们强多了。哎,孩儿娘,到了时辰别忘给我送饭去啊。——忘不了!

    皇帝不但实现了种地的心愿,还真把贵人变成了送饭的孩子娘。又回到了耕种沃土的辛劳和快乐,所不同的是他身边跟上了几个半大的孩子,正午当头有孩子娘送来了可口的饭菜。

    文叔望着忙活了一上午的田地,几个饿极了蹲在地上抢食的孩子,还有忙着给自己和孩子添饭的妻子,想想事情就是这么不可思议。如果没有那一场风云际会,年过不惑的他现在就是这个样子吧,今天,他刘文叔就应该在这片地头,和孩子和妻子,享受这劳作之后最天然最简单最美味的午饭。

    那一场风云际会,刘文叔心中的理想之火,当年宛城的黑暗凶险几乎将那火星熄灭。可就是在宛城,文叔用为人不齿的行止保住了最后那点火星,才有了后来的风云大火。离开舂陵,皇帝陪贵人回新野省亲后,取道宛城。

    皇帝发现他当年跟贵人成亲的那个院子,已被南阳郡吏装葺一新,没住人也没做他用,还有专人看管。说是此处对圣驾来说是个念想,意义想必非同一般。

    皇帝满心欢喜,拉着楚楚在屋子里到处看。屋子还是那屋子,院子还是那院子,只是被装葺地太精致了些,完全不再是那个被人踩在脚下受人监视的落魄刘秀和妻子相依度日之所了。不过皇帝还是赏了有关的郡吏,说就在这儿住一晚吧。

    王公近臣不禁私下里嘀咕,南阳这帮郡吏心思可真灵光啊,会拍马屁,前年那诏书也叫他们琢磨出味来了,知道新野阴贵人对皇帝来说不是一般媵妾,这是第几回了,皇帝陪阴贵人回新野省亲?几乎回南阳必带阴贵人,带阴贵人必回新野,可没听说过皇帝陪皇后回河北省过亲呀,皇帝当初可是在宛城娶得这位元配,就算这房子以前干了别的了,也得赶紧腾出来收拾好了,皇帝不定哪天就会和阴贵人故地重游,这不就来了么?被赏的郡吏心里更美,这马屁算是拍着了,皇帝果然是冲着这个宅子来的。

    皇帝哪会不知道这些官吏的心思,但他还是坦然享用了那殷勤的接驾。晚饭时文叔和楚楚小酌了几杯,兴致颇高地告诉孩子们,你们阿爷和阿母当初就是在这里成的亲!孩子们瞪大眼睛怪笑,这里这么小哇,还没有关睢宫的前殿大呢。正学说话的衡儿也突然叫着“大”,做爷娘的都笑了,娘抚着衡儿的小脑袋,爷趁机逗孩子,这里很大是不是,衡儿说得才对!只有十一岁的刘疆和九岁的刘英跟着笑了笑,并没出声。

    夜深了,孩子们都去睡了。当年的新婚卧房里,相偎相拥的夫妇被从窗口倾洒进来的月光柔和抚慰。月色无言,人亦无声,两颗心却一同飞到了当年在这里相依为命的那段时光,苦涩与甘甜,哀愁与相悦,忧郁与希望的那段时光。

    宛城里新婚的文叔和楚楚,那几乎与世隔绝的二人生活已经过了近三个月。而在那个夫妇栖身的小院子外,已是天翻地覆。

    王莽死了,人头高悬宛城城楼,满城围观;汉军攻下雒阳,声势壮大,皇帝刘玄准备迁都雒阳。

    深秋寒风凛凛的那一天,文叔上街赶集。他是出来给刚有了身孕的楚楚买吃食的,楚楚有些喜症,在饭食上是比以前挑剔多了。可这正是文叔心里的甘甜,楚楚怀了孩子,不管现在是个什么境况,这对年近而立的文叔来说总是个满满的希望。

    不过文叔的注意力很快就被满大街开始熙攘骚动的人们带走了。叫嚷声随着人脸上那种惊讶之下不知是大喜还是大恨的古怪表情迅速传播,各个方向的人群争先向同一个方向汇集,堪比年关大集,或者逃荒奔命。

    什么?王莽人头?挂在了北城门?文叔暂时放弃了买东西,被人流挟裹着走向北城门。离北城门还有相当一段距离,里外几层的人墙却只能让他对那颗人头远望兴叹。那人头上的面目五官模糊不清,如同当年在长安街头,太学生刘文叔偶遇皇家车队出巡,隔着人群远远望见的那个坐在御辇上身着玄袍的人一样,模糊到真面目不得见。

    但这一次,文叔相信不是因为远或者自个儿的眼神不济,而是那颗人头本身就已是一塌红黑肮脏,人群里接连不断的石块土坷随着一声声咒骂掷向那团血肉,几乎每一个掷物都正中靶心,精准无误,力道狠稳。是王莽也罢,不是王莽也罢,谁又能认得,谁又能辩得。

    不过人们当然是把它当真的王莽脑袋来发泄积愤怨恨的,人们的面色不知是因为寒冷,还是因为兴奋或仇恨,放着红通通的光芒。

    文叔夹在一群射靶高手之中,沉默伫立。城门之上的那个脑袋低垂着,被风吹得微微晃动,乱糟遭的毛发随风瑟瑟飞舞,似乎在谢罪,也似乎是在问为什么。为什么我王莽受天命登大位图治他们刘家做下的烂摊子,却要落得如此下场?正如他死之前在长安大设的那个可笑的“哭天”大典上向老天爷哭诉的一样:天生德于予,汉兵其如予何?

    文叔知道一些关于汉军攻入长安,与长安三辅的豪杰及流亡百姓共屠皇宫杀掉王莽的消息,但他没想到王莽的尸首如此被虐。听说在长安的时候,王莽的舌头就被割了去,据说那条曾经朝令夕改乱发政令又食言如食盐的舌头早已被剁得稀巴烂。

    文叔仰望着那个还在被石头击打的脑袋,心里重重叹了一声。这就是那个年少丧父而孝母尊嫂怜老恤幼,侍奉族中诸父而极有仁孝之名的王莽吗?这就是那个年轻时博学多览俭仆克己谦恭有礼而人人称赞的王莽吗?这就是那个走上仕途后礼贤下士接济穷人节操清正而声望超过王家诸叔伯的王莽吗?这就是凭借亲姑母孝元太后王氏一族荣宠更凭借自家努力一路挤进最高权力顶峰的王莽吗?不错,他正是那个王莽,可他在大位上风光的十五年间,又明显不是那个王莽了。他是欲有所作为的,他是想把那一派民不聊生变为安乐富足的,要不然也不会动引经义推崇周礼年年大肆变法。可是他的变法又是那么不得法,内里上到贵族公卿,下到平民草芥,外头边疆诸国都在骂声载道,直搞得天怒人怨。他还向老天哭诉他当这皇帝的委屈,可老天已经给了他不少机会了,他的所作所也已经让老天忍到极限了,要不然老天怎么会借汉军的手灭他呢?

    王莽完了,夺天下的汉军终于啃掉一块硬骨头,雒阳也打下来了,下一步又该是哪里?汉军是越来越强了,可我呢,始终困在此处,什么时候才能有个重新开始的机会啊。

    文叔思索着,正打算从人群里退出的时候,忽觉肩膀被人拍了一下,他一下子回过头。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于今三年的小说嘉禾天下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嘉禾天下最新章节嘉禾天下全文阅读嘉禾天下5200嘉禾天下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于今三年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