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章节目录 第四节 暖暖的风之三

本章节来自于 碎镜子 http://www.lishu123.com/136/136612/
    顺着坑坑洼洼的大街向南走不远,就是小河上的青砖拱桥了。

    拱桥很窄,但此处的水是很深的,还比较脏。

    那些长着芦苇和杂草的河段,虽然浅,河水的颜色却是透明的。这个小桥附近的水是深绿色的,飘着丝绵样的水苔。

    这样的水质只有在大雨过后,小河里的水涨起来了,才会改变。这样的水质和新河的水质有天壤之别,却是人们的日常用水。

    因为,村子离新河有两三里路远,去新河取水,费时费力,会耽误早上出工。除了过年过节,一般人家是不去新河挑水的。

    尽管,新河水被人们叫做甜水,小河水叫河水或者“漤水”,人们没有时间和精力喝甜水,喝不起。

    童年时夏天的天空很奇怪,,在我的记忆中,仿佛只有两个天气。

    大多数日子,天空中赤日炎炎,中午的温度高达三十六七度,阳光能把田野里庄稼叶子晒得打了卷。每到午后,最常见的场景,就是小孩子们不睡午觉,呼朋引伴,三五成群地相约去新河里“澡洗。”(地方土话,洗澡不叫洗澡,叫澡洗。)

    新河的河面一百多米宽,河心处的水有三四米的深度,暗流汹涌,非常危险。

    每年都有孩子在这里遇到危险,甚至溺亡,可这种危险没有阻挡小孩子们的热情,炎热的午后,新河两岸到处是乘凉和洗澡的人群。

    像我这么小的孩子是不允许去新河里洗澡的,大人们说了,新河里有水鬼,专门抓小孩子。

    有时候,我小舅带着我去新河边,他们那些半大小子下河去了,我的任务就是坐在堤岸上的树丛里,给他们看着衣服。

    他们的衣服就是裤头,或者是条裤子而已,条件好点的才有汗禢。他们把衣服搭在树杈上,然后就下河去了。

    临下河时,他们就嘱咐我,一旦发现有人来偷衣服,就大声喊叫。

    他们中的一两个人离我不远,就在衣服附近的水草里玩耍。

    那么一点点布料的衣服,真的会有人偷吗?

    应该是有的。因为经常听到笑话,说谁家的孩子去澡洗时,丢了裤衩,是光着屁股回来的,然后被爷娘狠揍了一顿的事发生。

    他们折下长而柔软的柳条,然后就下河去了。他们除了偶尔打会儿水仗,的时间是趴在岸边的水草丛里,摸索着前行。

    原来,河边的水草里藏着鱼虾。

    鲫鱼是最多的,也有螃蟹和细长的鲢鱼和大大的草虾。

    捉到鱼后,就把鱼用柳枝从鱼鳃穿过去,从鱼嘴里穿出来,就穿好了。人们把柳枝叼在嘴里,不影响继续趴在水里摸鱼。螃蟹和虾要用水草绑起来,放到岸边。

    一般澡洗的时间需要两个小时左右,等他们回来,手上都会提着长长短短的鱼串。人们即洗了澡,消了暑热,还摸了鱼,一举两得。

    这才是大人小孩不顾溺水的危险去新河洗澡的原因。

    我也有收获。

    我除了看蚂蚁爬树就是在树下的草丛里捉蚂蚱玩,更兴奋的事情是能看到“拖舶”。

    “拖舶”,是我的记忆中的第一个大机器。

    最前面是“拖舶”的机车,体积不大,不如后面一艘艘装满了货物的船大。

    开“拖舶”的人是多么威风啊!他坐在驾驶室里,不时拉响长长的汽笛,警告渡船和小渔船避让。

    汽笛的声音让人振奋!

    悠长的声音在宽阔的河面上回荡,把那些在河坡树荫里歇息的牛马吓得发愣,忘了自己也会嚎叫。

    我们小孩子就兴奋了,乱蹦乱跳,大声“啊啊”着,向这个水上的“巨无霸”吆喝致意。

    我们洗澡的地方是新河拐弯的地方,“拖舶”早就减了速,并远远地鸣响了汽笛,在这里看拖舶,是看得时间最长看得最清楚的地方。

    拖舶的车头“突突突”地轰响着,拉起洁白的浪花和水浪,拖动着细长的拖船,一艘一艘地慢慢驶过眼前,向西南方向折去。

    每到这个时候,在河里摸鱼的人们会停下手中的活计,不自觉地数着拖舶拖船的数量。二十艘?三十艘?或者四十艘?

    不识字的大人们是数不过来的,还不如我小舅舅他们这些上学的小孩子数得清楚。

    拖舶远去了,他们免不了争论一番拖船的数量,因为每个人说的数目不一样。

    有时候,在河边摸鱼洗澡的人们也会和“拖舶”上的人起冲突。

    和拖舶上起冲突的人是妇女或者是女孩子们。

    新河不仅是男人们的天堂,也是女人们的乐园。

    她们也去新河里洗澡摸鱼。找个远离男人们的地段,在树丛和水草的掩护下,她们就溜到水里去了。

    拖舶上的人也洗澡,他们是站在甲板上,用水桶打起河水,从头顶浇下来冲凉。

    他们经过妇女们洗澡的河段时,就会惹来一片抗议声。妇女和姑娘们挖起一团团的河泥,向他们身上扔去。

    拖舶上的人好像习以为常了,嘻嘻笑着,“威胁”老婆蛋蛋子们,再敢用泥巴扔人,他们就把裤头脱下来!

    这种“嬉闹”的场面经常发生,给那个乏味的午后增添一点笑料。

    我也很想洗澡,只能等另一个天气的到来,我才能在青砖拱桥边享受到嬉水的乐趣。

    另一个记忆中的天气就是狂风暴雨。

    用不了几个炎热的午后,一场暴风雨就会到来。

    没有天气预报,一切靠农谚和个人经验来判断天气情况。

    炎热的午后,突然有凉风吹来,这就表示要变天了。如果发现天边有黑云出现,那就抓紧时间往家跑。

    暴风雨留给人们迟疑的时间不多。随着微弱的小冷风刮过,紧接着就是一阵闷热的狂风吹来。

    此时的风里夹杂着尘土和草屑,吹得人睁不开眼睛。

    这阵风还有一股特殊的味道,人们叫它“雨腥气”。

    如果已经闻到了风中有了浓烈的“雨腥气”,那就连跑也别跑。大雨来到头顶的时间就没有多少了,这个时候要抓紧时间找避雨的地方。

    天空中雷声沉沉,金蛇乱舞,看着离自己还很远,也别指望自己能跑过天空上的云彩了。

    狂风卷着乌云行进的很快,几分钟的功夫,就会雨线如注,那扯地连天的雷电会更加危险!

    乌云遮天蔽日,仿佛黑夜提前到来。

    不等眼睛适应过黑暗,转瞬间眼前就是白亮亮的雨水,耳边是震耳欲聋的风雨雷声。

    在童年的记忆中,这就是第二个天气。

    要么是烈日炎炎,要么是狂风暴雨,这两个记忆的元素符号,占满了我童年的天空。(待续)

    ;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苇雪刀客的小说碎镜子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碎镜子最新章节碎镜子全文阅读碎镜子5200碎镜子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苇雪刀客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