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水军演习之后,吴尚重新过起深居简出的生活,安心修炼起来。
崔元平知晓吴尚的心意后,收起劝说吴尚出仕的心思,很长时间都没有来过吴尚的厢房。
崔州平起初也来过一两次,眼见吴尚闭门谢客,意兴阑珊,也就不再前来。
吴尚小日子过得滋润无比,江陵城可是炸开了锅。
自从吴尚一袭白衣踏水救人之后,江陵城的老百姓都在江边寻神仙,祈求河神庇护他们。
江陵城的太守更是在全城百姓的请愿下招来道士开坛做法,以求告慰河神,保佑江陵城风调雨顺,年年丰收。
吴尚自然不知道这些,若是他知道,也阻止不了老百姓的迷信活动。
在东汉末年,很多自然现象比如洪水,地震,旱涝等天灾都无法得到解释,,导致人们只能相信这是上天在惩罚他们,必须通过祭祀祈求上苍开恩。
也正因为这样,张角的天师道,张鲁的五斗米教才得以大行其事,拥有的势力相当一方诸侯。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淮南大地上,曹操远征袁术,兵锋直指寿春。
前者猛将如云,谋士如雨,奈何缺乏粮草,只能速战速决,大军团团围住寿春,期待毕其功于一役。
后者将士离心,众叛亲离,据坚城而守,粮秣充足,只能期待坚守月余,拖垮曹操,以求获得喘息之机。
而燕赵之地,袁绍和公孙瓒,已经到了生死存亡关头。
袁绍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武将有颜良,文丑,张合,高览之勇,文臣则有审配,郭图,田丰,许攸之谋,小心谨慎,步步为营,逐步蚕食公孙瓒的地盘,可谓形势一片大好。
公孙瓒刚愎自用,任人唯亲,手下有常山赵子龙也不得重用,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只能退守燕京防线,以求自保。
至于江东小霸王孙策则横扫长江以南,以期占据扬州图天下。
徐州吕布则坐观曹袁成败,互不相帮。
西凉军阀马腾,韩遂勾心斗角,希望独霸雍凉二州。
惟有益州刘璋,荆州刘表不思进取,心安理得的当起土皇帝,在他们的治下反倒一片大治模样,百姓安居乐业,居有所,食有粮,穿有衣。
若是天下承平,刘璋,刘表不失为一个尽职尽责的上官,但是天下大乱,不思进取就是无能,不过就是一只养肥的肥猪,等待屠夫来宰。
而称不上诸侯的刘备刘玄德还没有获得天子承认成为刘皇叔,只怀着一腔忠于汉室的抱负,追随曹操攻伐袁术,以求重整摇摇欲坠的大汉王朝,中兴大汉。
######
金秋九月,秋高气爽,万里无云。
不知是拜了河神,还是老天爷开恩,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金黄的稻穗竖立在田亩里,成为秋天最美的一道风景。
佃户们不用担心来年的口粮是否够吃,县官们不用担忧今年的税赋是否能够交齐。
一叶小舟顺着顺着汉水一路北上,向襄阳而去。
船头站着一名少年,眉清目秀,身着白色儒服,头戴方巾,手中一把白羽扇,正是荆州文士流行的穿着款式。
少年望着汉水两岸田亩丰收,农户们挥汗如雨的收割稻谷,脸上洋溢的幸福的笑容,情不自禁的感叹道: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船舱中走出一名中年文士,喜不自禁的说道:“好,贤弟果然颇有诗才,此等才情定能羞煞荆州才子。”
少年却沉默半晌,继续吟诵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中年文士愣在当场,继而闭目细细回味少年的诗句,半晌之后,说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真是好句啊,简直就是千古绝句。”
“贤弟此去襄阳,定能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为兄也能沾沾光啊!”
少年转过头来,尴尬的笑道:“崔兄,可不要如此恭维我了,我这不过道听途说罢了。”
中年文士一脸不快的责怪道:“贤弟,切莫妄自菲薄,此等绝句若是能道听途说,我怎么没听说谁能做出来。”
“你可知道你那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现在已经在荆州广为流传,荆州士子都想与你结交一番。”
少年的脸庞莫名的红透,只得摇摇头自言自语道:“这下完了,到了襄阳城,还不要露馅了。”
中年文士正是崔州平,而少年则是在江陵城埋头苦修的吴尚,他们二人这次顺汉水而上,正是为了赴襄阳诗会,一睹荆州文人雅士之风采。
吴尚经过半年的苦修,终于将境界稳定在练气四层,还隐隐有突破练气五层的趋势。
金刚诀也修炼的收发自如,随心所欲,达到瞬发的境界,多了一个保命的绝招。
驱物能力也得到加强,长剑可在周身十丈范围里飞出伤敌,杀人于无形。这也导致吴尚对练气后期才可以修炼的御剑诀更加向往。
御剑诀:顾名思义,修仙者可以驾驭飞剑飞天而行,至于飞行的远近,就要看修仙者的修为了。
据说修为高深的修仙者,可御剑飞行,日行千里。
不过这些对于吴尚来说却是井中月镜中花,只有能够收入丹田之中的法器才有这般的威能,他现在只有凡器钢剑一把,所以这些都是他的痴心妄想。
崔州平长年流连于山川河流之间,往年的襄阳诗会基本没有他的身影,今年此去,一为随同吴尚游历一番,二为与多年未见的同窗好友相聚,叙叙情怀。
崔州平早年也在朝为官,只是后来董卓专权才致仕返乡,至此天地间少了一个朝堂上蝇营狗苟,勾心斗角之辈,山野间多了一名笑看风云淡,坐看云起时的散淡闲人。
值此之时,曹操已然剿灭了袁术,占据兖豫司隶扬州北部等地,俨然成为天下第二大诸侯。
第一大诸侯自然就是灭掉公孙瓒的袁绍,占据冀青幽并四州,虎势中原。
此二大诸侯迟早一战,到时必定是惊天动地的大战,将决定天下最终谁手。
(新人写书不易,若喜欢此书,请大家怜悯,收藏本书)
;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