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章节目录 第十三章 百姓苦

本章节来自于 东汉末年修仙传 http://www.lishu123.com/131/131579/
    崔元平与蒯如月寒暄一番之后,吴尚就赶紧拉着崔元平离开,头也不回,完全不理会蒯如月小脸气的通红的样子。

    白袍少年揶揄道:“公子,这小子真不识抬举,要不要让老爷找人收拾他。”

    蒯如月跺跺脚,娇嗔道:“他轻薄与我,我一定要亲自收拾他。”

    白袍少年一阵无语,人家刚才可是为了救你啊!

    言罢,蒯如月含情脉脉的看着吴尚远去的身影,他竟然就是力退锦帆贼的游侠,还对人家如此无礼,就是个木头。

    ######

    江陵城,崔家酒楼。

    江陵城,位于长江岸边,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素有膏腴之地之称,食材更是千奇百怪,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只要是能动的都会被厨子搬上餐桌,一饱口福。

    吴尚与崔元平离开观望台后,直接来到崔家酒楼,品尝江陵城的风味小吃。

    东汉末年是没有食用油的,菜式也不会像后世多样化,基本都是用鼎煮熟食用。

    崔元平更是拿出珍藏以久的美酒,不过在吴尚喝来,和白开水没什么两样,只能佯作好喝,不至于让崔元平尴尬。

    “爹,不要将我卖给他人为奴啊!”

    哭丧的声音传来吸引了吴尚的心神,吴尚起身出店观看。

    一个年过半百的老汉拉着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女要买与他人为奴,少女不从,在大街上拉扯起来。

    吴尚是文明社会的人,看不惯买卖人口,上前一步,呵斥老汉道:“你这老汉,为何如此心狠,将亲身女儿送入火坑,难道就没有一点羞耻之心吗?”

    老汉看见吴尚着锦束冠,不是一般人,不敢无礼,只是大哭起来:“欠人钱财,还债天经地义,我也是没有办法啊!”

    有与老汉相识的路人怒斥道:“你不是还有几亩良田吗?为何要卖儿卖女,做出如此腌臜之事,你可知道那赵爷生性残暴,打死的女奴就不下十个,你这是让你女儿送死啊!”

    老汉眼见遮掩不下去,解释道:“田没了,你叫我一家几口以后如何过活啊!”

    老汉声音越来越低,继续说道:“去年我那小儿生病,向赵爷借了半贯钱,到了今年他却要我还三贯,我是无论无何都拿不出来啊!只好将女儿卖给他家做奴,我也是实在没有办法啊!”

    吴尚见到骨肉分离,生离死别,心神松动,掏出一袋钱递过去,道:“这是四贯钱,你拿去还债,剩下的就留下过日子吧!”

    老汉不敢相信这是真的,颤颤巍巍的接过钱袋,跪在地上谢过吴尚。

    吴尚说完,转身离开,钱财对于他来说不过是身外物,他不是胸怀天下之人,但是却不能见死不救,就说今天江上救人也只是为了自己良心好受一些。

    修仙一道不注重胸怀大志,但求不愧对良心,若是心神松动,为外邪入侵,平时修炼看不出来,等到了突破瓶颈时,就会成为修仙者的梦魇,轻则终身难以突破瓶颈,重则爆体而亡。

    崔元平摇摇头,略带一丝羞愧之色,劝说道:“贤弟,天下之大,卖儿卖女之人何其多,你一个人管的过来吗?”

    吴尚回道:“我只能略尽微薄之力,但求无愧于心。”

    崔元平心神一动,微笑道:“贤弟既然有悲天悯人知心,为何不出仕为官,上可报效朝廷,开疆扩土,下可保境安民,造福一方,何乐而不为?”

    崔元平说完,得意非凡,仿佛预见吴尚已经被自己说服原意出仕为官。在他看来,吴尚不是不肯为官,只是未到关键处,所以他一直以来都在观察吴尚,以求找到切入点,可以说服吴尚。

    吴尚不为所动,目光坚定的看着崔元平说道:“吾身为道门弟子,餐风饮露,随遇而安,不像儒家子弟追求功名,讲求齐家治国平天下。此事大兄以后不必再说。”

    崔元平直视吴尚,见他双眼中不含一丝杂质,汗颜道:“贤弟高义,大兄不如也。”

    “我虽有万贯家财,却从未接济过百姓,实在是羞愧难当,今日听贤弟一席话,日后必当竭尽所能接济百姓。”

    想起北方正处在诸侯混战中黔首比荆州百姓更有不如,吴尚遥望北方,感叹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只希望战乱早点结束,天下大治。”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崔元平沉吟片刻,大笑道:“没想到贤弟不知武艺高强,连诗词歌赋的造诣也是如此之高,真不知道贤弟还有多少本事,能令大兄更加吃惊。”

    吴尚闻听之言,面颊微红,忙不迭解释道:“崔大兄,此诗句我是从他人处听来的,并不是原创。”

    崔元平只以为吴尚低调谦虚不肯承认,开口说道:“若是他人所作,我岂会没有听说过,贤弟切莫谦虚.”

    “半年之后就是襄阳诗会,贤弟有此大才,一定要去参加,一展所学。”

    “襄阳诗会。”

    吴尚自言自语道。按照史书记载,襄阳诗会是东汉末年最盛大的文人集会,由于北方战乱频发,大多数北方世族南迁荆州,导致襄阳人才鼎盛,与会人员几乎网罗天下人才。

    建安七子中的王粲就是在襄阳写下流传千古的七哀诗,以表达北方战乱,民不聊生,路有饿殍的惨象。

    更有荆州大儒庞德公司马徽到场,说不定还能见到诸葛亮和庞统。

    只怪刘表老眼昏花,不识明珠,虽然能庇护这些才子,却不能任用其才,最终为刘备做了嫁衣。

    想到这里,吴尚兴趣大涨,高声说道:“此等盛会,当然要去参加。”

    崔元平见吴尚没有反对,心中大喜。

    ######

    崔家酒楼对面的蒯家布庄的大厅中,蒯如月正襟危坐,笑嘻嘻的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没想到他的文采也不一般”

    “襄阳诗会,看来要回家一趟了。”

    蒯如月身旁束手而立的白袍少年揶揄道:“小姐不是最怕回襄阳的吗?今天怎么想到回家呢?莫不是喜欢那小子了吧。”

    蒯如月被白袍少年说中心思,满脸羞红,嗔怒道:“你这小妮子居然敢调侃本小姐,小心我将你卖给他人为妾。”

    白袍少年连称不敢。

    (新人写书不易,若喜欢此书,请大家怜悯,收藏本书)

    ;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吟唱诗人h的小说东汉末年修仙传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东汉末年修仙传最新章节东汉末年修仙传全文阅读东汉末年修仙传5200东汉末年修仙传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吟唱诗人h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