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章节目录 第十五章 大儒郑玄

本章节来自于 东汉末年修仙传 http://www.lishu123.com/131/131579/
    小舟不似商船笨重,顺水而下,借助风力,也是日行百里,不出数日,已过宜城。

    愈是临近襄阳,商船也越发多了起来,本就不宽的汉水,船只竟有数百艘,出现百舸争流的场面,壮观不已。

    再过半日,吴尚所在的小舟缓缓驶进襄阳码头。

    码头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南来北往的商船都停靠在这里,拥堵异常。

    突然数骑快马从襄阳城方向疾驰而来,撞得人仰马翻,本就拥塞的码头显得更加阻塞。待看清来人,民众自觉的让出一条道路,让快马通行。

    不一会儿,快马达到一艘商船前,为首青年勒马驻立,马匹突然停止,发出希律葎的嘶鸣,不时打着响鼻。

    吴尚和崔州平已经下了小舟,驻立在一旁看着骑马之人。

    为首青年,面如冠玉,头戴高冠,身穿锦衣华服,玉带束身,腰悬玉佩,脚底则是丝绸做的鞋履,一副即富且贵的模样,不知是谁家公子出行。

    为首青年询问随从确定就是眼前的商船后,翻身下马,昂首阔步走向前去,拱手行礼道:“郑玄大儒,刘琦奉家父荆州牧刘表之命在此迎接先生。”

    话音刚落,四周噤若寒蝉,呆若木鸡,眼前之人竟是荆州牧刘表的大公子刘琦。

    吴尚眉梢一动,嘴角上扬,果然和他猜的不错,此人正是刘琦大公子。

    史书记载,刘琦性格懦弱,声色戎马,身子早被酒色掏空,待刘备借荆州一年后病死在江夏。

    不过刘琦没有引起吴尚的特别注意,反倒是郑玄的名字令吴尚暗暗吃惊。

    郑玄也,东汉末年的儒家学者,专注于著书教学,是天下学子的楷模。

    半晌过后,船舱内走出一名中年文士,高冠儒服,双鬓泛白,目光温和看向刘琦说道:“在下山野草民,怎敢劳公子大驾。”

    刘琦闻言,笑道:“郑先生大名家父早有所闻,憾不能与先生把酒言欢,讨论经史典籍,闻听先生来此参加襄阳诗会,大喜过望之下派小子前来迎接,以免怠慢了先生。”

    郑玄手扶长须,大笑道:“早就听闻荆州牧刘表礼贤下士,今日一见,果然是名不虚传。”

    “老夫游历天下,只想找一安稳之处,悉心教学,将我儒家发扬光大。”

    刘琦回道:“荆州必定不让先生失望。请先生下船,家父已派遣车架,护送先生入城。”

    与其说天下诸侯看重郑玄,不如说他们看重郑玄所带来的影响,这样的人物每到一地必能吸引天下学子争相拜访,给诸侯带来不少人才,他们自然欢喜异常。

    曹操就为了招揽人才,多次颁布求贤令,不问出身,不问品德,只重其才。

    待刘琦护送郑玄离开后,码头又重新恢复了沸反盈天,热闹非凡的场景。

    崔州平面带喜色,笑道:“真是不虚此行啊,竟然有幸能见到大儒郑玄先生。”

    说完,吴尚和崔州平也顺着滚滚人流向襄阳城而去。

    一路上,流民渐渐多了,他们破衣烂衫,拖家带口,一个个骨瘦如柴,面黄肌瘦,没有了人形样。

    他们聚集在襄阳城外一片空地上,每天饱一顿饥一顿,碰到有官老爷施粥,还能求个半饱。

    这些流民都是从北面逃难而来,荆州牧刘表也拿不出合理的治理办法,只能将流民疏散开,避免他们聚众闹事。

    荆州的郡治原本在宛城,黄巾起义时宛城被攻破,导致宛城民生凋敝,后来刘表入主荆州,则将郡治迁移到襄阳,一来襄阳富裕,二来襄阳离许昌甚远,可以躲避曹操的兵锋。

    现在宛城被西凉军阀张绣所占,刘表只得将重兵屯于新野,用于防御北面之敌。

    曹操攻灭袁术之后,宛城的张绣之于曹操,就好比如鲠在喉。

    若是张绣在曹操与袁绍决战之时偷袭许昌,则曹操后防不稳,必定大败无疑,所以曹操亲率大军征伐张绣,这些流民就是从南阳郡而来。

    张绣与曹操大战一触即发,刘表却畏惧曹操的虎狼之师,不敢发兵救援张绣,岂不闻唇亡齿寒,张绣被灭,下一个就是他自己。

    刘表则风风光光的举办襄阳诗会,真有点“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的意味。

    吴尚嘴角上扬,为刘表的好运感到庆幸。

    此次曹操大军来犯,却是实实在在的大败而归,就连他的大公子曹昂,侄子曹安民,亲卫典韦也都惨死在宛城,最终也不得不为了大局着想,接受张绣假意请降。

    宛城惨败也把曹操喜欢他人之妇的名声传遍天下,导致诸葛亮为了激怒周瑜抗曹,引出千古名句“铜雀春深锁二乔”。

    要说这宛城之战并不是张绣的功劳,而是贾诩贾文和之谋。

    贾诩是一个极具争议性的人物,但他却是吴尚前世喜欢的角色。

    其中最有名的一个场景:

    王允用貂蝉使用美人计,让吕布杀了董卓,西凉军顿时群龙无首,李傕郭汜作为西凉军阀,想逃回乡里,贾诩却说:“将军若是逃回乡里,一个亭长就能杀掉你们。”最后李傕郭汜采纳贾诩之谋,反攻长安,保全了性命。

    想到这里,吴尚对襄阳之行越发期待,可以和这些千古名人面对面的交流,真是羡煞旁人。

    “州平兄,我等的好辛苦啊!”

    一名身穿蓝色儒袍的中年文士向崔州平走来,笑道。

    崔州平拱手笑道:“原来是广元兄,多年不见,广元兄愈发的精神啊!”

    石广元看见吴尚,迟疑一下,问道:“州平兄,不知这位小兄弟是谁?”

    崔州平笑则感叹道:“广元兄不是月月来信要见人,怎么见到真人却不识呢?”

    石广元眼中精光一闪,仔细打量吴尚一番,拱手道:“原来小兄弟就是做出‘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少年英豪,石广元这厢有礼了。”

    三国中石广元名声不显,吴尚并不了解此人,拱手回礼。

    三人有说有笑,联袂进了襄阳城。

    (新人写书不易,若喜欢此书,请大家怜悯,收藏本书)

    ;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吟唱诗人h的小说东汉末年修仙传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东汉末年修仙传最新章节东汉末年修仙传全文阅读东汉末年修仙传5200东汉末年修仙传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吟唱诗人h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