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乍暖还寒。
十日之后,延江岸边,春风拂过,吴尚单薄的身体还是感到些许寒冷,白皙的小脸冻得有些发白,他将头埋入衣领,三步并作两步追赶前面急行的老道。
吴尚十日前突破练气一层,本应该寒暑不侵,但他还无法运用纯熟,只能受此般苦楚,心中还不时埋怨老道大冷天到这江边干嘛。
吴尚还没走到近前,老道已经挺住脚步,盯着前方不远江边垂钓的青年,大笑道:“江水寒风,这就是公衡小友的待客之道吗?”
“老道不是不喜奢靡,推崇随遇而安,今天转了性子,还斤斤计较起来。”
垂钓之人起身,肩扛鱼竿,手提鱼篓,揶揄道。
虚灵子手指吴尚解释道:“老道自不会介意这许多,可小徒受不了了。”
垂钓之人眼前一亮,见猎心喜道:“虚灵子老道眼界甚高,今日却也收徒,我黄权倒要看看是否是天龙凤凰之资。”
吴尚早已注意到黄权,当听到“黄权”二字,也不免惊讶起来,眼前挽着裤腿,卷起袖子一脸怪笑的邋遢青年就是刘备称之为“黄权治蜀中如张昭治江东。”的黄权。
“你就是治蜀能臣黄权黄公衡?”吴尚惊讶之余开口问道。
黄权对吴尚突然发问明显有些措手不及,摇摇脑袋,自言自语道:“治蜀能臣?”旋即笑道:“小友说笑了,黄权只是江州郡一个小小郡吏,怎得小友如此高的评价,真是愧不敢当。”
虚灵子手捻长须,含笑道:“我这徒儿姓吴名尚,见解不凡,常语出惊人,但这句话却丝毫不为过,若让你黄权治蜀,必定强于江东张昭。”
黄权虽然不解吴尚为何出此言,但是却十分受用,高举鱼篓,大笑道:“借吴小友吉言,这就去寒舍稍坐。这正好有几尾肥嫩的江鱼,正好下酒。”
######
毗邻江边,一间低矮的茅草屋内。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黄权满饮一杯酒后,问道:“虚灵子道长这次来江州所谓何事,不会单为来找公衡喝酒吧,打死我都不相信。”
虚灵子慈祥看了吴尚一眼,开心说道:“本为集其玉璧而来,却不想收到麟徒,真是不枉此行。”
黄权闻言,笑道:“恭喜恭喜,老道你半生蹉跎终于有了结果”。说完,黄权面色黯淡下来:“可怜我还不知道明主何在,空有一腔抱负和才华,只能垂钓寒江边。”
吴尚从虚灵子和黄权的谈话中得知黄权竟然是人衍门传人,只是人衍门早已断绝了修仙求道之心,一心只为习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遂接过话头,安慰道:“黄权道友,不必妄自菲薄。”
“岂不知金鳞岂非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
虚灵子面含笑意点头称是。
黄权则双目圆睁,紧紧盯住吴尚,笑道:“吴尚小友真乃吾之知音,来,再饮三百杯。”
言罢,黄权已经趴在案上,已然昏睡过去。
虚灵子试探性的问道:“尚儿,连日来我见你见识不凡,若是报效家国,必能有一番成就,却是为何要追随为师走上这条孤独清冷之路呢?岂不知一如道门深似海,从此家人是路人。”
吴尚闻听此言,没有丝毫犹豫,斩钉截铁道:“世人皆苦,帝王求长生,世家求权贵,黔首求富贵,皆不得,是为苦。”
“若想抛弃苦楚,只有清心寡欲,淡薄名声,无欲无求。”
“而若想超脱世俗,惟有修仙问道,避生死,不如轮回,方成就逍遥自在。”
“徒儿不是不知修仙之路坎坷无比,但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徒儿艰辛只要付出就有所回报,天道酬勤。”
虚灵子闻听此言,半开半阖的双眼猛的睁开,欣喜若狂:“徒儿有此见识,真是不凡,为师必当将平生所学悉数传授,让徒儿能一窥仙道。”
黄权站起身来,睡眼惺忪,笑道:“一对师徒都是疯子,岂不闻仙道飘渺不可求,不可求。”
黄权言罢向内室走去,啪的一声倒在床上。
######
次日一早。
两位差吏来到茅草屋前,为首之人叫门道:“黄权黄大人可在?黄权黄大人可在家?”
黄权见来人真是郡中差吏,忙不迭的开门回到:“在下就是黄权,不知郡中有何要事。”
为首之人客气说道:“益州牧刘璋招黄大人到成都任主簿。”
黄权闻听此言,先是一愣,旋即欣喜若狂,掏出一个钱袋抛给差吏,开心道:“有劳二位,这些就拿去买些酒喝。”
为首之人接过钱袋,垫了垫,满意回到:“黄大人还要尽快去上任,小人就告退了。”
黄权乐的跟小孩子似的,满屋子乱转。
吴尚见此情景,心中骇然,黄群不是应该数年之后才会被招入成都吗?怎么提前了?莫不是自己的到来引发的蝴蝶效应已经改变了历史不成?
吴尚虽说不解,但还是上前祝贺道:“黄大人可以一展所学了,着实值得高兴。”
虚灵子也为好友能官升几级感到高兴。
吴尚趁此机会,说道:“黄大人此去成都,若是有机会去见家父,请带我向他老人家问好。”
黄权乐意之极的答应,同时十分感激吴尚,毕竟吴懿是刘璋身边的重臣,而黄权却对成都情况不熟悉,若是能有人照应,也不至于犯忌讳。
黄权投桃报李,道:“吴尚小友求仙寻道,自不会看重什么俗物,但我昨夜听闻你们师徒二人在找地方静修,正好我要去成都上任,这江边小屋胜在远离人烟,安静异常,就赠予吴尚小友。”
吴尚早有此意,见黄权亲口提出,也不再推辞,说道:“长者赐,不敢辞。”
黄权收到传召,自然不敢停留,何况此去成都少说十数日,更是不敢耽误时辰,收拾几件换洗衣物就匆忙的上路前往成都赴任。
虚灵子和吴尚便在此处过起深居简出的生活。
(新人写书不易,若喜欢此书,请大家怜悯,收藏本书)
;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