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上班开始后大体一直相安无事,江郎在张副理袁课长的工作安排下,分配至打印机产品的验证一课,测试业务对应的就是生产打印机的工厂(事业处),3000多人。验证一课有20多名同事,头是刘副课长。
刘课戴一副金边眼镜(刘副课长简称刘课,在企业里把副字隐去,也是对人的一种尊敬,何况是赏识自己的上司),瘦瘦高高的,1。75米的个头估计没有120斤,江郎一眼望过去唯一的担忧的是怕他啥时候倒下,这种担忧并非多余?以后刘课大病一场就说明了,而老黄牛的干劲与耐力远超他的想象之外,刘课永远是那么精气神旺盛无比,像一只不用上发条的石英表永不停歇的转动,令江郎佩服不已,猜想自己要是坐上了他的位置,是否会一年365日如一日的包揽整个打印机新产品测试项目整体运转而无一漏失,江郎毫无信心,好在自我安慰,新人虽技能不足,潜力无限。于是,一有空暇,江郎就去办公室文件柜拿写有“实验室培训资料”的文件夹,然后找个空地学习。
刘课,30来岁,四川人,是那种典型的“老黄牛”精神的人,对工作勤勉有加,生活上随和简单,对江郎自然友好和善,江郎在外漂了一段时日,从衣着饭堂吃饭可以看出,经济状况不是很佳,他还主动提出生活上的嘘寒问暖,并给江郎饭卡里充了100元饭费,让江郎颇为感动,这是半月后的事了。在这一群其乐融融的同事群体里,江郎倍觉荣幸,他遵循新人刚入社会的“谨小慎微,恭敬有加”的处世风格,自然也为上下同事们所接受,所以整体上江郎的试用期是一帆风顺的。其中有一段小小的插曲,至今江郎认为是自己学艺不精,而非人际关系难以相处,这给其他新人也许是一种自我剖析的案例吧!
江郎每天跟老员工们学习,打下手,这天轮到到跟一“小女孩”李工学习时,却遇到了平生以来的最大挑战。李工全名李晓慧,名如其人,小女孩长得小巧玲珑的,一头秀发垂腰,给人文弱纤细温柔秀气的印象,属于大家喜欢的一类,如果不是在企业,大家还以为是邻家上学的中学生呢?然而性格却是出人意料,性子可不是一般的“火爆”型哦,当然喽,用女孩们的说法,是看对谁啦!你又不是她男朋友,有必要对你含情脉脉吗?呵呵。
晓慧的职位是“技术员A”,“李工”是大家在工作中对她的尊称,因为所有做技术工作的人尊为“工程师”都是很受用的,这也是一种奇特的国粹吧!去年刚毕业的大专生,比江郎早进入半年了,这里有必要给观众介绍下台企或查宝的职位制度,大致都是大同小异的:
一般是管理与技术两条线,直接人员从低到高分2级:作业员全能员;
间接人员则分技术职和管理职,各职又分职等和职位;
技术职等从低到高分6级:技术员B技术员A助理工程师工程师B工程师A高级工程师;
管理职等从低到高分6级:管理员B管理员A助理管理师管理师B管理师A高级管理师;
职务不分技术职或管理职,从低到高是助拉拉长副组长组长副课长课长;任职原则一般是对应技术职等或管理职等出任;实际上又不是对应的,从培养新人和节省成本的角度,职等低的可以出任高一级的职务,不少特殊现象就出现了,如职等低的是职等高的人的上级,上司比下级工资低,级别低(特别是技术职等)也就可以理解了;原则上还是“职等高职位高工资高”。当然还会有资历学历人员多寡印象关系等影响;升迁原则也是半年一年为期,越往上走越难,除了要参加笔试,工程(管理)师B以上还要高管(台干)面试,同时还有名额指标是否有职缺(按编制职位空出)企业经营状况等因素制约。
更高层的基本上就是台籍干部出任了,从低到高是襄理副理经理协理厂(处)长副总总经理。
在这种模式下,新人按学历与经验授职,高中专一般给定“技术员B”起,大专一般给定“技术员A”起本科生一般给定“(助理)工程师”起,江郎刚入职获得“工程师B”,实在是沾了学历的光,加上人才市场应聘的光环,跟江郎类似资格的内部介绍的员工通常只能给“技术员A”,给求职者的启示就是靠“真本事”(或胆量)去应聘要优于投亲靠友,所以众人拾柴火焰高,“人才市场”成为东海市企业招纳人才的主流而盛极一时,按当时来说,一纸文凭还是有它的闪光之处。晓慧的状况也吃了“大专”文凭的亏,其实她应该庆幸,相比许多不重视文凭的用工单位来说,经历的辛酸毋庸多说了!不过小慧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从后面她所展现的才能可见唯“学历论”的荒谬。呵呵!可能是心理不平衡(技术员比工程师级别低),自持先来,给江郎“将一军”?要怎么说江郎跟“振动机”有缘,林董事长来视察江郎也是站的这个岗,“猿粪”(缘份)啊?
民间流传着一副对联,对上下级的描述堪称传神:“上级压下级,层层加码,马到成功;下级骗上级,层层掺水,水到渠成”。弊端可能看到2点,一是上级把压力全部压给下面,让人不堪重负;二是下面完不成,可能就会弄虚作假;江郎虽初出茅庐,想不到那么深刻,却见识了如何压,也是推脱的学问?在最终全是唯“报告说话”。
这日,就是做振动测试过了2日后,江郎从心底里本想为刘课分忧却制造了刘课的烦恼,只见李工正在给刘课汇报。
“这测试不是我做的,你不是说谁做的测试项目谁出报告吗?凭什么所有的事都要我做,我又不是Leader负责人。”李工一脸委屈,眼泪似乎要滴下来。
“江工是新来的,你不出报告要早给我说,现在马上整体报告要丢出去了,却唯独少你这份。”刘课的声音哑了下来,可能操劳过多,刘课显出了一丝疲惫,“每次你们都这样,做事没个始终------”,后面的没说出来了。李工看到了江郎,像发现了新大陆,朝着江郎这边说:“你做的测试结果怎样,把报告给刘课。”
“没给我说要报告啊!前面那些师傅都是叫我做测试(操作),自己写报告的”,江郎还有句话不好意思说出口,我也不会出报告啊,也没人教我,还是说了句:“也没人教我写报告,我不会写呀?”
刘课不愧是领导,似乎一切都通透一样,叫江郎:“过来,我教你怎么做报告。”
按实验室新产品项目的测试流程,一个新开发出来的产品,需经过设计验证阶段(DVT)工程验证阶段(EVT)小批量试产验证阶段(PVT),前面三个大阶段又分不同小阶段,如DVT-1DVT-2DVT-3------然后转入做量产测试阶段(ORT)。由于品牌电子产品要求高,在市场销售前一年就在组织新产品开发和试产了,就是说海报上做广告的东西也许还没出世,就是为了宣传造势,试产基本上是一个月完成一个阶段,如DVT-1做完测试加报告丢出这个时间段需在2周内,等到下一阶段开始估摸要到下月差不多的这个时候,所以这种模式叫“忙时像打仗,闲时无一事”。因为试验室只起了一个测试验证的作用,相关部门如开发(设计)工程部门采购物料制造等部门也参与其中,各司其职,所以叫新产品项目,每个部门的头就是各部的Leader负责人,统筹的则是专案经理或项目经理,一般由台干担任。在这个新产品过程中,设计(RD)出设计图,转制造(PR)生产出来样品,送品保(QA)做测试,交工程(PE)对测试的问题进行分析改善,最后交改善的东西再次送品保(QA)做测试,实验室就是代表品保(QA)作测试把关的,只有所有有问题(叫异常)项目全部合格了,该阶段才通过,进入下一阶段。由于相关部门在接力,所以造成了每月有半月的闲暇时间,这正是同事们学习充实的机会,而部门也乐于进行培训,才能让从业人员有足够的技能应付“打仗”(忙碌的测试工作)的时候。别忘了测试团队20多个同事,有一半约10人左右做量产测试阶段(ORT)的日常测试,兼带新产品类似繁琐的测试任务,如一些打印机的性能寿命测试等,就是这10人的工作,因相对技能要求低,她们是女孩子多,级别也低,是技术员以下级别的,如果入职时间久了,通过考试升职,不少也做到了技术员等,个别优秀的还能做到工程师。余缺则陆续新招作业员级别的女孩进来。
介绍这么多,就是为了让观众了解所谓的“测试报告”是怎么回事,不错,标准流程就是江郎做完测试,就把结果整理进测试报告,Leader负责人刘课就汇整所有不同测试项目之整体报告,发给专案经理,从而进入各部门其他环节。刘课简要说给江郎听后,江郎知道自己犯的错误为:只测试没拍照,报告如何插图片?测试过程对最重要的测试结果缺乏认识,会把问题点漏掉?如果有任何事后问题,江郎岂不成了罪人?就说目前急需的报告来说,也有问题?怎么交差,还有江郎羞于启齿的,以江郎的资历和技能,相机都不会用,怎么拍照,以有限的电脑技能,如何在电脑上出具英文报告?以测试过程中的马虎,如何提供有效的测试报告?时间紧急,据说明天就得提交整体报告,难道再去架设机器,再来一次?所有样品已测试过了,报废的报废,拆解的拆解,几无完尸!就是想重做也找不出完整的样品呀?
江郎一个头变作了两个大,完全一时半会消化不了------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