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氏今儿一早起来眼皮子就直跳,等着收了娘家的信后,心情更是越发不好,她早膳都没用,一整日心绪不宁,后来实在忍不住了,叫来了身边的嬷嬷。
“你说这是要做什么?这种事情居然都求到我这儿来了!”何氏将家书放在桌子上,委屈的红了眼睛。
贴身的嬷嬷最看不得自家姑娘不畅快,便赶紧过来劝道:“许是伯爷想着咱们家大公子与那庄世子是好友,便来探探消息,夫人不要想的太多。”
何氏却是看的明白,咬着牙道:“他们哪里只是试探,就差不多是让我上杆子将淑瑶推给庄世子,恨不得明儿个淑瑶就能做上世子夫人的位置!”
“世子年纪也不算大,两个孩子的年纪也太近,怕是侯夫人不大愿意。”老嬷嬷坐在何氏身边,布满皱纹的眼角也染了轻愁。
“人家说不定恨都恨死了,若不是庄世子,淑瑶能不能活着走出围场还是两说,如今到是像人家世子不对,非要人家娶了淑瑶才成。”何氏这话不能在长兄跟前说,自从她父亲过世后,家中唯有一老母还耳根子软,她出嫁前听她的,她出嫁后便开始听着儿子,这信也是长兄让母亲亲笔写的。
“若是能两全其美成就因缘到是好了,但是老奴听说,当日世子可不只救了一位姑娘。”老嬷嬷又道。
何氏直了背道:“可不是,人家舒府都没说什么,他们这叫什么样子,还要不要我出去做人了!”
“夫人莫急,莫急,老夫人的意思不过就是让夫人问问,夫人之后敷衍过去也就罢了。”老嬷嬷只好这么说道。
何氏叹了口气,总觉得胸口闷的慌,娘家不会做人,这日后传出去还以为顺康伯府的姑娘愁嫁呢,到是上门子去贴人家,何淑瑶的名声日后能好就怪了。若是平常人家,这种事情那是能不说就不说,京都里遭了这事儿,大家都默契的闭口不谈再加上孩子们都小,总不能都扯上婚事,可若是顺康伯府再怎么下去,不说侯府不要淑瑶,淑瑶以后还怎么出嫁,就说是侯府愿意娶了淑瑶,这是做妻还是做妾,入了门人家能给好脸才怪!
主仆二人正在说话,外头传话的就进来说是孟霍然在门口候着。
何氏一见窗外,天色都暗了,这才将书信收了起来,撇开心事让儿子进来。”
相思知道她好意,便笑道:“姨娘多虑了,你也知道我大伯娘是个什么样的人,心最是软和,知道我要去外祖母那里还哭了一场,到是让我觉着不好意思。”
“姑娘只要不受委屈就好,姨娘没有本事,什么都帮不上姑娘,都是姑娘一个人走到现在……”薛姨娘难受的低下头,相思虽然不是她生的,可是她毕竟是侯府陪嫁过来的丫头,侯府对她有恩。太太虽然待她不好,也是她主子,相思这些年来也对她极好,她实在不知道如何感激才好。
相思看着面前这个女人,若不是她母亲糊涂,这个女人应该在这大宅门外快快活活的与丈夫生活在一起,而非年纪轻轻就有一身的暮气,仿佛生无可恋一般。只是这个女人从来没有怨恨,到还念着母亲未嫁前的恩情,对她从来都是尽心尽力,到是个难得的。
“如何我也不会委屈了自己,到是你……”相思说着话从石榴手里接过一个盒子放在桌子上道:“你如今也不是一个人了,吃药买菜都需要银两,你不必想着我,我从大哥哥那里得了不少分红,银子也是用不完的,再说……那也是我弟弟。”
“姑娘!您这是……您上次已经送了不少过来了,还有那些补药,少爷年纪小小的,如何用的完呢!这……”薛姨娘手脚都不知道往哪里放,她想将那盒子银票给相思放回去,却又怕上前又冒犯了。
“就这么说好了,你也不必如此,日后好好伺候少爷就是了。”相思不习惯被这么感恩戴德的眼神望着,她上辈子见多了仇恨嫉妒还有讽刺,自己做过的坏事数都数不过来,薛姨娘这么看她,到像她变成了一个好人似的。
“是!是,姑娘您放心,奴婢一定好好伺候少爷。”薛姨娘自知推脱不了,就抹着眼泪连连点头道。
“若是有什么事儿,记得去找哑四,他会通知我的……至于江淮那地方来什么消息,你也别慌都让人带信给我,我来处理就好。”相思慢慢站起来,也不好多待就准备回去了。
薛姨娘想要挽留,可也知道自己这地方不大好,就让人取了自己做的点心放在匣子里递给石榴道:“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姑娘尝个新鲜,若是觉着不好吃还可以赏给了下人。”
相思对着石榴点头,可还没等她跨出门槛,西屋里就跑出来一个小小的身影,明明走路都困难,但是屁颠屁颠的跑了过来,一把抱住相思的大腿。
相思身子一僵,缓缓低下头。
“姐姐!”孩子瘦小的完全不像两岁的孩子,除了喊她还算清晰,之后说话完全就是一团模糊,也不知道说些什么。
小小的孩子穿着簇新的衣衫,双眸还带着迷蒙,头发微乱,应该是刚午睡醒来,孩子的五官与二老爷长得很是相似,可想而知长大便又是个风流倜傥的美少年,只是这时候的他实在太过柔弱,也不知道能不能平安长大。
相思一动不敢动,她是喜欢孩子,可那是她自己的孩子,对于父亲的这个儿子,还是芙蓉留下的孩子,她也不知道该怎么面对。
“姐姐!姐姐!咳咳咳……”小孩子见着相思不理他,难过的直嚷嚷,结果喊得急了,到让风呛了喉咙咳嗽起来。
薛姨娘一见不好,就要过去抱他,谁知道相思居然弯下腰将那个小小的孩子抱进了怀里。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