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019 姗姗来迟
夏天,封甘延寿为义成侯,并任命为长水校尉;赐予陈汤关内侯的爵位,并任命为射声校尉。 另外,两人同时得到一百斤黄金的赏赐。祭告上帝和宗庙,大赦天下。
先前,对于甘延寿和陈汤的功过,朝廷迟迟没有定论,前宗正刘更生上书说:“郅支单于囚禁和杀害中国使者以及随从官兵,人数以百计。此事在外国广为传播,严重损害中国的威望,群臣都为此痛苦难过。陛下十分震怒,要诛杀郅支单于,这念头从未忘怀。西域都护甘延寿和副校尉陈汤,秉承圣上旨意,倚仗神灵,统率百蛮的君主,集结各城邦的军队,百死一生,深入极远的地域。终于打垮康居,攻破郅支单于的三层城防,夺取了翕侯大旗,砍下郅支单于的首级,在万里之外悬挂胜利的旗帜,在昆仑山之西为国家扬威。洗刷掉谷吉被杀的耻辱,建立了辉煌的功勋。众蛮夷全被慑服,无不震恐。呼韩邪单于看到郅支单于已经伏诛,既高兴又害怕,仰慕风化和信义,驱驰而来,叩头顺从,愿意守卫北方边疆,世代做中国的臣属。两人建立了千年不朽的功劳,奠定了国家万世的安全,群臣的功劳没有比他们更大的。”
刘更生接着举出周宣王时期大夫方叔和吉甫远征千里之外的镐城,取得讨伐猃狁的胜利,得到朝廷重赏,接着说:“干里之外的镐城尚且认为路远,何况万里之外的康居,作战的辛劳可谓到了极点。可是,甘延寿和陈汤不但没有得到赏赐,反而被抹杀浴血奋战的功劳,长时间接受一班舞文弄墨的官吏的调查,这不是奖励有功和劝勉战士的方法。从前,齐桓公先有尊崇周王室的功劳,后有灭亡项国的罪过,君子们认为他功大于过,因此为他掩饰。贰师将军李广利丧送了五万军队的性命,耗费了亿万钱的费用,经过四年的辛劳,而仅仅获得三十匹骏马。虽然砍下大宛国王毋寡的人头,但不足以补偿作战费用,而李广利等将领的个人罪恶很多。但孝武皇帝认为,这是万里之外的征讨,不追究过失,于是封两人为侯,擢升三人为九卿级官员,任用一百多人担任二千石级别的官员。”
刘更生对比现在的情况说:“如今,康居比大宛强大;郅支单于的称号,比大宛国王尊贵;诛杀使节的罪行,超过不向汉朝献出汗血马。甘延寿和陈汤没有劳烦国内的部队,没有耗费国内一斗粮食,比起李广利来,他们的功德要超过百倍。而且,常惠跟随早有进攻之心的乌孙国王去进攻匈奴,郑吉迎接自动前来投降的匈奴日逐王,结果他们都得到侯爵的赏赐。所以说,甘延寿和陈汤的威武和功劳,大于方叔和吉甫;谈到功大过小,又优于齐桓公和李广利;对比近世发生的事件,功劳高过常惠和郑吉。然而大功勋还没有受到褒扬,而小过失却不断传播,臣深感痛惜。应立即了结此悬案,恢复两人的自由之身。不再惩治他们的过失,并赐给崇高爵位,用来劝勉有功之人。”
元帝于是下诏赦免甘延寿和陈汤的罪过,并要群臣讨论如何赐封他们。商议的大臣都认为应该按照军法中的“捕斩单于令”,但匡衡和石显认为“郅支本是失去故国的逃亡之人,在极远的地域盗用单于名号,不是真单于。”元帝想援用安远侯郑吉的前例,封给两人各一千户,但匡衡和石显再次提出异议,元帝最终采用了三百户的规格。
甘延寿和陈汤得到姗姗来迟的封赏,也引发有人上书追述冯奉世击破莎车的旧事,但元帝认为此事发生在父皇之时,决定不再受理。上书人是杜钦,字子夏,是原御史大夫杜延年的中子。杜钦的六个兄弟个个做了大官,只有他由于瞎了一只眼,导致仕途不畅,但却是杜延年的儿子中最出名的。
元帝病情逐渐沉重,长久不能起床。傅昭仪和山阳王刘康经常在病床前侍奉,皇后和太子却很少能够进见。元帝心绪不宁,几次向尚书查问景帝改立胶东王为太子的旧事。皇后太子以及卫尉侍中王凤忧心忡忡,不知所措。驸马都尉侍中史丹,是太子的监护人,深受元帝宠信,能够直接进入寝殿探病。他等到寝殿别无他人的时候,径直入内,跪在床前的青蒲上叩头,流着泪说:“太子凭嫡长子的身份而被册立,至今已十多年了,他的尊号家喻户晓,天下无不归心,愿做他的臣子。臣见山阳王一向得到陛下的宠爱,如今道路上流言纷纷,臣为国家着想,十分留意,认为太子的地位不稳。如果真是这样,三公九卿及以下大臣,必然以死相争,拒绝接受这样的诏令。臣请求陛下先赐臣死,作为群臣的表率。”
元帝素来仁慈,不忍看到史丹伤心流泪,加上他的话又恳切中肯,因此十分感动,并有所醒悟,叹息说:“我的病日益沉重,而太子和两个王年纪都小,我心中为此一直放心不下,怎能说毫无牵挂呢!可是,并没有改立太子的念头。况且皇后一向谨慎小心,先帝又喜爱太子,我怎么能违背他的意旨?你从什么地方听到这些话?”他立即向后退,叩头说:“臣愚昧地听信传言,罪当处死!”元帝对他说:“我的病情越来越沉重,恐不能痊愈,你要好好辅导太子,不要辜负了我的重托。”他嘘唏着,起身告退。太子的地位,从此才告稳固。另外,右将军光禄大夫王商,还有中书令石显,也都站在太子一边,他们也出了不少力。
五月,元帝在未央官去世。
元帝在位时,灾害频繁发生,元帝多次下令节省开支,救济贫民。不过由于长年患病,他不再亲自过问政事,而是醉心于音乐。他认为石显长期负责中枢事务,并且宦官没有外面的党羽,完全可以信任,因此委以重任。元帝间接杀死了萧望之,但每年不忘派使者到师傅的墓前祭奠。
六月,太子刘骜即位,这就是成帝。尊祖母皇太后王氏为太皇太后,尊母亲王氏为皇太后。由于两位太后同姓,人们习惯称太皇太后为邛成太后。
丞相匡衡奏称:“前些时,因为先帝身体不适,所以把废除的祭庙和陵园予以恢复,结果仍不能蒙受祖先的赐福。据查,卫思后戾太子和戾后的陵园,亲情未尽,不当撤除。而孝惠皇帝和孝景皇帝的祭庙,由于亲情已尽,应该撤除。至于太上皇孝文太后孝昭太后昭灵后昭哀后和武哀王的祀庙,也请一并撤除,不再祭祀。”成帝同意了。
任命大舅父侍中卫尉阳平侯王凤为大司马大将军,主管尚书事务。
有司提出:“乘舆车牛马禽兽都不合礼制,不应用于陪葬。”成帝同意了。
七月,在渭陵安葬元帝。
大赦天下。
中书令石显调任长信中太仆,官秩升为中二千石,但丞相匡衡和御史大夫张谭等人终于可以松口气了。几个月后,匡衡和张谭上奏成帝,列举石显过去的罪恶,结果石显及其党羽牢梁陈顺均被免官。石显和妻子儿女被打发回原郡,他忧愤交加,不进饮食,在途中病死。那些因结交石显而得到官位的人,全部被罢免。少府五鹿充宗被贬为玄菟太守,御史中丞伊嘉改任雁门都尉。长安城中的歌谣说:“伊徙雁,鹿徙菟,去牢与陈实无贾。”
河南太守“召父”继任少府。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