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章节目录 E018 昭君出塞

本章节来自于 秦汉帝国的兴亡 http://www.lishu123.com/125/125248/
    E018 昭君出塞

    先前,匈奴呼韩邪单于听说郅支单于被杀,既高兴,又恐惧,就上书请求入朝。 元帝竟宁元年正月,他到达长安,朝见元帝,并请求作汉朝的女婿。元帝下令改元为竟宁,并把后宫良家女子王嫱赏赐给单于。单于欢天喜地,再次上书表示愿意守卫东起上谷西至敦煌的边塞,世代相传;建议撤除边境防务和取消守塞的官兵,使百姓获得休息。

    元帝把此建议交给有司讨论,参与讨论的官员一致叫好,只有郎中侯应发出反对声音。元帝询问具体理由,他列出不能同意的十大理由。

    第一条:“周朝和秦朝以来,匈奴十分残暴强悍,不断侵略边境。大汉建立之初,尤其受到它的伤害。臣听说北方的边塞,一直到辽东,外侧有阴山,东西长达一千多里,草木茂盛,禽兽众多,冒顿单于正是依靠这里险要的地势,制造弓箭,不断进行侵扰,这里可说是匈奴畜养禽兽的地方。直到孝武皇帝出军北征,夺取了这一地区,把匈奴人赶到大漠以北。在这一地区,修筑要塞,设置烽火亭,兴建外城,派遣军队驻屯守卫。然后,边境才比以前稍稍安宁。漠北土地平坦,草木稀少,多为沙漠地带。匈奴前来侵扰,缺少隐蔽之地。边塞之南,道路深远,山谷起伏,往来十分困难。边塞的老人们说:‘匈奴丧失阴山之后,每次经过那里都伤心痛哭’。如果撤销边防军队,对夷狄大为有利。”

    第二条:“现在,圣上的恩德宽阔广大,像天一样覆盖着匈奴。匈奴人蒙保全之恩,叩头称臣。不过,夷狄的性情,穷困时就谦卑顺从,强大时就骄傲悖逆,这是他们的天性。前些时,已经撤除了外城,减少了烽火亭,现在的边防军队,仅够担任了望互通烽火而已。古人居安思危,边防不可再撤除。”

    第三条:“中国有礼义的教化,有刑罚的惩处,愚昧的小民还要犯禁,何况匈奴单于,他能绝对保证他的部众不违反约定吗?”

    第四条:“即使在中国境内,也在水陆要道设立关卡,用来控制封国王侯,断绝臣下的非分之想。在边境设置要塞城堡,屯田戍守,不仅仅是为了防备匈奴,也是为了防备各属国的降民。他们本是匈奴的人,恐怕他们念旧而逃亡。”

    第五条:“近年来,西羌部落接近边塞,与汉人来往。那里的吏民贪图财利,掠夺盗取他们的牲畜,甚至强占他们的妻子儿女,因而引起他们怨恨,起来叛变,隔些年就爆发一次。现在如果撤除边防军队,他们就容易产生轻慢之心,从而打开纷争的大门。”

    第六条:“过去,从军的战士有许多留在匈奴没有回来,他们的子孙生活贫困,可能前往匈奴投靠亲戚。”

    第七条:“沿边一带,奴婢们忧愁悲苦,想逃亡的人很多,都说:‘听说匈奴那里快乐,无奈边境上看得太紧’。时常有逃出边塞的人。”

    第八条:“盗贼们凶暴狡诈,结成团伙触犯法令,如果被抓捕得太急,就会向北逃亡到匈奴,中国拿他们没办法。”

    第九条:“边境设立要塞以来,已有一百多年,其间并不完全用土筑墙,有的利用悬崖峭壁,有的利用大石巨木,有的利用山谷,有的利用水峡,稍加平整,征发士兵和刑徒进行长时间的修建,用去的劳力经费数不胜数。臣担心商议此事的官员,没有深入思考事情的来龙去脉,只想暂时减少戍边的负担。十年之后,百年之内,如果突然发生异常情况,而边塞已经破坏,烽火亭已经湮没,还要再征发百姓进行修缮,但百年工程不可能马上恢复。”

    第十条:“如果撤消边防军队,废除用于伺望侦察的土堡,匈奴单于自认为守卫边塞,对汉朝有大恩德,就会不断索要。如果稍有失望,那么后果就难以推测。引起与夷狄之间的裂痕,毁坏中国的巩固。”

    元帝诏令停止讨论撤除边塞一事,并派车骑将军许嘉晓谕单于说:“单于上书,请求汉朝撤走北方边塞屯田戍守的军队,愿意子孙万代永远保卫边塞。单于仰慕礼义,为百姓想得很周到,这的确是一个长久之策,朕非常赞美。中国四方都有关卡和要塞,不是专门为防备来自塞外的侵扰,也是为了防备国内的奸邪之徒到外面胡作非为,造成祸害。设置边塞可以显明法度,消除人们的邪念。朕怀着敬意了解了单于的心意,决不怀疑。又恐怕单于误会中国不撤走边境军队,因此派遣大司马车骑将军许嘉向单于解释。”单于道歉说:“臣不知国家大计,幸亏天子派大臣告诉臣,待臣这么优厚!”

    当初,左伊秩訾建议呼韩邪单于归附汉朝,匈奴因此安定下来。后来,有人进谗言,说左伊秩訾自认为有大功,却没有得到什么封赏,心中常常不满。呼韩邪单于产生了疑心,左伊秩訾担心被杀,就率领一千多名部下投降汉朝。朝廷赐给他关内侯的爵位,并允许他佩戴王印和绶带。现在,他和呼韩邪单于见面,单于表达了歉意,并表示自己要向元帝报告,让他重回王庭。他却说:“单于承受上天的旨意,归附汉朝,使匈奴得到安定太平。这是单于英明的抉择,又蒙汉朝天子的保佑,我怎会有这种力量!我既然已经归降汉朝,如果再回匈奴,是有二心。愿意留在汉朝,作为单于的一个使臣,实在不敢听从您的命令。”单于坚决请求,却不能如愿,只好返回。

    太子举行加冠礼。

    二月,御史大夫李延寿去世。

    当初,中书令石显看到冯奉世父子都位列九卿,名声显著,女儿又是后宫的昭仪,就想亲近依附,于是向元帝推荐冯昭仪的哥哥谒者冯逡,说他应该侍奉左右。元帝于是召见冯逡,打算任命他为侍中。他请求单独进行谈话,乘机抨击石显专权。元帝大怒,让冯逡重回郎官的位置。

    如今御史大夫出缺,很多官员推荐冯野王继任。元帝命尚书在中二千石级别官员中遴选,冯野王又以品行好和能力强被评为第一。元帝征询石显的意见,他回答:“九卿中,无人能超过冯野王。然而冯野王是冯昭仪的亲哥,臣恐怕后世必定认为陛下弃用许多贤能,而对后宫亲属徇私,任命其为三公。”元帝说:“好,我怎么就没有看到这一点!”三月,诏书说:“刚强正直,宁静淡泊,大鸿胪冯野王就是这种人。心辨是非,善于辞令,可以出使四方,少府五鹿充宗就是这种人。廉洁节俭,太子少傅张谭就是这种人。任命太子少傅张谭为御史大夫。”冯野王感叹说:“别人都因为女子受宠而富贵,只有我们兄弟因而卑贱!”

    三月,恢复惠帝寝庙陵园孝文太后陵园和孝昭太后陵园。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檀文纬的小说秦汉帝国的兴亡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秦汉帝国的兴亡最新章节秦汉帝国的兴亡全文阅读秦汉帝国的兴亡5200秦汉帝国的兴亡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檀文纬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