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010 添油战术
元帝永光二年二月,大赦天下。
任命御史大夫韦玄成为丞相,右扶风郑弘为御史大夫。韦贤父子相继担任丞相,因此他们家乡那里流传说:“遗子黄金满籝,不如一经。”
三月,发生日食。
六月,赦天下。
元帝向给事中匡衡询问地震和日食等灾变发生的缘故,他上书说:“陛下身体力行,发扬圣德,使天下走向太平之路。怜悯愚昧的吏民触犯法禁,所以连年大赦天下,使百姓得以改过自新,这是国家的大幸。不过,据臣私下的观察,大赦以后,作奸犯科的情况并没有减少或停止。今天遇到大赦出狱,明天就又犯法,前后相随,重新坐牢,这大概是由于教导他们时没有抓住要点的缘故。"
匡衡指出:“现在天下的风气,贪图财利,轻视道义,喜欢音乐女色,崇尚豪华奢侈,不顾廉耻,放纵自己的**;纲纪混乱,亲疏倒置,亲戚的关系日益淡薄,通过婚姻结成的关系却十分深厚;人们苟且行事,以身家性命博取利益。如果不从事情的根源着手,即使一年赦免一次.仍不能使刑法搁置不用。”
匡衡建议大刀阔斧地转变社会风气,并且从朝廷和京城做起。他说:“朝廷对于国家来说,就像筑墙时所用的模板。公卿大夫如果遵循礼仪,相互谦让,下面的百姓也不会相互争斗;如果喜好仁爱,乐于施舍,下面的百姓也不会暴虐;如果崇尚道义和气节,下面的百姓就讲求德行;如果宽厚温顺,下面的百姓就会相互友爱。这四点,就是圣明的君王不用威严就能教化百姓的原因。为何这样说呢?朝廷上有严厉的言辞,则下面有争斗的祸患;上面有独断专行的人,则下面有不讲谦让的人;上面有好强争胜的辅佐大臣,则下面有伤害之心;上面有好利的大臣,则下面有盗窃之民:这是事情的根源。现在庸俗的官吏治理百姓时,都不崇尚礼让,而是崇尚苛刻和残暴,有的还陷害好人,给人强加罪行,贪慕钱财和权势,因此犯法的人很多,奸邪难以禁止,即使使用严刑峻法,情况也没有改变。这不是由人的天性造成,而是事情发展的必然结果。”
匡衡说:“如今长安,是天子居住的城池,直接承受圣明的教化,可是社会风气跟其它地方没有什么不同。各郡国的人来到京城,没有什么可效法的,有的看到这里豪华奢侈的现象,甚至加以仿效。京城是推行教化最根本的地方,也是扭转社会风气最关键的地方,应该最先进行纠正。”
匡衡又指出关东地区连年发生饥荒,甚至出现人吃人的惨况,这都是因为赋敛太多,百姓无法承受,结果上天感应,水旱灾害频繁发生。他希望元帝进一步推行节俭措施,亲近忠正之人,远离巧佞之人,匡正风俗,让天下人明了朝廷所崇尚的是什么,使高尚的道德首先在京师得到弘扬,美好的声誉传扬到国境之外,那么天下的教化就大功告成了。
元帝赞赏匡衡的建议,擢升他为光禄大夫。
匡衡和贡禹一样,在不触及核心问题的前提下,提出了一些缓解症状的药方,元帝当然乐于接受。
七月,陇西羌族彡姐部落造反。
元帝召集丞相韦玄成御史大夫郑弘大司马车骑将军王接左将军许嘉和右将军冯奉世入宫商议。由于粮食连年歉收,长安城每石谷的价格为二百多钱,靠近边境的郡是四百钱,关东地区则高达五百钱。到处都发生饥荒,朝廷正在忧虑,现在突然传来羌族叛乱的消息,韦玄成等人不知所措,只有冯奉世说:“羌人在国境内背叛,如果不及时扑灭,就无法控制远方蛮族。臣愿率大军前去讨伐。”元帝问他需要多少部队,他回答:“臣听说,一个善于统兵的大将,兵役不需要征发两次,粮草不需要运送三次。大军不用长期暴露在原野之外,而是速战速决。从前因为多次错误估计对手,我军才遭到挫败,不得不多次增派援兵,不仅旷日持久,军费浩大,而且国家的威望也受到损害。现在叛军大约有三万人,依据兵法,攻击部队应当加倍,因此我军需要六万人。然而,羌军只有弓箭和长矛,武器不精良,因此我军可以减少为四万人,一个月足以解决战事。”
然而,其余四位大臣都认为现在是秋收时节,不可征发太多百姓,派一万人前去屯守就足够了。冯奉世说:“不可。天下百姓正处于饥谨中,战士和马匹体力虚弱,而且数量也有减少。战备工作废弛了很久,一直得不到整顿,夷狄对边塞的官吏,都不放在眼里,所以羌人才首先发难。如今使用一万人,分别驻守几个地方,叛军发现我军兵力单薄,必然不会害怕。我们如果进攻,就会损兵折将;如果固守,则不能拯救百姓。这样,就显露出胆怯衰弱的迹象,羌人抓住有利时机,各个部落联合起来,相互呼应,纷纷起兵。那时,朝廷征发四万人的兵力,臣恐怕也会不敷使用,花再多的钱都不能解决问题。所以,少发兵而拖延时日,与多发兵而一举解决,利与害之间,相差万倍。”他据理力争,却得不到支持。最后,元帝下诏增添两千人。
冯奉世和两名偏将典属国任立和护军都尉韩昌一起,率领一万两千名骑兵,打着屯田的名义,抵达陇西郡,分三处驻扎:右军任立驻扎在白石,前军韩昌驻扎在临洮,中军冯奉世驻扎在首阳。韩昌派遣一名校尉与敌人争夺有利地形,又派遣另一名校尉去广阳谷解救百姓,可是由于敌众我寡,两名校尉有去无回。冯奉世只好上报地形和敌我兵力情况,请求增援三万六千人,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解决问题。
元帝看到冯奉世的奏章,八月,任命太常弋阳侯任千秋为奋武将军,率领新近征召的六万多人前往支援。
十月,全部兵马到达陇西郡。
十一月,汉军分几路进击,大破羌军,斩杀数千人,其残部全都逃出边塞。朝廷本已任命定襄太守韩安国为建威将军,率领另外招募的一万名战士出征,但尚未进抵目的地,就听到胜利的消息,于是返回。元帝诏令解散部队,但留下相当多的部队屯田,防卫重要地区。
从最终的战果来看,冯奉世的“多发兵而一举解决”的建议无疑是正确的。军事上最忌讳添油战术,不过校长似乎乐在其中,在淞沪会战和徐蚌会战等重大战役时多次使用,结果损失惨重。当然,如果守方要迟滞攻方的推进,消耗其有生力量,也可逐次增兵。在著名的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苏方防御阶段,统帅部就多次给城内的62和64集团军输血,避免防线的崩溃。同时,在南北两翼秘密集结反击部队。等到钳子足够强大了,再一次性启用。可以说,苏军很好地把握了一和多的关系。
本年,任命冯野王为左冯翊。
冯野王字君卿,是冯奉世的次子。先前,冯奉世的长女冯媛入宫五年多,受宠的程度和傅婕妤相等,现在因诞下皇子刘兴,升为婕妤。但议论朝政的人并不认为冯氏父子两人能够担任要职,是靠枕边风的帮助。冯野王十八岁时,就上书请求代理长安令。宣帝十分惊奇,就询问丞相魏相,魏相表示反对。后来冯野王担任当阳长,又擢升为陇西太守。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