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章节目录 D035 桐乡啬夫

本章节来自于 秦汉帝国的兴亡 http://www.lishu123.com/125/125248/
    D035 桐乡啬夫

    宣帝再次询问赵充国:“您说可望于一月之内结束战事,是说今年冬季吗?还是何时?难道您不考虑羌人听说我们撤除骑兵,会集结精锐,攻袭骚扰屯田兵卒和道路上的守军,再次杀掠百姓,我们将用什么来制止?另外大幵羌和小幵羌以前曾说‘我们告诉汉军先零所在,但汉军不前去攻击,而是长久停留在这里,会不会仿效五年的做法,不区分部落,连我们也照样攻击?’他们常常担惊受怕,现在我们不出兵,他们会不会产生变故,与先零联合起来?望将军深入思考后再次上奏。 ”

    赵充国再次上奏说:“臣听说,军事行动以谋略为根本,所以多算胜于少算。先零羌之精兵,如今剩下不过七八千人,并且丧失了原有的土地,分散于远离家乡的地区,挨饿受冻。罕羌幵羌和莫须羌乘机劫掠了不少他们的老弱和畜产,加上都听说汉朝天子关于相互捕斩的奖赏规定,因此他们中间不断有人叛逃。臣愚昧地认为他们崩溃败亡的时间可望以日月计算,最远在明年春天,所以说可望于一月之内结束战事。臣看到北部边疆自敦煌直到辽东,共一万一千五百多里,守卫边塞的官吏和戍卒有几千人,敌人多次以大部队攻击,都不能取胜。现在留下一万名步兵屯田,这里地势平易,在高山上可以望见很远的地方,十分方便。各部队相互保护,挖壕堑,建营垒望楼,栅栏相互连接,厉兵秣马,准备战斗。利用烽火相互联络,合力打击敌人,又以逸待劳,这是用兵的大利。臣愚昧地认为屯田对内有免除国家费用的好处,对外有防御的好处。现在即使撤除骑兵,但叛羌见有屯田的一万步兵,招惹他们必为所擒,就自然会土崩瓦解,纷纷前来归附,这种情况应当不久之后就会发生。从现在开始三个月之内,叛羌马匹瘦弱,必不敢将妻子儿女丢弃在其他部族的地盘,而远涉山河前来侵扰。由于看到有屯田的一万精兵,也不敢携带他们的辎重返回故地。这正是臣预计他们必将就地瓦解不战自破而制定的策略。至于羌人小规模的侵扰掳掠,偶尔杀伤百姓,原本就无法立即禁绝。”

    赵充国分析了出兵的坏处:“打仗如无必胜的把握,就不能轻易与敌人交手;进攻如无必取的把握,就不能轻易劳帅动众。如果发兵出击,即使不能灭亡先零,但能禁绝羌人小规模的侵扰活动,则可以出兵。但如果和现在一样不能禁绝,却放弃坐而取胜的机会,采取危险的行动,却得不到好处,还白白使自己内部疲惫破败,贬低国家威严而损害自己,这种做法不能展示在蛮夷面前。再者大兵一出,返回时便不可再驻守在湟中,但这里又不能无人戍守,如果这样,则徭役又将兴起,而且朝廷还得同时防备匈奴和乌桓。”

    赵充国最后说:“校尉临众有幸奉天子的威德,携带大量财物,安抚各羌人部落,用圣明的诏书晓谕他们,他们应当纷纷归附朝廷。虽然他们以前曾说‘会不会仿效五年’,但应当没有其它心思,不足以为此出兵。臣自己思量,如果尊奉诏令出塞,率兵远袭羌人,用尽天子的精兵,将车马和甲胄散落在山野之中,即使未取得尺寸之功,也能苟且避免嫌疑,过后还能不负责任,不受指责。然而,这些个人的好处却是对陛下的不忠,不是明主和国家之福!”

    赵充国每次上奏,宣帝都给公卿大臣讨论研究。开始,认为赵充国意见正确的人为十分之三,中间增加到十分之五,最后更增至十分之八。宣帝诘问开始不同意赵充国意见的人为什么改变观点,这些人都叩首承认自己原来的意见不对。丞相魏相说:“臣对军事的利害关系不了解,后将军赵充国曾多次筹划军事方略,他的意见通常都很正确,臣担保他的计划一定行得通。”宣帝于是回复赵充国,嘉勉并采纳了他的计划。但由于破羌将军辛武贤和强弩将军许延寿多次建议进兵攻击,同时,宣帝考虑到赵充国屯田的地方位置分散,容易受到攻击,宣帝于是同时批准两位将军连同赵卬一起出击。许延寿招降了四千多人,辛武贤斩杀二千人,赵卬斩首及招降有二干多人,而赵充国又招降了五千多人。宣帝诏令停止军事行动,只留下赵充国在当地负责屯田事务。

    本年,大司农朱邑去世。

    朱邑为人淳朴敦厚,对旧友十分友爱,但又不会因此徇私。他身为九卿,居室却很节俭,俸禄全部用来接济亲戚和老乡,结果去世后,家中没有剩余的财产。宣帝特地下诏褒扬,并赐其子一百斤黄金。

    朱邑年轻时做过舒县桐乡的啬夫,他公正廉洁,未曾鞭打和侮辱人,经常慰问年老和孤寡之人,因此所属的官民都十分爱戴他。弥留之际,朱邑嘱咐儿子把他埋葬到桐乡,理由是:“后代子孙供奉我,还不如桐乡的百姓殷勤。”他去世后,儿子照办了,那里的百姓果然自发地为他建造墓冢,建立祠堂,并按时祭祀。

    明末方文《朱司农墓》诗中写道:“汉朝陵墓有谁存?丞相通侯不足论。底事啬夫茔尚在,年年父老荐鸡豚。”

    前将军龙頟侯韩增担任大司马车骑将军。

    丁令连续三年出兵劫掠匈奴,杀死及掳掠了几千人。匈奴为此派遣一万多名骑兵进攻丁令,但没有收获。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檀文纬的小说秦汉帝国的兴亡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秦汉帝国的兴亡最新章节秦汉帝国的兴亡全文阅读秦汉帝国的兴亡5200秦汉帝国的兴亡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檀文纬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