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015 霍氏朝廷
宣帝本始元年春天,招募各郡国资产在一百万钱以上的官民迁徙平陵。
霍光郑重请求归政于宣帝,但宣帝谦让,不肯接受。朝中各项事务都先向霍光报告,然后上奏。每次朝见,宣帝总是以谦虚恭敬的态度对待他,礼节上甚至有些过分。
昭帝时,霍光的儿子霍禹和霍光兄长的孙子霍云担任中郎将,霍云的兄弟霍山担任奉车都尉侍中,统率由胡人和越人组成的车队,霍光的两个女婿范明友和邓广汉分别担任未央宫和长乐宫卫尉;他的兄弟女婿和外孙全部参加朝会,担任诸曹大夫骑都尉和给事中等职。霍氏一家的亲戚骨肉结成一体,在朝廷盘根错节,占据了要职。之后霍光又挟废主之威,权势越发强大。
宣帝诏令有关部门议定对有功人员的褒奖,结果如下:大将军霍光的功劳超过当年的周勃,增封一万七千户,总数达到二万户,前后赏赐七千斤黄金,六千万钱,各种织物三万匹,一百七十个奴婢,二千匹马,一座第一等的府第;车骑将军张安世和丞相杨敞的功劳相当于陈平,并且张安世的功劳仅次于霍光,排第二位,增封一万零六百户,杨敞已经去世,仍然增封三千五百户;前将军韩增原御史大夫蔡义的功劳相当于灌婴,韩增增封一千户,蔡义增封七百户;太仆杜延年的功劳相当于刘章,增封二千三百户;后将军赵充国大司农田延年和少府史乐成的功劳相当于刘揭,封赵充国为营平侯,田延年为阳成侯,史乐成为爰氏侯。另外,封御史大夫田广明为昌水侯,光禄大夫王迁为平丘侯。
先前,霍光认为群臣向东宫奏事,皇太后应当通晓儒家经典,于是禀明皇太后,让夏侯胜为她讲授《尚书》。后来夏侯胜升任长信少府,被赐爵为关内侯。由于参与了废立工作,增封一千户。宗正刘德和苏武被赐爵为关内侯,有具体食邑。至于对宣帝恩德最大的丙吉,由于自己沉默无言,只能和京辅都尉赵广汉大鸿胪韦贤等几个人一起,得到关内侯的虚衔。
赵广汉字子都,是涿郡蠡吾人。年轻时曾经担任郡吏州从事平准令和阳翟令等职。因为政绩优异,升迁为京辅都尉,代理京兆尹。昭帝去世时,京兆掾杜建参与平陵的堆填工作,他乘机伙同其宾客谋求奸利。赵广汉听说后,首先进行告诫,但他拒不悔改,赵广汉就将他法办。许多权贵和豪强为他说情,但赵广汉一律不听。杜建的宗族宾客暗中谋划强行劫取,但赵广汉十分清楚主谋者的姓名和住处,就派人正告这些人:“如果有此计划,将被灭族了。”然后派几个狱吏押送杜建,当众处死,结果无人敢于靠近,京师上下都称赞赵广汉。
韦贤字长孺,是鲁国邹县人。他的祖先韦孟本来居住在彭城,担任楚元王的太傅,教导过楚夷王刘郢客和楚王刘戊。刘戊荒淫,不遵道义,韦孟曾经作诗委婉地进行劝谏。由于刘戊本性难移,他只好离去,迁居到邹县。韦贤为人质朴,专心于学问,熟悉《礼》和《尚书》等经典,号称邹鲁大儒。他被朝廷征召,担任博士给事中,曾经向昭帝传授《诗》,后升任大鸿胪。
四月,发生地震。
五月,凤皇聚集在胶东和千乘,朝廷为此赦天下,免收田赋。
六月,宣帝诏令有关部门议定卫太子的谥号,并建立陵园。有关部门奏请说:“按礼仪规定,做了某人的继承人,就成了这个人的儿子,所以不能再祭祀自己的亲生父母,这是尊敬祖先的大义。”他们建议宣帝的亲生父亲史皇孙定谥号为“悼”,亲生母亲王夫人称为“悼后”,卫太子定谥号为‘戾’,史良娣称为“戾夫人”,并且设置相应陵园,依礼改葬。宣帝同意了。
七月,立燕刺王刘旦的太子刘建为广阳王,广陵王刘胥的少子刘弘为高密王。
廷尉史巨鹿东里人路温舒向宣帝上书,建议推行德政,减轻刑罚。他指出:“臣听说秦朝有十项重大失误,如今有一项尚存,就是司法官吏的严苛。秦朝时,以文学为耻辱,喜好武事,轻视仁义之士,尊敬司法官吏。敢于正言的被成为诽谤,揭露过错的被说成散布妖言。因此儒生在那时没有用武之地,忠良们切中时弊的话只得憋在心里。皇帝每天听到的都是赞誉和阿谀的声音,虚伪的赞美扭曲了他的心智。言路被堵塞,造成严重的祸害,这就是秦朝失去天下的原因。”
路温舒认为现在天下尚未进入太平盛世,原因是刑狱进行了扰乱:“刑狱是天下重要的大事,处死的人不可能复生,截断肢体的人也不能再接上复原。所以《尚书》中说:‘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如今司法官吏却并非如此,他们上下相互驱使,都以苛刻为贤明。判刑严厉的,获得‘公正’的美名;而执法平和的人,往往给自己留下后患。所以,狱吏都想把按犯定为死罪,这并非因为憎恨他们,而是保全自己的方法在于致人于死地。因此,死人的鲜血在街市上流淌,受刑的囚犯一个挨着一个,处以死刑的人每年数以万计。仁慈圣贤对此感到悲哀,太平盛世不能到来,都是因为这个原因。”
路温舒进一步分析说:“按照人之常情,平安无事时,都愿意活,痛苦时则希望死。严刑拷打之下,什么口供得不到!所以当囚犯无法忍受痛苦时,就只好胡编供词;狱吏觉得这样对自己有利,就干脆明白囚犯应如何招供;为了避免向朝廷奏报时遭到批驳,狱吏就想方设法使定案的理由充分完备。上奏之后,即使是古代的皋陶审阅,也会认为该犯是死有余辜。为什么呢?因为屈打成招,罗织捏造的罪行条数多,并且十分明显。狱吏们一味追求苛刻,残酷无比,办什么事情都志在苟且一时,哪管什么国家利益,这真是当今的大祸患。俗话说:‘即使是在地上画个圆圈作为监狱,也不能进去;把木头人当成审讯官,也不要去面对。’这些都是人们痛恨酷吏的悲愤之词。所以说天下的祸害,没有什么比刑狱更严重;败坏法令扰乱正义离间骨肉堵塞公道,没有比狱吏做得更厉害。”
宣帝在民间时就知道刑狱的种种弊端,认为路温舒说得很有道理,就擢升他为广阳私府长。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