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014 故剑情深
八月,丞相杨敞去世。
九月,大赦天下。
任命御史大夫蔡义为丞相,封阳平侯,左冯翊田广明为御史大夫。
蔡义现在已经八十多岁。他身材短小,面无须眉,样子就像一个老太婆,走起路来曲背弯腰,常常需要两个属吏扶着,才能行走。有些议论朝政的人说霍光设置丞相时并不选用贤能,只考虑是否方便自己独揽大权,他听说后,对左右和官属说:“我以为君王的老师应当担任宰相,外面的人何为有此议论?他们的言论不应被天下人听到。”
十一月,立许婕妤为皇后。
宣帝即位后,封许平君为婕妤。当时朝廷商议立皇后的事情,由于霍光有一小女霍成君,她与皇太后自然有亲属关系,群臣心中都认为应当立她,但也没有明说。宣帝这时下诏寻找微贱时使用过的宝剑,群臣懂得他的心意,于是奏请立许婕妤为皇后。
太皇太后回到长乐宫居住。长乐宫开始驻兵守卫。
侍御史严延年弹劾霍光:“擅自废立君主,不守人臣之礼,大逆不道。”此奏章虽然没有结果,但群臣都对严延年的勇气肃然敬畏。
霍光奏请对曾经劝谏刘贺的大臣一律破格提升,于是任命张敞为豫州刺史,御史中丞于定国为光禄大夫,参与尚书事,很受重用。
于定国字曼倩,是东海郯人。他的父亲于公曾经是县里的狱史,后升任郡决曹。他执法公允,经他判决的罪犯无人怨恨他。
东海有一个孝妇,年纪轻轻就守寡,又没有儿子。她奉养姑姑十分谨慎,姑姑想让她改嫁,她坚决不肯。姑姑对邻居说:“孝妇事奉我十分辛苦,可怜她无子守寡。我年纪大了,长期连累年轻人,怎么办呢?”后来姑姑自缢而死,她的女儿向官吏告发孝妇杀死了自己的姑姑。官府逮捕了孝妇,她当然坚决否认,但在严刑逼供之下,狱吏最终得到需要的供词。审结的案卷上呈郡府,于公认为孝妇奉养了自己的姑姑十几年时间,她的孝名人人皆知,她不可能杀死自己的姑姑,但太守不听从他的意见,他努力抗争,但没有效果。他于是抱着案卷,在郡府痛哭一场,然后称病辞职。太守最终判处孝妇死刑,结果郡中连续干旱三年。
后来,新任太守到来,使用卜筮的方法,试图找到干旱三年的原因,于公说:“孝妇不应受死,前任太守强行判决,莫非这就是干旱三年的原因?”太守于是亲自用牛去祭祀孝妇的坟墓,并做好标识,让大家知道这是一名孝妇的坟墓,结果天马上下起大雨,当年东海郡取得大丰收。郡中人因此十分敬重于公,甚至为他建立生祠,号称于公祠。
有一次,于公所在的闾门坏了,乡亲们正准备进行修复,他对大家说:“稍微把闾门造得高大一些,让驷马高盖车得以通过。我审判案件,积累了许多阴德,未曾冤枉人,子孙必定有兴起的。”
于定国从小跟父亲学法,父亲去世后,他同样担任狱史以及郡决曹,后来上调长安,由于才能高,逐渐升任御史中丞。刘贺即位后,他曾经上书劝谏。
当初,乌孙昆莫年老,打算让孙子岑陬娶江都公主。公主不肯,上书向朝廷请示。武帝要她为国献身,入乡随俗,以便汉朝和乌孙一起灭亡匈奴。岑陬于是得娶公主,后来昆莫去世,他继承王位。公主生下一女后去世,汉朝又封楚王刘戊的孙女刘解忧为公主,嫁给岑陬。岑陬的胡人妻子所生的儿子泥靡年纪还小,岑陬临死前,将国家交给叔父大禄的儿子翁归靡,并嘱咐说;“等泥靡长大成人后,你要把国家还给他。”翁归靡继位后,号称肥王,并娶刘解忧为妻,生下三个儿子,依次为元贵靡万年和大乐,还有两个女儿。公主曾上书昭帝说:“匈奴调动骑兵在车师屯田,车师与匈奴合为一体,一起进犯乌孙,盼天子救援!”汉朝厉兵秣马,打算进攻匈奴,但昭帝的去世使事情搁置下来。
先前,广陵王刘胥见昭帝年纪小,没有太子,就生问鼎之心。楚地崇尚巫鬼之术,他于是迎来女巫李女须,大搞神灵附身和诅咒活动。李女须哭着说武帝附在自己身上,左右人全部跪下,她就说:“吾必令胥为天子”。刘胥十分高兴,赏赐给她许多金钱。后来昭帝去世,刘胥连连称赞她是良巫。等到昌邑王刘贺被征召,刘胥再次指使巫师进行诅咒。后来刘贺被废,刘胥更加信任李女须等人。他听说宣帝即位,就说:“太子之孙凭什么反而可以即位?”于是要李女须继续工作。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