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60 重见天日
右扶风王温舒被灭族。
先前,王温舒由少府改任右内史。他治理的方法照旧,奸邪势力稍微受到抑制。后来他因为犯法再次丢官,接着又担任右扶风,代理中尉职务。适逢发兵征伐大宛,武帝下诏征发豪强官吏,王温舒隐藏了自己的属吏华成,另外有人紧急告发他收受在编骑士的钱财,以及其它捞横财的事。这些是该判灭族的重罪,王温舒被迫自杀。与此同时,他的两个弟弟和两个姻亲家也各自因为别的罪而被灭族。光禄勋徐自为说:“可悲呀,古代有灭三族的说法,而王温舒的罪大到要灭五族!”
王温舒的同行原左内史减宣继任右扶风。另外,无忌担任京兆尹,殷周担任左冯翊,三辅地区的长官是清一色的酷吏。
减宣和王温舒一样,在宦海中几度沉浮。他担任左内史时,治理很琐碎,大事小事都要通过他的手,亲自安排县里各大部门的财物,官吏包括县令县丞都不能随便变动,否则就用重法惩办他们。做官几年,其它各郡声称自己达到小治,唯有减宣凭借自己的能力,通过抓小事而实现大治,虽然他的作法难以成为常法。
本年,关东地区发生严重蝗灾,蝗虫向西一直飞到敦煌。
大儒董仲舒去世。
之前,董仲舒来到胶西国,国王刘端听说他是大儒,素有德行,对他还相当友好。但他担心时间长了会得罪,不久就称病辞职回家。朝廷如果有大事要商议,武帝就派遣使者到他家征询意见。
武帝外事四夷,内兴功利,天下消耗过大,疲惫不堪。董仲舒曾经劝谏说:“《春秋》对于其它谷物不成熟,它不会记载,但对于麦禾就会记载,可见圣人在五谷之中最看重麦和禾。今天关中的风俗不喜欢种麦,这是每年都在丧失《春秋》所看重的东西,损害百姓赖以生存的物资。希望陛下诏令大司农,让关中的百姓多种宿麦,不要误了农时。”
董仲舒又说:“古代向百姓征税的税率只是十分之一,这样的赋敛百姓容易承受;役使百姓不超过三天,这样的力役百姓容易完成。百姓的资财对内可以赡养老人,以尽孝道;对外可以侍奉君王,承担赋税;对下可以蓄养妻子儿女,以享天伦之乐。因此,百姓乐意跟从君王。”
董仲舒对比秦朝的情况:“它推行商鞅的法令,更改古代帝王的制度,废除井田,允许百姓买卖,导致富者拥有连片的田地,贫者却无立锥之地。又独享河泽的利益,垄断山林的丰富资源。荒淫僭越,竞相奢侈,于是小邑也有像国君一样尊贵的人,闾里也有像公侯一样富裕的人,小民怎能不陷入困境?另外,充当一个月的更卒,完成后,变为正卒,要完成一年的兵役,一岁的徭役,工作量是古代的三十倍;田租和口赋,以及盐铁的垄断利润,是古代的二十倍。有人耕作豪民的田地,被征收十分之五的租税。因此贫民常穿像牛衣马衣一样的衣服,吃像犬食猪食一样的食物。加上那些贪婪残暴的官吏,乱施刑罚和杀戮,百姓愁苦,无以为生,只好逃入山林,转为盗贼,以致路上的人有一半是罪犯,一年判决的案件以千万来计算。”
董仲舒建议说:“古代的井田制度虽然一时难以仓猝推行,也应该稍为接近古代的做法,限制百姓占有田地的数目,以救济贫弱之人,堵塞兼并的途经。盐铁都重新由百姓经营。禁止擅自杀害奴婢。减轻赋敛,减省徭役,以纾民力。这样就可以大治了。”
董仲舒的建议现在被束之高阁,却有重见天日的机会。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