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章节目录 C009 马邑之谋

本章节来自于 秦汉帝国的兴亡 http://www.lishu123.com/125/125248/
    C009 马邑之谋

    武帝元光二年十月,武帝巡幸雍县,在五畤祭祀上帝。

    先前,雁门郡马邑的豪富聂壹,通过大行王恢向武帝建议说:“匈奴刚跟汉和亲,信任和亲近我们。可以在边境以财利诱他们前来,然后埋伏军队袭击,肯定可以攻破匈奴。”春天,武帝召集群臣商议此事。

    王恢说:“臣听说以前的代国,北面有强大的匈奴,对内和中原各国战事不断,然而还能养老育幼,按时令栽种树木,仓库充实,匈奴不敢轻易进犯。现在凭陛下的威望,四海统一,天下一心,又派遣子弟防守边境要塞,转运粮草,加强战备,然而匈奴依然不断侵略抢劫,没有别的原因,就在于它对汉朝毫无恐惧之感。臣私下认为出击匈奴为好。”

    御史大夫韩安国说:“不对。臣听说高皇帝曾被围困在平城,匈奴军队卸下的马鞍堆积起来,像城墙那么高。汉军在平城遭遇饥饿,连续七天没有进食,天下人歌咏此事。高皇帝解围后返回长安,却没有愤怒之心。圣人以天下为念,不因私人的愤怒而伤害天下公义,高皇帝派遣刘敬携带千金前往匈奴,提议和亲,至今已经获得了五世的好处。孝文皇帝又曾经在广武的常溪聚集天下的精兵,最终却是寸功未得,而天下的百姓已经担惊受怕了。孝文皇帝意识到不能长时间用兵,因此重新订立和亲之约。这是二圣的事迹,足以仿效。臣私下认为不出击为好。”

    王恢说:“不对。臣听说五帝不相互沿袭礼制,三王的乐制也不相同,并不是他们有意改变,而是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高帝当年身披坚甲,手执利器,在风雨中转战疆场几十年,之所以不报平城之仇,不是力量做不到,而是为了让天下人休养生息。现在边境不断传来警报,士兵死伤很多,我国境内的丧车沿路相望,这是有仁德的人所痛心的。所以说出击匈奴为好。”

    韩安国说:“不对。臣听说如果不能带来十倍于目前的利益,就不改变目前所做的事情;如果不能带来百倍于目前的功业,就不改变目前的规矩。因此古代的君王谋划大事时,要参拜祖庙和进行占筮,以郑重其事。况且三代时期如此强盛,夷狄的历法和服式和中原都不一样,并不是中原的威势不能慑服他,力量不能控制它,而是把他们当作偏远地方无法进行统治的人们,不足以劳烦中原。再说匈奴的军队快捷勇猛,来如疾风,去如闪电,以畜牧为业,又用弓箭射猎,追逐野兽和牧草,没有固定居所,因此难以追踪和控制。现在如果开战,将使边境各郡长期废弃耕织,这对匈奴来说却是家常便饭,两者难以相提并论。所以臣认为不出击为好。”

    王恢说:“不对。臣听说凤鸟乘风而飞,圣人因时而变。以前秦穆公在雍县建都,地方只有方圆三百里,不过他知道时势的变化,攻取西戎,拓地千里,吞并了十四个国家,也就是现在的陇西郡和北地郡。后来蒙恬为秦国进攻胡人,拓地几千里,以黄河为边境,堆积石头来修建城池,种植榆树来修建要塞,匈奴不敢在黄河边饮马,要设置烽燧然后才敢牧马。匈奴只能用威势去慑服它,而不可以用仁义去感召它。现在凭着中原的强大,万倍于对手的物力,只要使用其中的百分之一去进攻匈奴,就已经像强弩射向行将溃烂的脓胞,一定是畅行无阻。如果是这样,派人去征召北面的月氏,它就会臣服了。所以臣认为出击为好。”

    韩安国说:“不对。臣听说:善于用兵的人,让自己的军队温饱以等待敌军的饥饿,严明军纪以等待敌军的混乱,安居军营以等待敌军的疲劳。于是,一旦交战,就会全歼敌人;一旦进攻敌国,就会攻破城防;经常安坐不动,就迫使敌人俯首听命。这是圣人的作战方法。臣又听说:猛烈的风到衰减的时候,不能吹起羽毛;强弩的末程,不能射入鲁地的薄缟。这是因为强盛的事物也有衰弱的时候,就像有了早晨也必然有黄昏一样。现在如果轻易地对匈奴用兵,长驱直入,难以成功。如果孤军深入,两翼就会受到威胁;齐头并进,又缺乏后继。进军太快,就会缺乏粮食给养;进军缓慢,就会丧失战机。还没有走到一千里,人马都会缺乏粮食。这正是《兵法》所说‘遗人获也。’如果说有什么奇妙方法可以擒获单于,臣实在不知道,臣只是看不到孤军深入能带来的好处。所以臣认为不出击为好。”

    王恢说:“不对。草木遭受霜冻后,会弱不禁风;清水如同明镜,没有什么可以遁形;有识之士,不会被浮夸的文辞所迷惑。臣现在所说的打击匈奴的方法,本不是征发军队深入敌境,而是要利用单于的贪欲,引诱他们到我们的边境,我们挑选骁勇的骑兵和壮士,暗中埋伏,用来防备敌军,谨慎地据守险要之处,以加强警戒力量。我们的部署已经完成,有的军队攻打敌军左翼,有的军队攻打敌军右翼,有的军队阻止敌军前进,有的军队断绝敌军的退路,这样必定擒获单于。”

    武帝采纳了王恢的主张。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檀文纬的小说秦汉帝国的兴亡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秦汉帝国的兴亡最新章节秦汉帝国的兴亡全文阅读秦汉帝国的兴亡5200秦汉帝国的兴亡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檀文纬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