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08 踏上征途
庄安是齐国临淄人,他的上书首先回顾了周朝建立以来的历史,得出的结论是:周朝的失误在于朝廷力量衰弱,而秦朝的失误在于依仗着自己的强大而穷兵黩武。 接着说:“现在朝廷想招徕西南夷,使夜郎前来朝贡,降伏羌僰,攻取濊州,在那里建筑城邑,又要深入匈奴,烧毁他们的龙城。议事者很赞美这些计划,但这些计划只会给某些臣民带来私利,而不是天下的长久之计。现在,中原内无狗吠之惊,却被对远方的防备所拖累,使国家凋敝衰败,这不是养育万民的办法。为了满足无穷的**和图一时的快意,与匈奴结怨,这不是安定边境的办法。祸患结成了就难以解除,战事平息后又重新兴起,结果附近的人愁苦,远处的人惊恐,这不是持久之计。现在天下百姓都要锤打铠甲,磨砺刀剑,矫正箭镞,积攒弓弦,运输粮食,不见休止之时,这是天下人所共同忧苦的事情。用兵时间太久就会引起变乱,事务过于繁重就会产生疑虑。”
庄安又谈到太守权利过大的问题:“现在有的郡方圆千里,拥有几十座城池,凭借着山川地势足以挟制辖内百姓,又威胁附近诸侯,这对朝廷不利。上观齐晋灭亡的原因,在于公室衰弱,六卿太强盛;下观秦朝灭亡的原因,在于严刑酷法,**太大,无穷无尽。如今郡守手中的权力,不只是六卿当年那么重;土地纵横千里,所包含的资源远大于里巷;武器装备,不仅仅起到戟柄那样的作用。如果天下发生变乱,上述条件将导致何种局面,那就不可讳言了。”
如果说徐乐和庄安是长空中的流星,那么主父偃则刚刚踏上被其称为“倒行逆施”的征途。
主父偃和庄安一样,也是临淄人,学的是纵横之术,晚年才学《易》《春秋》和诸子百家学说。他在齐地读书人中间活动,谁也不肯厚待他,儒生们更是加以排斥,害得他无法在当地容身。家里贫穷,无处借贷,他只得北游燕赵中山,遭到同样待遇,异乡为客,十分困窘。本年,他感到没有哪个诸侯值得他去游说,就西入关中,拜见卫将军。卫将军几次在武帝面前说起他,武帝就是不召见。主父偃在京城逗留了很久,囊中羞涩,那些权贵的宾客大多讨厌他,他于是直接向朝廷上书。奏书在早晨被送到武帝那里,当晚主父偃就得到召见。书信中讲的事情有九项,其中八项讲的是律令方面的问题,另一项是谏阻攻打匈奴之事。
主父偃首先回顾秦朝以来中原进攻匈奴的情况:秦始皇不顾李斯劝谏,派蒙恬率军攻打匈奴,虽然拓地千里,秦朝也随即灭亡;汉高祖未能听从御史成的劝谏,贸然发动进攻,结果导致平城之围。接着指出:“匈奴难以掌握和控制,不是现在才这样。驰驱寇掠是他们用以谋生的手段,天性本来如此。上到虞夏殷周时代,从来就不向他们课征赋税,不对他们督察责罚,只把他们当作禽兽来看待,而不视为人类。不借鉴虞夏殷周历代之经验,而是蹈袭近世之失误,这是臣深感忧虑之事,也是天下百姓深受痛苦之事。再说用兵时间一长,就会发生变乱;所做之事太艰苦,人们就会变心转念。结果弄得边境之民凋敝愁苦,产生离散之心,将吏相疑而与敌暗通,所以赵佗章邯得以实现其野心。”
这里的卫将军就是卫青,即卫子夫的弟弟。小时候,他被认为是平阳侯的家里人,当回到他父亲家中时,父亲就让他放羊,而嫡母的儿子们都把他当做奴隶看待,不算入兄弟之数。卫青曾经跟人到甘泉宫的居室,有个受钳刑的犯人给他面相说:“你是贵人,做官可做到封侯。”卫青笑着说:“人家奴婢所生的儿子,能不挨打受骂就心满意足了,怎么会有封侯那样的美事呢!”他长大后,担任平阳侯家的骑士,随从平阳公主。
卫子夫被送入宫后,一年多时间,都得不到武帝的再次御幸。武帝挑选那些不中用的宫人,准备放她们还家,卫子夫这才有机会重见武帝。她哭泣着请求出宫,武帝很怜爱她,再度御幸,她于是怀孕了,日益尊贵受宠。陈皇后听说后,心怀愤恨,几次气得几乎死去。长公主一怒之下,决定拿卫青出气。卫青这时在建章宫当差,还不出名。长公主抓到卫青,把他关押起来,想要杀掉。幸亏他的朋友骑郎公孙敖和壮士合力,把他抢夺出来。武帝听说此事,马上召见卫青,任命为建章宫监,加侍中衔,同母兄弟都富贵起来,几天之内得到的赏赐达千金之多。卫君孺嫁给太仆公孙贺,公孙敖也沾光了。
卫少儿曾经和阴谋家陈平的曾孙陈掌私通,武帝于是召见陈掌,让他富贵起来。之前,陈平的另一位曾孙陈何因为犯罪被弃市,曲逆侯国也被废除。陈掌希望重新继承祖先的爵位,但未能如愿,看来陈平的预言十分灵验。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