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章节目录 B077 礼送出境

本章节来自于 秦汉帝国的兴亡 http://www.lishu123.com/125/125248/
    B077 礼送出境

    文帝十四年冬天,匈奴老上单于率领十四万骑兵攻打朝那和萧关,杀死了北地郡都尉孙卬,并掠夺了许多人口和牲畜,进而打到彭阳。 匈奴的突击队火烧了回中宫,探马到达甘泉宫。

    文帝任命中尉周舍为卫将军,郎中令张武为车骑将军,出动一千辆战车和十万骑兵,驻屯在渭北,以防备匈奴骚扰。同时,任命昌侯卢卿为上郡将军,甯侯魏遫为北地将军,隆虑侯周灶为陇西将军,防守相应的各郡。文帝亲自去劳军,检阅了部队,并发布训令,奖赏了全军官兵。

    文帝打算亲自带兵反击匈奴,群臣怎么劝谏,他都不听。只是由于薄太后坚决阻挡,他才没去,只好任命东阳侯张相如为大将军,成侯董赤为前将军,栾布为将军,出动大批战车和骑兵前去攻打匈奴。单于留在边塞内一个多月才离开,汉军把他礼送出境,然后回军,没有任何斩获。匈奴因此更加骄狂。

    春天,诏令祠官祭祀时不能单为天子祝福。

    本年,河间文王刘辟强去世,子刘福继位。

    晁错上书说:“臣听说汉朝建立以来,胡虏多次侵入边地,小规模侵入则获小利,大规模入侵则获大利。高后时两次侵入陇西,攻屠城邑,驱走牲畜,抢掠资产;之后再次侵入陇西,杀死官吏和士卒,破坏很大。臣听说:取得胜利,百姓的士气增强百倍;吃了败仗的士兵,气势多年难以恢复。自高后以来,陇西三次困于匈奴,百姓气势低落,失去了必胜的勇气。今天陇西的官吏,依靠社稷的神灵,奉陛下圣明的诏书,使士卒和谐亲睦,并鼓起他们的士气,让多次吃败仗的百姓振作起来,抵御乘胜进攻的匈奴,以少击众,杀死它们的一个王,打败了它们,取得很大的胜利。不是因为陇西的百姓前后的勇怯程度有所不同,而是将领和官吏的统领方法有巧拙之分。所以《兵法》上说:‘有必胜之将,无必胜之心。’由此看来,安定边境,建立功名,关键在于良将,不可不慎重地选择良将。”

    晁错认为在战场上与敌人交锋,有三件最重要的事情:一是占据有利地形,二是士兵训练有素,三是武器精良。不同的地形适合不同的兵种:“一丈五尺长的沟,可以湮没战车的水流,山林中积满石头,有长流之水,有丘陵山岗,草木繁茂,这是步兵的战场,两个骑兵抵挡不了一个步兵。土山丘陵,绵延不绝,到处都是平原广野,这是骑兵的战场,十个步兵不能抵挡一个骑兵。远远望去是平坦的丘陵,中间却隔着河流和山谷,居高临下,这是弓弩手的战场,一百个拿着短兵器的士兵也抵挡不了一个弓弩手。敌对双方的阵地相隔很近,地势平坦,野草低矮,进退自如,这是持长戟的士兵的战场,三个持剑盾的士兵也抵挡不了一个持长戟的士兵。芦苇蒿草丛生,草木繁茂,枝叶相交,这是持矛铤的士兵的战场,两个持长戟的士兵也抵挡不了一个持矛铤的士兵。道路弯弯曲曲,十分隐蔽,各种险要的地势相互重叠,这是持剑盾的士兵的战场,三个持弓弩的士兵也抵挡不了一个持剑盾的士兵。”

    晁错强调士兵和武器的重要性:“士兵不精选加以训练使之熟悉,日常起居不熟练,动作不整齐划一,不懂得如何利用机会如何避免灾难,前面金鼓击响,后面的士兵却十分懈怠,和金鼓的命令相违背,这是不严格训练士兵而造成过错,一百个这样的士兵也抵挡不了十个精兵。兵器不锐利,和空手一样;盔甲不坚固,和没带盔甲一样;弓弩不可以射出很远,和短兵一样;射箭不能射中,和没有箭一样;射中了却没有穿透,和没有箭头一样,这是将领没有检验兵器的后果,五个这样的士兵抵挡不了一个精兵。所以兵法说:器械不锋利,是将自己的士兵送给敌人;士兵不会打仗,是将自己的将领送给敌人;将领不了解自己的士兵,是将自己的国君送给敌人;君主不精选将领,是将自己的国家送给敌人。这四点是战争的关键。”

    晁错认为应根据国家的大小和势力的强弱,采取不同的对策:“自我贬抑,去侍奉大国,这是小国应采取的策略;如果与敌方势均力敌,就应联合其他小国对敌作战;利用蛮夷部族去进攻蛮夷部族,这是中原王朝应该采取的策略。”

    晁错对比了匈奴和中原在地形和军事技能的不同,认为匈奴有三项优势:“奔驰于山上山下,出入于山涧溪流,中原的马匹不如匈奴;在危险的道路上,一边策马奔驰一边射击,中原的骑兵不如匈奴;不畏风雨疲劳,不怕饥渴,中原将士不如匈奴人:这是匈奴的优势。”

    汉军方面,则有五项优势:“如果到了平原和地势平缓的地方,汉军使用轻车和骁勇的骑兵,那么匈奴的军队就很容易被打乱。汉军使用强劲的弓弩和长戟,箭能射得很远,长戟也能远距离杀敌,那么匈奴的弓箭就无法抵御。汉军身穿坚实的铠甲,手中有锋利的武器,长兵器与短兵器配合使用,弓箭手机动出击,士兵按什伍编制统一进攻,匈奴的军队就不能抵挡。有勇力的弓箭手,以特制的好箭射向同一个目标,匈奴用皮革和木材制造的防御武器就会失效。下马在平地作战,剑戟交锋,近身搏斗,匈奴人的脚力就不如汉军。”

    晁错认为汉朝动用几十万军队,去攻打只有几万军队的匈奴,单从兵员数量计算,是以十击一的战术,但为了做到万无一失,他建议:“现在已归降朝廷的胡人义渠蛮夷等,部众达几千人,他们的饮食习俗和善于骑射的特长,都与匈奴一样。赐给他们坚固的铠甲绵衣和强弓利箭,再加上边境各郡的好马,起用通晓兵法了解蛮夷部族风俗习惯并能笼络其人心的将领,依据陛下明确的约定来统率他们。如果遇到险阻,就让这些人冲锋陷阵;在宽阔的平野,就用战车步兵去制服敌人。两支军队互为表里,各自发挥他们的优势,再加上以众击寡,这是万无一失的战略。”

    文帝很赞赏他的意见,特地写了一封复信,以表示宠信。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檀文纬的小说秦汉帝国的兴亡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秦汉帝国的兴亡最新章节秦汉帝国的兴亡全文阅读秦汉帝国的兴亡5200秦汉帝国的兴亡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檀文纬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