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98 再次诀别
平原君的夫人是魏国信陵君的姐姐,她多次写信给魏王和信陵君,请求魏国援救。 魏王于是派将军晋鄙带领十万人马北上。秦王得知这个消息,就派人对魏王说:“我攻打赵国,早晚就会攻下,诸侯中谁敢来救赵国的,我灭了赵国以后.必定调动大军先进攻它!”魏王害怕了,派人去让晋鄙停止前进,在邺城驻扎,名义上说是救赵,实际上是两边倒。魏王又派将军新垣衍从小道潜入邯郸城,通过平原君去劝说赵王,打算共同尊秦王为帝,以使秦国撤军,但平原君犹豫不决。
齐国人鲁仲连正在邯郸,听说此事后,就通过平原君去拜访新垣衍,但两人见面后,鲁仲连一言不发。新垣衍于是首先开腔:“我看留在这座围城中的,都是有求于平原君的人。如今,我看先生的尊容,不像是有求于平原君的人,为什么还长久地留在这围城之中,而不离去呢?”鲁仲连说:“秦国,是个抛弃礼仪而只崇尚斩首立功的国家,用权诈之术对待士卒,残酷地役使自己的百姓。如果让它肆无忌惮地称帝,进而统治天下,那么,我只有跳进东海去死,也不忍心作它的顺民。我之所以来见将军,是打算帮助赵国。”
新垣衍说:“先生怎么帮助赵国呢?”鲁仲连说:“我要请魏国和燕国帮助它,齐楚两国本来就帮助赵国了。”新垣衍说:“燕国,我相信会听从您的;至于魏国,我就是魏国人,先生怎能让魏国帮助赵国呢?”鲁仲连说:“魏国是因为没看清秦国称帝的祸患,才没帮助赵国。如果让魏国看清秦国称帝的祸患,它就必然帮助赵国。”
鲁仲连首先回顾了齐湣王逃往鲁国和邹国时,大摆天子架子,结果被拒绝入境的往事,随后解释秦国称帝带来的祸患:“如今,秦国是拥有万辆战车的国家,魏国也是拥有万辆战车的国家。都是万乘大国,又各有称王的名分,只看它打了一次胜仗,就要顺从地拥护它称帝,这就使得三晋的大臣比不上邹鲁的奴仆卑妾了。如果秦国终于称帝,它就会更换诸侯的大臣,罢免他认为不肖的,换上他认为贤能的,罢免他所憎恶的,换上他所喜爱的。还要让他的儿女和搬弄事非的姬妾,嫁给诸侯做妃姬,住在魏国的宫廷里,魏王怎会过得舒坦呢?而将军又怎能得到原先的宠信呢?”
新垣衍听完后,起身拜谢说:“当初我认为先生是个普通的人,今天才知道先生是天下高士。我请求出城,不敢再说尊秦为帝的话了。”秦军主将听到这个消息,特意把军队后撤了五十里。同时,在邺城磨蹭许久的魏军,又开始前进了。
此前,平原君连续派出使者到魏国来,一方面告急,一方面责备信陵君说:“我赵胜自愿跟魏国联姻结亲,是因为公子的道义高尚,能急人所急。如今邯郸随时可能投降秦国,可是魏国救兵至今不来,哪里能体现公子的急人所急!再说公子即使不把我赵胜看在眼里,抛弃我,让我投降秦国,难道就不可怜您的姐姐吗?”信陵君为此忧虑万分,屡次请求魏王,又让宾客和辩士千方百计地劝说魏王。但是,魏王害怕秦国,始终不肯听从。公子估计魏王那边不会再有什么结果,想到不能让自己活着而让赵国灭亡,于是请来宾客,准备了一百多辆战车,打算带着宾客去和秦军拼命,与赵国人同生共死。
信陵君带着车队经过东门,去见侯赢,告知准备同秦军拼命的情况,然后向他诀别,准备上路。他说:“公子努力干吧,老臣不能随行。”信陵君走了几里路,只觉很不痛快,心想:“我对待侯先生算是够周到的了,天下无人不晓。如今我将要赴死,侯先生竟没有一言半语来送我,我难道有错失吗?”他于是赶着车子返回,与侯赢再次见面。侯赢一见到他,就笑着说:“臣本来就知道公子会回来的。”接着说:“公子喜好士人,闻名天下。如今有了危难,想不出别的办法,只好赶赴战场,与秦军拼死命,这就如同把肥肉扔给饥饿的老虎,有什么用呢?还要我们这些宾客干什么呢?公子很厚待臣,公子前去赴死,而臣不送行,因此知道公子心生怨恨,一定会返回的。”
信陵君向侯赢下拜,询问对策。侯赢就让旁人离开,然后说:“臣听说晋鄙的兵符经常放在魏王的卧室内,在姬妾中如姬最受宠。她经常出入魏王的卧室,肯定能偷出兵符来。臣还听说如姬的父亲被人杀死,如姬悬赏了三年,从魏王以下的群臣左右都想为如姬报仇,但没能如愿。为此,如姬曾对公子哭诉,公子派门客斩了那个仇人的头,恭敬地献给如姬。如姬要为公子效命而死,是在所不辞的,只是没有行动的机会罢了。公子果真一开口请如姬帮忙,她必定答应,我们就能得到虎符,夺走晋鄙的军权,北边可救赵国,西边能抵御秦国,这是春秋五霸的功业。”公子听从了,果然得到了兵符。
公子准备再次上路,侯赢却说:“将帅在外作战时,国君的命令有的可以不接受,以有利于国家。公子到了那里,即使两符相合,晋鄙却仍然不把兵权转交给公子,反而再请示魏王,那么事情就危险了。臣的朋友屠夫朱亥可以跟您一起前往,这个人是个大力士。如果晋鄙听从,那是再好不过了;如果他不听从,可以让朱亥击杀他。”信陵君听后,忍不住哭起来。侯赢奇怪地问:“公子害怕死呀?为何哭呢?”公子回答:“晋鄙是魏国勇猛强悍的老将,我去他那里,恐怕他不会听从命令,必定要杀死他,因此我难过地哭了,哪里是怕死呢?”
信陵君请求朱亥一同前往,他笑着回答:“臣只是个市场上挥刀的屠夫,可是公子几次登门问候臣,臣不作答谢,是因为认为小礼小节没什么用处。如今公子有了急难,这就是臣为公子效命的时候了。”
公子再次向侯赢辞行,侯赢说:“臣本应随您一起去,可是老了,不能成行。请允许臣计算您行程的日期,您到达晋鄙军营的那一天,臣面向北刎颈而死,来表达为公子送行的心意。”公子于是真正与侯赢诀别。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