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99 独子不征
信陵君到达邺城,假传魏王命令,准备代替晋鄙。 晋鄙合了兵符,验证无误,但还是有所怀疑。他举起手,盯着公子说:“我现在统率十万大军,在边境驻扎,这是关系到国家命运的重任。今天,您这样一辆车过来,就说要代替我,这是怎么回事?”他正要拒绝接受命令,朱亥取出藏在衣袖里的四十斤铁椎,一椎击死了晋鄙。
信陵君接管了军队,他下令说:“父子都在军队里的,父亲回家;兄弟都在军队里的,兄长回家;没有兄弟的独生子,回家去奉养双亲。”经过整顿选拔,得到精兵八万人。
信陵君的命令,不仅闪烁着人性的光辉,也确实鼓舞了士气,提高了战斗力。类似情况是,在同一战舰服役的苏利文五兄弟全部牺牲后,美军为了避免此类惨剧再次发生,特意颁布了“单独存活者政策”,随后又制定“苏利文法案”。日军某士兵被选入疯狂的神风特攻队,但因为他是家中长子,长官遵照习俗,没有让他驾驶不用返程的飞机,他于是成为整个作战小组的唯一幸存者。另外,以色列法律规定:部队要派独生子参加作战任务之前,必须得到该独生子父母的书面签字许可。
信陵君到达邺城军营的那一天,侯嬴也履行了承诺。
再说信陵君率领魏军日夜兼程,楚国的景阳也经魏国迅速北上,可是都还没到达邯郸城下。秦国抓紧时间攻城,邯郸告急,将要投降,平原君极为焦虑。
邯郸宾馆负责官员的儿子李谈,主动去游说平原君:“您不担忧赵国灭亡吗?”平原君说:“赵国灭亡了,我就要作俘虏,为什么不担忧呢?”李谈说:“邯郸的百姓,拿人骨来烧,交换孩子来吃,可以说情况危急到了,可是您的姬妾数以百计,她们吃肉穿绸,百姓却粗布短衣难以遮体,酒渣谷皮都吃不饱。百姓困乏,兵器用尽,有的人削尖木头当长矛箭矢,而您的珍宝玩器铜钟玉罄,样样照旧。假使秦军攻破赵国,您怎么可能还有这些东西?假若赵国得以保全,您又何愁没有这些东西?现在您果真能命令夫人以下的全体姬妾编到士兵队伍中,分别承担一定的工作,把家里所有的东西全都分发给士兵享用。士兵正当危急困苦的时候,是很容易感恩戴德的。”平原君听从了,于是得到三千名士兵组成的敢死队,李谈也主动加入。三千勇士与秦军死战,李谈不幸阵亡,但终于将秦军击退了三十里,楚魏两国的救兵也赶到了。
从这件事来看,平原君的见识,可以说和他拥有的姬妾或者食客的人数成反比。就像苏联国内战争时期的战神布琼尼,在苏德战争初期,担任苏联西南方向总司令。由于他还沉迷于骑兵战术,不懂得机械化战争,因此被部下暗中称为“胡子很大而头脑很小的人”。当然,布琼尼最后还是看到基辅被合围的危险,并大胆地向斯大林同志提出撤退的建议,看来战略头脑还是有一些的。
王龁围困邯郸已久,但不能攻克,与各国救兵几次作战,均告失利。白起听说这些情况,就说:“大王不听我的建议,现在怎么办?”秦王恼羞成怒,强令白起出征,他干脆说自己病重。张禄请他从“病榻”上起来,他还是不肯。
十月,秦王剥夺武安君白起的爵位,贬为士伍,并迁徙到阴密。同时,张唐夺取了郑地。
十二月,秦王调动士兵在汾城旁驻扎,准备支援邯郸前线。但各国援军继续向王龁进攻,王龁被迫几次退却,只好不断派使者回国告急。秦王派人驱赶白起,不许他留在咸阳城中。白起出了咸阳西门,走了十里路,到达杜邮。秦王又与张禄等大臣商议说:“白起迁徙时,怏怏不乐,还有别的怨言。”秦王就派使者赐给白起一把剑。武安君在正式使用前,仰天长叹说:“我对上天有什么罪过,竟落得这个结果?”过了好一会儿,又说:“我本来就该死。长平之战,赵国士兵投降的有几十万人,我用欺诈之术把他们全都活埋了,这足够死罪了。”秦国人认为白起死而无罪,都深感同情,所以无论城乡都祭祀他。反之,东方诸侯听说后,纷纷举杯庆贺。
严格地说,白起对内目无君主,致使军队损失惨重;对外犯下反人类罪,遭到千年通缉。
信陵君率领援军在邯郸城下大破秦军,王龁被迫撤围,撤退到汾城。另一秦将郑安平被赵军包围,率领两万人投降赵国。按照秦国法律:被举荐的官员如果犯了某罪,那么举荐人将按照同样罪名被治罪。因此,郑安平的举荐人张禄应当灭三族。张禄自知罪责难逃,就跪在草垫上请罪。秦王法外施恩,下令说:“有敢于议论郑安平事的,一律按郑安平的罪名治罪。”同时赐给张禄更为丰厚的食物,来使他安心。
再说邯郸那边,赵王和平原君亲自到郊外迎接信陵君,平原君替信陵君背着盛满箭支的囊袋,走在前面引路。但是,信陵君不敢再回魏国了,与门下宾客留在赵国居住,另派将军指挥军队回国。赵王与平原君商议,打算把五个城封给信陵君,但他过于谦让,赵王始终不好意思说出口。最后,赵王把鄗城送给信陵君作为汤沐邑,魏国也把信陵君的原有封地还给他。
在邯郸最危急的时刻,赵国想杀死作为人质的异人。异人就和吕不韦密谋,拿出六百金送给守城官吏,得以脱身,逃到秦军大营,顺利回国。异人身穿楚国服装,前去拜见本是楚国人的华阳夫人。夫人激动地说:“我是楚人啊!我把你当作亲生儿子。”于是把他的名字改为楚,并正式立为太子的继承人。
赵国又想杀异人的夫人和儿子政,但母子俩躲藏起来。史记又说夫人本是赵国富豪人家的女儿,并非那种可以随随便便的歌舞女子。果真如此,这个儿子也许真的姓“嬴”。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