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92 拐弯抹角
秦昭襄王四十八年十月,秦军一分为三:白起率军回国休整:王龁率军成功夺取赵国武安皮牢;司马梗向北平定太原地区,全部占据上党地区。
赵国和韩国恐慌起来,赵王被迫去秦国朝见。同时,苏代拿着大量金银去游说应侯张禄。苏代说:“武安君为秦国攻占的城邑有七十多座,南边平定了楚国的鄢郢和汉中地区,北边俘获了赵括的大军,即使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周公召公和吕望的功劳,也超不过这些了。如果现在赵国灭亡,秦王就可以称霸天下,武安君必定位居三公,君能甘心在他之下吗?即使不愿意在他之下,也不得不如此了。秦国曾攻击韩国,围攻邢丘,困死上党,上党的百姓都去投奔赵国,天下人不愿做秦国的臣民,由来已久。现在如果灭亡赵国.北部地区的人逃到燕国,东部地区的人奔往齐国,南部地区的人流入韩国魏国,那么君能控制的百姓就没有几个了。还不如乘势割去赵国的一些领土,不要让武安君独享大功。”
张禄考虑到自己的利益,就向秦王建议:“秦兵已经疲惫不堪,请允许韩国赵国割地求和,让将士们暂时休息一下。”秦王听从了,同意割取韩国的垣雍和赵国的六座城后讲和。正月,战事停止。白起从此与张禄产生矛盾。
赵王回到国内,准备派赵郝去秦国正式订立和约,并处理割让事宜。虞卿对赵王说:“秦国进攻大王,是因为将士疲倦而自行撤退呢?还是尚有余力进攻,由于偏爱大王而不再进兵了呢?”赵王说:“秦国已经是不遗余力,现在一定是因为疲倦才退去。”虞卿说:“秦国用全部力量去进攻它不能夺取的赵国土地,疲倦了才退去;如今大王把这些土地献上,实际上帮助秦国来进攻自己。明年秦国再来攻打赵国,大王就没救了。”
赵王把虞卿的话转告给赵郝。赵郝说:“虞卿真能摸清秦国力量的最大限度吗?如果真的知道存在秦国力量不能攻进的地方,那么,那里的一块弹丸之地也不要给它。不过,如果秦国明年再来进攻大王,大王就要割让腹地来求和了。”赵王说:“寡人任凭您去办理割让事宜,您能一定让秦国明年不再进攻我国吗?”赵郝回答:“这个可不是臣敢承担的事情。过去三晋与秦国交往,互相亲善。现在秦国对韩魏两国亲善而进攻大王,看来大王侍奉秦国的殷勤程度,一定不如韩魏两国了。现在臣替您解除因背弃与秦国亲善关系而招致的进攻,开启关卡,互通贸易,与秦国的交好程度同韩魏两国一样,若到了明年,大王独自招来秦国的进攻,这一定是大王侍奉秦国的殷勤程度,又落在韩魏两国的后面了。所以说,这不是臣所敢承担的事情。”
赵王把赵郝的话转告给虞卿,虞卿说:“赵郝说‘不讲和,明年秦国再来进攻大王,大王岂不是要割让腹地来求和吗’。现在讲和,赵郝又认为不能保证秦国不再进攻。那么现在即使割让六个城邑,又有什么好处!秦国明年再来进攻,赵国又割让那些秦国兵力不能夺取的土地来求和,这是自取灭亡的办法,还不如不求和。秦国即使善于进攻,也不能轻易地夺取六个县;赵国即使不善于防守,终归不会丧失六座城邑。秦国因久战不决而撤兵,军队必然疲惫不堪。我国用六座城去收拢天下诸侯,进攻疲惫的秦军,这是我国在天下诸侯那里失去六座城,而在秦国那里得到补偿。我国还可得到好处,这与白白地割让土地,使自己削弱而使秦国强大相比,哪样好呢?现在赵郝说‘秦国与韩魏两国亲善而进攻赵国,一定是大王侍奉秦国的殷勤程度不如韩魏两国’,这是让大王每年拿出六座城来侍奉秦国,也就是白白地把城邑送光。明年秦国又要求割地,大王将给它吗?不给,就抛弃了原来割让土地所换取的成果,挑起秦国进攻的兵祸;给它,却无地可给了。俗话说:‘强大的善于进攻,弱小的不能防守’。现在平白地听秦国摆布,秦**队毫不费力便可多得土地,这是使秦国更加强大而使赵国更加削弱。越来越强大的秦国得以割取越来越弱小的赵国的土地,秦国的图谋自然不会停止。况且大王的土地有限而秦国的要求无限,拿有限的赵国土地去应付无限的秦国要求,那势必不会再有赵国了。”
赵王还未有定论,楼缓从秦国回到赵国,赵王征询他的意见,他开始推辞,后来才说:“大王也听说过公甫文伯母亲的事情吗?公甫文伯在鲁国做官,病死了,姬妾中为他在卧房中自杀的有两个人。他的母亲听到这件事,居然不哭一声。家中的保姆说:‘哪里有儿子死了而母亲不哭的呢?’母亲却说:‘孔子是个大贤人,被鲁国驱逐了,可是他这个人却不去追随。现在他死了,姬妾为他自杀的有两个人。这样情况,一定是他对尊长的人情义淡薄,而对姬妾的情义深厚。’母亲说出这样的话,说明她是个贤良的母亲;但如果妻子说出这样的话,说明她必定是个嫉妒的妻子。所以说的话虽然都一样,但由于说话人的立场不同,人的用意也就跟着变化了。现在臣刚刚从秦国回来,如果说不给,那不是上策;如果说给它,恐怕大王会认为臣是替秦国帮忙:所以臣不敢回答。假使臣能够替大王考虑,不如给它好。”赵王听从了。
割让土地,本是赵王与强大秦国约定的讲和条件。现在,身为上卿的虞卿表示反对,描述了赵国版本的“抱薪救火”。赵郝和楼缓夹在中间,又事关重大,只好婉转地表达自己的意见。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