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93 高朋满座
虞卿听说赵王接受了楼缓的建议,就入宫拜见赵王说:“这是虚伪的辩说,大王切切不要给秦国土地!”楼缓随后也去拜见赵王,他说:“虞卿知其一,不知其二。 秦赵两国结怨开打,天下诸侯都很高兴,这是为什么?他们说‘我们暂时借强国来欺弱国’。如今赵军被秦国围困,天下诸侯祝贺获胜的人必定都在秦国了。所以不如赶快割让土地求和,使天下诸侯怀疑秦赵已经交好,又能抚慰秦国。不然的话,天下诸侯将借着秦国的愤怒,趁着赵国的疲困,瓜分赵国。赵国将要灭亡,还图谋什么秦国呢?”
虞卿再次拜见赵王说:“危险了,楼缓就是为秦国帮忙的,这只是越发让天下诸侯怀疑我们了,又怎能抚慰秦国呢?他为何偏偏不说这么做,就是向天下诸侯昭示赵国软弱可欺呢?再说臣所主张不给秦国土地,并不是坚决不给土地。秦国向大王索取六个城邑,而大王可把这六个城邑送给齐国。齐国,是秦国的死对头,得到大王的六个城邑,就可以与我们合力攻打秦国。齐王倾听大王的计谋,不用等话说完,就会同意。这样,大王虽然在齐国方面失去六个城邑,却在秦国方面得到补偿。齐国赵国对秦国的深仇大恨都可以报复,又向天下诸侯显示赵国是有作为的。大王把齐赵两国结盟的事声张出去,我们的军队不必到边境侦察,臣就会看到秦国把贵重财礼送到赵国,反过来向大王求和了。一旦跟秦王讲和,韩魏两国听到消息,必定尽力敬重大王;既然敬重大王,就必定拿出宝物争先向大王致意。这样,大王的一个举动,就可以与韩魏齐三国亲善,从而与秦国对换了角色。”
赵王听从了,派虞卿向东拜见齐王,共商攻打秦国的问题。虞卿还没返回赵国,秦国的使臣已经在赵国了。楼缓得知这个消息,立即逃跑了。赵王于是把一座城邑封给虞卿。
过了不久,魏国请求与赵国合纵。赵王召虞卿来商议,赵王说:“魏国请求合纵。”虞卿说:“魏国错了。”赵王说:“寡人本来就没答应它。”虞卿说:“大王错了。”赵王说:“魏国请求合纵,您说魏国错了;寡人没有答应它,您又说寡人错了。既然这样,那么合纵到底可不可以了吗?”虞卿回答:“臣听说小国跟大国一起办事,有好处就由大国享用成果,有坏处就由小国承担灾祸。现在,魏国身为小国,却情愿承担灾祸;大王居于大国地位,却拒绝享用成果。臣因此说大王错了,魏国也错了。臣私下认为合纵有利。”赵王于是与魏国合纵。
此前,应侯张禄的仇人魏齐藏在平原君的家里。现在,秦王利用与赵国的“和解”缝隙,写了一封信给平原君,邀请他来秦国小住几天。平原君本来就畏惧秦国,看信后又认为秦王真的要和自己交好,就来到秦国。秦王陪着平原君宴饮了几天,然后对他说:“从前周文王得到吕尚,尊他为太公;齐桓公得到管夷吾,尊他为仲父。如今张先生也是寡人的叔父。张先生的仇人住在您家里,希望您派人把他的脑袋取来;不然的话,我就不让您出函谷关。”平原君说:“尊贵了还要交朋友,是为了防备以后低贱;豪富了还要交朋友,是为了防备以后贫困。魏齐,是我的朋友,即使他在我家,我也决不会把他交出来,何况现在他根本不在我家。”
昭王只好给赵王写信说:“大王的弟弟在秦国这里,而张先生的仇人魏齐就在平原君家里。大王派人赶快拿他的脑袋来;不然的话,我要发动军队攻打赵国,而且不把大王的弟弟放出函谷关。”赵王看了信,马上派士兵包围了平原君的家。魏齐连夜逃出,去拜见国相虞卿。虞卿估计赵王不可能被说服,就解下自己的相印,跟魏齐一起逃出了赵国。两人想来想去,发现几个诸侯国都没有能急人之难而可以投靠的人,就奔回大梁,打算通过信陵君投奔到楚国去。
信陵君为人仁爱宽厚,礼贤下士,士人无论才能高低,他都谦恭有礼地同他们交往,从来不敢因为自己富贵而轻慢士人。因此,方圆几千里的士人都争相归附于他,食客达到三千人。
有一次,信陵君跟魏王下棋,不想北边边境传来警报说:“赵国发兵进犯,将进入边境。”魏王立即放下棋子,准备召集大臣们商议对策。信陵君劝阻说:“是赵王打猎罢了,不是进犯边境。”他接着跟魏王下棋,如同没发生什么事一样。魏王却惊恐起来,心思全没放在下棋上。过了一会儿,又从北边传来消息说:“是赵王打猎罢了,不是进犯边境。”魏王听后十分吃惊,就问信陵君是如何知道的,他回答:“臣有个食客,能深入探寻到赵王的秘密。赵王有什么行动,他就会立即报告臣,臣因此知道这件事。”从此以后,魏王畏惧信陵君的能力,不敢让他处理国家大事。
魏国有个隐士叫侯嬴,已经七十岁了,家境贫寒,是大梁东门的看门人。信陵君曾派人去拜见,并想送给他一份厚礼。侯嬴却说:“我几十年来修养品德,坚持操守,终究不能因为看门贫困的缘故,接受公子的财礼。”信陵君于是大摆酒席,宴饮宾客。大家来齐坐定之后,信陵君就带着车马以及随从人员,空出车上尊贵的左位,亲自到东城门去迎接侯先生。侯先生整理了一下破旧的衣帽,就径直上了车子,坐在左位上,丝毫没有谦让的意思,以观察信陵君的态度。只见他手握马缰绳,态度更加恭敬。
侯先生又对信陵君说:“我有个朋友在街市的屠宰场,希望委屈一下车马,载我去拜访他。”信陵君立即驾车前往,进入街市,侯先生下车,去见他的朋友朱亥。侯先生故意久久地站在那里,同朱亥聊天,同时暗暗地观察信陵君,之间他的面色更加和悦。此时,信陵君的家已是高朋满座,正等着主人举杯开宴,因此那些随从人员都暗自责骂侯先生。侯先生看到信陵君面色始终不变,才告别了朋友上了车。信陵君到家后,领着侯先生坐到上座,并向全体宾客介绍,大家无不惊异。大家酒兴正浓时,信陵君站起来,走到侯先生面前,举杯为他祝福。
侯先生趁机说:“今天我侯嬴为难公子也够劲了。我只是个城东门抱门插关的人,可是公子委屈车马,亲自在大庭广众之中迎接我,我本不该再去拜访朋友,今天公子竟屈尊陪我拜访他。可我也想成就公子的名声,故意让公子车马久久地停在街市中,借拜访朋友来观察公子,结果公子更加谦恭。街市上的人都以为我是小人,而认为公子是个高尚的人,能礼贤下士。”宴会散后,侯先生就成了信陵君的贵客。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